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卷了。研究发现: 图安逸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对应老买买提的军事天地,观点交锋比较激烈,反驳不留情面,请作好心理准备。因为此版帖子太多,所以新帖不出现在首页新帖列表,防止首页新帖刷屏太快。


版主: Softfist

头像
lobster110(!)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643
帖子: 16683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20:36

#1 别卷了。研究发现: 图安逸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帖子 lobster110(!)楼主 »

周六的晚上让我们一起共读一本书,名叫《深度工作》。

这本书看似是一本给职场的大人的书,实际上是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博士的一本关于“如何成就一个人”的底层态度的一本书。

这本书的观点非常犀利,在东亚文化视角下相当颠覆,比如:

考得好的同学,学习时间更短;

忙碌并不是好事;

图安逸、闲散,会让一个人的表现更好;


在很多家长的价值观中,一个孩子可以智商没那么高,但是必须要努力,努力才是成就一个人的关键。如果一个孩子懒、不努力,那是接受不了的。在有的文化里,不努力甚至被视为道德上的瑕疵。

民间有句老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也是很多家长会对孩子说的话。这本书告诉你,为什么这句话是过时的穷人思维,尤其是在AI时代。

作者卡尔·纽波特是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机博士,还著有《如何成为尖子生》《如何在大学里脱颖而出》等畅销作品,深受读者欢迎。



卡尔是计算机博士,他分析了当下科技技术变革时代的经济思维,跟传统的劳动力驱动时代完全不同了。比如卖出10亿美元的Instagram, 雇员仅仅只有13人。“历史上有什么时候人们能以如此少的劳动力带来如此巨大的价值?”

在当下的时代,史无前例的科技发展带来巨大的重组。在这种新形势下,卡尔认为,有三种人将获得特别的优势:

第一是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把工作做得漂亮并有创造性的人;

第二是在所处行业中最优秀的人;

第三是拥有资本的人。

也就是说,如果你能成为以上其中任何一个群体中的一员,你都会有出众表现,获得时代红利;但如果不能,你的地位可能岌岌可危。


正如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中提到的“智人的末日”,他有个悲观的预测:随着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可能会分化为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一个是拥有最新技术和资源的上层阶级, 他们可能会通过科技增强来获得更强大的能力,另一个是无法获得这些资源的普通人,可能会逐渐沦为"无用阶级"。

而卡尔的预测更为乐观,他认为,如果你可以用对思维方式去学习、工作,让自己成为所处行业中最优秀的人,那么迎接你的将是滚滚的红利。

下面是他在《深度工作》中分享的认知误区和升级的思维方式。



沃顿商学院最年轻的正教授亚当·格兰特迅速在学术界崭露头角,2013年出版了《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而他的工作时间比其他的教授要少很多。为什么他投注的时间比别人少,但是产出却比别人更好?

卡尔分析了他的工作方式:安排“与世隔绝”的时间段,在完成手头任务之前彻底与世隔绝。这就是对于生产力公式的应用:

高质量工作产出=时间X专注度。

基于这个公式,卡尔在他的《如何成为尖子生》(How to Become a Straight-A Student)的调研期间,采访了全国一些竞争最激烈学校里的50名超高分研究生,他注意到,最优秀的学生通常比GPA等级低一档的学生用在学习上的时间更短。



上文提及的公式恰可作为这种现象的一种解释:最优秀的学生能够理解专注度在产出方面起到的作用,因此会极度专注,从而大幅减少考试准备或撰写论文所需的时间,同时也不降低成果的质量。



俗话说:能者多劳。在传统观念里,忙碌的人,能力更高。卡尔却说,这是工业化时代带来的认知误区。

可以回忆一下伴随着生产线的兴起而盛行的效率运动(Efficiency Movement),尤其典型的是其创始人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 Taylor),他广为人知的做法是拿着秒表站在那里监测工人的动作效率——寻找提升工人完成任务速度的方法。

