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普通话的历史

版主: kazaawangwh

头像
huangchong(净坛使者)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2023-24年度优秀版主
帖子互动: 3674
帖子: 57174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2日 01:22

#21 Re: (转载)普通话的历史

帖子 huangchong(净坛使者)楼主 »

wh 写了: 2025年 4月 6日 14:13 冚是啥?
你不知道苍井吱是不是pathdream?


冚家铲,意思是把全家都铲除,年做 汉家产。就是死全家。 广东几大著名感叹词之一。 另外还有丢你老母,仆街等等。

以前有过篇著名网文,叫 冚家铲炒饭,是说一个广东餐馆炒锅大叔会炒很好吃的蛋炒饭,而且赋予了该炒饭汉家铲的文化意蕴。
头像
huangchong(净坛使者)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2023-24年度优秀版主
帖子互动: 3674
帖子: 57174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2日 01:22

#22 Re: (转载)普通话的历史

帖子 huangchong(净坛使者)楼主 »

https://liujunyi271828.github.io/can-you-feel-my-rice/

【Can you feel my rice】冚家铲黄金炒饭
2019-12-28 文学
MC拳王,青年作家,作品《英雄的食材和神做法》《我有个好故事 就要你一碗酒》,头条文章作者。

文笔很不错,比较邪魅,对我的文风有一定的影响。个人愿肛裂推荐,口交称赞。

拳王的人人主页:李淳
拳王的新浪微博:MC拳王
拳王的微信公众号:拳王的故事(ID:quanwangstory)
拳王的豆瓣主页:拳王

最开始看拳王应该是从人人网开始,不过现在他主要是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上更新了。

我在利物浦的时候,因机缘巧合,结识了一名道上前辈。他是我好友的房东,40来岁,广东人氏,大臂上纹着一只玉麒麟。他本是一名粤菜厨师,来英国后半推半就地加入利物浦的华人帮派,因在屋顶种植大麻而发迹,成为一方豪杰,据悉连利物浦最混乱的Kensington地区的老大都对他礼让三分。

至于他为何退出江湖,他总是避而不谈。我们和他喝酒的时候发现他的左手只有三个手指,缺少了小指和无名指———据小道消息,这是他的女友被帮派同仁诱奸后他前往报仇未遂所致。——也许这就是他心灰意冷、归隐田园的缘由吧。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绿帽子,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某天深夜,玉麒麟和我们喝得逸兴遄飞,醉眼朦胧。情到浓处,他深邃的眼眶里风起云涌,他给我们讲起了他当年如何在地下赌场砍死出老千的越南人、如何和英国的白痴警察斗智斗勇,如何和他的初恋情人金风玉露一相逢。

“病僧却淫奸无数”,他用他的广式普通话摇头晃脑地吟道。我品味了半天才反应过来他是在说“便胜却人间无数”,我心想如此有文化的黑社会真是不多见。

然后我们默然无语,相对无言。还是玉麒麟打破了尴尬的沉寂,他说他现在重操旧业,当起了一家粤菜馆的厨师,其中最受群众欢迎的菜式就是这道“黄金炒饭”,言毕他摇摇晃晃地走向了厨房,用左手的三根手指拿起了锅铲。他豪气干云地告诉我们,他当年当厨师兼职砍人,一把菜刀和锅铲使得出神入化,人称“冚家铲”。

我问他冚家铲是乜意思啊?他对着我暴喝:“全家都死晒啊!” 吓得我久久不能言语。

当晚我和朋友就吃到了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蛋炒饭,准确说是黄金炒饭。我当场偷师学艺,将这道江湖名菜牢记于胸,让他它挥别了英帝的大麻、仇杀和绿帽,回到了社会主义祖国的怀抱。

今天中午我东施效颦,匆忙炒就了这盘冚家铲黄金炒饭。我把江湖道义和淡淡的乡愁寄托在这三两东北大米里,不知利物浦的冚家铲大叔,can you feel my rice?

