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公开目的是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再教育

版主: kazaawangwh

noid2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51
帖子: 1931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5日 09:54

#1 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公开目的是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再教育

帖子 noid2楼主 »

可是 初中毕业也被强制去了,他们算知识青年吗?
再教育需要多少年,为何强制扎根呢?

+2.00 积分 [版主 wh 发放的奖励]
笑口常开,常笑人间可笑之人事
只谈逻辑,不谈政治
我来这不是教育廊庑的,而是提醒傻博士不要上当受骗的。
Dididada(香烟瓜子八宝粥)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389
帖子: 3806
注册时间: 2023年 11月 24日 08:33

#2 Re: 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公开目的是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再教育

帖子 Dididada(香烟瓜子八宝粥) »

noid2 写了: 2025年 3月 26日 10:54 可是 初中毕业也被强制去了,他们算知识青年吗?
再教育需要多少年,为何强制扎根呢?
基本上就是理想说得越崇高,动机就越卑劣
x1 图片
noid2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51
帖子: 1931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5日 09:54

#3 Re: 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公开目的是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再教育

帖子 noid2楼主 »

Dididada 写了: 2025年 3月 26日 11:17 基本上就是理想说得越崇高,动机就越卑劣
现在各种洗地的说法都出来了。
当时他怎么不这么说呢?
笑口常开,常笑人间可笑之人事
只谈逻辑,不谈政治
我来这不是教育廊庑的,而是提醒傻博士不要上当受骗的。
Dididada(香烟瓜子八宝粥)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389
帖子: 3806
注册时间: 2023年 11月 24日 08:33

#4 Re: 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公开目的是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再教育

帖子 Dididada(香烟瓜子八宝粥) »

noid2 写了: 2025年 3月 26日 12:12 现在各种洗地的说法都出来了。
当时他怎么不这么说呢?
当时这么说就骗不了人了
noid2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51
帖子: 1931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5日 09:54

#6 Re: 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公开目的是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再教育

帖子 noid2楼主 »

Dididada 写了: 2025年 3月 26日 12:28 当时这么说就骗不了人了
没错,借着文革的余威,百姓敢怒不敢言。
唯有母亲们的哭声响彻大街
笑口常开,常笑人间可笑之人事
只谈逻辑,不谈政治
我来这不是教育廊庑的,而是提醒傻博士不要上当受骗的。
oldestghost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oldestghost 的博客
帖子互动: 650
帖子: 5769
注册时间: 2024年 5月 4日 23:25

#7 Re: 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公开目的是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再教育

帖子 oldestghost »

noid2 写了: 2025年 3月 26日 10:54 可是 初中毕业也被强制去了,他们算知识青年吗?
再教育需要多少年,为何强制扎根呢?
原因很多。

根据相关史料和回忆录等可能包括

1,解决城市经济发展倒退/停滞造成的就业压力。

2,解决打烂教育系统后青少年缺乏管理,导致的治安问题。

3,解决老少边穷地区无人愿意落户开发问题。

4,边境国防需要。

等等。

另外还可以有个更大胆的原因,未见史料,但可以看张春桥对波尔布的做法的评价。。。

 张春桥称赞说:柬埔寨的“大跃进”真是美妙,每一天都像大庆典。他告诉波尔布特:中国未能做到的纯化和清洗,柬埔寨取得了成功。柬埔寨是一座了不起的意识形态试验场,访问这里是上课。

这段话源自当时的会见记录,有视频。
noid2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51
帖子: 1931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5日 09:54

#8 Re: 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公开目的是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再教育

帖子 noid2楼主 »

oldestghost 写了: 2025年 3月 26日 20:57 原因很多。

根据相关史料和回忆录等可能包括

1,解决城市经济发展倒退/停滞造成的就业压力。

2,解决打烂教育系统后青少年缺乏管理,导致的治安问题。

3,解决老少边穷地区无人愿意落户开发问题。

4,边境国防需要。

等等。

另外还可以有个更大胆的原因,未见史料,但可以看张春桥对波尔布的做法的评价。。。

 张春桥称赞说:柬埔寨的“大跃进”真是美妙,每一天都像大庆典。他告诉波尔布特:中国未能做到的纯化和清洗,柬埔寨取得了成功。柬埔寨是一座了不起的意识形态试验场,访问这里是上课。

这段话源自当时的会见记录,有视频。
我脑补了一下,是老毛为了保护这些年轻人。当时与苏联关系紧张,要核爆中国,那肯定是城市地区了。
下乡可以躲过第一次核打击。
老毛用心良苦啊!
x1 图片
笑口常开,常笑人间可笑之人事
只谈逻辑,不谈政治
我来这不是教育廊庑的,而是提醒傻博士不要上当受骗的。
oldestghost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oldestghost 的博客
帖子互动: 650
帖子: 5769
注册时间: 2024年 5月 4日 23:25

