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才子以金庸为第一

对应老买买提的军事天地,观点交锋比较激烈。因为此版帖子太多,所以新帖不出现在首页新帖列表,防止首页新帖刷屏太快。

版主: Softfist

回复
Caravel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Caravel 的博客
帖子互动: 534
帖子: 24078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7:21

#125 Re: 四大才子以金庸为第一

帖子 Caravel楼主 »

LittleBear 写了: 昨天 11:40 你们家的日本老师、美国博导导师都是在思过崖那样的山洞里面遇到的,是吗?

艺术来源于生活。情节你可以虚构,但是情节本身必须合理,有科学依据支撑,在现实生活中有对应的原型。

《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都是跟武侠小说一样,都是古代发生的事情。但是他们的小说里面从来不会出现什么在杳无人迹的石头洞里突然掉下一个风清扬,教给自己剑法,而且还是天下第一的剑法这种意淫情节。

水浒传里面也有拜师情节,但是九纹龙史进拜的师傅,是京城80万禁军教头王进。一个农村地主的儿子,仅仅是个业余级别的武术爱好者,输给一个京城出来的国家级军队教官,就非常真实可信。基本没有人质疑这个情节。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金庸小说是意淫了吗?

“风清扬从洞里跳出来,教你一招独孤九剑”,这和“走路掉金条、美女自动贴上来”有什么本质区别?它不是神秘,而是低级的“英雄获得外挂”套路,脱离现实、过度满足读者幻想——典型意淫。

对比:《水浒传》的“拜师”设定为何可信?
史进与王进,是极好的对照样本:

情节元素 《水浒传》:史进与王进 《笑傲江湖》:令狐冲与风清扬
师傅身份 京城教头、现实职官背景 神秘老人、躲山洞无交代
弟子背景 地主之子、有练武基础 剑宗弟子、情节服务工具人
相识过程 躲避官府、逻辑合理 偶遇山洞、无铺垫突现
技艺传授 教授军中武艺、现实武技 教授天下第一剑法、外挂级设定
整体可信度 高,读者能接受 极低,偏离现实

我指出的问题不是幻想本身,而是幻想没有现实支持、没有逻辑支撑。这不是浪漫,是偷懒——是意淫。
西游记怎么说,孙猴子碰见菩提祖师?
Caravel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Caravel 的博客
帖子互动: 534
帖子: 24078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7:21

#126 Re: 四大才子以金庸为第一

帖子 Caravel楼主 »

LittleBear 写了: 昨天 14:47 掉山洞不能拯救你:我们该如何从金庸的幻想里醒来?
一、引言:当小说中的“奇遇”变成人生信仰,危险就开始了
在金庸小说里,主角的成长几乎都有一个共同模板:

跌入山谷,获得武功秘籍;

意外中毒,反而激发潜能;

路遇高人,被破格传授绝技;

遭遇险境,却因祸得福从此逆天改命。

这种情节看似曲折,实则逻辑简单——主角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命运会在关键时刻赐予他一切。

于是,掉山洞不再是灾难,而变成了“成功的捷径”;成长,不再是日复一日的磨砺,而是一次神奇的转折点。

问题是:人生不是小说,掉山洞不会带来奇迹,只会让你粉身碎骨。

这篇文章,便是写给所有在等待贵人、梦想秘籍、沉迷“天命主角”叙事的年轻人——我们该从金庸的幻想中醒来了。

二、掉山洞式奇遇,本质是“逃避成长责任”的梦
金庸小说的核心叙事结构是:

“主角本无特别之处→偶遇奇遇或高人→获得绝技→快速崛起→美女拥簇→权力加身。”

听起来是不是很像今天的网络爽文?
是的,金庸其实是“升级挂”的最早编织者之一,只不过用了古典语言和民族情怀做包装。

这种模式给读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快感,但它背后的危害在于潜移默化地植入一种懒惰的思维逻辑:

“我不需要主动努力,只需要等待某个转折点,命运会把我选中。”

这正是现实生活中最危险的心态:把“人生的成功”寄托给命运的馈赠,而非自己的改变和坚持。

三、现实生活中没有“神功秘籍”,只有缓慢的积累
现实中的成长,与小说有本质差别:

小说中的成长 现实中的成长
遇到高人,三天速成 学习知识,三年才入门
受伤后反而更强 生病可能让你落后半年
拿到秘籍立即天下无敌 读完10本书可能也只是理解皮毛
美女因你天赋倾心 现实中的情感靠尊重、责任、理解建立
主角一出现就是命运中心 现实中没人关注你,除非你先发光

成长,从不是一个高光时刻,而是由无数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今天”堆起来的结果。
而掉山洞式的奇遇,不是鼓励你努力,而是在对你说:

