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中医治病大发展
版主: Softfist
#22 Re: 国内中医治病大发展
总结的不错Mountainlion 写了: 2025年 6月 30日 00:19 中医就是根据浅显的表面现象,外加似是而非的逻辑关联,结合医生的经验做出的治疗方案。所以几千年无法发展,不可能有什么进步。
没有西医的时候是死马当活马医,有了西医还用就是包鼠复辟。和马列白皮思想一样是不可能解决社会问题的。
-
- 论坛元老
cellcycle1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863
- 帖子: 63860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5:59
#25 Re: 国内中医治病大发展
wwwhu 写了: 2025年 6月 30日 00:12 你这种鬼佬搞法,我是不同意的。你在说金鸡纳霜是中药了?现在有种倾向,要我们中国人放弃老祖宗,放弃阴阳五行,放弃素问金匮,把我们万年的医疗成果纳入西方医学的框架,用西方数学做统计。这种汉奸行径,我们有识之士是坚决不能答应的。小同学啊,我看你中这帮子大殖子的毒不浅了,悬崖勒马,坚决和汉奸老将做斗争。
葛根素:
《脑肠信号控制肠道脂肪吸收》(2024年9月11日发表于《Nature》(IF:50.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卫庆、王计秋团队)
研究亮点与发现:
迷走神经背侧核(DMV)在肠道脂肪吸收中起到关键作用,DMV的失活能缩短绒毛长度,减少肠道脂肪吸收;DMV神经元能投射到肠道(空肠节段);
研究经过筛选,发现葛根素能与GABRA1受体结合,抑制脂肪吸收;关键机制:脑肠轴(DMV-迷走神经-空肠轴)。而敲除Gabra1基因会抑制葛根素的作用,进而证明了葛根素的作用机制。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929-5
葛根素:
《葛根素通过抑制普雷沃氏菌及其三甲胺的产生来改善动脉粥样硬化》(2024年5月22日发表于《Gut》(IF:24.5),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李壮团队)
研究发现:
葛根素以调节肠道菌群的方式来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普雷沃氏菌通过产生三甲胺(TMA)加剧了动脉粥样硬化,葛根素能够减少普雷沃氏菌的丰度;葛根素抑制普雷沃氏菌并降低颈动脉斑块患者血浆TMAO水平。
(原文链接:https://gut.bmj.com/content/early/2024/ ... 024-331880)
#27 Re: 国内中医治病大发展
中药登上顶刊Nature Medicine!芪苈强心胶囊在双盲临床试验中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结局。
2024年8月2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李新立教授、张海锋教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贾振华教授及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中心 Anthony Rosenzweig 等人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 Nature Medicine 上发表了题为: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Qiliqiangxin in 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的研究论文【1】。
这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评估了中药芪苈强心胶囊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可能会改善HFrEF患者的临床结局,与安慰剂相比,芪苈强心胶囊使患者心血管原因死亡和/或心力衰竭住院的主要结局降低了22%。
!!!!!!!!!!!!!!!!!!!!!!
#28 Re: 国内中医治病大发展
Trends Plant Sci(IF=17.3) | 优质Forum综述:药用植物的空间多组学—从生物合成途径到工业应用!
