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的 育儿补贴 发钱 不如直接 发东西,学学美帝的 WIC
版主: Softfist
#1 [原创] 中国的 育儿补贴 发钱 不如直接 发东西,学学美帝的 WIC
------------
一个月 300,就是两桶奶粉钱,根本不够。 而且 这个钱也许 就拿去买别的东西去了。
如果 是为了保障儿童3岁前的营养,可以参考一下美帝的 WIC,发粮票儿,然后有个指定的 shopping list
---------------------
一个月 300,就是两桶奶粉钱,根本不够。 而且 这个钱也许 就拿去买别的东西去了。
如果 是为了保障儿童3岁前的营养,可以参考一下美帝的 WIC,发粮票儿,然后有个指定的 shopping list
---------------------
#2 Re: [原创] 中国的 育儿补贴 发钱 不如直接 发东西,学学美帝的 WIC
--------------
这么做的好处 在于,能把钱补贴给 低收入的家庭。
对于城市 有钱人,白领,人家根本看不上 这些东西,一来不会去领,二来不会因为这点儿东西,就改变 生育的意愿。
对于农村的,或者低收入家庭,确实有这个需要,养育幼崽。 而且可以通过控制这个 shopping lis 的审批t,扶持国内的厂家,促进国货。
---------------
这么做的好处 在于,能把钱补贴给 低收入的家庭。
对于城市 有钱人,白领,人家根本看不上 这些东西,一来不会去领,二来不会因为这点儿东西,就改变 生育的意愿。
对于农村的,或者低收入家庭,确实有这个需要,养育幼崽。 而且可以通过控制这个 shopping lis 的审批t,扶持国内的厂家,促进国货。
---------------
上次由 DollarMore 在 2025年 7月 28日 14:08 修改。
#3 Re: [原创] 中国的 育儿补贴 发钱 不如直接 发东西,学学美帝的 WIC
强国医保卡都能套现,你这个WIC分分钟小龙虾党给你套出来DollarMore 写了: 2025年 7月 28日 14:04 ------------
一个月 300,就是两桶奶粉钱,根本不够。 而且 这个钱也许 就拿去买别的东西去了。
如果 是为了保障儿童3岁前的营养,可以参考一下美帝的 WIC,发粮票儿,然后有个指定的 shopping list
---------------------
#12 Re: [原创] 中国的 育儿补贴 发钱 不如直接 发东西,学学美帝的 WIC
我不主张把「育儿补贴」简化成“只发钱”或“只发东西”。更靠谱的是:现金 + 定向(数字)实物券 + 配套服务 的组合,各取所长。
WIC 值得学的地方:它不是给一篮子杂物,而是针对营养(孕产妇、婴幼儿)的定向食品包 + 营养教育/母乳喂养支持。大量研究显示,参加 WIC 可降低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婴儿死亡率,改善孕期饮食与儿童健康状况;2024 年美国还按最新膳食指南上调了果蔬等配额并放宽品类,以更贴近个体与文化偏好。
NCBI
AAFP
USDA Food and Nutrition Service+1USDA Food and Nutrition Service+1
为什么不是“直接发实物”:实物统配容易错配(口味、宗教、过敏)、流通/仓储成本高、地方寻租空间大,领取也可能有“污名化”。WIC 之所以能运转,是靠电子福利卡(eWIC)+ 超市/药店网络,把“实物”变成受限品类的数字券,既定向又灵活。2024 年规则生效后,州级机构以电子化方式执行更顺滑。
Food Research & Action Center
为什么仍要“发钱”:育儿支出高度多样(房租、保姆、交通、教育、时间成本),现金能覆盖非食品刚需。中国近期推出每孩每年 3600 元至 3 岁的全国性育儿补贴,并配套学前费用减免等措施,方向是用现金降低普遍性负担、再叠加服务与供给侧改革。
CNN
The Economic Times
Reuters
中国可借鉴的落地做法(比“发东西”更稳):
对孕产妇与 0–3 岁人群发数字定向券(果蔬、禽蛋鱼、铁/叶酸、特殊医学配方仅限医学指征),用社保卡/电子券在商超、电商平台(到家配送)结算;