“等等看,也许你会被选中。”

而真正的成长之路,从不选人,只选行动者。

四、为什么我们要从金庸的幻想中醒来?
因为:

等不会带来结果,行动才会;

命运不会选择谁,只有你选择命运的态度;

没有人会突然来救你,除了那个持续努力的你自己;

你不可能一夜之间变强,但你可以每天都比昨天好一点点。

醒来,是为了活得更真实。

当你不再幻想有“高人传功”,你就会开始去图书馆、进实验室、走上跑道、练习表达、面对失败、重启计划、累积经验……

这些才是现实世界里的秘籍,藏在每一份认真、每一次崩溃后爬起、每一个看似平凡的早晨。

五、结语:掉山洞不能拯救你,只有你自己可以
你可以热爱金庸小说的语言、江湖气、人物情感;
你也可以记住郭靖的忠厚、萧峰的担当、杨过的执着。

但请你明白——

小说是用来感受的,不是用来相信的。
人生,是要靠你脚踏实地走出来的,不是跌进去的山洞送给你的。

所以,放下掉山洞的幻想,走出剧情的温室。
这个世界并不完美,但它属于你,属于那个每天都在认真成长的你。
你这就是抬杠了,无巧不成书,除非你就是写红楼梦那样的书,如果没有奇迹别人会看么?好莱坞英雄为啥都是最后一秒拆除炸弹。
wwwhu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436
帖子: 13796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2日 19:05

#127 Re: 四大才子以金庸为第一

帖子 wwwhu »

一帮中学生,天天四大名著。除了红楼以外,谁和金瓶梅可比?
头像
LittleBear(小破熊)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726
帖子: 20871
注册时间: 2023年 4月 19日 17:47

#128 Re: 四大才子以金庸为第一

帖子 LittleBear(小破熊) »

Caravel 写了: 昨天 16:41 你这就是抬杠了,无巧不成书,除非你就是写红楼梦那样的书,如果没有奇迹别人会看么?好莱坞英雄为啥都是最后一秒拆除炸弹。
这类反驳表面合理,实则混淆了两个关键问题:

一、“有奇遇”≠“靠奇遇活着”
是的,“无巧不成书”是写作常识,但不能滥用。
我们可以接受主角有奇遇,但关键在于:

这场奇遇是否有逻辑铺垫?

是否推动了人物成长?

是否伴随着代价与选择?

《哈利·波特》有魔法世界,但哈利也必须上课、考试、练习、牺牲、失去朋友,最后靠自己选择正义。

而金庸小说里,段誉走一走就碰见秘籍;张无忌摔个跟头就练成九阳神功;令狐冲受伤疗养时被神秘老人传了独孤九剑,一跃剑法天下第一。

这是奇遇吗?这是外挂。

二、不是所有“最后一秒拆弹”都等于“掉山洞得神功”
好莱坞英雄的“最后一秒”背后,是90分钟的奔跑、推理、失败、伤痛与决策。

他们流血、被误解、孤军奋战,最后才赢。

金庸主角呢?
往往:

没目标、没计划、没训练;

被人追杀→跳崖→得秘籍→学成天下无敌。

这不是奇迹,是写作者给主角灌顶开光。

三、真正危险的是:金庸小说在向年轻人传递一种错误成长观
金庸小说反复灌输一种**“命运会眷顾你”的心理模板**:

“你不需要做什么,只要等,总有秘籍送上门,总有美女送上床,总有人来抬你飞。”

这种剧情结构暗示年轻人:

成长不靠努力,靠运气;

不用选,不用练,不用承担;

只要你是“主角”,别人都会成就你。

这才是我们批评的重点——不是说不能奇遇,而是不能全靠奇遇。

四、奇迹可以点缀成长的路,不能代替成长的路
一个成熟的读者,当然能分辨小说与现实。但一个正在寻找自我定位的青少年呢?

当他反复看到“主角躺赢、天降神功、美女倒贴”这种模板时,真的会以为:

我也许不需要太努力;

等等也许命运就来找我了;

失败不是我太懒,而是我还没“进剧情”。

现实中,掉山洞不会让你无敌,只会把你摔死。

五、别再用“无巧不成书”为“结构性意淫”洗地
我们不是要禁止幻想,而是要分清:

哪些是情节需要的奇遇;

哪些是代替成长的幻想毒奶。

真正的文学,是让人越看越清醒;
真正的成长,是靠走出来的,不是“被剧情送上去”的。

所以,请你再说“无巧不成书”之前,先想清楚一句话:

你愿意让你的孩子相信,成功是靠掉进山洞,还是靠一步一步熬出来?

如果你愿意让他们相信前者,那才是真的“危险”。
回复

回到 “军事天地(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