空间多组学技术的革新
近期,陕西省西安植物园资源植物功能基因挖掘与应用团队在《Trends in Plant Science》这一植物科学领域的顶级期刊上发表了重要论文,深入探讨了空间多组学技术在红豆杉、长春花等药用植物天然产物合成研究中的应用。该研究不仅展示了这些技术如何助力解析复杂的生物合成路径,还强调了细胞水平合成通路解析在合成生物学和工业化生产中的关键角色。
通过结合高质量基因组测序、单细胞转录组测序、质谱成像技术(MSI)、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成像技术(MALDI-MSI)以及染色质开放性测序技术(ATAC-seq),研究团队在紫杉醇和长春花生物碱等天然产物的合成路径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些技术的联合应用不仅揭示了新的关键酶基因、调控因子及转运因子,还绘制了详尽的细胞级合成通路图,为合成生物学提供了精确的蓝图。
空间多组学技术的革新
近期,陕西省西安植物园资源植物功能基因挖掘与应用团队在《Trends in Plant Science》这一植物科学领域的顶级期刊上发表了重要论文,深入探讨了空间多组学技术在红豆杉、长春花等药用植物天然产物合成研究中的应用。该研究不仅展示了这些技术如何助力解析复杂的生物合成路径,还强调了细胞水平合成通路解析在合成生物学和工业化生产中的关键角色。
通过结合高质量基因组测序、单细胞转录组测序、质谱成像技术(MSI)、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成像技术(MALDI-MSI)以及染色质开放性测序技术(ATAC-seq),研究团队在紫杉醇和长春花生物碱等天然产物的合成路径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些技术的联合应用不仅揭示了新的关键酶基因、调控因子及转运因子,还绘制了详尽的细胞级合成通路图,为合成生物学提供了精确的蓝图。
#30 Re: 国内中医治病大发展
Adv Sci(IF=14.0)| 三种中药成分组合发挥延缓衰老表型并延长健康寿命的作用.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2024年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IF=14.0)杂志的文章。该文章由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李剑、西北大学化工学院郭媛、大理大学药物研究所姜北团队完成。题为“A SenomorphlyticThree-Drug Combination Discovered in Salsola collina for Delaying Aging Phenotypesand Extending Healthspan”。该团队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收集的836种中草药提取物中,建立了一个独特的植物提取物库。通过评估这些提取物对秀丽隐杆线虫(C. elegans)寿命的延长能力,发现猪毛菜(Salsola collina,JM10001)具有显著的抗衰老作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其抗衰老作用与p53信号通路有关。此外,猪毛菜的三种基本成分(槲皮素、β-谷甾醇、水杨酸)的组合物,不仅以比JM10001更低的剂量在体外和体内保持了延长寿命的效果,还展现出令人振奋的独特衰老溶解(senomorphic & senolytic)活性。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2024年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IF=14.0)杂志的文章。该文章由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李剑、西北大学化工学院郭媛、大理大学药物研究所姜北团队完成。题为“A SenomorphlyticThree-Drug Combination Discovered in Salsola collina for Delaying Aging Phenotypesand Extending Healthspan”。该团队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收集的836种中草药提取物中,建立了一个独特的植物提取物库。通过评估这些提取物对秀丽隐杆线虫(C. elegans)寿命的延长能力,发现猪毛菜(Salsola collina,JM10001)具有显著的抗衰老作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其抗衰老作用与p53信号通路有关。此外,猪毛菜的三种基本成分(槲皮素、β-谷甾醇、水杨酸)的组合物,不仅以比JM10001更低的剂量在体外和体内保持了延长寿命的效果,还展现出令人振奋的独特衰老溶解(senomorphic & senolytic)活性。
上次由 一代经典 在 2025年 6月 30日 02:27 修改。
#31 Re: 国内中医治病大发展
中药登上顶刊Nature Medicine!芪苈强心胶囊在双盲临床试验中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结局。
2024年8月2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李新立教授、张海锋教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贾振华教授及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中心 Anthony Rosenzweig 等人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 Nature Medicine 上发表了题为: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Qiliqiangxin in 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的研究论文【1】。
这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评估了中药芪苈强心胶囊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可能会改善HFrEF患者的临床结局,与安慰剂相比,芪苈强心胶囊使患者心血管原因死亡和/或心力衰竭住院的主要结局降低了22%。
!!!!!!!!!!!!!!!!!!!!!!