在泰勒的时代,生产能力没有任何歧义:单位时间产出产品的数量。

忙碌代表生产能力(Busyness as Proxy for Productivity):在工作中,对于生产能力和价值没有明确的指标时,很多知识工作者都会采用工业时代关于生产能力的指标,以可视的方式完成很多事情。

卡尔认为,知识工作者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可视的忙碌,是因为他们没有更好的方法证明自身价值。

转变思维方式,深度策略可以创造出巨大的价值。

已故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就拒绝从事任何行政事务。“我和所有人都说,我什么都不做。如果有人请我到某个许可委员会任职,我会告诉他们:不行,我是个不负责任的人。”

费曼固执地逃避行政职责,因为他知道这些事务只会降低他的工作能力,让他无法出色地完成职业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务:“真正做好物理工作”。我们应该可以认定,费曼并不善于回电子邮件,如果要他搬到一间开放式办公室或发推文,他很可能会转去别的大学。明晰了重要的工作,同时也就明晰了不重要的工作。


在孩子的教育中,如果老师家长还是重视多刷题、多补课,周末、晚上安排满了各科学习任务,往往可能适得其反。

拒绝忙碌的背后,其实是对于自己和孩子的清晰认知。《孙子兵法》有句话,在西方哲学界被广泛引用:选择你的战场(choose your battlefield)。这意味着,你不需要在每个学科都去拿高分,需要果然“剪枝”,保存实力在自己最擅长的地方,这其实是高纬度的战略选择。



我们传统的价值观强调吃苦耐劳,把安逸视为个人发展的障碍,“图安逸”的人被视为是消极和懒惰的人。

而卡尔却说:要好好鼓励大家去图安逸,图安逸的人更容易有大成就,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心理科学》发现,在自然中度过闲暇时光,可以提升个人工作时的注意力。这种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如果用光了,要再保持关注就难了。

2012年为《纽约时报》博客写的一篇文章中,散文作家、漫画家蒂姆·克莱德尔(Tim Kreider)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自述:“我不忙。我是我认识的心怀大志的人中最安逸的一个。”

克莱德尔发现,忙碌的工作让他产生了巨大的厌倦,他躲到他称作“秘密场所”的地方:那里没有电视,没有网络(要骑自行车到当地图书馆才能上网),在那里他可以不用应对那些细小责任的轰炸;这些细小的责任单独看来都没有什么害处,但是汇集到一起却会严重损害他的深度工作习惯。“我能回想起那里的金凤花、椿象和星星。”克莱德尔回忆自己那段躲避工作的时间时说,“我读书。几个月的时间里终于真正地写了点东西。”

闲散之于大脑就如维生素D之于身体一样不可或缺,如果剥夺了闲散时光,我的头脑就要经受折磨,就像受软骨症折磨一般……虽然很矛盾,但它是完成任何工作所必需的。


《孩子是如何学习的》一书也有对放松对于孩子大脑的影响的研究:大脑在休息状态下并非完全停止工作,而是进入了一个特殊的“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 DMN)状态。这个状态对学习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在休息时,大脑会对先前学习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巩固。

第二、适度的休息有助于提高注意力和学习效率,避免认知疲劳。

第三、睡眠和放松时间对于记忆的形成和巩固起着关键作用。

第四、过度疲劳会降低大脑的处理能力,影响新知识的吸收。

《深度工作》一书中还有更多精彩的分享,比如电子产品的使用如何破坏孩子的深度工作的能力?如何选择适合你的深度工作的方法?值得花时间全家人共读。

童书妈妈根据此书也制定了每天的深度工作时间,每天上午9:00-12:00是深度工作时间,保障每个同事有足够的不被打扰的时间来创造价值。
萬水千山總是情
Scraper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Scraper 的博客
帖子互动: 819
帖子: 22567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15:14

#2 Re: 别卷了。研究发现: 图安逸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帖子 Scraper »