先介绍下登场食材:
一碗隔夜米饭,半根黑龙江水黄瓜,三枚从我的茶叶蛋卤水里死里逃生的纯粮土鸡蛋,和少许葱白。

leK3lV.jpg

先将黄瓜头阉割下来,用小刀将瓜肉挖出,直到能够将中指伸入,就像一顶帽子。这黄瓜帽作何用途,下文自有分晓。

leK1S0.jpg

隔夜饭往往容易粘连,故采用冚家铲教给我的独门秘籍,将米饭泡入水中搅散,直至饭粒颗颗分明,妻离子散。

leKMYn.jpg

然后用滤网将饭控干,不能有水分残留。

leKQWq.jpg

冚家铲说他自己炒菜的风格是“耐心”,他问我的风格是什么,我想了想告诉他,狂野。这得到了他的口交称赞,他告诉我,每个厨师都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并将其融入到炒菜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里。
于是我为了形成自己的狂野风格,决定用天然气灶加热米饭(见下图),这样同时也能大幅缩短控干水分的时间。这里需要注意两点:1. 使用小火,让米饭原远离火苗,不然米饭会被烤糊。2. 在厨房里将家人清空,不然他们百分之一千会认为你吃饱了没事干在烧烤米饭,他们会砍死你的。(我今天就差点被我奶奶砍死)leKKFs.jpg

所谓“黄金”炒饭,即是在下锅前,将蛋黄打入米饭中进行搅拌。因为蛋黄有极强的吸水性能,能把米饭里的水汽完全吸收,这样米饭粒粒分明、不会粘锅,出锅后的炒饭更是拥有黄金一般的光泽。
我分离蛋黄蛋清的手法习自冚家铲,只用单手,如下图所示。冚家铲指功惊人,他仅用左手的三根手指就能完成此步骤,而我有五根手指,终是技逊一筹。

leK8yT.jpg

接下来就是冚家铲独步炒饭界的奥义:他告诉我,搅拌时要用手指,不能用筷子或其他工具,因为手指刚柔并济,能让米粒和蛋液充分结合。他边说边从碗里伸出满是黏液的手指,告诉我这时不要认为自己在搅拌米饭,想象下自己在干别的事情。。。

需要说明的是,冚家铲特别强调搅拌时不能戴上厨用手套。我问他那样会不会不卫生,他反问我:”你屌你条女的时候,她喜不喜欢你戴套?” 我支支吾吾还来不及作答,他自问自答:“肯定不喜欢!所以你屌饭的时候,饭也不喜欢你戴套。”

他屌饭前先将手指清洗干净,并从冰箱里掏出一瓶戈登金酒,倾倒少许在碗中,给手指消毒,他说手指上的酒精和米饭融合在一起还可以去除蛋黄的腥味。我问他为什么要用金酒,他说这寓意是“金盆洗手”。

但我家没有戈登金酒,我只有忍痛拿出一瓶精装版的五粮液,用它来给手指消毒。同理可得,这可以称作“精液洗手。”

leKGOU.jpg

消毒完毕后就可以开始屌饭了。如下图所示,为了向冚家铲致敬,我也只用了左手三根手指。搅拌的时候要将心比饭,先柔后刚,米饭也有痛楚,它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leKYmF.jpg

同时加入米饭中的还有盐和鸡精调味。为了进一步防止炒饭时粘锅,还可以加入少许橄榄油,一起搅拌。

leKtw4.jpg

屌完饭后,可以抽一根事后烟,同时开火热锅。注意炒饭时需要“热锅凉油”,最好的方法是:热锅将橄榄油烧热后倒掉,再加入冷的橄榄油。至于为什么这么做,其中的科学道理我尚未研究清楚。
炒饭时先用葱白炝锅,然后将火关小,倒入米饭。其间我使用了锅勺和筷子,慢慢将粘连成球的米饭压扁,使它们分离开来。我毕竟不是冚家铲,没有那么高超的铲技,所以双手并用,无暇摄影,险些找我奶奶来帮我拍照。但我想到她余怒未消,可能还要砍我,我这才腾出我忙碌的右手拍了下面这张照片。