#32 Re: 国内中医治病大发展
利用多组学技术揭示了传统中药黄檗中小檗碱生物合成的趋同进化机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 Advances》
小檗碱(Berberine)是一种具有显著抗菌和抗糖尿病活性的苯基异喹啉类生物碱(BIA),广泛存在于不同植物谱系中,例如早期分化的毛茛目黄连属(Coptis)以及核心真双子叶植物无患子目的黄檗(Phellodendron)植物中。然而,相较于黄连属植物已明确的小檗碱合成途径,黄檗属植物的小檗碱合成途径此前一直未得到深入解析。研究团队综合运用基因组组装、转录组、蛋白组、以及空间代谢组学等,首次深入揭示了黄檗中小檗碱完整的生物合成途径。本研究不仅阐明了黄连和黄檗在远缘亲缘关系下生物合成小檗碱的趋同进化机制,也极大扩展了我们对于植物特化代谢多样性的认识。研究成果为未来基于合成生物学的代谢工程和新药开发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与全新思路。
原文标题:Convergent evolution of berberine biosynthesis
中文标题:多组学技术揭示黄檗小蘖碱生物合成趋同进化机制
期刊名:Science Advance
IF:11.7
发表时间:2024年11月29日
相关技术:非靶代谢组学测序、空间代谢组、基因组、RNA-seq技术
#33 Re: 国内中医治病大发展
歪门邪道,削中医的足适西方医学的履。什么狗屁双盲实验,我们老祖宗写周髀算经的时候,鬼子还在树上爬呢,西数啥鸡巴玩意,要来要求规范中医,我们中医自然有中数有河图洛书有周髀海岛算经来算得清清楚楚。一代经典 写了: 2025年 6月 30日 02:16 中药登上顶刊Nature Medicine!芪苈强心胶囊在双盲临床试验中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结局。
2024年8月2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李新立教授、张海锋教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贾振华教授及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中心 Anthony Rosenzweig 等人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 Nature Medicine 上发表了题为: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Qiliqiangxin in 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的研究论文【1】。
这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评估了中药芪苈强心胶囊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可能会改善HFrEF患者的临床结局,与安慰剂相比,芪苈强心胶囊使患者心血管原因死亡和/或心力衰竭住院的主要结局降低了22%。
!!!!!!!!!!!!!!!!!!!!!!
我们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证明,只有彻底坚持中国人民的传统,依靠中国人民和祖宗传下来的智慧,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能自己做出高铁做出芯片,也能做好中医,只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思路,不要言必称希腊,不要天天碳氢氧氮,不要什么双盲单瞎,听起来就是西方蛮子日弄鬼的东西。
#34 Re: 国内中医治病大发展
哈佛科研团队,证实针灸足三里具有显著抗炎作用:
2021年10月世界知名学术期刊《Nature》(自然)杂志刊发了一篇题目为“A neuroanatomical basis for electroacupuncture to drive the vagal–adrenal axis”的科研论文。
该研究来自哈佛的马秋富教授团队,展示了一种刺激足三里穴位治疗脓毒血症(脓毒血症是一种侵袭全身的细菌性感染,会诱发剧烈的全身炎症反应,有致命危险)的实验方法:
研究人员在小鼠身上找到其后肢足三里穴位,然后电刺激足三里穴。
发现在低强度电刺激足三里穴位后,会特异性激活Prokr2蛋白的感觉神经元,调节迷走神经-肾上腺素能轴反射,驱动肾上腺释放儿茶酚胺类物质,起到抗炎的效果。
#35 Re: 国内中医治病大发展
针灸又双叒叕登上顶级医学期刊,近期四篇针灸顶刊论文解读:治疗癌症疼痛、消除酒瘾、治疗心绞痛和偏头痛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Mz ... 3&scene=27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Mz ... 3&scene=27
#36 Re: 国内中医治病大发展
Science子刊 | 中医研究重大突破!中美科学家首次用现代科学解释中药治疗系统原理!
