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念孙《求古探今 融汇中西—朱光潜先生逝世10周年纪念》

包含原读书听歌看电影版、电视版、Food版、Travel版,以及其他生活娱乐相关版面。

版主: kazaawangwh

回复
mnls楼主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411
帖子: 2601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9日 15:55

#1 钱念孙《求古探今 融汇中西—朱光潜先生逝世10周年纪念》

帖子 mnls楼主 »

很久以前无意中看过的一篇纪念朱光潜的短文,记得文笔优美,之前找了几次没找到。幸运的是现在网络发达,今天收了一下,居然找到了。贴在这里,看看有没有人也读过。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并非固有国粹,乃移自西方。王国维、蔡元培诸君,于此道自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之功,但美学大厦的真正营造,却始于朱氏之掌。他灵心慧眼,博采西方美学之花;妙手剪裁,嫁接中国传统之木。国人之有详赡系统美学专著,朱先生《文艺心理学》和《谈美》,开风气之先;华夏之有真正美学课程,他绛帐北大清华,居杏坛之首。六十年代,第一部《西方美学史》出现于中文世界,其博及群书,深思明辨,神而化之,熔铸伟词,至今无有企及者。更有柏拉图《文艺对话集》、莱辛《拉奥孔》、爱克曼《歌德谈话录》、黑格尔《美学》、克罗齐《美学原理》、维柯《新科学》等,这一本本西方美学经典译著,含英咀华,珠玉纷陈,搜异域奇花灵果,筑中土美学园囿,泽深思重,功垂不朽。读中国现代美学史,朱先生经过六十年风风雨雨之考验,从未流于偏激,却时时处学术先锋,实事求是,表率群伦,其披荆斩棘之作用,中流砥柱之地位,迄今无人取而代之。

——钱念孙《求古探今 融汇中西—朱光潜先生逝世10周年纪念》

+2.00 积分 [版主 wh 发放的奖励]
forecasting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363
帖子: 4432
注册时间: 2023年 4月 17日 08:26

#2 Re: 钱念孙《求古探今 融汇中西—朱光潜先生逝世10周年纪念》

帖子 forecasting »

就是一个美学著作译介者。“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并非固有国粹,乃移自西方。”这话说得过了。其他的也无非就是把翻译介绍当作学科创建来说,是不是太过分?

那数学物理等等现代学科的每一个译介者是否可以如此说?岂不是笑话?

纪念文章本来就是说好话,都有过誉之嫌,如果当真的读,就不好说什么了。
wh(问号)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4165
帖子: 85934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3 Re: 钱念孙《求古探今 融汇中西—朱光潜先生逝世10周年纪念》

帖子 wh(问号) »

mnls 写了: 2025年 4月 26日 17:40 很久以前无意中看过的一篇纪念朱光潜的短文,记得文笔优美,之前找了几次没找到。幸运的是现在网络发达,今天收了一下,居然找到了。贴在这里,看看有没有人也读过。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并非固有国粹,乃移自西方。王国维、蔡元培诸君,于此道自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之功,但美学大厦的真正营造,却始于朱氏之掌。他灵心慧眼,博采西方美学之花;妙手剪裁,嫁接中国传统之木。国人之有详赡系统美学专著,朱先生《文艺心理学》和《谈美》,开风气之先;华夏之有真正美学课程,他绛帐北大清华,居杏坛之首。六十年代,第一部《西方美学史》出现于中文世界,其博及群书,深思明辨,神而化之,熔铸伟词,至今无有企及者。更有柏拉图《文艺对话集》、莱辛《拉奥孔》、爱克曼《歌德谈话录》、黑格尔《美学》、克罗齐《美学原理》、维柯《新科学》等,这一本本西方美学经典译著,含英咀华,珠玉纷陈,搜异域奇花灵果,筑中土美学园囿,泽深思重,功垂不朽。读中国现代美学史,朱先生经过六十年风风雨雨之考验,从未流于偏激,却时时处学术先锋,实事求是,表率群伦,其披荆斩棘之作用,中流砥柱之地位,迄今无人取而代之。

