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里的那首童谣

包含原读书听歌看电影版、电视版、Food版、Travel版,以及其他生活娱乐相关版面。

版主: kazaawangwh

头像
wmysh(我没有啥好)楼主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802
帖子: 5524
注册时间: 2023年 3月 10日 20:59
来自: Ex medio nullis locis

#1 南京照相馆里的那首童谣

帖子 wmysh(我没有啥好)楼主 »

这心思埋得够深。
图片

图片

图片


+2.00 积分 [版主 wh 发放的奖励]
There are two ways to conquer and enslave a country. One is by the sword. The other is by debt. - John Adams
wh(问号)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3861
帖子: 8133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2 Re: 南京照相馆里的那首童谣

帖子 wh(问号) »

wmysh 写了: 2025年 8月 18日 22:09

这心思埋得够深。
图片

图片

图片

不知道这个童谣是从南京大屠杀时产生的,还是其他战争时期?流传了那么久。

头像
wmysh(我没有啥好)楼主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802
帖子: 5524
注册时间: 2023年 3月 10日 20:59
来自: Ex medio nullis locis

#3 Re: 南京照相馆里的那首童谣

帖子 wmysh(我没有啥好)楼主 »

应该流传很久了,只是这部电影反复出现这童谣,说明导演很用了心思。

台湾也有类似版本,这童谣应该很有历史了

图片

There are two ways to conquer and enslave a country. One is by the sword. The other is by debt. - John Adams
wh(问号)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3861
帖子: 8133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4 Re: 南京照相馆里的那首童谣

帖子 wh(问号) »

wmysh 写了: 2025年 8月 22日 16:32

应该流传很久了,只是这部电影反复出现这童谣,说明导演很用了心思。

台湾也有类似版本,这童谣应该很有历史了

图片

你都知道这个童谣?我没听过……

头像
wmysh(我没有啥好)楼主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802
帖子: 5524
注册时间: 2023年 3月 10日 20:59
来自: Ex medio nullis locis

#5 Re: 南京照相馆里的那首童谣

帖子 wmysh(我没有啥好)楼主 »

wh 写了: 2025年 8月 22日 20:42

你都知道这个童谣?我没听过……

我领导知道,祖籍南京。

There are two ways to conquer and enslave a country. One is by the sword. The other is by debt. - John Adams
wh(问号)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3861
帖子: 8133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6 Re: 南京照相馆里的那首童谣

帖子 wh(问号) »

wmysh 写了: 2025年 8月 22日 21:50

我领导知道,祖籍南京。

哦。但她不知道来源?

头像
wmysh(我没有啥好)楼主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802
帖子: 5524
注册时间: 2023年 3月 10日 20:59
来自: Ex medio nullis locis

#7 Re: 南京照相馆里的那首童谣

帖子 wmysh(我没有啥好)楼主 »

wh 写了: 2025年 8月 22日 21:54

哦。但她不知道来源?

这种童谣都是小时候,大人哄小孩时当儿歌唱的。

上次由 wmysh 在 2025年 8月 22日 22:05 修改。
There are two ways to conquer and enslave a country. One is by the sword. The other is by debt. - John Adams
gjq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727
帖子: 10920
注册时间: 2023年 1月 20日 15:20

#8 Re: 南京照相馆里的那首童谣

帖子 gjq »

我们小时候也有,版本跟台湾这个接近

wh 写了: 2025年 8月 22日 20:42

你都知道这个童谣?我没听过……

gjq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727
帖子: 10920
注册时间: 2023年 1月 20日 15:20

#9 Re: 南京照相馆里的那首童谣

帖子 gjq »

应该是口音问题,南京口音“几档高”,到其他地方就传成鸡蛋糕了。我们那就是说鸡蛋糕

wh(问号)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3861
帖子: 8133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10 Re: 南京照相馆里的那首童谣

帖子 wh(问号) »

gjq 写了: 2025年 8月 22日 22:01

我们小时候也有,版本跟台湾这个接近

你是东南沿海一带的吗?我回头问问浙版兄弟 :D

gjq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727
帖子: 10920
注册时间: 2023年 1月 20日 15:20

#11 Re: 南京照相馆里的那首童谣

帖子 gjq »

不是。
应该是全国都有,很可能确实是南京传出来的,因为我们小时候都说成鸡蛋糕

wh 写了: 2025年 8月 22日 22:06

你是东南沿海一带的吗?我回头问问浙版兄弟 :D

头像
wmysh(我没有啥好)楼主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802
帖子: 5524
注册时间: 2023年 3月 10日 20:59
来自: Ex medio nullis locis

#12 Re: 南京照相馆里的那首童谣

帖子 wmysh(我没有啥好)楼主 »

起源与流传

  • 起源:童谣《城门城门几丈高》起源于中国民间,具体起源时间和地点难以考证,但广泛流传于各地,是许多地区儿童共同的童年记忆。
  • 流传地区及版本
    • 南京地区:歌词为“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花马,带大刀,从你家门前走一遭,问你吃橘子还是吃香蕉?”这首童谣在南京地区深受孩子们喜爱,不仅作为游戏歌曲,还在电影《南京照相馆》中作为重要元素出现,承载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意义。
    • 重庆地区:重庆版本的童谣与当地城门历史及儿童游戏玩法相关,歌词中融入了重庆城门的特点和儿童游戏的互动方式,体现了重庆的地方特色和文化风情。
    • 其他地区:除了南京和重庆,这首童谣在全国各地都有流传,歌词会因地域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基本结构和问答形式保持一致。