这作者是个傻逼。
图安逸的人渣垃圾在美爹这千千万万,成功用上芬太尼了。那些图安逸又更成功的,因为人家有图安逸的资本,能力之外都为零。总统之女chelsea之子Hunter都很安逸很成功,你他妈的祖上就是个躺平讨饭的,图安逸就只能去卖淫了。还有那些学习时间短的人成绩更好,那是因为人家本来就高智商用不着吭哧吭哧地学,你他妈的智商才80却断定自己成绩不行的原因是学习过于努力了,简直是笑话。这就是美国人的criticalthinking,操。
x1 图片
追逐人生理想:求白牛包养。
为美国献治安策:以工代赈和劳改制度。
MrAnderson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250
帖子: 7933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11:57

#3 Re: 别卷了。研究发现: 图安逸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帖子 MrAnderson »

这种东西都是写给别人看的。
x1 图片

所谓女性解放,就是人类走向灭亡的开端
倭杂殖人滚粗
消灭买办是唯一出路
哈,狗子急了

konichiwa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954
帖子: 20967
注册时间: 2022年 10月 5日 22:05

#4 Re: 别卷了。研究发现: 图安逸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帖子 konichiwa »

生物学都研究清楚了

一万小时定律是通过反复训练加强神经髓鞘厚度快速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形成肌肉记忆

不下苦功夫根本不行
今日加沙
明日台湾
头像
wokao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1175
帖子: 21713
注册时间: 2023年 3月 11日 19:17

#5 Re: 别卷了。研究发现: 图安逸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帖子 wokao »

不这么写, 这书就是废话连篇, 根本卖不出去


lobster110 写了: 2025年 4月 26日 17:25 周六的晚上让我们一起共读一本书,名叫《深度工作》。

这本书看似是一本给职场的大人的书,实际上是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博士的一本关于“如何成就一个人”的底层态度的一本书。

这本书的观点非常犀利,在东亚文化视角下相当颠覆,比如:

考得好的同学,学习时间更短;

忙碌并不是好事;

图安逸、闲散,会让一个人的表现更好;


在很多家长的价值观中,一个孩子可以智商没那么高,但是必须要努力,努力才是成就一个人的关键。如果一个孩子懒、不努力,那是接受不了的。在有的文化里,不努力甚至被视为道德上的瑕疵。

民间有句老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也是很多家长会对孩子说的话。这本书告诉你,为什么这句话是过时的穷人思维,尤其是在AI时代。

作者卡尔·纽波特是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机博士,还著有《如何成为尖子生》《如何在大学里脱颖而出》等畅销作品,深受读者欢迎。



卡尔是计算机博士,他分析了当下科技技术变革时代的经济思维,跟传统的劳动力驱动时代完全不同了。比如卖出10亿美元的Instagram, 雇员仅仅只有13人。“历史上有什么时候人们能以如此少的劳动力带来如此巨大的价值?”

在当下的时代,史无前例的科技发展带来巨大的重组。在这种新形势下,卡尔认为,有三种人将获得特别的优势:

第一是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把工作做得漂亮并有创造性的人;

第二是在所处行业中最优秀的人;

第三是拥有资本的人。

也就是说,如果你能成为以上其中任何一个群体中的一员,你都会有出众表现,获得时代红利;但如果不能,你的地位可能岌岌可危。


正如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中提到的“智人的末日”,他有个悲观的预测:随着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可能会分化为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一个是拥有最新技术和资源的上层阶级, 他们可能会通过科技增强来获得更强大的能力,另一个是无法获得这些资源的普通人,可能会逐渐沦为"无用阶级"。

而卡尔的预测更为乐观,他认为,如果你可以用对思维方式去学习、工作,让自己成为所处行业中最优秀的人,那么迎接你的将是滚滚的红利。

下面是他在《深度工作》中分享的认知误区和升级的思维方式。



沃顿商学院最年轻的正教授亚当·格兰特迅速在学术界崭露头角,2013年出版了《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而他的工作时间比其他的教授要少很多。为什么他投注的时间比别人少,但是产出却比别人更好?

