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批了,二氧化碳造饲料!
摘要:我国饲料蛋白资源短缺问题十分严峻:在2024年饲料蛋白总消费量约7000万吨,进口依存度超过80%,成为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短板。因此,二氧化碳造饲料蛋白这项技术意义非常重大。
TK生物基材料与能源获悉,7月2日,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由吉态来博(北京)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解脂耶氏酵母蛋白作为新饲料原料,并颁发新产品证书(第921号公告)。据了解,这是我国批准的首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二氧化碳为主要碳源生产的饲料原料新产品证书,标志着该技术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应用走出了关键一步,为解决我国饲料蛋白资源短缺、保障粮食安全及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开辟了全新路径。


吉态来博(GTLB)是一家成立于2020年08月19日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也是中恒国能科技旗下企业,属于以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为主的企业,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法定代表人为赵亮。
据36氪此前报道,吉态来博是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以CO₂和H₂为原料生产高性能蛋白和油脂等高价值产品的气体发酵企业。其科学家团队利用固碳菌种和气体发酵技术,攻克了无机碳源(CO₂、CO)转化为有机产品的产业难题,开发了规模化生产优质酵母蛋白和油脂的气体发酵技术。
与传统种植和养殖获取饲料蛋白原料的方式相比,气体发酵技术展现出了惊人的速度优势。例如,一个占地150亩的酵母蛋白工厂可以年产10万吨优质酵母蛋白,相当于约60万亩土地所产的大豆蛋白。
目前,吉态来博已经历两轮融资。2022年8月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来自融科鼎盛和佳沃创投,最新融资时间为2024年4月7日,融资轮次为A轮,未披露融资金额。
在饲料资源短缺以及环保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吉态来博的这项技术意义重大。我国是饲料生产和消费大国,对蛋白原料的需求量巨大,长期以来依赖进口大豆等传统蛋白饲料源。解脂耶氏酵母蛋白作为新饲料原料获批,有望缓解我国蛋白资源紧缺的局面。并且,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和钢铁行业等领域的二氧化碳为主要碳源生产饲料,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此次新产品证书的获批,只是迈向产业化的开端。未来,吉态来博还需加快建设生产线,实现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让二氧化碳制造的饲料能够真正走入市场,服务于广大养殖户和饲料企业。同时,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氧化碳造饲料蛋白还有哪些公司?
除了吉态来博(北京)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还有不少企业在利用二氧化碳制造饲料蛋白:
北京首钢朗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首钢朗泽在该领域堪称先锋。早在2012年,就在曹妃甸建成一套全流程中试装置,历经多年钻研,终于攻克技术难关,成功将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工业尾气转化为生物乙醇与新型饲料蛋白。其研发的乙醇梭菌蛋白,蛋白质含量超80%,氨基酸种类丰富、配比均衡,是优质的饲料蛋白来源。目前,企业已投产运行4个项目,可年产2.5万吨饲料蛋白。并且,公司持续创新,不断拓展产品应用范围,生物乙醇已广泛应用于香水、化妆品、清洁剂等产品生产中,微生物蛋白也在水产、鸡、猪等养殖的饲料原料市场中供不应求。
南京食气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这是一家专注工业废气处理解决方案的企业。公司利用工程化食气梭菌技术转化工业尾气生产可持续航煤和饲料蛋白,已布局河南中试生产线。2024年6月,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成为其新增股东,为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注入新资金。尽管尚未披露具体产品及量产信息,但凭借创新性技术及资本助力,未来在二氧化碳制饲料蛋白领域有望崭露头角。
深圳中科翎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依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技术支持,中科翎碳利用“电化学+合成生物学”跨界融合技术,走出一条独特的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之路。其自主研发的二氧化碳电催化装置,能将工业废气里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液态有机物,这些液态产物经后端发酵装置处理,最终转化为饲料蛋白等产品。全球首个工业级二氧化碳电化学-生物利用系统已交付招商局集团武汉基地,每年可处理数百吨二氧化碳。该公司已构建起从设备研发到产品生产的完整技术链条,核心电催化模组部件实现100%自主研发。
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华冶通过微生物发酵,将工业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转化为饲料蛋白。同时,公司还投身于甲烷气细菌发酵制蛋白技术的研发,该项目已成功完成中试,正在稳步推进落地应用。此外,二氧化碳细菌发酵制蛋白技术也在中试阶段,若取得成功,将实现利用细菌把二氧化碳转化为可应用于饲料行业的蛋白质产品,既能显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又能丰富饲料的蛋白质供应。
德国K展深度考察团邀请
2025年10月8-15日,德国杜塞尔多夫国际塑料及橡胶展(K展)开展。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橡塑行业盛会。我们重磅推出“K展深度考察 + 欧洲工业巨头探访 + 欧洲文化体验”定制行程,助您把握技术脉搏,链接全球资源,开启国际化布局新篇章。展会三年一届,机会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