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
年薪25万美元,我却在湾区吃泡面还不敢辞职
版主: Softfist
#44 Re: 年薪25万美元,我却在湾区吃泡面还不敢辞职
6000房贷地税保险HOA,现在也就买80-90万的房子,在湾区好区基本上只能买个1br condo
superdsb 写了: 2025年 6月 23日 09:43 人在加州|湾区中产生活真相
很多人觉得,在美国湾区年薪25万美元(差不多180万人民币)已经很“顶”了吧?
我以为我过得很好,直到有一天凌晨加完班回家,对着泡面吃到一半,眼泪突然流下来:
“我到底为什么这么累?明明赚得不少,怎么一点安全感都没有?”
湾区中产的“真相”:不是没钱,是没余地
我们来拆一下我的固定支出(月均):
房贷 + 地税 + 房屋保险:$6000
孩子托儿所:$1500
家庭医保(公司只补一半):$1200
日常开销(吃饭+通勤+杂费):$2000
401K养老储蓄:每月扣款$1500
还要养一辆车:$600/月
每月支出超过1.3万刀,几乎刚好和到手工资打平。
你以为我自由,其实我只是被系统拴住的“高级打工人”。
我不是个例,我身边的同事也都这样:
J同事,37岁,LinkedIn工程师,老婆不上班,3个娃,最近开始做副业教coding
W朋友,医生,年薪30万,每年还要背5万刀学贷,三年没敢出国旅游
K朋友,留学生转身份成功,年薪20万,靠买房投资才算“喘口气”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表面风光,实则压力爆炸。
为什么钱不够用?
美国的问题不是挣得少,而是“系统性贵”:
房价贵:湾区随便一套房就200万美金起
医保贵:一场感冒都能花几百
托育贵:请个保姆比国内请月嫂还贵
税重:联邦+州+社保+医保,年薪25万最后到手不到一半
最可怕的是:这不是“穷”,是“不能停”
你辞不起职,病不起,休不起产假,更不敢裸辞gap一年。
哪怕你很优秀,也可能随时被裁员。
写在最后
别再羡慕“在美国年薪几十万”。
数字看起来光鲜,但在湾区,中产过的不是体面,是疲惫。
真正能改变焦虑感的,不是薪资,而是有没有留白的人生空间。
如果你还没来美国,记住一句话:这里的钱是“挣得多,花得更快”。
#45 Re: 年薪25万美元,我却在湾区吃泡面还不敢辞职
卖相好的“靓食材”,会去零售
歪瓜裂枣,边边角角,会去食品厂做成定制菜,或者被低端餐馆买去
那些没法做菜的(小碎屑,削下来的freezer bite干巴的,储存太久有了哈喇味的,冷链中由于储存不慎开始有轻微腐败气味的)都统统去了熬制流水线,然后变成肉眼已经看不出是什么食材做出来的highly processed food,被灌入各种光鲜亮丽的料包、玻璃瓶~~~
-
- 论坛元老
sjtuvincent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797
- 帖子: 35455
- 注册时间: 2022年 10月 16日 10:31
#50 Re: 年薪25万美元,我却在湾区吃泡面还不敢辞职
IT行业工资太高,把整个湾区的固定生存开支哄抬起来了,传统行业的自然不易生存
superdsb 写了: 2025年 6月 23日 09:43 人在加州|湾区中产生活真相
很多人觉得,在美国湾区年薪25万美元(差不多180万人民币)已经很“顶”了吧?
我以为我过得很好,直到有一天凌晨加完班回家,对着泡面吃到一半,眼泪突然流下来:
“我到底为什么这么累?明明赚得不少,怎么一点安全感都没有?”
湾区中产的“真相”:不是没钱,是没余地
我们来拆一下我的固定支出(月均):
房贷 + 地税 + 房屋保险:$6000
孩子托儿所:$1500
家庭医保(公司只补一半):$1200
日常开销(吃饭+通勤+杂费):$2000
401K养老储蓄:每月扣款$1500
还要养一辆车:$600/月
每月支出超过1.3万刀,几乎刚好和到手工资打平。
你以为我自由,其实我只是被系统拴住的“高级打工人”。
我不是个例,我身边的同事也都这样:
J同事,37岁,LinkedIn工程师,老婆不上班,3个娃,最近开始做副业教coding
W朋友,医生,年薪30万,每年还要背5万刀学贷,三年没敢出国旅游
K朋友,留学生转身份成功,年薪20万,靠买房投资才算“喘口气”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表面风光,实则压力爆炸。
为什么钱不够用?
