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中国战场的日军,没啥区别?还是得看番号。再说豫湘桂日军从本土和关东军调来很多精锐。而对八路的扫荡就是就地使用华北方面军自己的部队。
当年满洲既有农田又有矿产工业,美帝为啥要把这么好一块地方划给苏联
版主: Softfist
#42 Re: 当年满洲既有农田又有矿产工业,美帝为啥要把这么好一块地方划给苏联
51大扫荡,日军也没用啥精锐。
1942年5月初至6月底,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第41师团主力及第26、第27第、第110师团、独立混成第7、第9旅团各一部和骑兵第13联队及伪 军共5万余人,对冀中平原进大扫荡,
#43 Re: 当年满洲既有农田又有矿产工业,美帝为啥要把这么好一块地方划给苏联
你这个就是瞎比较。
51大扫荡,针对的是冀中根据地,这是土共在华北的诸多抗日根据地之一,而且是平原地区的根据地,有利于日军机械化部队。
首先,参加过51大扫荡的日军,后来不少都抽调到太平洋去了,远非1944临时拼凑的日军可以相比。
其次,冀中土八路的武器弹药和后期供应,能跟国军中央军93军相比吗?陈牧农所部弃城而逃前销毁了150万发子弹,数千发炮弹及大批粮食。而且全州附近就是桂林,国军有附近桂林机场的美军和国军空军协助。
还有就是,日军扫荡有突然性,而全州国军老早就知道日军要过来了,陈牧农还说守三个月没啥问题,结果三天不到就跑路了。
ridgway 写了: 2025年 9月 22日 21:5351大扫荡,日军也没用啥精锐。
1942年5月初至6月底,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第41师团主力及第26、第27第、第110师团、独立混成第7、第9旅团各一部和骑兵第13联队及伪 军共5万余人,对冀中平原进大扫荡,
#44 Re: 当年满洲既有农田又有矿产工业,美帝为啥要把这么好一块地方划给苏联
51大扫荡就是治安战,军力程度介于共军湘西剿匪和新疆反东突之间。战果是端掉了八路军司令部,打死参谋长左权少将。八路军司令部自此撤回延安,再也没有回到抗日前线。
ridgway 写了: 2025年 9月 22日 21:5351大扫荡,日军也没用啥精锐。
1942年5月初至6月底,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第41师团主力及第26、第27第、第110师团、独立混成第7、第9旅团各一部和骑兵第13联队及伪 军共5万余人,对冀中平原进大扫荡,
#45 Re: 当年满洲既有农田又有矿产工业,美帝为啥要把这么好一块地方划给苏联
国军抗战后期精英基本打光,疲态尽显。盟军胜利已经是板上钉钉,所以部队多有懈怠。大家都不愿在胜利曙光前挂掉,人之常情也。
这个时期共产党也一样,当缩头乌龟,甚至还和日军勾勾搭搭。
idocare 写了: 2025年 9月 24日 09:43你这个就是瞎比较。
51大扫荡,针对的是冀中根据地,这是土共在华北的诸多抗日根据地之一,而且是平原地区的根据地,有利于日军机械化部队。
首先,参加过51大扫荡的日军,后来不少都抽调到太平洋去了,远非1944临时拼凑的日军可以相比。
其次,冀中土八路的武器弹药和后期供应,能跟国军中央军93军相比吗?陈牧农所部弃城而逃前销毁了150万发子弹,数千发炮弹及大批粮食。而且全州附近就是桂林,国军有附近桂林机场的美军和国军空军协助。
还有就是,日军扫荡有突然性,而全州国军老早就知道日军要过来了,陈牧农还说守三个月没啥问题,结果三天不到就跑路了。
#46 Re: 当年满洲既有农田又有矿产工业,美帝为啥要把这么好一块地方划给苏联
冀中五一战役,亦称冀中“五一”反“扫荡”、冀中“五一大扫荡”,是中国抗日战争中中日双方发生的战役。战役中日军采取拉网扫荡的战术,由于冀中八路军准备不充分,在反扫荡战役中虽给予日伪军较大的打击,但自身也损失惨重,绝大部分根据地变为游击区,主力部队转移到外线作战,由少数部队坚持斗争。战役中八路军缴获机枪4挺、步枪233支、手枪8支、掷弹筒4具、刺刀14把、子弹1.3万余发、手榴弹200余枚、战马23匹[1]。
五一大扫荡的对象是冀中根据地,或者说八路军吕正操部。
laodongzhe18 写了: 2025年 9月 24日 10:2351大扫荡就是治安战,军力程度介于共军湘西剿匪和新疆反东突之间。战果是端掉了八路军司令部,打死参谋长左权少将。八路军司令部自此撤回延安,再也没有回到抗日前线。
#47 Re: 当年满洲既有农田又有矿产工业,美帝为啥要把这么好一块地方划给苏联
啥?