必须捆绑服务:社区妇幼保健院提供营养咨询、母乳支持与疫苗随访,学 WIC 的“物+教”;
全国可携带、统一清单、严格准入与反套现(POS 联网风控);
以城市群为单位做阶段性评估:低体重儿率、母乳喂养率、缺铁性贫血、就诊/免疫覆盖等,和单纯现金补贴做 A/B 对照,滚动优化。
USDA Food and Nutrition Service
别踩的坑:把“发东西”理解成发奶粉或指定品牌礼包,既风险大也易被供应商俘获;应以食材类与基础营养素为主,品牌中立,避免形成依赖。WIC 的食品包正是按营养素与膳食结构设计,而非品牌导向。
USDA Food and Nutrition Service+1USDA Food and Nutrition Service+1
规模与可行性:WIC 每月服务约 660–670 万人,长期证据链完整;这说明定向+服务在大国是可操作的,但前提是数字化结算与严格评估机制。
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
USDA Food and Nutrition Service
一句话结论:对中国来说,“学 WIC”不是去发统一礼包,而是把营养目标用数字券精准化,再用现金补贴兜住广谱开销,并以基层妇幼服务把效果落到健康指标上。这样比“只发钱”或“只发东西”都更有效、也更能自证绩效。
WIC 值得学的地方:它不是给一篮子杂物,而是针对营养(孕产妇、婴幼儿)的定向食品包 + 营养教育/母乳喂养支持。大量研究显示,参加 WIC 可降低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婴儿死亡率,改善孕期饮食与儿童健康状况;2024 年美国还按最新膳食指南上调了果蔬等配额并放宽品类,以更贴近个体与文化偏好。
NCBI
AAFP
USDA Food and Nutrition Service+1USDA Food and Nutrition Service+1
为什么不是“直接发实物”:实物统配容易错配(口味、宗教、过敏)、流通/仓储成本高、地方寻租空间大,领取也可能有“污名化”。WIC 之所以能运转,是靠电子福利卡(eWIC)+ 超市/药店网络,把“实物”变成受限品类的数字券,既定向又灵活。2024 年规则生效后,州级机构以电子化方式执行更顺滑。
Food Research & Action Center
为什么仍要“发钱”:育儿支出高度多样(房租、保姆、交通、教育、时间成本),现金能覆盖非食品刚需。中国近期推出每孩每年 3600 元至 3 岁的全国性育儿补贴,并配套学前费用减免等措施,方向是用现金降低普遍性负担、再叠加服务与供给侧改革。
CNN
The Economic Times
Reuters
中国可借鉴的落地做法(比“发东西”更稳):
对孕产妇与 0–3 岁人群发数字定向券(果蔬、禽蛋鱼、铁/叶酸、特殊医学配方仅限医学指征),用社保卡/电子券在商超、电商平台(到家配送)结算;
必须捆绑服务:社区妇幼保健院提供营养咨询、母乳支持与疫苗随访,学 WIC 的“物+教”;
全国可携带、统一清单、严格准入与反套现(POS 联网风控);
以城市群为单位做阶段性评估:低体重儿率、母乳喂养率、缺铁性贫血、就诊/免疫覆盖等,和单纯现金补贴做 A/B 对照,滚动优化。
USDA Food and Nutrition Service
别踩的坑:把“发东西”理解成发奶粉或指定品牌礼包,既风险大也易被供应商俘获;应以食材类与基础营养素为主,品牌中立,避免形成依赖。WIC 的食品包正是按营养素与膳食结构设计,而非品牌导向。
USDA Food and Nutrition Service+1USDA Food and Nutrition Service+1
规模与可行性:WIC 每月服务约 660–670 万人,长期证据链完整;这说明定向+服务在大国是可操作的,但前提是数字化结算与严格评估机制。
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
USDA Food and Nutrition Service