卡尔分析了他的工作方式:安排“与世隔绝”的时间段,在完成手头任务之前彻底与世隔绝。这就是对于生产力公式的应用:

高质量工作产出=时间X专注度。

基于这个公式,卡尔在他的《如何成为尖子生》(How to Become a Straight-A Student)的调研期间,采访了全国一些竞争最激烈学校里的50名超高分研究生,他注意到,最优秀的学生通常比GPA等级低一档的学生用在学习上的时间更短。



上文提及的公式恰可作为这种现象的一种解释:最优秀的学生能够理解专注度在产出方面起到的作用,因此会极度专注,从而大幅减少考试准备或撰写论文所需的时间,同时也不降低成果的质量。



俗话说:能者多劳。在传统观念里,忙碌的人,能力更高。卡尔却说,这是工业化时代带来的认知误区。

可以回忆一下伴随着生产线的兴起而盛行的效率运动(Efficiency Movement),尤其典型的是其创始人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 Taylor),他广为人知的做法是拿着秒表站在那里监测工人的动作效率——寻找提升工人完成任务速度的方法。

在泰勒的时代,生产能力没有任何歧义:单位时间产出产品的数量。

忙碌代表生产能力(Busyness as Proxy for Productivity):在工作中,对于生产能力和价值没有明确的指标时,很多知识工作者都会采用工业时代关于生产能力的指标,以可视的方式完成很多事情。

卡尔认为,知识工作者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可视的忙碌,是因为他们没有更好的方法证明自身价值。

转变思维方式,深度策略可以创造出巨大的价值。

已故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就拒绝从事任何行政事务。“我和所有人都说,我什么都不做。如果有人请我到某个许可委员会任职,我会告诉他们:不行,我是个不负责任的人。”

费曼固执地逃避行政职责,因为他知道这些事务只会降低他的工作能力,让他无法出色地完成职业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务:“真正做好物理工作”。我们应该可以认定,费曼并不善于回电子邮件,如果要他搬到一间开放式办公室或发推文,他很可能会转去别的大学。明晰了重要的工作,同时也就明晰了不重要的工作。


在孩子的教育中,如果老师家长还是重视多刷题、多补课,周末、晚上安排满了各科学习任务,往往可能适得其反。

拒绝忙碌的背后,其实是对于自己和孩子的清晰认知。《孙子兵法》有句话,在西方哲学界被广泛引用:选择你的战场(choose your battlefield)。这意味着,你不需要在每个学科都去拿高分,需要果然“剪枝”,保存实力在自己最擅长的地方,这其实是高纬度的战略选择。



我们传统的价值观强调吃苦耐劳,把安逸视为个人发展的障碍,“图安逸”的人被视为是消极和懒惰的人。

而卡尔却说:要好好鼓励大家去图安逸,图安逸的人更容易有大成就,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心理科学》发现,在自然中度过闲暇时光,可以提升个人工作时的注意力。这种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如果用光了,要再保持关注就难了。

2012年为《纽约时报》博客写的一篇文章中,散文作家、漫画家蒂姆·克莱德尔(Tim Kreider)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自述:“我不忙。我是我认识的心怀大志的人中最安逸的一个。”

克莱德尔发现,忙碌的工作让他产生了巨大的厌倦,他躲到他称作“秘密场所”的地方:那里没有电视,没有网络(要骑自行车到当地图书馆才能上网),在那里他可以不用应对那些细小责任的轰炸;这些细小的责任单独看来都没有什么害处,但是汇集到一起却会严重损害他的深度工作习惯。“我能回想起那里的金凤花、椿象和星星。”克莱德尔回忆自己那段躲避工作的时间时说,“我读书。几个月的时间里终于真正地写了点东西。”

闲散之于大脑就如维生素D之于身体一样不可或缺,如果剥夺了闲散时光,我的头脑就要经受折磨,就像受软骨症折磨一般……虽然很矛盾,但它是完成任何工作所必需的。


《孩子是如何学习的》一书也有对放松对于孩子大脑的影响的研究:大脑在休息状态下并非完全停止工作,而是进入了一个特殊的“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 DMN)状态。这个状态对学习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在休息时,大脑会对先前学习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巩固。