抗战后期的1944-45年,共军各部都开始局部反攻,恢复并且扩大抗日根据地。
结果就是连东江纵队和海南岛的共军,都有了相对稳固的根据地和地方政权。以至于延安向华南派出八路军南下支队,一大半作战部队一小半抗大学员,准备经营广东。
laodongzhe18 写了: 2025年 9月 24日 10:30国军抗战后期精英基本打光,疲态尽显。盟军胜利已经是板上钉钉,所以部队多有懈怠。大家都不愿在胜利曙光前挂掉,人之常情也。
这个时期共产党也一样,当缩头乌龟,甚至还和日军勾勾搭搭。
#48 Re: 当年满洲既有农田又有矿产工业,美帝为啥要把这么好一块地方划给苏联
老毛讲话,下山摘桃子。其实去广东那批人屁用没有。这也导致所谓“东江纵队”在土共内部长期没有话语权,反倒是东北四野的势力在两广当土皇上,叶剑英都混不开。直到陶铸完蛋,林彪完蛋,四野帮在广东被连根拔起,花帅才能从回广东经验,南天王世袭罔替。
idocare 写了: 2025年 9月 24日 10:39啥?
抗战后期的1944-45年,共军各部都开始局部反攻,恢复并且扩大抗日根据地。
结果就是连东江纵队和海南岛的共军,都有了相对稳固的根据地和地方政权。以至于延安向华南派出八路军南下支队,一大半作战部队一小半抗大学员,准备经营广东。
#49 Re: 当年满洲既有农田又有矿产工业,美帝为啥要把这么好一块地方划给苏联
但是1944年参加豫湘桂的93军并不是美械,当时国军全体美械部队都在滇缅战场,参与豫湘桂的国军没有美械。
1944日军并非临时拼凑,而是日军最后的精锐家底,还动用了坦克和重炮部队,豫湘桂战场就是敌强我弱日军远强于国军。
idocare 写了: 2025年 9月 24日 09:43你这个就是瞎比较。
51大扫荡,针对的是冀中根据地,这是土共在华北的诸多抗日根据地之一,而且是平原地区的根据地,有利于日军机械化部队。
首先,参加过51大扫荡的日军,后来不少都抽调到太平洋去了,远非1944临时拼凑的日军可以相比。
其次,冀中土八路的武器弹药和后期供应,能跟国军中央军93军相比吗?陈牧农所部弃城而逃前销毁了150万发子弹,数千发炮弹及大批粮食。而且全州附近就是桂林,国军有附近桂林机场的美军和国军空军协助。
还有就是,日军扫荡有突然性,而全州国军老早就知道日军要过来了,陈牧农还说守三个月没啥问题,结果三天不到就跑路了。
#50 Re: 当年满洲既有农田又有矿产工业,美帝为啥要把这么好一块地方划给苏联
这个正是豫湘桂的直接或者间接后果,日军主力都调去打豫湘桂对付国军了,共军才乘机局部反攻扩张根据地,这是日军对共军主动战略收缩的结果,不是共军战力压倒日军迫使日军战略收缩。
idocare 写了: 2025年 9月 24日 10:39啥?
抗战后期的1944-45年,共军各部都开始局部反攻,恢复并且扩大抗日根据地。
结果就是连东江纵队和海南岛的共军,都有了相对稳固的根据地和地方政权。以至于延安向华南派出八路军南下支队,一大半作战部队一小半抗大学员,准备经营广东。
#51 Re: 当年满洲既有农田又有矿产工业,美帝为啥要把这么好一块地方划给苏联
不是没用,是因为日本快速投降,然后被国军堵截,南下支队根本就没去成。
日本要是再挺几年,延安准备的南下第二支队第三支队就不用改道去东北了。
laodongzhe18 写了: 2025年 9月 24日 10:45老毛讲话,下山摘桃子。其实去广东那批人屁用没有。这也导致所谓“东江纵队”在土共内部长期没有话语权,反倒是东北四野的势力在两广当土皇上,叶剑英都混不开。直到陶铸完蛋,林彪完蛋,四野帮在广东被连根拔起,花帅才能从回广东经验,南天王世袭罔替。
#52 Re: 当年满洲既有农田又有矿产工业,美帝为啥要把这么好一块地方划给苏联
之前日军抽调华中驻军去华北扫荡,华中国军怎么不乘机反攻?
