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一下中亚地区出土龙山文化到夏朝之间中文文物
版主: Caravel, TheMatrix, molen
讨论一下中亚地区出土龙山文化到夏朝之间中文文物
Background和Credit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先秦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李学勤先生曾经在文章中提及,
2000年6月(另说9月),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希伯尔特博士在中亚安诺遗址发掘到一枚碳14校正测年约公元前2300年(另说公元前1920年到公元前2870年之间)(另说根据地层金属器分期不晚于公元前15世纪)的方型印章。
印章图案被确认为文字,而不是符号,没有什么争议。李学勤认为,此印上所有文字符号均可以在后世甲骨文中找到,可解读为“乙木五一匚”。有评论认为,意思是在春季用筐盛放51份祭品祭祀(太皞)。
需要指出的是,这不是中亚地区出现唯一的甲骨文类似文字符号。殷商常见的空心十字【亚】字符号,在中亚也屡有发现。包括在安诺AS/5出土了一件红陶纺轮,上面就有【亚】及另一个符号【丰】(?),重复三次。和今天产地或生产者标记相似。
一些常识
仰韶文化约为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2700年。龙山文化距今约5000~4000年。夏朝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先商时期(约前21世纪─约前17世纪)。商朝(约前17世纪─约前11世纪)。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文物出现在晚商时期,公元前1300年左右。
李学勤指出,媒体报道称安诺为“大夏·玛剑类型(Bactria Margiana Archaeology Complex)”,“略当我国的夏代”。“1904年美国考古学者彭北莱在那里发掘,出有彩陶。后来瑞典安特生看到仰韶文化的彩陶,就引安诺的材料,提倡中国文化西来说。西来说早已被否定了,但大家都会记得安诺遗址的名字。”
“安诺所属文化,苏联学者做过一系列工作,命名为安诺文化,是铜石并用时期的彩陶文化,定其年代为公元前第5千纪至3千纪初,这比现在报导的年代早。同时,过去只知道该文化有红铜小件工具和饰物,今报导则说有青铜斧。是不是现在发掘到的是该文化的延续?需要等待新发掘报告的发表。”
中国本土发现最早的文字是4200年前龙山文化的丁公陶文。但学者们认为丁公陶文是一种死文字。和甲骨文没有(传承)关系。
争议讨论
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加上中国从来不缺民族主义考古学家,有人质疑这是汉代的文物。可能汉代以前没有民族主义历史学家满意的证据能证明东亚和中亚的可能文化交流。
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及研究员陈星灿也讨论了其地层年代问题。到目前为止,国际上承认其公元前2300年左右的结论。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先秦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李学勤先生曾经在文章中提及,
2000年6月(另说9月),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希伯尔特博士在中亚安诺遗址发掘到一枚碳14校正测年约公元前2300年(另说公元前1920年到公元前2870年之间)(另说根据地层金属器分期不晚于公元前15世纪)的方型印章。
印章图案被确认为文字,而不是符号,没有什么争议。李学勤认为,此印上所有文字符号均可以在后世甲骨文中找到,可解读为“乙木五一匚”。有评论认为,意思是在春季用筐盛放51份祭品祭祀(太皞)。
需要指出的是,这不是中亚地区出现唯一的甲骨文类似文字符号。殷商常见的空心十字【亚】字符号,在中亚也屡有发现。包括在安诺AS/5出土了一件红陶纺轮,上面就有【亚】及另一个符号【丰】(?),重复三次。和今天产地或生产者标记相似。
一些常识
仰韶文化约为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2700年。龙山文化距今约5000~4000年。夏朝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先商时期(约前21世纪─约前17世纪)。商朝(约前17世纪─约前11世纪)。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文物出现在晚商时期,公元前1300年左右。