#9 Re: 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公开目的是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再教育

帖子 oldestghost »

noid2 写了: 2025年 3月 26日 21:59 我脑补了一下,是老毛为了保护这些年轻人。当时与苏联关系紧张,要核爆中国,那肯定是城市地区了。
下乡可以躲过第一次核打击。
老毛用心良苦啊!
这是原因之一。。。。

当时要求每个省军区具备独立作战和后勤补给能力,所以做了很多小三线厂。

另外新疆和东北的兵团都被赋予很多军事责任。

珍宝岛那会,我爸连队距离一线几十公里,合衣枕枪。

另一方面,当时团里小卖部卖茅台和大白兔。
noid2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51
帖子: 1931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5日 09:54

#10 Re: 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公开目的是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再教育

帖子 noid2楼主 »

oldestghost 写了: 2025年 3月 26日 22:11 这是原因之一。。。。

当时要求每个省军区具备独立作战和后勤补给能力,所以做了很多小三线厂。

另外新疆和东北的兵团都被赋予很多军事责任。

珍宝岛那会,我爸连队距离一线几十公里,合衣枕枪。

另一方面,当时团里小卖部卖茅台和大白兔。
那有为啥要求扎根农村呢?
笑口常开,常笑人间可笑之人事
只谈逻辑,不谈政治
我来这不是教育廊庑的,而是提醒傻博士不要上当受骗的。
oldestghost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oldestghost 的博客
帖子互动: 650
帖子: 5769
注册时间: 2024年 5月 4日 23:25

#11 Re: 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公开目的是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再教育

帖子 oldestghost »

noid2 写了: 2025年 3月 26日 22:14 那有为啥要求扎根农村呢?
参考张春桥那句话。

波尔布特做了什么,我就不用发了吧。。。
noid2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51
帖子: 1931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5日 09:54

#12 Re: 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公开目的是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再教育

帖子 noid2楼主 »

oldestghost 写了: 2025年 3月 26日 22:15 参考张春桥那句话。

波尔布特做了什么,我就不用发了吧。。。
查了一下
1975年4月,红色高棉在柬埔寨取得实权后,开始激进推行共产主义,期间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亲自接见了波尔布特,而1976年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张春桥等人还亲自访问柬埔寨进行了“指导”并表示肯定[15][19][20][21]。红色高棉试图创建一个农业社会主义的社会,故强迫城市人口全部迁移到乡下,并效仿中国实行“大跃进(Maha lout ploh)”,导致大量人死于疾病、过度劳动或营养不良[6][22][23][24]。同时,波尔布特等人宣称要“洗净平民”,因而开始杀戮[13][25];自1976年起,波尔布特又认为“党的躯体已经生病了”,于是开始了对柬埔寨共产党内部人员的大清洗,中央高层领导以及军队总参谋部几乎被屠杀殆尽,1978年仅在柬埔寨东部地区就有十万干部和军人被杀[13][26][27][28]。法国学者让·拉库尔特发明“自我屠杀”一词来形容红色高棉[29][30]。
笑口常开,常笑人间可笑之人事
只谈逻辑,不谈政治
我来这不是教育廊庑的,而是提醒傻博士不要上当受骗的。
oldestghost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oldestghost 的博客
帖子互动: 650
帖子: 5769
注册时间: 2024年 5月 4日 23:25

#13 Re: 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公开目的是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再教育

帖子 oldestghost »

每一个试图美化文革,给文革翻案的,与魔鬼无异。
noid2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51
帖子: 1931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5日 09:54

#14 Re: 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公开目的是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再教育

帖子 noid2楼主 »

1973年,一名叫李庆霖的上书毛主席反映知青的一些情况。据说看哭了老毛,还寄给他300人刀。

https://www.kunlunce.net/llyj/fl1111111 ... 73222.html
笑口常开,常笑人间可笑之人事
只谈逻辑,不谈政治
我来这不是教育廊庑的,而是提醒傻博士不要上当受骗的。
7H12$F+vu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295
帖子: 2181
注册时间: 2024年 2月 27日 15:21

#15 Re: 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公开目的是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再教育

帖子 7H12$F+vu »

跟书记PUA我一个样,领导是教育我,为我好。
noid2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51
帖子: 1931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5日 09:54

#16 Re: 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公开目的是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再教育