ridgway 写了: 2025年 9月 24日 10:51这个正是豫湘桂的直接或者间接后果,日军主力都调去打豫湘桂对付国军了,共军才乘机局部反攻扩张根据地,这是日军对共军主动战略收缩的结果,不是共军战力压倒日军迫使日军战略收缩。
#54 Re: 当年满洲既有农田又有矿产工业,美帝为啥要把这么好一块地方划给苏联
1940年11月28日,中国派遣军高级参谋真田穰一郎大佐奉派返回东京向参谋本部报告了对《中国事变处理纲要》不满的意见。真田大佐在报告中提出:“整理收缩兵力为作战带来严重障碍。”“当前我在华兵力:华北25万,华中29万6千,华南16万6千。此外,定员外有1万6千,总共72万8千,航空部队共20个中队(其中,华北8个中队,华中6个中队,华南6个中队)。”(注:《战史丛书(20)·大本营陆军部(2)》,第202页。)而“中国派遣军主张:包括华南方面军在内,1941年维持72万8千人的现状,1942年为68万,1943年仍为68万,1944年为60万”。(注:《战史丛书(20)·大本营陆军部 (2)》,第202—203页。)他还提出:“主要占领区的治安现状, 其安定程度的顺序为蒙疆、三角地带、武汉地区、以华北为最差。”(注:《战史丛书(20)·大本营陆军部(2)》,第203页。)中国派遣军,“1941年度为巩固华北,由华中向华北抽调约两个师团,以便进行彻底扫荡;对武汉方面要整理收缩江南地区”。(注:《战史丛书(20)·大本营陆军部(2)》,第203页:《战史丛书(18)·北支の治安战(1)》,第452页。)
#55 Re: 当年满洲既有农田又有矿产工业,美帝为啥要把这么好一块地方划给苏联
这只是个建议,是否真的实施了则是一个疑问,如果真调了两个师团从华中去华北,还是需要提供这两个师团的番号和具体抽调日期。
还有一点,华北日军也不就是100%对付共军,国军在华北一样有大量敌后游击部队。
idocare 写了: 2025年 9月 24日 12:421940年11月28日,中国派遣军高级参谋真田穰一郎大佐奉派返回东京向参谋本部报告了对《中国事变处理纲要》不满的意见。真田大佐在报告中提出:“整理收缩兵力为作战带来严重障碍。”“当前我在华兵力:华北25万,华中29万6千,华南16万6千。此外,定员外有1万6千,总共72万8千,航空部队共20个中队(其中,华北8个中队,华中6个中队,华南6个中队)。”(注:《战史丛书(20)·大本营陆军部(2)》,第202页。)而“中国派遣军主张:包括华南方面军在内,1941年维持72万8千人的现状,1942年为68万,1943年仍为68万,1944年为60万”。(注:《战史丛书(20)·大本营陆军部 (2)》,第202—203页。)他还提出:“主要占领区的治安现状, 其安定程度的顺序为蒙疆、三角地带、武汉地区、以华北为最差。”(注:《战史丛书(20)·大本营陆军部(2)》,第203页。)中国派遣军,“1941年度为巩固华北,由华中向华北抽调约两个师团,以便进行彻底扫荡;对武汉方面要整理收缩江南地区”。(注:《战史丛书(20)·大本营陆军部(2)》,第203页:《战史丛书(18)·北支の治安战(1)》,第452页。)
#56 Re: 当年满洲既有农田又有矿产工业,美帝为啥要把这么好一块地方划给苏联
ridgway 写了: 2025年 9月 24日 15:49这只是个建议,是否真的实施了则是一个疑问,如果真调了两个师团从华中去华北,还是需要提供这两个师团的番号和具体抽调日期。
还有一点,华北日军也不就是100%对付共军,国军在华北一样有大量敌后游击部队。
华北日军主力在河南和山西一侧与国民党军队对峙在黄河 和中条山 战线
中条山这个地方 有大量国民党军队,当时日军出动大量兵力 应该是好几个师团 清剿过这里
#57 Re: 当年满洲既有农田又有矿产工业,美帝为啥要把这么好一块地方划给苏联
