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教授於1996年獲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頒授哲學博士學位,此外他亦是明尼蘇達大學碩士及中國南京大學物理學士及碩士。1996至1999年間,他在賓夕凡尼亞州立大學擔任助理教授,1999至2004年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先後擔任副教授及教授職位,2004年起到柏克萊分校任教。
張教授現時專攻材料物理、超材料和納米光子學的研究。張教授至今已發表了超過390篇科學文獻,當中超過90篇刊於《科學》及《自然》系列等重要科學期刊,他亦應邀在國際會議及院校機構等演講、發表大會報告或作主題演講,數目逾350個。他是2004年度及2005年度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納米科學及工程周年資助會議的聯合主席,亦曾任台灣中央研究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學術諮詢委員會主席。
在2008年,張教授的研究獲選為時代雜誌「2008年度十大科學發現」及「2008年度五十項最佳發明」,他的研究發明又獲《發現》雜誌點評為「2007年百大科學故事」之一,以及入選《研究與開發》雜誌「2006年25個最佳創新產品」。張教授的研究備受國際傳媒關注及報導,當中包括BBC、CNN、ABC、紐約時報及華爾街日報。他帶領的科研團隊利用「凱西米爾效應」進行的實驗成果,獲《物理學世界》選為2019年度十大科學突破之一。
張教授獲獎無數,當中包括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事業獎」(1997)、SME的「Dell K. Allen傑出年青工程師獎」(1998)和「ONR青年科學家獎」(1999);2004至2009年,他獲授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校長講座教授席」;2009年他獲麻省理工學院冠名為「羅森諾(Rohsenow)講座」,2012年又獲史丹佛大學冠名為「威廉・雷諾氏(William Reynolds) 講座」,並於2017年獲邀在杜克大學皮爾索爾(Pearsall)傑出講座、範德堡大學賀爾(Hall)工程講座及密西根理工大學杜華斯(Towers)傑出講座膺任主講人。2011年,他獲材料研究學會頒授「Fred Kavli 傑出講座獎」,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授予「苗勒(Miller)教授席」及多倫多大學頒授「傑出客座科學家」榮銜。2014年他獲頒「菲茨羅伊獎章(Fitzroy Medal)」,2015年獲「查理斯・羅斯・理察士紀念獎(Charles Russ Richards Memorial Award)」,還有2016年獲頒授的美國光學會「麥克斯・波恩獎(Max Born Award)」、「施普林格(Julius Springer)應用物理獎」和「科學領導卓越獎(Excellence Award in Scientific Leadership)」,以及2017年工程科學學會「艾林根(A C Eringen)獎章」和2021年國際光電工程學會「SPIE 墨子獎(SPIE Mozi Award) 」。
尼玛 现在港大校长竟是南京大学的校友
版主: Softfist
Re: 尼玛 现在港大校长竟是南京大学的校友
搞隐身衣的那个吧
matf 写了: 2023年 1月 3日 01:48 張教授於1996年獲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頒授哲學博士學位,此外他亦是明尼蘇達大學碩士及中國南京大學物理學士及碩士。1996至1999年間,他在賓夕凡尼亞州立大學擔任助理教授,1999至2004年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先後擔任副教授及教授職位,2004年起到柏克萊分校任教。
張教授現時專攻材料物理、超材料和納米光子學的研究。張教授至今已發表了超過390篇科學文獻,當中超過90篇刊於《科學》及《自然》系列等重要科學期刊,他亦應邀在國際會議及院校機構等演講、發表大會報告或作主題演講,數目逾350個。他是2004年度及2005年度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納米科學及工程周年資助會議的聯合主席,亦曾任台灣中央研究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學術諮詢委員會主席。
在2008年,張教授的研究獲選為時代雜誌「2008年度十大科學發現」及「2008年度五十項最佳發明」,他的研究發明又獲《發現》雜誌點評為「2007年百大科學故事」之一,以及入選《研究與開發》雜誌「2006年25個最佳創新產品」。張教授的研究備受國際傳媒關注及報導,當中包括BBC、CNN、ABC、紐約時報及華爾街日報。他帶領的科研團隊利用「凱西米爾效應」進行的實驗成果,獲《物理學世界》選為2019年度十大科學突破之一。