leKNTJ.jpg

起锅后将炒饭先盛入碗中,再倒扣进盘里,成为一个半球状。我当时问冚家铲,为什么要这样摆设?他说他就是一个混球,所以炒出来的饭也应该是一个混球。

leKak9.jpg

此混球吸收了鸡蛋的鲜味和白酒的浓香,并且没有添加其他任何食材和配料,原汁原味,天然雕饰,实是人间绝味。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请我奶奶进行品评,她说你这饭烤焦了,都黄了,你还是自己吃吧!
于是我只好一个人吃完了这盘黄金炒饭,窗外飘着2013年的第一场雪,落在窗棱上却没有痕迹。我有些淡淡的伤感,我想起了遥远的西半球,冚家铲那刀刻般瘦削的脸庞和深邃的眼神。
我当时吃完他的黄金炒饭后,请他给这炒饭之皇起一个名字。他抽着烟,眯缝着眼睛,似乎是在回忆自己戎马倥偬的前半生。他眼里精光一闪而逝,指着被我舔得干干净净的盘子说:“就叫’虽万千人吾往矣’吧。”
虽万千人吾往矣,这是何等的情怀,只有有故事的男人才能炒出这样的炒饭。我看着我自己的作品,觉得自己的故事明显太少太少。
最后为了再次向冚家铲致敬,我把方才准备好的黄瓜帽戴在混球的头顶。
行侠济世不用刀,江湖何处不绿帽. Can you feel my rice, 大叔.leKdYR.jpg
Trump(敌在本能寺)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942
帖子: 10492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1日 22:00

#23 Re: (转载)普通话的历史

帖子 Trump(敌在本能寺) »

huangchong 写了: 2025年 4月 6日 11:38 我的同学小时候是基本能说,但是有些字搞不准发音,用本地话外推,另外搞不清儿话音的规律。有些本地同学学拼音的时候就吃这个亏。
一直到上大学前,我们认为我们说的是普通话。
进了大学宿舍,才发现同学们彼此听不懂,要靠字条确认。
我语文课有篇作文不错,老师让我在课堂上读一遍
30年后我们同学们说,他们只记得我读得慷慨激昂声情并茂,但都没听懂我读的是啥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hahan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hahan 的博客
帖子互动: 830
帖子: 18047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23:48

#24 Re: (转载)普通话的历史

帖子 hahan »

普通话
是中央集权国家推行中央集权的产物
欧洲也一样
法国人100年前也是互相听不懂
现在的法语100年前只是巴黎人在讲
西班牙 意大利 德国 都一样

唯一例外的是英语系国家
因为英语国家是bottom up组织起来的
伦敦话强势
但伯明翰的人不会认为伦敦话是标准
他们应该学讲伦敦话
急急如丧家之犬
忙忙似漏网之鱼
hahan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hahan 的博客
帖子互动: 830
帖子: 18047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23:48

#25 Re: (转载)普通话的历史

帖子 hahan »

普通话/标准语
是在有广播之后在欧洲迅速推行的
这也是技术进步导致社会逐渐专制的理论的经典例证
急急如丧家之犬
忙忙似漏网之鱼
头像
huangchong(净坛使者)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2023-24年度优秀版主
帖子互动: 3674
帖子: 57174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2日 01:22

#26 Re: (转载)普通话的历史

帖子 huangchong(净坛使者)楼主 »

hahan 写了: 2025年 4月 6日 20:57 普通话
是中央集权国家推行中央集权的产物
欧洲也一样
法国人100年前也是互相听不懂
现在的法语100年前只是巴黎人在讲
西班牙 意大利 德国 都一样

唯一例外的是英语系国家
因为英语国家是bottom up组织起来的
伦敦话强势
但伯明翰的人不会认为伦敦话是标准
他们应该学讲伦敦话
英国小岛子上的方言也是非常多,很多都极其难懂。包括伦敦自己都有下等人的方言,上等人的方言。
hahan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hahan 的博客
帖子互动: 830
帖子: 18047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23:48

#27 Re: (转载)普通话的历史

帖子 hahan »

huangchong 写了: 2025年 4月 6日 21:01 英国小岛子上的方言也是非常多,很多都极其难懂。包括伦敦自己都有下等人的方言,上等人的方言。
因为没有欧洲国家那些推行中央集权的项目
比如法国人今天都说法语是因为有个法语标准全国委员会
到现在也存在
每年修订法语应该是什么样的
然后在全国中小学里推广