根据网络搜索,华北方面军的兵力一般稳定在25万左右,1941年跟1940年比,并未大幅增加。
华北方面军的兵力在战争期间并非固定,在巅峰时期兵力曾达到30多万人,而自1938年起,兵力则大致稳定在25万人左右,主要负责占领和控制华北地区。
华北方面军兵力变化概要
代码: 全选
最高峰时期:
在成立初期和发展过程中,华北方面军的兵力最高曾达到30多万人,包括下辖的两个军以及多个直属师团和独立旅团。
稳定时期:
自1938年开始,华北方面军的兵力趋于稳定,大致在25万人左右,以应对在华北地区与中国军队(主要是八路军)的作战
idocare 写了: 2025年 9月 24日 12:421940年11月28日,中国派遣军高级参谋真田穰一郎大佐奉派返回东京向参谋本部报告了对《中国事变处理纲要》不满的意见。真田大佐在报告中提出:“整理收缩兵力为作战带来严重障碍。”“当前我在华兵力:华北25万,华中29万6千,华南16万6千。此外,定员外有1万6千,总共72万8千,航空部队共20个中队(其中,华北8个中队,华中6个中队,华南6个中队)。”(注:《战史丛书(20)·大本营陆军部(2)》,第202页。)而“中国派遣军主张:包括华南方面军在内,1941年维持72万8千人的现状,1942年为68万,1943年仍为68万,1944年为60万”。(注:《战史丛书(20)·大本营陆军部 (2)》,第202—203页。)他还提出:“主要占领区的治安现状, 其安定程度的顺序为蒙疆、三角地带、武汉地区、以华北为最差。”(注:《战史丛书(20)·大本营陆军部(2)》,第203页。)中国派遣军,“1941年度为巩固华北,由华中向华北抽调约两个师团,以便进行彻底扫荡;对武汉方面要整理收缩江南地区”。(注:《战史丛书(20)·大本营陆军部(2)》,第203页:《战史丛书(18)·北支の治安战(1)》,第452页。)
#59 Re: 当年满洲既有农田又有矿产工业,美帝为啥要把这么好一块地方划给苏联
1941年2月14日, 日本中国派遣军正式下达命令,从第十一军中抽调第三十三师团(缺一个步兵联队),从第十三军中抽调第十七师团增援华北。(注:《战史丛书(90)·支那事变陆军作战(3)》,第333页。)
ridgway 写了: 2025年 9月 24日 15:49这只是个建议,是否真的实施了则是一个疑问,如果真调了两个师团从华中去华北,还是需要提供这两个师团的番号和具体抽调日期。
还有一点,华北日军也不就是100%对付共军,国军在华北一样有大量敌后游击部队。
#60 Re: 当年满洲既有农田又有矿产工业,美帝为啥要把这么好一块地方划给苏联
33师团在华北方面军序列也就待了7个月,1941年3月跟国军打了锦江作战,1941年4月调到华北,1941年11月就调到缅甸去了。
成军后,第33师团立即被投入中国战场,被配置在湖北省的第11军作战序列,首场战役为1939年9月的第一次长沙会战;1940年第33师团配属于第13师团投入枣宜会战,这在日方铁道运输单位运送给第13师团的补充人员之文件上可资证明[1][2]。1941年初,中国派遣军决定将第33师团挪用北方,在1941年3月执行锦江作战,但在该役蒙受较大损失。但大部分部队在1941年4月还是移防到山西省,但在这次移防33师取消了编装中的侦查团。
日美开战前,第33师团在1941年11月6日移编给第15军,离开山西。
缅甸战役
太平洋战争开战后,就被编入第15军的战斗序列参加缅甸攻略战,1942年(昭和17年)1月由泰国曼谷取道陆路挥军缅甸。
idocare 写了: 2025年 9月 24日 16:431941年2月14日, 日本中国派遣军正式下达命令,从第十一军中抽调第三十三师团(缺一个步兵联队),从第十三军中抽调第十七师团增援华北。(注:《战史丛书(90)·支那事变陆军作战(3)》,第3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