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的长度和体积单位都越来越大,但重量单位不是?

包含原读书听歌看电影版、电视版、Food版、Travel版,以及其他生活娱乐相关版面。

版主: kazaawangwh

回复
wh(问号)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3441
帖子: 74881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1 为什么古代的长度和体积单位都越来越大,但重量单位不是?

帖子 wh(问号)楼主 »

这是古代度量衡的演变: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E4%B8 ... F%E8%A1%A1

一尺的长度从古至今越来越长:
商16.95cm,
周19.1cm ;
秦23.1cm ;
汉23.1—23.3cm ;
三24.2cm ;
南24.5cm ;
北27.9cm ;
隋29.6cm ;
唐30cm ;
宋31.2cm ;
明32-34cm;
清32-35.5cm。

一升变化更大:
秦200ml ;
汉200ml ;
三204.5ml ;
南北300ml ;
隋600ml ;
唐600ml ;
宋670ml ;
元950ml;
明清1000ml。

但一两的轻重波动不定:
秦15.8克 ;
汉15.5克 ;
三13.8克 ;
南13.8-20.6克;
北27.5-41.25克;
隋唐41.3克;
宋元40克;
明清36.9克。

知乎也有人问长度为什么变大,有人回答是统治阶级增加赋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691958
作者:夜的旧世界
“这个问题解释的关键是:
每个时期的标准尺寸是不同的,本上讲,随着时间推移,单位长度的实际越来越长,因为这个度量,在古代最重要的作用是交纳赋税时候的标准,比如交纳布匹。通常统治阶级想增加赋税的办法之一,就是增加单位度量,这样,表面上没有给老百姓增加负担,其实赋税是多收了,屡次下来,度量就越来越大。
而在古代,度量的标准都是统治阶级定的,所以老百姓是无法去判定的,即使知道也没有办法去改变什么。
同理,重量的度量也是这样的。”

但重量不是越来越大啊。而且度量衡的测量器具不是只有统治阶级有啊,有变化不可能老百姓不知道……
上次由 wh 在 2025年 7月 12日 20:50 修改。
原因: 未提供修改原因

标签/Tags:
oldogzhao
职业作家
职业作家
帖子互动: 144
帖子: 651
注册时间: 2023年 11月 8日 17:19

#2 Re: 为什么古代的长度和体积单位都越来越大,但重量单位不是?

帖子 oldogzhao »

不懂,纯顶
头像
maywhite(梅钰)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188
帖子: 2386
注册时间: 2022年 10月 28日 18:00

#3 Re: 为什么古代的长度和体积单位都越来越大,但重量单位不是?

帖子 maywhite(梅钰) »

以前一直震惊于古书中“胯下巨物”的尺寸描写,原来只是长度单位的变化而已 :lol:
x1 图片
出门一笑无拘碍,云在西湖月在天。
wh(问号)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3441
帖子: 74881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4 Re: 为什么古代的长度和体积单位都越来越大,但重量单位不是?

帖子 wh(问号)楼主 »

maywhite 写了: 2025年 7月 12日 19:48 以前一直震惊于古书中“胯下巨物”的尺寸描写,原来只是长度单位的变化而已 :lol:
这还有尺寸描写?暴长几寸之类? :D
qqqqzj(子心欲安)
职业作家
职业作家
帖子互动: 101
帖子: 476
注册时间: 2024年 8月 9日 13:36

#5 Re: 为什么古代的长度和体积单位都越来越大,但重量单位不是?

帖子 qqqqzj(子心欲安) »

你那个“升”应该不对吧?什么时候一升也没有10000ml过啊。其实基本上应该都是上升趋势,这应该跟王朝更迭好大喜功的需求有关吧,新朝一定是昌盛过前朝的,所以改制一般都会朝大里改变,除非新朝已有固定的度量单位
---------
我欲乘机归去,又恐穷楼鬱府,高处不能酣
shanghaibaba(没有)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800
帖子: 14497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31日 18:08

#6 Re: 为什么古代的长度和体积单位都越来越大,但重量单位不是?

帖子 shanghaibaba(没有) »

wh 写了: 2025年 7月 12日 20:01 这还有尺寸描写?暴长几寸之类? :D
腰挎三尺长剑。
诺华老药工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331
帖子: 3748
注册时间: 2024年 2月 16日 09:08

#7 Re: 为什么古代的长度和体积单位都越来越大,但重量单位不是?