帖子 noid2楼主 »

noid2 写了: 2025年 3月 27日 15:54 1973年,一名叫李庆霖的上书毛主席反映知青的一些情况。据说看哭了老毛,还寄给他300人刀。

https://www.kunlunce.net/llyj/fl1111111 ... 73222.html
李庆霖给毛主席的信全文:

  尊敬的毛主席:

  首先,我向您老人家问好。

  我是个农村小学教员,家住福建省莆田县城厢镇。家庭成份是贫民。我的教员生涯已有二十多个寒暑了。

  我有个孩子叫李良模,是个一九六八年的初中毕业生。一九六九年,他听从您老人家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教导,毅然报名下乡,经政府分配在莆田山区--荻芦公社水办大队插队落户务农。

  在孩子上山下乡的头十一个月里,他的口粮是由国家供应的(每个月定量三十七斤),生活费是由国家发给的(每个月八块钱),除了医药费和日常生活中下饭需要的菜金是由知青家长掏腰包外,这个生活待遇在当时,对维持个人在山区的最低限度的生活费用,是可以过得去的。

  当国家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口粮供应和生活费发给断绝,孩子在山区劳动,和贫下中农一起分粮后,一连串的困难问题便产生了:

  



  在山区,孩子终年参加农业劳动,不但口粮不够吃,而且从来不见分红,没有一分钱的劳动收入。下饭的菜吃光了,没有钱再去买;衣裤在劳动中磨破了,也没有钱去添制新的;病倒了,连个钱请医生看病都没有。他如日常生活需用的开销,更是没钱支付。从一九六九年起直迄于今,孩子在山区务农以来,人生活中的一切花费都得依靠家里支持;说来见笑,他风里来,雨里去辛劳种地,头发长了 ,连个理发的钱都挣不到。此外,他上山下乡的第一天起,直到现在,一直没有房子住宿,一直是借住当地贫下中农的房子。目前,房东正准备给自己的孩子办喜事,早已露出口音,要借房住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另找住所。看来,孩子在山区,不仅生活上困难成问题,而且连个歇息的地方也成问题。

  



  现在,如上述的许多实际困难问题,有关单位都不去过问,完全置之不理,都要由我这当家长的自行解决,这怎么能行呀?有朝一日,当我见阎王去,孩子失去家庭支持后,那他将要如何活下去?我真耽心!

  今年冬,我的又一个孩子又将初中毕业了,如果过不了明春的升学关,是否再打发他去上山下乡呢?前车可鉴,我真不敢去想它!

  在我们这里已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中,一部分人并不好好劳动,并不认真磨炼自己,并不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却倚仗他们的亲友在社会上的政治势力,拉关系,走后门,都先后被招工、招生、招干去了,完成了货真价实的下乡镀金的历史过程。有不少在我们地方上执掌大权的革命干部的子女和亲友,纵使是地富家庭出身,他们赶时髦上山下乡才没几天,就被“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调用出去,说是革命干部的子女优先安排工作,国家早有明文规定。这么一来,单剩下我这号农村小学教员的子女,在政治舞台上没有靠山,又完全举目无亲,就自然得不到“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而加以调用了。唯一的资格是在农村滚一身泥巴,干一辈子革命而已。

  面对我们这里当今社会走后门成风,任人唯亲的事实,我并不怨天,也不尤人,只怪我自己不争气。我认为,我的孩子走上山下乡务农的道路是走对了。我们小城镇的孩子,平常少和农村社会接触,长大了让其到农村去经风雨见世面,以增长做人的才干,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当孩子在务农实践中碰到的许多个人能力解决不了的实际困难问题,我要求国家能尽快给予应有的合理解决,让孩子能有 一条自食其力的路子可走,我想,该不至于无理取闹和苛刻要求吧。

  



  谨此敬颂

  大安!

  福建省莆田县城郊公社下林小学 李庆霖敬上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笑口常开,常笑人间可笑之人事
只谈逻辑,不谈政治
我来这不是教育廊庑的,而是提醒傻博士不要上当受骗的。
noid2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51
帖子: 1931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5日 09:54

#18 Re: 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公开目的是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再教育

帖子 noid2楼主 »

1973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南海的游泳池旁读到了这封信,流出了悲凉的泪水。他就给李庆霖亲笔回信道:
“李庆霖同志:寄上三百元,聊补无米之炊。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

之后不久,中共中央以中发(1973)21号文件形式将毛泽东和李庆霖之间的往返信件印发全国。
笑口常开,常笑人间可笑之人事
只谈逻辑,不谈政治
我来这不是教育廊庑的,而是提醒傻博士不要上当受骗的。
noid2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51
帖子: 1931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5日 09:54