——钱念孙《求古探今 融汇中西—朱光潜先生逝世10周年纪念》
iiiiiiiii的书架上有西方美学史,大概就是朱光潜的 :D 我也记得他的文字清丽不偏激,观点中正。不过看得很早,远不如你和smallstone印象新鲜准确 :D
钱念孙这个名字好像天龙八部里的赵钱孙 :D
forecasting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363
帖子: 4432
注册时间: 2023年 4月 17日 08:26

#4 Re: 钱念孙《求古探今 融汇中西—朱光潜先生逝世10周年纪念》

帖子 forecasting »

介绍一点情况,如果有舛误,可纠正:
朱光潜1933年在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得的博士学位全称为"Doctorat ès Lettres"(文学博士),这属于法国旧制中的"大学博士"(Doctorat d'Université),而非更高级别的"国家博士"(Doctorat d'État)。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

国家博士需通过全国性评审,论文要求更高(通常500页以上)

大学博士由各大学自主授予,论文规模约200-300页

朱的博士论文《悲剧心理学》法文版共228页,符合大学博士标准

即朱光潜没拿到法国国家博士学位,法国学位国家博士和大学博士水平差很大,其时留法的华人除少数外,都是拿的大学博士。我知道拿国家博士的只有一个人。
forecasting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363
帖子: 4432
注册时间: 2023年 4月 17日 08:26

#5 Re: 钱念孙《求古探今 融汇中西—朱光潜先生逝世10周年纪念》

帖子 forecasting »

朱光潜的论文应该没在欧美任何有影响的刊物发表过,几乎无人引用,偶尔有人提及,也是研究比较美学(东西方美学比较)。换言之,其在欧美美学界乃至哲学界、心理学界都没有影响,无法与别人惠赠的著名美学家称号相匹配。他在这方面甚至比不上李泽厚,西方也引用少,但承认其有原创性。

理工科做研究选择文献,都有固定的套路;人文社科也是如此,查查就知道国人力捧的朱光潜和李泽厚是啥档次。

听说过一个趣事,某号称top2的大学博士硕士论文评语一般都有文字通顺,层次清楚。当时就笑翻了,不知道这是夸人还是糟蹋人,文字功夫是做研究尤其做人文社科研究的基本功,还要作为优点或者成绩来赞扬?实在不知道是刻薄人,还是夸赞人。

学术观点或结论要严谨清楚,严格论证,而不是含糊其词,模棱两可,八面玲珑。中正是价值判断,不牵涉真伪,不属于学术范畴。
mnls楼主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411
帖子: 2601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9日 15:55

#6 Re: 钱念孙《求古探今 融汇中西—朱光潜先生逝世10周年纪念》

帖子 mnls楼主 »

forecasting 写了: 2025年 4月 27日 09:56 朱光潜的论文应该没在欧美任何有影响的刊物发表过,几乎无人引用,偶尔有人提及,也是研究比较美学(东西方美学比较)。换言之,其在欧美美学界乃至哲学界、心理学界都没有影响,无法与别人惠赠的著名美学家称号相匹配。他在这方面甚至比不上李泽厚,西方也引用少,但承认其有原创性。

理工科做研究选择文献,都有固定的套路;人文社科也是如此,查查就知道国人力捧的朱光潜和李泽厚是啥档次。

听说过一个趣事,某号称top2的大学博士硕士论文评语一般都有文字通顺,层次清楚。当时就笑翻了,不知道这是夸人还是糟蹋人,文字功夫是做研究尤其做人文社科研究的基本功,还要作为优点或者成绩来赞扬?实在不知道是刻薄人,还是夸赞人。