第二、适度的休息有助于提高注意力和学习效率,避免认知疲劳。

第三、睡眠和放松时间对于记忆的形成和巩固起着关键作用。

第四、过度疲劳会降低大脑的处理能力,影响新知识的吸收。

《深度工作》一书中还有更多精彩的分享,比如电子产品的使用如何破坏孩子的深度工作的能力?如何选择适合你的深度工作的方法?值得花时间全家人共读。

童书妈妈根据此书也制定了每天的深度工作时间,每天上午9:00-12:00是深度工作时间,保障每个同事有足够的不被打扰的时间来创造价值。
x1 图片

工具机谈智商, 犹如妓女谈贞操, 哪壶不开提哪壶
呼叫鸡谈造谣, 犹如站街女谈卖淫, 那是行家里手

wanmeishijie(石昊)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anmeishijie 的博客
帖子互动: 2296
帖子: 71766
注册时间: 2022年 12月 10日 23:58

#6 Re: 别卷了。研究发现: 图安逸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帖子 wanmeishijie(石昊) »

konichiwa 写了: 2025年 4月 26日 17:54 生物学都研究清楚了

一万小时定律是通过反复训练加强神经髓鞘厚度快速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形成肌肉记忆

不下苦功夫根本不行
小孩子安逸的时候其实也是大脑在高速运转的。用NLP解释就是temperature比较高,思维更灵活。应该是神经突触链接更加发达,这不同于髓鞘厚度
图片
理解了老将是代入狗的视角之后,你就理解了老将
viewtopic.php?t=120513

理解了它们是代入狗的视角之后,它们为什么会嘲笑不愿意当狗的人,以及为什么会害怕想要反抗的人,就都可以理解了:
“放着好好的狗不当” :lol:
TestCases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346
帖子: 9126
注册时间: 2023年 6月 26日 22:20

#7 Re: 别卷了。研究发现: 图安逸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帖子 TestCases »

Scraper 写了: 2025年 4月 26日 17:51 这作者是个傻逼。
图安逸的人渣垃圾在美爹这千千万万,成功用上芬太尼了。那些图安逸又更成功的,因为人家有图安逸的资本,能力之外都为零。总统之女chelsea之子Hunter都很安逸很成功,你他妈的祖上就是个躺平讨饭的,图安逸就只能去卖淫了。还有那些学习时间短的人成绩更好,那是因为人家本来就高智商用不着吭哧吭哧地学,你他妈的智商才80却断定自己成绩不行的原因是学习过于努力了,简直是笑话。这就是美国人的criticalthinking,操。
兄台息怒。

我感觉有点文不对题。
正文本身还是有点东西的。那就是做事情要专注,要拿大放小。因为专注的时候要专注,所以心理上要保持一个安逸的状态,否则该专注时专注不起来。
gogogogou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221
帖子: 3730
注册时间: 2023年 5月 9日 18:30

#8 Re: 别卷了。研究发现: 图安逸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帖子 gogogogou »

Scraper 写了: 2025年 4月 26日 17:51 这作者是个傻逼。
图安逸的人渣垃圾在美爹这千千万万,成功用上芬太尼了。那些图安逸又更成功的,因为人家有图安逸的资本,能力之外都为零。总统之女chelsea之子Hunter都很安逸很成功,你他妈的祖上就是个躺平讨饭的,图安逸就只能去卖淫了。还有那些学习时间短的人成绩更好,那是因为人家本来就高智商用不着吭哧吭哧地学,你他妈的智商才80却断定自己成绩不行的原因是学习过于努力了,简直是笑话。这就是美国人的criticalthinking,操。
智商80当然更不该努力了
ldxiek(kun)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238
帖子: 4269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2日 09:18

#9 Re: 别卷了。研究发现: 图安逸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帖子 ldxiek(kun) »

第一是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把工作做得漂亮并有创造性的人;