英语系国家是世界上唯一button up 组织社会的
欧洲和中国一样 都是top down的 只是欧洲极权控制力有时强一点有时弱一点
急急如丧家之犬
忙忙似漏网之鱼
hahan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hahan 的博客
帖子互动: 830
帖子: 18047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23:48

#28 Re: (转载)普通话的历史

帖子 hahan »

老中还有很多美国人诟病的夏令时
就是这种top down世界观的体现
当然
英国一直在向欧洲靠拢
脱欧后好一些

法国人米歇尔福克早就犀利地指出
公立学校和监狱一样
都是集权专制的暴力机器
是在思想上润物无声的暴力
把某些观点灌输进去
急急如丧家之犬
忙忙似漏网之鱼
头像
huangchong(净坛使者)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2023-24年度优秀版主
帖子互动: 3674
帖子: 57174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2日 01:22

#29 Re: (转载)普通话的历史

帖子 huangchong(净坛使者)楼主 »

hahan 写了: 2025年 4月 6日 21:08 老中还有很多美国人诟病的夏令时
就是这种top down世界观的体现
当然
英国一直在向欧洲靠拢
脱欧后好一些

法国人米歇尔福克早就犀利地指出
公立学校和监狱一样
都是集权专制的暴力机器
是在思想上润物无声的暴力
把某些观点灌输进去

学校确实是维稳的第一步,任何国家的学校都是。前几天在军版看到马来西亚的小学课本,教育他们君王有多仁慈,跟人民立约。愚弄人民都是一样的。
hahan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hahan 的博客
帖子互动: 830
帖子: 18047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23:48

#30 Re: (转载)普通话的历史

帖子 hahan »

huangchong 写了: 2025年 4月 6日 21:11 学校确实是维稳的第一步,任何国家的学校都是。前几天在军版看到马来西亚的小学课本,教育他们君王有多仁慈,跟人民立约。愚弄人民都是一样的。
公立学校
所以英语系国家在很长时间内是反对公立学校和统一curriculum 的教育的 甚至有不少homeschool
欧洲是没有homeschool 的
欧洲人和中国人骨子里一样
都相信精英
相信权威
相信专家
相信科学知识之类的
急急如丧家之犬
忙忙似漏网之鱼
forecasting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297
帖子: 4105
注册时间: 2023年 4月 17日 08:26

#31 Re: (转载)普通话的历史

帖子 forecasting »

huangchong 写了: 2025年 4月 6日 10:29 此帖转自 huangchong 在 肚皮舞运动(Joke) 的帖子:普通话的历史
没看到笑点在哪里
forecasting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297
帖子: 4105
注册时间: 2023年 4月 17日 08:26

#32 Re: (转载)普通话的历史

帖子 forecasting »

huangchong 写了: 2025年 4月 6日 11:38 我的同学小时候是基本能说,但是有些字搞不准发音,用本地话外推,另外搞不清儿话音的规律。有些本地同学学拼音的时候就吃这个亏。
哇,牛啊,还懂得用本地化外推
forecasting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297
帖子: 4105
注册时间: 2023年 4月 17日 08:26

#33 Re: (转载)普通话的历史

帖子 forecasting »

wh 写了: 2025年 4月 6日 13:33 我第一次在香港上课时完全没想到老师讲广东话,虽然以前听过不少广东歌,但听人讲课完全懵掉,从头到尾只听到不断重复的gum, gum, gum :D
今,今,今?
forecasting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297
帖子: 4105
注册时间: 2023年 4月 17日 08:26

#34 Re: (转载)普通话的历史

帖子 forecasting »

huangchong 写了: 2025年 4月 6日 14:05 我中学数学老师是广西人,把我害惨了。上课能睡着这个技能就是他课上练出来的。
桂林人没问题啊,整个桂林西北都没问题,其他地方就没法说了。我特别喜欢别人讲方言,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听懂一半。
forecasting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297
帖子: 4105
注册时间: 2023年 4月 17日 08:26

#35 Re: (转载)普通话的历史

帖子 forecasting »