学术观点或结论要严谨清楚,严格论证,而不是含糊其词,模棱两可,八面玲珑。中正是价值判断,不牵涉真伪,不属于学术范畴。

一个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low-hanging cherries都被摘的差不多了。每个传统学科都差不多,所以大家都争着去新兴学科淘金。学科也有点像人生一样,经过早期漫长的婴幼儿和青少年时期的发展,到了二三十岁,达到体力和颜值巅峰,然后就开始衰老了。这时候要求继续推陈出新,只能靠化妆和修修补补勉强维持。

朱光潜在国内的环境里,系统引入和论述一个在国外已经达到巅峰,但是在国内还算空白的新学科,所谓“灵心慧眼,博采西方美学之花;妙手剪裁,嫁接中国传统之木”。评价是合理的。至于再求突破,每个人的人生有限,有待于后人继续努力。就像滕王阁序结尾说的,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可惜这么多年过去了,不是也没谁能有新的突破吗?

我不是科班出身,朱光潜的书也没看几本,很外行,瞎说两句。只是觉得只要看了他们的书,有所收获就好了,何必苛求。连胡适不也是被批评博学而无所成名吗? :lol:
yanb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192
帖子: 3635
注册时间: 2022年 10月 24日 19:21

#7 Re: 钱念孙《求古探今 融汇中西—朱光潜先生逝世10周年纪念》

帖子 yanb »

有点意思

有收获就好 何必在意是谁
有尊重即可 尤不喜欢过誉
forecasting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363
帖子: 4432
注册时间: 2023年 4月 17日 08:26

#8 Re: 钱念孙《求古探今 融汇中西—朱光潜先生逝世10周年纪念》

帖子 forecasting »

这个问题已经没多大意思了,就回复这一次,不再说了。
mnls 写了: 2025年 4月 28日 13:23 一个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low-hanging cherries都被摘的差不多了。每个传统学科都差不多,所以大家都争着去新兴学科淘金。学科也有点像人生一样,经过早期漫长的婴幼儿和青少年时期的发展,到了二三十岁,达到体力和颜值巅峰,然后就开始衰老了。这时候要求继续推陈出新,只能靠化妆和修修补补勉强维持。

朱光潜在国内的环境里,系统引入和论述一个在国外已经达到巅峰,但是在国内还算空白的新学科,所谓“灵心慧眼,博采西方美学之花;妙手剪裁,嫁接中国传统之木”。评价是合理的。至于再求突破,每个人的人生有限,有待于后人继续努力。就像滕王阁序结尾说的,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可惜这么多年过去了,不是也没谁能有新的突破吗?

我不是科班出身,朱光潜的书也没看几本,很外行,瞎说两句。只是觉得只要看了他们的书,有所收获就好了,何必苛求。连胡适不也是被批评博学而无所成名吗? :lol:
smallstone 写了: 2025年 4月 20日 22:42 哈,还没读到尼采,开篇提到自己的改造,学习马克思主义,之后不断提到阶级对立,可能跟撰写的年代有关吧。那我捏着鼻子把这段熬过去继续往下读吧。

李泽厚是民运吧?没读过他的书。
forecasting 写了: 2025年 4月 21日 06:27 读不下去就不读,尤其带着这么重的意识形态色彩的著作。朱光潜放在国际上也算不上美学大家,为什么读他的东西。

说闲话,顺便说说自己的读后感。
李泽厚的东西也读得很少,读过他的美学概论?几乎没感觉到有啥收获。
宗白华的美学著作读过一本,是美学散步吗?都是很小的时候读的,觉得他那些插图很美,就读了一些。
读过傅雷的一点艺术/美术史之类的东西。

很恐怖的是,还读过一些黑格尔美学,觉得有点黑格尔的哲学做基础,读他的美学没有多少障碍,尤其牵涉其理论的部分。
觉得莫斯科语言小组的艺术理论很不错。其他的,尼采,叔本华,柏格森等等都是读着玩的,别人说起来或许还能明白是谁的思想,靠自己,完全模糊了。
还读过一些欧美艺术/美术史的东西。