第二是在所处行业中最优秀的人;

第三是拥有资本的人。

你妹的,这三类跟贪图安逸的懒人有一根毛关系?
lobster110 写了: 2025年 4月 26日 17:25 周六的晚上让我们一起共读一本书,名叫《深度工作》。

这本书看似是一本给职场的大人的书,实际上是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博士的一本关于“如何成就一个人”的底层态度的一本书。

这本书的观点非常犀利,在东亚文化视角下相当颠覆,比如:

考得好的同学,学习时间更短;

忙碌并不是好事;

图安逸、闲散,会让一个人的表现更好;


在很多家长的价值观中,一个孩子可以智商没那么高,但是必须要努力,努力才是成就一个人的关键。如果一个孩子懒、不努力,那是接受不了的。在有的文化里,不努力甚至被视为道德上的瑕疵。

民间有句老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也是很多家长会对孩子说的话。这本书告诉你,为什么这句话是过时的穷人思维,尤其是在AI时代。

作者卡尔·纽波特是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机博士,还著有《如何成为尖子生》《如何在大学里脱颖而出》等畅销作品,深受读者欢迎。



卡尔是计算机博士,他分析了当下科技技术变革时代的经济思维,跟传统的劳动力驱动时代完全不同了。比如卖出10亿美元的Instagram, 雇员仅仅只有13人。“历史上有什么时候人们能以如此少的劳动力带来如此巨大的价值?”

在当下的时代,史无前例的科技发展带来巨大的重组。在这种新形势下,卡尔认为,有三种人将获得特别的优势:

第一是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把工作做得漂亮并有创造性的人;

第二是在所处行业中最优秀的人;

第三是拥有资本的人。

也就是说,如果你能成为以上其中任何一个群体中的一员,你都会有出众表现,获得时代红利;但如果不能,你的地位可能岌岌可危。


正如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中提到的“智人的末日”,他有个悲观的预测:随着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可能会分化为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一个是拥有最新技术和资源的上层阶级, 他们可能会通过科技增强来获得更强大的能力,另一个是无法获得这些资源的普通人,可能会逐渐沦为"无用阶级"。

而卡尔的预测更为乐观,他认为,如果你可以用对思维方式去学习、工作,让自己成为所处行业中最优秀的人,那么迎接你的将是滚滚的红利。

下面是他在《深度工作》中分享的认知误区和升级的思维方式。



沃顿商学院最年轻的正教授亚当·格兰特迅速在学术界崭露头角,2013年出版了《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而他的工作时间比其他的教授要少很多。为什么他投注的时间比别人少,但是产出却比别人更好?

卡尔分析了他的工作方式:安排“与世隔绝”的时间段,在完成手头任务之前彻底与世隔绝。这就是对于生产力公式的应用:

高质量工作产出=时间X专注度。

基于这个公式,卡尔在他的《如何成为尖子生》(How to Become a Straight-A Student)的调研期间,采访了全国一些竞争最激烈学校里的50名超高分研究生,他注意到,最优秀的学生通常比GPA等级低一档的学生用在学习上的时间更短。



上文提及的公式恰可作为这种现象的一种解释:最优秀的学生能够理解专注度在产出方面起到的作用,因此会极度专注,从而大幅减少考试准备或撰写论文所需的时间,同时也不降低成果的质量。



俗话说:能者多劳。在传统观念里,忙碌的人,能力更高。卡尔却说,这是工业化时代带来的认知误区。

可以回忆一下伴随着生产线的兴起而盛行的效率运动(Efficiency Movement),尤其典型的是其创始人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 Taylor),他广为人知的做法是拿着秒表站在那里监测工人的动作效率——寻找提升工人完成任务速度的方法。

在泰勒的时代,生产能力没有任何歧义:单位时间产出产品的数量。

忙碌代表生产能力(Busyness as Proxy for Productivity):在工作中,对于生产能力和价值没有明确的指标时,很多知识工作者都会采用工业时代关于生产能力的指标,以可视的方式完成很多事情。