美国的问题不是挣得少,而是“系统性贵”:
房价贵:湾区随便一套房就200万美金起
医保贵:一场感冒都能花几百
托育贵:请个保姆比国内请月嫂还贵
税重:联邦+州+社保+医保,年薪25万最后到手不到一半
最可怕的是:这不是“穷”,是“不能停”
你辞不起职,病不起,休不起产假,更不敢裸辞gap一年。
哪怕你很优秀,也可能随时被裁员。
写在最后
别再羡慕“在美国年薪几十万”。
数字看起来光鲜,但在湾区,中产过的不是体面,是疲惫。
真正能改变焦虑感的,不是薪资,而是有没有留白的人生空间。
如果你还没来美国,记住一句话:这里的钱是“挣得多,花得更快”。
#51 Re: 年薪25万美元,我却在湾区吃泡面还不敢辞职
现在一包泡面也快要两美刀了
不要焦虑只吃泡面,应该焦虑哪天下岗了,还能吃得起吗
不要焦虑只吃泡面,应该焦虑哪天下岗了,还能吃得起吗
上次由 swjtuer 在 2025年 6月 23日 12:55 修改。
#54 Re: 年薪25万美元,我却在湾区吃泡面还不敢辞职
愚蠢,既然钱不多,还在401K里面存钱,401K里面存零,每月立刻多出来1000美元。一年25万,三口之家,一个月到手估计在16K左右。按照他的开销,一个月还有5K剩余,怎么就穷了?如果照这种满打满算的花钱方式,NBA球星也会破产。superdsb 写了: 2025年 6月 23日 09:43 人在加州|湾区中产生活真相
很多人觉得,在美国湾区年薪25万美元(差不多180万人民币)已经很“顶”了吧?
我以为我过得很好,直到有一天凌晨加完班回家,对着泡面吃到一半,眼泪突然流下来:
“我到底为什么这么累?明明赚得不少,怎么一点安全感都没有?”
湾区中产的“真相”:不是没钱,是没余地
我们来拆一下我的固定支出(月均):
房贷 + 地税 + 房屋保险:$6000
孩子托儿所:$1500
家庭医保(公司只补一半):$1200
日常开销(吃饭+通勤+杂费):$2000
401K养老储蓄:每月扣款$1500
还要养一辆车:$600/月
每月支出超过1.3万刀,几乎刚好和到手工资打平。
你以为我自由,其实我只是被系统拴住的“高级打工人”。
我不是个例,我身边的同事也都这样:
J同事,37岁,LinkedIn工程师,老婆不上班,3个娃,最近开始做副业教coding
W朋友,医生,年薪30万,每年还要背5万刀学贷,三年没敢出国旅游
K朋友,留学生转身份成功,年薪20万,靠买房投资才算“喘口气”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表面风光,实则压力爆炸。
为什么钱不够用?
美国的问题不是挣得少,而是“系统性贵”:
房价贵:湾区随便一套房就200万美金起
医保贵:一场感冒都能花几百
托育贵:请个保姆比国内请月嫂还贵
税重:联邦+州+社保+医保,年薪25万最后到手不到一半
最可怕的是:这不是“穷”,是“不能停”
你辞不起职,病不起,休不起产假,更不敢裸辞gap一年。
哪怕你很优秀,也可能随时被裁员。
写在最后
别再羡慕“在美国年薪几十万”。
数字看起来光鲜,但在湾区,中产过的不是体面,是疲惫。
真正能改变焦虑感的,不是薪资,而是有没有留白的人生空间。
如果你还没来美国,记住一句话:这里的钱是“挣得多,花得更快”。
他可以写一个,我一年一百万美元,穷的只能吃泡面了。
#55 Re: 年薪25万美元,我却在湾区吃泡面还不敢辞职
我10年前就是付的$1500,如果现在还是这个价,只能说良心呀
superdsb 写了: 2025年 6月 23日 09:43 人在加州|湾区中产生活真相
很多人觉得,在美国湾区年薪25万美元(差不多180万人民币)已经很“顶”了吧?