歌词与游戏玩法

  • 歌词内容:童谣通常采用问答式结构,以“城门城门几丈高”为开头,引出后续的互动内容。不同地区的歌词会有所变化,但都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
  • 游戏玩法
    • 基本玩法:两个孩子双手相握高举,形成“城门”,其他孩子依次从门下钻过。当念到童谣的最后一个字时,做城门的孩子双手放下,套住一个钻过的孩子,然后问其选择某种物品或做出某种动作。
    • 变化玩法:在一些地区,游戏会增加更多的角色和情节,如“苹果”和“香蕉”的竞争等,使游戏更加有趣和富有挑战性。

文化价值与影响

  • 文化传承:作为一首经典的民间童谣,《城门城门几丈高》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和历史信息,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代代传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教育意义:这首童谣不仅能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还能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意识。同时,通过游戏互动,孩子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和规则意识。
  • 艺术创作:由于其独特的韵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城门城门几丈高》经常被用于艺术创作中。例如,在电影《南京照相馆》中,这首童谣被用作重要的音乐元素,为影片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氛围和情感色彩。此外,还有艺术家将其改编成歌曲、舞蹈等形式进行表演和传播。

总之

《城门城门几丈高》是一首充满童趣和文化内涵的民间童谣,它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童年生活,还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

我自己的体悟:童趣 & 死亡 混杂在一起,不寒而栗。难怪很多恐怖片里都有诡异的孩童笑声。

上次由 wmysh 在 2025年 8月 22日 22:13 修改。
There are two ways to conquer and enslave a country. One is by the sword. The other is by debt. - John Adams
wh(问号)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3861
帖子: 8133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13 Re: 南京照相馆里的那首童谣

帖子 wh(问号) »

gjq 写了: 2025年 8月 22日 22:04

应该是口音问题,南京口音“几档高”,到其他地方就传成鸡蛋糕了。我们那就是说鸡蛋糕

丈,不是档 :D
不过居然发现zh和d在上古汉语里相通,在中古汉语里才分化为不同的声母,最后发展到今天的zh和d: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8890691
“今天的d声母的字和部分zh声母的字之所以有密切的关系,本质上是因为这一部分zh类声母在上古汉语中就是d类声母,不过由于带有不同性质的介音而导致后世读音分化的结果。”

wh(问号)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3861
帖子: 8133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14 Re: 南京照相馆里的那首童谣

帖子 wh(问号) »

gjq 写了: 2025年 8月 22日 22:08

不是。
应该是全国都有,很可能确实是南京传出来的,因为我们小时候都说成鸡蛋糕

鸡蛋糕为什么就是南京的?

gjq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727
帖子: 10920
注册时间: 2023年 1月 20日 15:20

#15 Re: 南京照相馆里的那首童谣

帖子 gjq »

我记得小时候的版本是

城门城门鸡蛋糕,36把刀。骑大马,上朝鲜,打美帝。估计被多代小孩改了很多次了。

gjq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727
帖子: 10920
注册时间: 2023年 1月 20日 15:20

#16 Re: 南京照相馆里的那首童谣

帖子 gjq »

过去做瓦匠对于建筑高度通常用竹梯的档来衡量,一档大约五十多厘米(竹梯最下面一档)。老南京话“档”是没有后鼻音的,谐音就成了“蛋”。南京中华门是20米左右高度,36档高正好是差不多

wh 写了: 2025年 8月 22日 22:11

丈,不是档 :D
不过居然发现zh和d在上古汉语里相通,在中古汉语里才分化为不同的声母,最后发展到今天的zh和d: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8890691
“今天的d声母的字和部分zh声母的字之所以有密切的关系,本质上是因为这一部分zh类声母在上古汉语中就是d类声母,不过由于带有不同性质的介音而导致后世读音分化的结果。”

gjq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727
帖子: 10920
注册时间: 2023年 1月 20日 15:20

#17 Re: 南京照相馆里的那首童谣

帖子 gjq »

dan dang不分应该是南京一代方言特色

北方肯定不会不分,西南一般也能分

wh 写了: 2025年 8月 22日 22:11

鸡蛋糕为什么就是南京的?

gjq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727
帖子: 10920
注册时间: 2023年 1月 20日 15:20

#18 Re: 南京照相馆里的那首童谣

帖子 gjq »

36丈高的城门应该是没有的

gjq 写了: 2025年 8月 22日 22:14

过去做瓦匠对于建筑高度通常用竹梯的档来衡量,一档大约五十多厘米(竹梯最下面一档)。老南京话“档”是没有后鼻音的,谐音就成了“蛋”。南京中华门是20米左右高度,36档高正好是差不多

gjq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727
帖子: 10920
注册时间: 2023年 1月 20日 15:20

#19 Re: 南京照相馆里的那首童谣

帖子 gjq »

南京人都说是南京传出来的,十几年前网上就有不少帖子

其他地方都有,但是版本都有不同,游戏内容类似。从语言看起来南京更像源头。

wmysh 写了: 2025年 8月 22日 16:32

应该流传很久了,只是这部电影反复出现这童谣,说明导演很用了心思。

台湾也有类似版本,这童谣应该很有历史了

图片

x1 图片
wh(问号)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3861
帖子: 8133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20 Re: 南京照相馆里的那首童谣

帖子 wh(问号) »

gjq 写了: 2025年 8月 22日 22:14

过去做瓦匠对于建筑高度通常用竹梯的档来衡量,一档大约五十多厘米(竹梯最下面一档)。老南京话“档”是没有后鼻音的,谐音就成了“蛋”。南京中华门是20米左右高度,36档高正好是差不多

只有南京话把ang发成an?福建等其他方言都没有?

回复

回到 “书歌影视美食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