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智慧医疗研究院徐军教授团队成员甘晓博士和北京交通大学周雪忠教授、美国东北大学Albert-László Barabási教授,以及中国中医科学院和湖北省中医院等联合团队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题为 “Network medicine framework reveals generic herb-symptom effectiven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的研究论文。
该论文发现中药“辨证论治”的传统治疗原则可以通过中药与疾病症状在蛋白质网络上的拓扑邻近关系解释,并通过真实世界临床数据验证,首次探索建立了解释中药治疗系统原理的科学理论。
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智慧医疗研究院徐军教授团队成员甘晓博士和北京交通大学周雪忠教授、美国东北大学Albert-László Barabási教授,以及中国中医科学院和湖北省中医院等联合团队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题为 “Network medicine framework reveals generic herb-symptom effectiven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的研究论文。
该论文发现中药“辨证论治”的传统治疗原则可以通过中药与疾病症状在蛋白质网络上的拓扑邻近关系解释,并通过真实世界临床数据验证,首次探索建立了解释中药治疗系统原理的科学理论。
#37 Re: 国内中医治病大发展
Albert-László Barabási教授是欧洲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网络科学学会的创始人及会长。
Barabási教授研究复杂网络,研究领域极为广泛,从无标度网络、网络控制理论,到前沿的脑网络、网络医学、食物科学、科学学和成功科学,总引用数超过280,000(Google scholar)。
Barabási教授研究复杂网络,研究领域极为广泛,从无标度网络、网络控制理论,到前沿的脑网络、网络医学、食物科学、科学学和成功科学,总引用数超过280,000(Google scholar)。
#38 Re: 国内中医治病大发展
《自然》:按摩这个位置,加速大脑“排毒”!逆转大脑衰老的新方法来了
来自韩国基础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提出了一种促进脑脊液流动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不依赖药物,不需要动手术,只需要找准位置“按摩”皮肤,就可以安全、无创地增强脑脊液清除大脑废物的功能。
发表于《自然》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韩国基础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提出了一种促进脑脊液流动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不依赖药物,不需要动手术,只需要找准位置“按摩”皮肤,就可以安全、无创地增强脑脊液清除大脑废物的功能。
Hokyung Jin et al., Increased CSF drainage by non-invasive manipulation of cervical lymphatics. Nature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9052-5
来自韩国基础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提出了一种促进脑脊液流动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不依赖药物,不需要动手术,只需要找准位置“按摩”皮肤,就可以安全、无创地增强脑脊液清除大脑废物的功能。
发表于《自然》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韩国基础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提出了一种促进脑脊液流动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不依赖药物,不需要动手术,只需要找准位置“按摩”皮肤,就可以安全、无创地增强脑脊液清除大脑废物的功能。
Hokyung Jin et al., Increased CSF drainage by non-invasive manipulation of cervical lymphatics. Nature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9052-5
#39 Re: 国内中医治病大发展
老子让你分析人血馒头。你麻痹的贴这坨屎出来干什么?一代经典 写了: 2025年 6月 29日 23:48 中药登上顶刊Nature Medicine!芪苈强心胶囊在双盲临床试验中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结局。
2024年8月2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李新立教授、张海锋教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贾振华教授及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中心 Anthony Rosenzweig 等人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 Nature Medicine 上发表了题为: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Qiliqiangxin in 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的研究论文【1】。
这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评估了中药芪苈强心胶囊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可能会改善HFrEF患者的临床结局,与安慰剂相比,芪苈强心胶囊使患者心血管原因死亡和/或心力衰竭住院的主要结局降低了22%。
#40 Re: 国内中医治病大发展
瞎猫碰到死耗子,这能说明瞎猫每次都能抓到耗子吗?一代经典 写了: 2025年 6月 30日 02:50 哈佛科研团队,证实针灸足三里具有显著抗炎作用:
2021年10月世界知名学术期刊《Nature》(自然)杂志刊发了一篇题目为“A neuroanatomical basis for electroacupuncture to drive the vagal–adrenal axis”的科研论文。
该研究来自哈佛的马秋富教授团队,展示了一种刺激足三里穴位治疗脓毒血症(脓毒血症是一种侵袭全身的细菌性感染,会诱发剧烈的全身炎症反应,有致命危险)的实验方法:
研究人员在小鼠身上找到其后肢足三里穴位,然后电刺激足三里穴。
发现在低强度电刺激足三里穴位后,会特异性激活Prokr2蛋白的感觉神经元,调节迷走神经-肾上腺素能轴反射,驱动肾上腺释放儿茶酚胺类物质,起到抗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