我以为我过得很好,直到有一天凌晨加完班回家,对着泡面吃到一半,眼泪突然流下来:
“我到底为什么这么累?明明赚得不少,怎么一点安全感都没有?”
湾区中产的“真相”:不是没钱,是没余地
我们来拆一下我的固定支出(月均):
房贷 + 地税 + 房屋保险:$6000
孩子托儿所:$1500
家庭医保(公司只补一半):$1200
日常开销(吃饭+通勤+杂费):$2000
401K养老储蓄:每月扣款$1500
还要养一辆车:$600/月
每月支出超过1.3万刀,几乎刚好和到手工资打平。
你以为我自由,其实我只是被系统拴住的“高级打工人”。
我不是个例,我身边的同事也都这样:
J同事,37岁,LinkedIn工程师,老婆不上班,3个娃,最近开始做副业教coding
W朋友,医生,年薪30万,每年还要背5万刀学贷,三年没敢出国旅游
K朋友,留学生转身份成功,年薪20万,靠买房投资才算“喘口气”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表面风光,实则压力爆炸。
为什么钱不够用?
美国的问题不是挣得少,而是“系统性贵”:
房价贵:湾区随便一套房就200万美金起
医保贵:一场感冒都能花几百
托育贵:请个保姆比国内请月嫂还贵
税重:联邦+州+社保+医保,年薪25万最后到手不到一半
最可怕的是:这不是“穷”,是“不能停”
你辞不起职,病不起,休不起产假,更不敢裸辞gap一年。
哪怕你很优秀,也可能随时被裁员。
写在最后
别再羡慕“在美国年薪几十万”。
数字看起来光鲜,但在湾区,中产过的不是体面,是疲惫。
真正能改变焦虑感的,不是薪资,而是有没有留白的人生空间。
如果你还没来美国,记住一句话:这里的钱是“挣得多,花得更快”。
#56 Re: 年薪25万美元,我却在湾区吃泡面还不敢辞职
哪能什么好处都给你占了?收入高,还啥都便宜?
superdsb 写了: 2025年 6月 23日 09:43 人在加州|湾区中产生活真相
很多人觉得,在美国湾区年薪25万美元(差不多180万人民币)已经很“顶”了吧?
我以为我过得很好,直到有一天凌晨加完班回家,对着泡面吃到一半,眼泪突然流下来:
“我到底为什么这么累?明明赚得不少,怎么一点安全感都没有?”
湾区中产的“真相”:不是没钱,是没余地
我们来拆一下我的固定支出(月均):
房贷 + 地税 + 房屋保险:$6000
孩子托儿所:$1500
家庭医保(公司只补一半):$1200
日常开销(吃饭+通勤+杂费):$2000
401K养老储蓄:每月扣款$1500
还要养一辆车:$600/月
每月支出超过1.3万刀,几乎刚好和到手工资打平。
你以为我自由,其实我只是被系统拴住的“高级打工人”。
我不是个例,我身边的同事也都这样:
J同事,37岁,LinkedIn工程师,老婆不上班,3个娃,最近开始做副业教coding
W朋友,医生,年薪30万,每年还要背5万刀学贷,三年没敢出国旅游
K朋友,留学生转身份成功,年薪20万,靠买房投资才算“喘口气”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表面风光,实则压力爆炸。
为什么钱不够用?
美国的问题不是挣得少,而是“系统性贵”:
房价贵:湾区随便一套房就200万美金起
医保贵:一场感冒都能花几百
托育贵:请个保姆比国内请月嫂还贵
税重:联邦+州+社保+医保,年薪25万最后到手不到一半
最可怕的是:这不是“穷”,是“不能停”
你辞不起职,病不起,休不起产假,更不敢裸辞gap一年。
哪怕你很优秀,也可能随时被裁员。
写在最后
别再羡慕“在美国年薪几十万”。
数字看起来光鲜,但在湾区,中产过的不是体面,是疲惫。
真正能改变焦虑感的,不是薪资,而是有没有留白的人生空间。
如果你还没来美国,记住一句话:这里的钱是“挣得多,花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