張教授獲獎無數,當中包括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事業獎」(1997)、SME的「Dell K. Allen傑出年青工程師獎」(1998)和「ONR青年科學家獎」(1999);2004至2009年,他獲授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校長講座教授席」;2009年他獲麻省理工學院冠名為「羅森諾(Rohsenow)講座」,2012年又獲史丹佛大學冠名為「威廉・雷諾氏(William Reynolds) 講座」,並於2017年獲邀在杜克大學皮爾索爾(Pearsall)傑出講座、範德堡大學賀爾(Hall)工程講座及密西根理工大學杜華斯(Towers)傑出講座膺任主講人。2011年,他獲材料研究學會頒授「Fred Kavli 傑出講座獎」,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授予「苗勒(Miller)教授席」及多倫多大學頒授「傑出客座科學家」榮銜。2014年他獲頒「菲茨羅伊獎章(Fitzroy Medal)」,2015年獲「查理斯・羅斯・理察士紀念獎(Charles Russ Richards Memorial Award)」,還有2016年獲頒授的美國光學會「麥克斯・波恩獎(Max Born Award)」、「施普林格(Julius Springer)應用物理獎」和「科學領導卓越獎(Excellence Award in Scientific Leadership)」,以及2017年工程科學學會「艾林根(A C Eringen)獎章」和2021年國際光電工程學會「SPIE 墨子獎(SPIE Mozi Award) 」。
Re: 尼玛 现在港大校长竟是南京大学的校友
这篇文章不会吹,他最牛逼的是三院院士,中国,台湾,美国,而且台湾的院士还不是海外院士。。。。matf 写了: 2023年 1月 3日 01:48 張教授於1996年獲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頒授哲學博士學位,此外他亦是明尼蘇達大學碩士及中國南京大學物理學士及碩士。1996至1999年間,他在賓夕凡尼亞州立大學擔任助理教授,1999至2004年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先後擔任副教授及教授職位,2004年起到柏克萊分校任教。
張教授現時專攻材料物理、超材料和納米光子學的研究。張教授至今已發表了超過390篇科學文獻,當中超過90篇刊於《科學》及《自然》系列等重要科學期刊,他亦應邀在國際會議及院校機構等演講、發表大會報告或作主題演講,數目逾350個。他是2004年度及2005年度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納米科學及工程周年資助會議的聯合主席,亦曾任台灣中央研究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學術諮詢委員會主席。
在2008年,張教授的研究獲選為時代雜誌「2008年度十大科學發現」及「2008年度五十項最佳發明」,他的研究發明又獲《發現》雜誌點評為「2007年百大科學故事」之一,以及入選《研究與開發》雜誌「2006年25個最佳創新產品」。張教授的研究備受國際傳媒關注及報導,當中包括BBC、CNN、ABC、紐約時報及華爾街日報。他帶領的科研團隊利用「凱西米爾效應」進行的實驗成果,獲《物理學世界》選為2019年度十大科學突破之一。
張教授獲獎無數,當中包括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事業獎」(1997)、SME的「Dell K. Allen傑出年青工程師獎」(1998)和「ONR青年科學家獎」(1999);2004至2009年,他獲授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校長講座教授席」;2009年他獲麻省理工學院冠名為「羅森諾(Rohsenow)講座」,2012年又獲史丹佛大學冠名為「威廉・雷諾氏(William Reynolds) 講座」,並於2017年獲邀在杜克大學皮爾索爾(Pearsall)傑出講座、範德堡大學賀爾(Hall)工程講座及密西根理工大學杜華斯(Towers)傑出講座膺任主講人。2011年,他獲材料研究學會頒授「Fred Kavli 傑出講座獎」,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授予「苗勒(Miller)教授席」及多倫多大學頒授「傑出客座科學家」榮銜。2014年他獲頒「菲茨羅伊獎章(Fitzroy Medal)」,2015年獲「查理斯・羅斯・理察士紀念獎(Charles Russ Richards Memorial Award)」,還有2016年獲頒授的美國光學會「麥克斯・波恩獎(Max Born Award)」、「施普林格(Julius Springer)應用物理獎」和「科學領導卓越獎(Excellence Award in Scientific Leadership)」,以及2017年工程科學學會「艾林根(A C Eringen)獎章」和2021年國際光電工程學會「SPIE 墨子獎(SPIE Mozi Awa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