为啥宋明清小说戏曲乃至诗歌不少风流韵事都发生在尼姑庵,道姑观里?
女怕思凡,男怕夜奔,上昆剧夜奔
别想歪了,是动作繁复,不好演,不是思凡私奔。

版主: kazaawang, wh
举手举手,我学过啊,不过唱不好
有意思的花边,我就不知道这些。wh 写了: 2024年 10月 27日 23:01 举手举手,我学过啊,不过唱不好还没来得及听。抄一段以前写的: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最近去世的几位:华文漪,黄药师,刘子枫,秦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10 04:32:31 2022, 美东)
……
我是一连听说这好几位仙去,每一位都多多少少有点感触。其中一半是从我外公外婆那儿得来的。
华文漪是4月13日去世的,享年81岁。新闻里没写死因;她女儿说天堂没有病痛,估计是病了一阵了。华是第一届上海昆曲班学生,也称昆大班。后任上海昆剧团团长。我知道华文漪,是通过梁谷音:读大学时开始流行昆曲热。有一次电视里放梁谷音和蔡正仁搭档表演的《牡丹亭》,我附庸风雅地打足精神准备从头看到尾。看了一会儿,受不了一唱三叹的慢劲儿,于是开始边看边做作业。那咿咿呀呀很快变成耳边风,又变成催眠曲。我趴作业本上就去了烂柯山,留下一纸哈喇子。
不过对《牡丹亭》还是留下了一点印象,尤其是蔡正仁,一副油滑小生模样,忒招人厌,怎么能当上昆团长。梁谷音倒是身段和唱腔无不完美。吃晚饭时顺口聊起,外公居然知道蔡梁,说梁谷音是后来的当家花旦,比不上之前的华文漪。华文漪是蔡之前的上昆团长,俞振飞钦点接班人,有小梅兰芳(也唱京剧)、昆曲第一花旦等美誉。然而华竟然在六四动乱后率上昆访美时叛逃留美,大丢上昆的脸。从此她的名字在中国媒体上消失了——一阵:她在美国积极推广昆剧,后来和国内也恢复了交流。不过我外公已经不知道这些身后事了。反正我在外公之前从没听说过她。
叛逃美国在那时的我听来是多么神奇刺激的事!她后来怎样了?在美国能找到昆曲的工作吗?如果不能,她怎么挣钱?她和国内的同行和亲友断绝联系了吗?我外公一问三不知;我便带着遗憾的八卦满足感,牢牢记住了华文漪和叛逃美国的关联。
这次看她的去世报道,没有一篇提到叛逃美国这个梗;连百度都和蔼地称她“决定留在美国”。我怕记错,再搜了一下,找到《华夏文摘》2011年一篇写收留“叛逃者”的洛杉矶剑桥旅社的文章,里面提到当时八位上昆演员齐齐叛离:
http://archives.cnd.org/HXWK/author/WAI ... -5.gb.html
另有一篇更早的2008年的文章说华文漪不善仕途:
http://www.dfwxs.com/b_kantie.asp?tiezi=850
其他也找不到什么资料了。又找华文漪的表演看,那起承转合的曲调和唱腔竟莫名熟悉,让我感动得鼻酸。我读书时凑热闹学过京剧、越剧和昆曲,什么都没学会。记得学越剧时,怎么唱怎么像流行歌曲,学不会那个腔调。希望退休后或有机会时再学学昆曲。
你京剧昆曲都会唱吗?唱什么角色派别?forecasting 写了: 2024年 10月 28日 13:06 有意思的花边,我就不知道这些。
京剧是国粹,不过属于花部,唱念做达服饰都不错,尤其唱腔,偏热闹,唯有唱词常常不雅驯,看出是底层跑码头的人编写出来的。
昆曲是雅部,由南戏发展而来,猜测南戏跟宋词演唱有关,各方面都达到了极致,实在是精致的艺术品。比如牡丹亭那词,简直不是任何一部京剧能赶得上的。
越剧我学不来,你是浙江人吗?也几乎没听过。其实我也是耐不住性子静不下心来。
我附庸风雅,只听不唱。wh 写了: 2024年 10月 29日 03:17 你京剧昆曲都会唱吗?唱什么角色派别?我只学过一点皮毛,不熟唱词,尤其京剧。
南音是南戏的一种吗?是不是也挺雅?听过一丁点。
我是一半浙江人。越剧虽然起源于浙江,不过好像是在上海唱红的。我爸喜欢越剧,他有个学生还是小百花越剧团五朵金花之一的何英。不过我妈很讨厌越剧,觉得娘娘腔我爸就偷偷听。我也没有太大兴趣,不过学校有个越剧团,拉我去学,我就凑热闹学过一点。唱不好,就放弃了
![]()
我查了一下,南音始于清末,还是南戏更早:forecasting 写了: 2024年 10月 29日 07:47 我附庸风雅,只听不唱。
南音几乎跟南戏没关系吧,南音源头太早了,我只听说过,从来美试图去听。泉州人说起过。南戏和宋代词曲的关系,也是我猜测的。
哇,五朵金花之一做学生,令尊的男娃儿有福了。
好像有文艺气质的男人都遭到夫人打压。![]()
![]()
俞振飞也是京昆并举,小生,和梅兰芳演过很多对手戏。据说抗战后梅兰芳复出演昆曲是俞振飞的主意,梅当时很久不唱戏,高音上不去。俞振飞建议唱低一点的昆曲。游园就是梅兰芳俞振飞搭档表演的。俞振飞是上昆第一任团长,上昆本来是京昆戏剧团,后来才分家的。
南音源头更早:wh 写了: 2024年 10月 29日 23:06 我查了一下,南音始于清末,还是南戏更早:
https://zh.wikipedia.org/zh-cn/%E5%8D%97%E9%9F%B3
南音是香港和珠江三角洲一种以广州话表演的传统说唱音乐,始于清末。……广义的“南音”泛指粤调,包括地水南音、戏曲南音、老举南音等,由于南音与木鱼、龙舟和粤讴等粤调的用韵形式、平仄、结构都有共同的地方,有时会把粤调统称为南音。
https://zh.wikipedia.org/zh-cn/%E5%8D%97%E6%88%B2
南戏是中国戏曲史上最早成熟的戏剧类型,元朝流行于中国南方,为区别同时代的“北曲杂剧”,后人称之为南曲戏文、温州南戏或戏文。 ……自元末《琵琶记》后,南戏开始由民间的传唱文学逐渐变为文人的创作。明代流行的南戏声腔有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弋阳腔,其中海盐腔在明中叶前势力最盛,弋阳腔长期流行于民间,直至清代;昆山腔在嘉靖间经过魏良辅改革后,成为文人士大夫的最爱。明代中叶以后,由昆山腔演唱的“传奇”兴盛,南戏在戏曲史上逐渐为传奇所取代。
南戏居然起源于温州。传奇我只知道唐宋传奇小说,不知道还是戏曲,回头学习一下。
南音去年上过春晚,谭维维领唱的改良版,你是不是不看春晚?:
为啥我爸的女学生会让我爸的儿子有福?![]()
你是男的吗?最后一句是自况吗?![]()
就艺术而言,昆曲远胜于京剧,即所谓徽班所唱地方戏。可乾隆时在京城为徽班所败,盖源于昆剧太雅,难为大众接受,所谓阳春白雪。为生存,昆剧就常在唱京剧时插入几折间歇演出一些,就是寄生在京剧里,是为寄生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