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发布了一个看似没什么水花的新政策,关于推进商务写字楼更新提升的,听名字你就不会打开看的那种。
这份《商务楼楼宇更新政策》,是全国独一份专门针对老旧写字楼的改造;其中提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新变化——新规明确,老写字楼不仅能改成酒店,还可以做租赁住房、人才公寓、养老院、托育中心;写字楼,可以给牛马住了,出栏回栏动作都省了。
想象一下,你在20楼的办公室改方案累到崩溃,直接下一层到19楼就能倒头睡觉了;什么走路是最幸福的通勤,以后可以走楼梯1分钟上班,9点半打卡躺床上也可以实现,这是不是以前没有想过的体验?上海这样的操作,可能就和现在海量的写字楼库存有很大关系——在文件出来前,各区早就已经开始收购统租老旧商办改租赁住宅、人才公寓、酒店等,主要原因就是上海办公存量太大,有这文件能化解部分老旧办公性质楼宇的出路。
熟悉办公市场的朋友会知道,目前市区楼龄在20-30年以上的老旧办公最受欢迎,因为物业价格非常便宜;火箭哥做过测算,收购价在2万一平以下做租赁住宅和人才公寓能做到年化3-4%的回报,比分租能高出1-1.5%百分点。这对于去化办公楼肯定很有帮助,但是办公楼改居住有个很大的问题:消防验收怎么过?
上海这次直接把路铺平了——文件明确提及,改造后的消防标准只要不低于当年建造时的水平就行,不必硬套现在的高标准。
这一句话,直接给二三十年的老楼留了“活路”。要知道,按现行新规,很多老楼别说改造,直接拆了重建都可能。
这一定会很大程度利好出租市场,房租低、上班出门到公司门口不超过5分钟,这谁不想试试?但是这样的做法一定会利空一大部分市中心房东,相当于在人才保障房之外又多了一个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