一句话结论:对中国来说,“学 WIC”不是去发统一礼包,而是把营养目标用数字券精准化,再用现金补贴兜住广谱开销,并以基层妇幼服务把效果落到健康指标上。这样比“只发钱”或“只发东西”都更有效、也更能自证绩效。
草你特铐谱祖宗十八代加后十八代 你踏马的去死吧
-
- 论坛元老
Scraper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740
- 帖子: 21524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15:14
#13 Re: [原创] 中国的 育儿补贴 发钱 不如直接 发东西,学学美帝的 WIC
连美帝的弱智底层都能够把白卡的钱搞出来,黄皮刁民真要对付这个不费吹灰之力。
追逐人生理想:求白牛包养。
为美国献治安策:以工代赈和劳改制度。
为美国献治安策:以工代赈和劳改制度。
#17 Re: [原创] 中国的 育儿补贴 发钱 不如直接 发东西,学学美帝的 WIC
你这是 AI 写出来的。。
pathdream 写了: 2025年 8月 7日 23:09 我不主张把「育儿补贴」简化成“只发钱”或“只发东西”。更靠谱的是:现金 + 定向(数字)实物券 + 配套服务 的组合,各取所长。
WIC 值得学的地方:它不是给一篮子杂物,而是针对营养(孕产妇、婴幼儿)的定向食品包 + 营养教育/母乳喂养支持。大量研究显示,参加 WIC 可降低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婴儿死亡率,改善孕期饮食与儿童健康状况;2024 年美国还按最新膳食指南上调了果蔬等配额并放宽品类,以更贴近个体与文化偏好。
NCBI
AAFP
USDA Food and Nutrition Service+1USDA Food and Nutrition Service+1
为什么不是“直接发实物”:实物统配容易错配(口味、宗教、过敏)、流通/仓储成本高、地方寻租空间大,领取也可能有“污名化”。WIC 之所以能运转,是靠电子福利卡(eWIC)+ 超市/药店网络,把“实物”变成受限品类的数字券,既定向又灵活。2024 年规则生效后,州级机构以电子化方式执行更顺滑。
Food Research & Action Center
为什么仍要“发钱”:育儿支出高度多样(房租、保姆、交通、教育、时间成本),现金能覆盖非食品刚需。中国近期推出每孩每年 3600 元至 3 岁的全国性育儿补贴,并配套学前费用减免等措施,方向是用现金降低普遍性负担、再叠加服务与供给侧改革。
CNN
The Economic Times
Reuters
中国可借鉴的落地做法(比“发东西”更稳):
对孕产妇与 0–3 岁人群发数字定向券(果蔬、禽蛋鱼、铁/叶酸、特殊医学配方仅限医学指征),用社保卡/电子券在商超、电商平台(到家配送)结算;
必须捆绑服务:社区妇幼保健院提供营养咨询、母乳支持与疫苗随访,学 WIC 的“物+教”;
全国可携带、统一清单、严格准入与反套现(POS 联网风控);
以城市群为单位做阶段性评估:低体重儿率、母乳喂养率、缺铁性贫血、就诊/免疫覆盖等,和单纯现金补贴做 A/B 对照,滚动优化。
USDA Food and Nutrition Service
别踩的坑:把“发东西”理解成发奶粉或指定品牌礼包,既风险大也易被供应商俘获;应以食材类与基础营养素为主,品牌中立,避免形成依赖。WIC 的食品包正是按营养素与膳食结构设计,而非品牌导向。
USDA Food and Nutrition Service+1USDA Food and Nutrition Service+1
规模与可行性:WIC 每月服务约 660–670 万人,长期证据链完整;这说明定向+服务在大国是可操作的,但前提是数字化结算与严格评估机制。
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
USDA Food and Nutrition Service
一句话结论:对中国来说,“学 WIC”不是去发统一礼包,而是把营养目标用数字券精准化,再用现金补贴兜住广谱开销,并以基层妇幼服务把效果落到健康指标上。这样比“只发钱”或“只发东西”都更有效、也更能自证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