#19 Re: 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公开目的是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再教育

帖子 noid2楼主 »

李庆霖成了为“知青”鸣冤叫屈并改变其命运的先驱,官至国务院知青办成员。
1977年11月14日,李庆霖在福州被捕;
1979年6月李庆霖被莆田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定为“现行反革命”而判处无期徒刑,
1980年被关进福建武夷山下的一座监狱;
1994年4月获准减刑出狱。
笑口常开,常笑人间可笑之人事
只谈逻辑,不谈政治
我来这不是教育廊庑的,而是提醒傻博士不要上当受骗的。
noid2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51
帖子: 1931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5日 09:54

#20 Re: 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公开目的是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再教育

帖子 noid2楼主 »

因为是再教育,所以无论是多少年都不算工龄,所以就有了知青肖芸的这封信。

各位领导:

我们是1964-1968年下乡,1978-1979年回城的知识青年。奔赴广阔新天地的场面历历在目,青春热血在胸膛里升腾的情景记忆犹新。在农村,我们日复日、年复年,泥水里滚,汗水里泡,一干就是10多年(最长农龄达到15年)。

作为社会历史的一朵浪花,“上山下乡”成了过去,并即将被遗忘。但我们这些亲历者对自己的不寻常的历史却是铭心刻骨的,因为,我们把人生最美好的一段献给了她。我们并不是什么牺牲品,也不是碌碌无为的庸人,犹如将军回首戎马生涯一样,我们常回味那不寻常的“蹉跎岁月”。

令人不解的是,在城里,转业军人算工龄,闲散劳动力转正前的合同期、临时工期都算工龄,而作为有组织、有号召、有计划的上山下乡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下乡知青的“农龄”却被一笔勾销了。这点,我们不能理解,也不能忍受,上山下乡在当时来说是党的工作的一个重点,知青回城也是党的工作的一个部分(应当这么说!这是客观发展的必然结果)。遗憾的是,有的人总把知青回城看成是一种“恩准”(这种人的另一种观点是下乡“活该”);因而知青的苦衷无人过问。

弹指间,皱纹、白发都爬到了我们的眼角、头上。堂前父母老,膝下儿女大。说来惭愧,我们的工资数(元)比年龄数(岁)还要少。若遇不测,还要欠债度日,甚至一如过去,老着脸皮回家伸手向亲友要钱。如今提倡向前看,国家前途是令人鼓舞的,但我们个人的前途是不可卜的。现在大家都在传说:1985年以后国家工资制度要改革,我们这些“无学历、少工龄、缺乏技术专长”的老知青辈将会作何安排?国家是否能够理解我们的忧虑?

可以毫无愧色地说,最后回城的我们这些知青几乎都是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在农村干的老实人。中国有句俗话:“不让老实人吃亏”,我们希望国家在调整低工资、制定工资改革制度的时候,能考虑到我们的客观情况和实际困难,能在国家财政经济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我们的经济地位,使我们能和全国人民一道富起来,不至于永居“第三世界”,更重要的是,要使“下乡吃大亏”论无立足之地。我们真诚地希望,我们微弱的呼声能换回国家传送的福音。

此致

崇高的敬意!

湖南省部分老知青

一九八二年十月七日
笑口常开,常笑人间可笑之人事
只谈逻辑,不谈政治
我来这不是教育廊庑的,而是提醒傻博士不要上当受骗的。
noid2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51
帖子: 1931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5日 09:54

#21 Re: 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公开目的是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再教育

帖子 noid2楼主 »

有关这封信的背景信息

1979年,肖芸结束了10多年的知青生涯,带着女儿、丈夫一起返城,招工到湖南株洲的一个工厂就业,分配到厂幼儿园当保育员。

知青回城的心愿了结,但当他们回到城里,返城的激动心情平静之后,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中去时,尴尬的局面却随之而来。住房问题解决不了,工资级别低,生活出现困难。

知青为此曾以多种形式反映了要求提高待遇的呼声,但因当时涉及面广,无相应政策可作参考,一时无法解决。这时,湖南的部分知青结伴来到株洲找到享有“智多星”称誉的肖芸。她说:“所有问题的症结就在我们的工龄上,与同龄人相比,没有下乡的人要比我们多十几年工龄,这就是我们的根本差距。只要中央承认我们下乡时的‘农龄’,我们的待遇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大家听了这番话之后,提出要她给党中央写信,“你写好后,我们联名签字。”