卡尔认为,知识工作者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可视的忙碌,是因为他们没有更好的方法证明自身价值。

转变思维方式,深度策略可以创造出巨大的价值。

已故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就拒绝从事任何行政事务。“我和所有人都说,我什么都不做。如果有人请我到某个许可委员会任职,我会告诉他们:不行,我是个不负责任的人。”

费曼固执地逃避行政职责,因为他知道这些事务只会降低他的工作能力,让他无法出色地完成职业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务:“真正做好物理工作”。我们应该可以认定,费曼并不善于回电子邮件,如果要他搬到一间开放式办公室或发推文,他很可能会转去别的大学。明晰了重要的工作,同时也就明晰了不重要的工作。


在孩子的教育中,如果老师家长还是重视多刷题、多补课,周末、晚上安排满了各科学习任务,往往可能适得其反。

拒绝忙碌的背后,其实是对于自己和孩子的清晰认知。《孙子兵法》有句话,在西方哲学界被广泛引用:选择你的战场(choose your battlefield)。这意味着,你不需要在每个学科都去拿高分,需要果然“剪枝”,保存实力在自己最擅长的地方,这其实是高纬度的战略选择。



我们传统的价值观强调吃苦耐劳,把安逸视为个人发展的障碍,“图安逸”的人被视为是消极和懒惰的人。

而卡尔却说:要好好鼓励大家去图安逸,图安逸的人更容易有大成就,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心理科学》发现,在自然中度过闲暇时光,可以提升个人工作时的注意力。这种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如果用光了,要再保持关注就难了。

2012年为《纽约时报》博客写的一篇文章中,散文作家、漫画家蒂姆·克莱德尔(Tim Kreider)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自述:“我不忙。我是我认识的心怀大志的人中最安逸的一个。”

克莱德尔发现,忙碌的工作让他产生了巨大的厌倦,他躲到他称作“秘密场所”的地方:那里没有电视,没有网络(要骑自行车到当地图书馆才能上网),在那里他可以不用应对那些细小责任的轰炸;这些细小的责任单独看来都没有什么害处,但是汇集到一起却会严重损害他的深度工作习惯。“我能回想起那里的金凤花、椿象和星星。”克莱德尔回忆自己那段躲避工作的时间时说,“我读书。几个月的时间里终于真正地写了点东西。”

闲散之于大脑就如维生素D之于身体一样不可或缺,如果剥夺了闲散时光,我的头脑就要经受折磨,就像受软骨症折磨一般……虽然很矛盾,但它是完成任何工作所必需的。


《孩子是如何学习的》一书也有对放松对于孩子大脑的影响的研究:大脑在休息状态下并非完全停止工作,而是进入了一个特殊的“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 DMN)状态。这个状态对学习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在休息时,大脑会对先前学习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巩固。

第二、适度的休息有助于提高注意力和学习效率,避免认知疲劳。

第三、睡眠和放松时间对于记忆的形成和巩固起着关键作用。

第四、过度疲劳会降低大脑的处理能力,影响新知识的吸收。

《深度工作》一书中还有更多精彩的分享,比如电子产品的使用如何破坏孩子的深度工作的能力?如何选择适合你的深度工作的方法?值得花时间全家人共读。

童书妈妈根据此书也制定了每天的深度工作时间,每天上午9:00-12:00是深度工作时间,保障每个同事有足够的不被打扰的时间来创造价值。
头像
lobster110(!)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643
帖子: 16683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20:36

#10 Re: 别卷了。研究发现: 图安逸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帖子 lobster110(!)楼主 »

gogogogou 写了: 2025年 4月 26日 18:07 智商80当然更不该努力了
应该努力拧螺丝
萬水千山總是情
头像
lobster110(!)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643
帖子: 16683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20:36

#11 Re: 别卷了。研究发现: 图安逸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帖子 lobster110(!)楼主 »

ldxiek 写了: 2025年 4月 26日 18:10 第一是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把工作做得漂亮并有创造性的人;

