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都是国内生产过剩,这次会引发三战么?

对应老买买提的军事天地,观点交锋比较激烈,反驳不留情面,请作好心理准备。因为此版帖子太多,所以新帖不出现在首页新帖列表,防止首页新帖刷屏太快。


版主: Softfist

回复
川小小(大大是我的好哥们)楼主
职业作家
职业作家
帖子互动: 104
帖子: 764
注册时间: 2025年 1月 25日 18:39

#1 历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都是国内生产过剩,这次会引发三战么?

帖子 川小小(大大是我的好哥们)楼主 »

如果历史再次重复,三战可能不远了。

superdsb(超级大傻逼)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548
帖子: 15689
注册时间: 2022年 10月 3日 16:36

#2 Re: 历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都是国内生产过剩,这次会引发三战么?

帖子 superdsb(超级大傻逼) »

三站就是大家一起死

头像
wansui(wanwansui)
职业作家
职业作家
帖子互动: 48
帖子: 689
注册时间: 2025年 4月 4日 14:39

#3 Re: 历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都是国内生产过剩,这次会引发三战么?

帖子 wansui(wanwansui) »

生产过剩必然导致穷兵黩武,现在世界上的战争全是土共在打。核威慑下大国之间是不可能打的。所以土共可以打赢台湾但打不赢全球封锁的贸易战。

Livermore1930(昵称)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530
帖子: 6185
注册时间: 2024年 3月 2日 09:40

#4 Re: 历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都是国内生产过剩,这次会引发三战么?

帖子 Livermore1930(昵称) »

川小小 写了: 2025年 10月 11日 13:40

如果历史再次重复,三战可能不远了。

只是中国生产过剩,其他国家都在通胀,剩啥了? :lol:

:lol: :lol: :lol: :lol: :lol: :lol:
:twisted: :twisted: :twisted: :twisted: :twisted: :twisted:
小红叔(小红叔网红)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138
帖子: 7456
注册时间: 2022年 11月 12日 14:58

#5 Re: 历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都是国内生产过剩,这次会引发三战么?

帖子 小红叔(小红叔网红) »

已经开始了,还有人不明白的

总设计师最大成就其实是:
把工人农民阶级偷偷顺利从国家主任忽悠成打工仔地位,偷偷改成资本主义

俺为宝书抓翻墙的增国库收入:
redot,UncleTony,chinaren,fulvshou,saibaster,mlforlife,SOD,matlab,F1450,becky,changjiang,midlander,DongshanGe,autoking,redcar,lahei

图片
buce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276
帖子: 8108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21:52

#6 Re: 历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都是国内生产过剩,这次会引发三战么?

帖子 buce »

中国生产太多 通缩了
欧美印钱太多 通胀了
本来互补抵消 是件好事
结果现在脱钩了 两边都麻烦

robinson03
知名作家
知名作家
帖子互动: 76
帖子: 1019
注册时间: 2023年 10月 27日 11:15

#7 Re: 历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都是国内生产过剩,这次会引发三战么?

帖子 robinson03 »

再不脱钩,不久黄人是奴隶主,白人是奴隶,成何体统?

jcg2000(苏北老农,铁链锁女)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455
帖子: 7322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3日 22:37

#8 Re: 历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都是国内生产过剩,这次会引发三战么?

帖子 jcg2000(苏北老农,铁链锁女) »

这是一个在历史学界和经济史学界极具争议性的命题,它主要源于马克思主义和某些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解释。简单地将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归结为“生产过剩”是一个过于简单化和片面的结论,但它确实指出了当时世界经济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深层矛盾。

更准确的表述是:由资本主义内生性矛盾(如生产相对过剩、消费不足、贫富差距)所引发的周期性经济危机,是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深层背景和重要催化剂,但并非唯一的、甚至不是最直接的原因。 战争的直接引爆点通常是地缘政治、民族主义、军事主义和复杂的联盟体系。

下面我们来分别剖析一战和二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1. “生产过剩”论的视角:
    ·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欧美列强的工业生产能力。
    · 各国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普遍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和高关税政策,导致了全球市场的割裂。
    · 后起的工业强国(如德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市场和殖民地,这与老牌殖民帝国(如英国、法国)的利益产生了尖锐冲突。这种对市场和原料产地的争夺,可以被看作是“生产过剩”压力下的一种外部转移。
    · 因此,帝国主义国家间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争夺,是战争的重要经济动因。
  2. 更全面的解释(直接原因与深层原因):
    · 民族主义与军国主义: 欧洲各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军国主义思想盛行,各国展开了疯狂的军备竞赛(尤其是英德之间的海军竞赛)。
    · 帝国主义与殖民争夺: 正如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所论述的,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海外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必然走向冲突。
    · 复杂的联盟体系: 同盟国(德、奥、意)与协约国(英、法、俄)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使得任何局部冲突都可能演变为全面战争。
    · 直接导火索: 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被刺)是引爆战争的直接火星。

小结: 一战的根源更侧重于帝国主义列强对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政治性争夺。经济竞争(包括对市场的争夺)是这种霸权争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很难说“生产过剩”是唯一或主要原因。地缘政治、民族仇恨和军事同盟体系扮演了更直接的角色。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

  1. “生产过剩”论的视角(在这里更适用):
    ·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萧条是理解二战起源的关键。大萧条常被解释为一次典型的资本主义生产过剩(或有效需求不足)危机。
    · 大萧条导致全球贸易崩溃,失业率飙升,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 为了应对危机,德、日、意等国走上了法西斯主义道路。它们的经济模式是高度集中的战时经济,通过大规模军事开支来消化过剩产能和解决就业问题(如德国的“杨格计划”和高速公路建设,实质上是为战争做准备)。
    · 这种以军事工业为核心的经济模式,其内在逻辑要求对外扩张,以掠夺更多的资源(如石油、橡胶、金属)和生存空间(如德国的“生存空间”理论),从而最终引发了战争。
  2. 更全面的解释:
    · 《凡尔赛和约》的遗留问题: 一战后对德国的苛刻惩罚,埋下了德国民族复仇主义的种子,为纳粹上台提供了土壤。
    · 法西斯主义的崛起: 希特勒、墨索里尼和日本军国主义集团奉行极权主义、种族主义和扩张主义,这是战争最直接的驱动力。
    · 绥靖政策的失败: 英法等国为避免战争,对德、意、日的侵略行为(如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入侵中国东北)采取绥靖政策,反而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气焰。
    · 地缘战略冲突: 德国在欧洲寻求霸权,日本在亚洲寻求建立“大东亚共荣圈”,这与既有国际秩序和英美等国的利益发生了不可调和的冲突。

小结: 对于二战,经济大萧条(其根源包含生产过剩的矛盾)所引发的政治极端化(法西斯上台)和各国通过对外扩张来转嫁国内危机的策略,是战争爆发的核心逻辑之一。 在这个层面上,“生产过剩”的解释力比在一战中要强得多。

总结

将两次世界大战归因于“生产过剩”,是抓住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核心矛盾,但忽略了上层建筑(政治、军事、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力。

· 这是一个“深层原因”而非“直接原因”。 生产过剩导致的经济危机,加剧了国内社会矛盾和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竞争,为极端意识形态(如法西斯主义)和战争政策提供了温床。
· 战争是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意识形态等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 如果只谈生产过剩,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同样面临经济危机,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走出了困境,而德国却走向了战争。

因此,更严谨的说法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内部矛盾(周期性经济危机是其表现之一)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深层土壤和重要推动力,而具体的战争形态和爆发时机,则由当时特定的地缘政治格局、民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冲突所直接决定。

回复

回到 “军事天地(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