1982年10月初的一天晚上,肖芸趴在家中一条高凳上,写了上面这封信。

肖芸几易其稿,为了在措辞上不至于失妥,她整整写了一个通宵,第二天早上,她将抄得工工整整的信拿到头天晚上还热血沸腾的知青们面前,在信后附了几张白纸,以备大家签名。信在大家手上传阅,所有的人都一致夸奖信写得好,但就是没有一个人签字。

“我家有老有小,这次就不签了吧。”“我一个工人出身,还是让那些有背景的人先签。”肖芸顿时如坠冰窟,她当着大家的面,在落款处愤然写下“执笔人:株洲市湘江机器厂南华幼儿园肖芸”。这时,大家簇拥过来,其中一位知青拿起了桌上的笔。

“等一等!”肖芸大声喝止。接着她示意拿笔的人放下笔,停了很长时间,她才哽咽着说:“你们都不要签字了,信是我写的,我自己把它寄出去。”

出于夫妻之间的信任和责任,她决定把这封信寄到北京前,先找丈夫谈谈。“我的确不是对你和女儿不负责任,话总要有人讲,我一定要为全国8000万知青讨一个公道。”丈夫极力反对无效,只好同意。

肖芸对党充满了信心,为了保证中央领导能够收到信,她将信一式三份分别寄到三个单位。一封经何爱秋(现任南方公司幸福幼儿园幼师,也是老知青)转寄给她当时在《美育》杂志社工作的姐夫潘运告,一封寄给国家计划委员会,另一封寄给了当时在青年心目中最具权威性的媒体《中国青年报》社。

寄完信后,她如释重负,但亲友们善意的提醒、批评又使她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

肖芸将信寄出之后,她抓紧时间做了几件事:请了三天假,赶回老家,帮年迈的父母打了2000斤煤饼;接着将自己的毛衣毛裤拆了,给女儿织了几件毛衣(其中一件,女儿一直穿到大学入学);第三件事,她再次要求丈夫做好随时离婚的准备,并找来几位知心朋友,安排好“后事”之后,将家庭托付给他们。

1983年元旦刚过不久的一天上午,肖芸被南华幼儿园园长叫到办公室,通知厂信访办要她立即去一趟。“你给省里写过信?”信访办主任问肖芸。“是的。”肖芸这时心里已经七上八下了。“写的是啥事情?”“要求中央在制定知青政策时,把下放知青的农龄算作工龄。”信访办主任脸上一直表情异样,这时,他又上下打量了面前这位普通的幼儿教师。“你真有两下子,省委办公厅打电话来,让我们信访办转告你,胡耀邦总书记对知青待遇作了重要批示,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着手调查解决知青工龄问题。”

肖芸这时才如释重负。

那封最终抵达胡耀邦同志案头的信,由潘运告转交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社以收集民情的名义并附上呈辞提交湖南省委。当时正逢省委有一批急件需派专人乘飞机到北京送请胡耀邦批示,这封信便幸运地、快速地成为胡总书记落实政策的“六年两千件”的一件。

1985年国家人事部颁发的《关于解决原下乡知识青年插队期间工龄计算问题的通知》下发之后,知青的待遇得到正式解决。

知青们兴奋不已,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当时在幼儿园工作的普通回城知青为此做了关键性努力。没有几个人知道肖芸和那封信。肖芸虽然感到自豪,但她却从不声张。

就在湖南长沙企业家、老知青郭晓明策划、撰写知青史《告诉未来》之际,知情者透露了这条迟报的新闻。于是,湖南知青们纷纷寻找肖芸,接着,肖芸的名字在知青中不胫而走,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开来。

肖芸也是知青政策的受益者,由于她工作出色、业余写作成绩显著,从保育员到教师,最终被选举为幼儿园园长,后来,调入南方航空动力集团,任党委办公室新闻干事。1996年,肖芸辞去公职,到一家民营企业集团任文化发展公司总经理。后又几经转折,于1999年3月,来到了合肥,受聘于《安徽经济报》社,参与创办《生活周刊》专版。半年之后,肖芸除了编稿外,她还在两家报纸上开设了女性话题专栏。
笑口常开,常笑人间可笑之人事
只谈逻辑,不谈政治
我来这不是教育廊庑的,而是提醒傻博士不要上当受骗的。
头像
SOD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SOD 的博客
帖子互动: 1307
帖子: 2552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22:53

#22 Re: 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公开目的是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再教育

帖子 SOD »

noid2 写了: 2025年 3月 26日 10:54 可是 初中毕业也被强制去了,他们算知识青年吗?
再教育需要多少年,为何强制扎根呢?
什么初中毕业

看看习近平自己,初一学了8个月
此生无悔入华夏,家住加利福利亚

图片
回复

回到 “书歌影视美食游 - 精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