第二是在所处行业中最优秀的人;

第三是拥有资本的人。

你妹的,这三类跟贪图安逸的懒人有一根毛关系?
第三是拥有资本的人?
萬水千山總是情
TestCases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346
帖子: 9126
注册时间: 2023年 6月 26日 22:20

#12 Re: 别卷了。研究发现: 图安逸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帖子 TestCases »

我刚刚看了,这个Cal Newport 确实是MIT-CS毕业的博士。读书上有点心得也正常。
TestCases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346
帖子: 9126
注册时间: 2023年 6月 26日 22:20

#13 Re: 别卷了。研究发现: 图安逸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帖子 TestCases »

这篇文章是一个叫“童书妈妈”的人写的。此人大概率是一个又蠢又喜欢分享心得,自己其实没好好上过学的中年妇女。
x1 图片
ldxiek(kun)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238
帖子: 4269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2日 09:18

#14 Re: 别卷了。研究发现: 图安逸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帖子 ldxiek(kun) »

有一类资本是天生的,跟你爱卷还是偷懒没有一根毛关系
还有一类资本是靠你拼出来的,不是靠安逸偷懒换回来的
lobster110 写了: 2025年 4月 26日 18:12 第三是拥有资本的人?
idea911(let_rr)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219
帖子: 4059
注册时间: 2022年 10月 23日 13:47

#15 Re: 别卷了。研究发现: 图安逸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帖子 idea911(let_rr) »

konichiwa 写了: 2025年 4月 26日 17:54 生物学都研究清楚了

一万小时定律是通过反复训练加强神经髓鞘厚度快速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形成肌肉记忆

不下苦功夫根本不行
扯你妈逼蛋,神经髓鞘厚度厚度根本没法改变,要是神经髓鞘厚度决定智商,那电镜选手智商最高
反复练习是形成神经细胞连接而已,一般反复训练才能学会的人都很笨,比如你
idea911(let_rr)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219
帖子: 4059
注册时间: 2022年 10月 23日 13:47

#16 Re: 别卷了。研究发现: 图安逸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帖子 idea911(let_rr) »

ldxiek 写了: 2025年 4月 26日 18:27 有一类资本是天生的,跟你爱卷还是偷懒没有一根毛关系
还有一类资本是靠你拼出来的,不是靠安逸偷懒换回来的
扯淡
ldxiek(kun)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238
帖子: 4269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2日 09:18

#17 Re: 别卷了。研究发现: 图安逸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帖子 ldxiek(kun) »

特别能扯淡的人也能骗来资本,这倒是真的
idea911 写了: 2025年 4月 26日 18:34扯淡
JJJ
知名作家
知名作家
帖子互动: 142
帖子: 903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4日 23:48

#18 Re: 别卷了。研究发现: 图安逸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帖子 JJJ »

TestCases 写了: 2025年 4月 26日 18:17 这篇文章是一个叫“童书妈妈”的人写的。此人大概率是一个又蠢又喜欢分享心得,自己其实没好好上过学的中年妇女。
lol 童书妈妈?!
估计丫的能力也就是写幼儿读物了
kuku(小黄猫)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378
帖子: 8983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15日 03:28

#19 Re: 别卷了。研究发现: 图安逸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帖子 kuku(小黄猫) »

我装了个猫门
然后教它使用
教了一个礼拜才学会
感觉太笨了
不过现在已经进出自如了
请问猫(或者人)的学习过程
在物理、化学、生物上是怎么发生的?
gogogogou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221
帖子: 3730
注册时间: 2023年 5月 9日 18:30

#20 Re: 别卷了。研究发现: 图安逸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帖子 gogogogou »

kuku 写了: 2025年 4月 26日 18:44 我装了个猫门
然后教它使用
教了一个礼拜才学会
感觉太笨了
不过现在已经进出自如了
请问猫(或者人)的学习过程
在物理、化学、生物上是怎么发生的?
猫比狗笨多了
回复

回到 “军事天地(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