建议你找一本欧美美学史读,结合中国的,就看着玩吧,另外读点美学专著,当然是最好的那种,然后最好是结合美术、音乐、文学来讨论。既然是书版,想来会有人有兴趣一块读一块讨论。
是在评价学术成就。当然没有原创的人,你非要去读,别人哪里有权力干涉,就像有美味不吃,非要去吃夹生的,别人说一下,是好意,吃的人就非要吃夹生的,那是他的权力,是他自己的事。

据我所知,宗白华和李泽厚的成就比他高,尽管李泽厚也让人厌烦。

说20世纪初乃至前半叶美学已经到巅峰或者发展完善,不妥吧?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存在主义等等一系列学术流派在世界范围内有重大影响,也占重要地位。据我所知,现在中国学术界还在努力消化而难得其门,大都是在重复一些结论。

反正欧美做理工的几乎都会自动筛选掉国内的中文文献,因为不拿到国际上评价,作者自己就知道分量。人文社科的学人基本都局限在简中刊物上发东西,即使在国际上发表,也鲜少有影响。反正这些年作为爱好和兴趣,看网上人文社科中文文献,也基本都是拾人牙慧的东西,经常让人倒掉胃口。

顺便说一点做比较简单技术的遭遇:有一次做实验,代码是python实现的,在一个linux集群上跑。英语、法语、德语乃至一些非洲语言数据都测试过了,我们计划做汉语的。我比较讨厌python,那之前从来没用过,一直拖了半个月不干。最后大家着急了,我只好一边查技术文档一边想办法,简中圈谈及此技术的全是洋洋洒洒,下笔千言,完全无用。最后是在日本人的一篇英语文章里找到了办法,很简单。其他的复杂一些的问题,更不用说了。

对翻译家或者翻译介绍家的反感相对少一些。
x2 图片
mnls楼主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411
帖子: 2601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9日 15:55

#9 Re: 钱念孙《求古探今 融汇中西—朱光潜先生逝世10周年纪念》

帖子 mnls楼主 »

forecasting 写了: 2025年 4月 28日 21:32 这个问题已经没多大意思了,就回复这一次,不再说了。








是在评价学术成就。当然没有原创的人,你非要去读,别人哪里有权力干涉,就像有美味不吃,非要去吃夹生的,别人说一下,是好意,吃的人就非要吃夹生的,那是他的权力,是他自己的事。

据我所知,宗白华和李泽厚的成就比他高,尽管李泽厚也让人厌烦。

说20世纪初乃至前半叶美学已经到巅峰或者发展完善,不妥吧?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存在主义等等一系列学术流派在世界范围内有重大影响,也占重要地位。据我所知,现在中国学术界还在努力消化而难得其门,大都是在重复一些结论。

反正欧美做理工的几乎都会自动筛选掉国内的中文文献,因为不拿到国际上评价,作者自己就知道分量。人文社科的学人基本都局限在简中刊物上发东西,即使在国际上发表,也鲜少有影响。反正这些年作为爱好和兴趣,看网上人文社科中文文献,也基本都是拾人牙慧的东西,经常让人倒掉胃口。

顺便说一点做比较简单技术的遭遇:有一次做实验,代码是python实现的,在一个linux集群上跑。英语、法语、德语乃至一些非洲语言数据都测试过了,我们计划做汉语的。我比较讨厌python,那之前从来没用过,一直拖了半个月不干。最后大家着急了,我只好一边查技术文档一边想办法,简中圈谈及此技术的全是洋洋洒洒,下笔千言,完全无用。最后是在日本人的一篇英语文章里找到了办法,很简单。其他的复杂一些的问题,更不用说了。

对翻译家或者翻译介绍家的反感相对少一些。
不明觉厉 :lol: :lol:

图片
回复

回到 “书歌影视美食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