帖子 诺华老药工 »

好像清朝的亩比现在小,斤比现在大。

清朝时期的“一亩”土地面积相当于约614.4平方米。在清朝,一亩地是由240步组成的,而一步是5平方尺,一尺大约是32厘米左右。清代的一斤等于596.816克,合16两,一两等于37.301克。
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
qqqqzj(子心欲安)
职业作家
职业作家
帖子互动: 101
帖子: 476
注册时间: 2024年 8月 9日 13:36

#8 Re: 为什么古代的长度和体积单位都越来越大,但重量单位不是?

帖子 qqqqzj(子心欲安) »

shanghaibaba 写了: 2025年 7月 12日 20:21 腰挎三尺长剑。
这个比丈八长矛还是差了点意思 :D
---------
我欲乘机归去,又恐穷楼鬱府,高处不能酣
wh(问号)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3441
帖子: 74881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9 Re: 为什么古代的长度和体积单位都越来越大,但重量单位不是?

帖子 wh(问号)楼主 »

qqqqzj 写了: 2025年 7月 12日 20:13 你那个“升”应该不对吧?什么时候一升也没有10000ml过啊。其实基本上应该都是上升趋势,这应该跟王朝更迭好大喜功的需求有关吧,新朝一定是昌盛过前朝的,所以改制一般都会朝大里改变,除非新朝已有固定的度量单位
哦对,升从宋以后都多写了一个零,看到斗去了…… :D 刚改过来:
一升变化更大:
秦200ml ;
汉200ml ;
三204.5ml ;
南北300ml ;
隋600ml ;
唐600ml ;
宋670ml ;
元950ml;
明清1000ml。

但重量确实不是一直上升啊。而且干嘛非得上升,公共使用的度量衡不该维持一致吗?不然所有测量工具必须全部更新,多麻烦……
wh(问号)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3441
帖子: 74881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10 Re: 为什么古代的长度和体积单位都越来越大,但重量单位不是?

帖子 wh(问号)楼主 »

shanghaibaba 写了: 2025年 7月 12日 20:21 腰挎三尺长剑。
qqqqzj 写了: 2025年 7月 12日 20:40 这个比丈八长矛还是差了点意思 :D
这种我一向以为是真实武器……
wh(问号)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3441
帖子: 74881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11 Re: 为什么古代的长度和体积单位都越来越大,但重量单位不是?

帖子 wh(问号)楼主 »

诺华老药工 写了: 2025年 7月 12日 20:37 好像清朝的亩比现在小,斤比现在大。

清朝时期的“一亩”土地面积相当于约614.4平方米。在清朝,一亩地是由240步组成的,而一步是5平方尺,一尺大约是32厘米左右。清代的一斤等于596.816克,合16两,一两等于37.301克。
主帖那个维基网页也说明清的一斤等于590克。面积说的不一样,维基说唐朝以后的一亩等于6000平方尺。奇怪,面积要按长度来算,唐朝以后的长度单位一直变化,面积怎么可能保持一样?
qqqqzj(子心欲安)
职业作家
职业作家
帖子互动: 101
帖子: 476
注册时间: 2024年 8月 9日 13:36

#12 Re: 为什么古代的长度和体积单位都越来越大,但重量单位不是?

帖子 qqqqzj(子心欲安) »

wh 写了: 2025年 7月 12日 20:53 哦对,升从宋以后都多写了一个零,看到斗去了…… :D 刚改过来:
一升变化更大:
秦200ml ;
汉200ml ;
三204.5ml ;
南北300ml ;
隋600ml ;
唐600ml ;
宋670ml ;
元950ml;
明清1000ml。

但重量确实不是一直上升啊。而且干嘛非得上升,公共使用的度量衡不该维持一致吗?不然所有测量工具必须全部更新,多麻烦……
明清的尺和斤两最后经过现代度量的调整,比如十六两变十两,三尺凑一米,并不一定反映最初的尺度。而且你这个公共使用的度量衡要保持一致,就是用现代思维去套古代,照这么说改朝换代都是违法行为都不应该发生了。改朝换代就是改制,换度量衡不是很正常?
---------
我欲乘机归去,又恐穷楼鬱府,高处不能酣
qqqqzj(子心欲安)
职业作家
职业作家
帖子互动: 101
帖子: 476
注册时间: 2024年 8月 9日 13:36

#13 Re: 为什么古代的长度和体积单位都越来越大,但重量单位不是?