F150 写了: 2025年 4月 6日 14:15 以前有洛阳话为基础的官话系统,读书人学的,或者叫雅言

古代考上秀才的,就进入体制内吃皇粮了,可以在县衙门里打杂,充当县太爷和当地屁民的翻译官
怀疑雅言是鲁南皖南苏北豫东南的话,不然就是咸阳话,到魏晋南北朝唐代才是金陵与洛下,洛阳话应该跟咸阳话差不多。宋代时开封话,明代时南京话,清代是北京话,也就是满人从东北带进北京的东北话。北京话从那之后几乎就是普通话了。
官话就是官场上的话,就是行政语言,也是读书音,文音,地方话是白话,白音。文白异读,就是文音和白音读音不一样。像黑,南京话是he,读书音是hei。
很专业吧?
我一老师是南通长大的官宦子弟,好在我不怵方言,不知道其他同学听课的感受。
tootsie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171
帖子: 3712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5日 21:08

#36 Re: (转载)普通话的历史

帖子 tootsie »

forecasting 写了: 2025年 4月 6日 21:51 今,今,今?
forecasting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297
帖子: 4105
注册时间: 2023年 4月 17日 08:26

#37 Re: (转载)普通话的历史

帖子 forecasting »

tootsie 写了: 2025年 4月 6日 22:10
拼音应该是gam吧,咋成了gum。 :lol:
转:广州话拼音:gam · 广东拼音:gem · 国际音标:/kɐm³⁵/
tootsie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171
帖子: 3712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5日 21:08

#38 Re: (转载)普通话的历史

帖子 tootsie »

forecasting 写了: 2025年 4月 6日 22:15 拼音应该是gam吧,咋成了gum。 :lol:
转:广州话拼音:gam · 广东拼音:gem · 国际音标:/kɐm³⁵/
跟今同音,调不同。
forecasting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297
帖子: 4105
注册时间: 2023年 4月 17日 08:26

#39 Re: (转载)普通话的历史

帖子 forecasting »

tootsie 写了: 2025年 4月 6日 22:20 跟今同音,调不同。
牛,粤人。不是越人。

https://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 ... p?q=%A4%B5

https://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 ... p?q=%CB%DD

一个阴平调,一个阴去调

转:九声调
如果依据传统汉语音韵学的定义,即使两个音节调值相同,但仍要再看它是否带入声韵尾,即其顿挫性质是否相同,而决定它们是否属于两个不同的声调。北宋《广韵》就分汉字为“平上去入”四声。按此,标准粤语有9个声调:1. 阴平、2. 阴上、3. 阴去、4. 阳平、5. 阳上、6. 阳去、7. 上阴入、8. 下阴入、9. 阳入。1940年代开发的黄锡凌罗马拼音,以及1970年代开发的教育学院拼音方案,皆采用这种定义,以数字1至9来标示9个声调。[2]在这情况下,要判别一个字是否属于入声,可以只看标调的代表数字是否7、8和9,也可以看其拼音的韵尾字母是否-p、-t、-k。

六声调
如果依据语言学分析上的定义,只要两个音节的调值相同,就视为同一声调。按此,标准粤语的声调有6个,分别为:1. 阴平+上阴入、2. 阴上、3. 阴去+下阴入、4. 阳平、5. 阳上、6. 阳去+阳入。1993年开发的香港语言学学会粤语拼音方案,就采用这种定义,以数字1至6来标示6个声调。在这情况下,要判别一个字是否属于入声,必须看其拼音最尾的字母是否-p、-t、-k,不能只看标调的代表数字。

九声六调
综合上述两种情况,平时粤语人士会说粤语有“九声六调”。“九声”的“声”代表传统汉语音韵学上的完整声调;“六调”的“调”代表不理会顿挫性质的单纯调值。上阴入与阴平的分别、阴去与下阴入的分别、阳去与阳入的分别,皆在于其顿挫性质,不在于调值。“九声六调”实际上是把“九声调”和“六声调”这两种说法拼在一起说而已。

https://zh.wikipedia.org/zh-cn/%E7%B2%B ... -chaak_6-2

@yyman,请另一个粤人
上次由 forecasting 在 2025年 4月 6日 23:07 修改。
tootsie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171
帖子: 3712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5日 21:08

#40 Re: (转载)普通话的历史

帖子 tootsie »

不明白为啥是gam,我觉得是gum. Same as bubble gum, 不同调。

咁 第二声, 发音同锦,指“这样”, 第四声,发音同禁, “那样”。
回复

回到 “书歌影视美食游 - 精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