帖子 qqqqzj(子心欲安) »

wh 写了: 2025年 7月 12日 20:54 这种我一向以为是真实武器……
都是真实武器,用在不同场合而已 8-)
---------
我欲乘机归去,又恐穷楼鬱府,高处不能酣
WideAnimals
著名写手
著名写手
帖子互动: 84
帖子: 309
注册时间: 2023年 11月 11日 21:12

#14 Re: 为什么古代的长度和体积单位都越来越大,但重量单位不是?

帖子 WideAnimals »

有趣的问题,网上查了一下,差不多有3个观点:1是“短斤少两”的卖出操作逐渐被官方接受。2是度量衡越来越精确,我的理解是可能和精确制造称具有关,比如用粗具大约一斤600两,用细具可以精确到588,但是为啥不做多比如608而做少,恐怕还是因为原因1。3是因为和国际单位接轨容易换算,明清时期和西方贸易有增长吧。
wh(问号)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3441
帖子: 74881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15 Re: 为什么古代的长度和体积单位都越来越大,但重量单位不是?

帖子 wh(问号)楼主 »

qqqqzj 写了: 2025年 7月 12日 21:13 明清的尺和斤两最后经过现代度量的调整,比如十六两变十两,三尺凑一米,并不一定反映最初的尺度。而且你这个公共使用的度量衡要保持一致,就是用现代思维去套古代,照这么说改朝换代都是违法行为都不应该发生了。改朝换代就是改制,换度量衡不是很正常?
查了一下,十六两变十两是1959年推行的 :D 我们中学的饭票还用过16两,女生打饭都是四两,听起来很豪爽 :D 明清一直用的16两。
不是窃国者为诸侯吗 :D 不是说不该发生,是遵循社会常规是最经济省事的做法吧。每次改度量衡,全国的测量工具都得全部换新,麻不麻烦啊……而且还不一定每个人都通知得到,又不像现在都有手机 :D
诺华老药工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331
帖子: 3748
注册时间: 2024年 2月 16日 09:08

#16 Re: 为什么古代的长度和体积单位都越来越大,但重量单位不是?

帖子 诺华老药工 »

十六两, 16OZ, 12INCHES, 都是为了更多等分吧?
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
wh(问号)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3441
帖子: 74881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17 Re: 为什么古代的长度和体积单位都越来越大,但重量单位不是?

帖子 wh(问号)楼主 »

诺华老药工 写了: 2025年 7月 13日 07:22 十六两, 16OZ, 12INCHES, 都是为了更多等分吧?
更精确?不过不是十进制不方便……
wh(问号)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3441
帖子: 74881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18 Re: 为什么古代的长度和体积单位都越来越大,但重量单位不是?

帖子 wh(问号)楼主 »

WideAnimals 写了: 2025年 7月 12日 21:51 有趣的问题,网上查了一下,差不多有3个观点:1是“短斤少两”的卖出操作逐渐被官方接受。2是度量衡越来越精确,我的理解是可能和精确制造称具有关,比如用粗具大约一斤600两,用细具可以精确到588,但是为啥不做多比如608而做少,恐怕还是因为原因1。3是因为和国际单位接轨容易换算,明清时期和西方贸易有增长吧。
不太明白1,短斤少两地卖出,为啥会让度量单位越来越大?另外重量单位在历史上是上下浮动的,不是线性增加。这个实在很奇怪,比长度和体积单位为啥线性增加更奇怪……

精度想来是越来越高,不过确实也不能解释为啥尺度变大。

3有道理,不过明清的重量单位是变小的。另外也没法解释明清之前的长度和体积单位持续增长哦。
WideAnimals
著名写手
著名写手
帖子互动: 84
帖子: 309
注册时间: 2023年 11月 11日 21:12

#19 Re: 为什么古代的长度和体积单位都越来越大,但重量单位不是?

帖子 WideAnimals »

wh 写了: 2025年 7月 13日 18:57 不太明白1,短斤少两地卖出,为啥会让度量单位越来越大?另外重量单位在历史上是上下浮动的,不是线性增加。这个实在很奇怪,比长度和体积单位为啥线性增加更奇怪……

精度想来是越来越高,不过确实也不能解释为啥尺度变大。

3有道理,不过明清的重量单位是变小的。另外也没法解释明清之前的长度和体积单位持续增长哦。
短斤少两卖出是指官方卖出,多斤买入短斤卖出实际是增加了百姓的赋税。
度量单位增加不难理解。科技发展才能让各类产品越做越大,包括模具量具和载具,所以单位也是增长趋势。
回复

回到 “书歌影视美食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