李学勤指出,媒体报道称安诺为“大夏·玛剑类型(Bactria Margiana Archaeology Complex)”,“略当我国的夏代”。“1904年美国考古学者彭北莱在那里发掘,出有彩陶。后来瑞典安特生看到仰韶文化的彩陶,就引安诺的材料,提倡中国文化西来说。西来说早已被否定了,但大家都会记得安诺遗址的名字。”
“安诺所属文化,苏联学者做过一系列工作,命名为安诺文化,是铜石并用时期的彩陶文化,定其年代为公元前第5千纪至3千纪初,这比现在报导的年代早。同时,过去只知道该文化有红铜小件工具和饰物,今报导则说有青铜斧。是不是现在发掘到的是该文化的延续?需要等待新发掘报告的发表。”
中国本土发现最早的文字是4200年前龙山文化的丁公陶文。但学者们认为丁公陶文是一种死文字。和甲骨文没有(传承)关系。
争议讨论
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加上中国从来不缺民族主义考古学家,有人质疑这是汉代的文物。可能汉代以前没有民族主义历史学家满意的证据能证明东亚和中亚的可能文化交流。
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及研究员陈星灿也讨论了其地层年代问题。到目前为止,国际上承认其公元前2300年左右的结论。
上次由 牛河梁 在 2023年 1月 8日 18:41 修改。
标签/Tags:
Re: 讨论一下中亚地区出土龙山夏代之间中文文物

大夏(BMAC的B)和安德罗诺沃及Yaz属于(原始)印度-伊朗文化。用人话说,就是雅利安的起源。BMAC所在地区也紧邻后世西方伪史里最早记载的雅利安人,米底王国(印欧文字里的mid-【中国】)附近。从纬度上讲,BMAC也处于印欧诸亚文化的中间。
需要注意的是,安德罗诺沃等在天山以东的中属中亚也有分布,但这里没有画出来。可能和中国有关。
BMAC处于著名的内亚通道。是【牛河梁】关于雅利安西征理论的重要枢纽地区。
上次由 牛河梁 在 2023年 1月 8日 19:14 修改。
Re: 讨论一下中亚地区出土龙山文化到夏朝之间中文文物
太昊说之所以有趣。有几点:牛河梁 写了: 2023年 1月 8日 20:11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书关于太皞记载和这个印相符。
《礼记·月令》记载:其帝太皞,其神句芒。。。食麦与羊,其器以输达。
太皞是木帝。《汉书·律历志》:庖牺继天而王,为百王先。首德始于木,故帝为太昊。
作为上古神话人物,祭祀BMAC的食物(麦与羊),继天(山)而王。
1、太昊是汉族公认的人文始祖。中国官方史籍《史记》记载:太昊。。。作书契以代结绳之政。如果BMAC印供奉的是太昊,为中国创立文字很合理。
2、《吕氏春秋》记载,太昊是天帝的东方青帝。但伏羲故里在中原的西方,属于中亚的甘肃。这个很难解释。但如果太昊时政治中心在天(山)。就很好解释。因为甘肃在天山的东面。伏羲氏带着文字顺黄河而下,成为黄河流域诸多民族共族,也合理。
Re: 讨论一下中亚地区出土龙山文化到夏朝之间中文文物
以下内容是我看来的,不知道真假。主要脉络来自“翔子神话推理师”。文字是我写的。蓝色为翔子考证、推理的成果。
大家都知道汉藏同源、从印度、缅甸北上的。所以汉从高原上下来,第一站很可能就是成都。黄帝的正妻嫘祖养蚕。四川是蚕丝发源地。涿鹿之战打败蚩尤,战场在成都附近。三苗跑进周围十万大山,为现代苗族,他们认蚩尤为祖先。涿鹿之战,天降大雾,黄帝靠指南车认方向。大家都知道蜀犬吠日,甘肃、张家口没有什么大雾。黄帝的盟友旱跋着青衣。青衣江在成都旁边,青城山、老子的青牛皆在附近。
黄帝、尧舜禹在成都平原,包括三星堆、金沙遗址那些地方。“舜耕历山,一年成聚,两年成邑,三年成都”。大家都知道成都地名几千年没变过。大禹治水。山区治什么水?整个甘肃都不可能需要治水。渭河平原也不需要治水,因为排水良好,没有洪涝灾害(渭河有水灾还是在三门峡水库修成之后)。成都平原可以,一开始平原积水,禹挖排水渠排干沼泽来耕种。所以夏在成都平原。不排除后来搬迁,从汉中出汉水。汉水古称夏水,三国蔡瑁驻扎夏口。夏口者,夏水入江之水口也。夏没有文字,或者文字写在帛上烂掉了。
商灭夏。商外来的,带来甲骨文。这和楼主说的一致。可能出四川的夏被灭,余部退回四川。后来又被商追击,或者别的战乱导致三星堆自毁埋葬礼器。
周继承商的文字写法和读音,但是发明形声字以记载自己的语言。周认夏为始祖,取夏的祖先传说(黄帝、尧舜禹)。
此为中国上古史。别的中国大地上千百部落,龙山、良渚之类,后来都被周同化了或者杀了,所以忘记了自己的上古史。周征淮夷还记得吗。淮河以南都是夷。北美洲几百部落相互语言不同。福建隔座山语言就不同。正是上古中国大地上千百部落的写照。其中黄帝一支传承流传至今。
update:看到一个帖子: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5648-1 ... l?mobile=1
其假说盘龙城(正在夏口或者附近)是倒数第二个夏都,被商征讨后继续搬迁到蜀,三星堆是最后一个夏都(金沙遗址呢?)我觉得很合乎逻辑。特别要注意一下后面的读者评论,关于太康墓和杞国的。
大家都知道汉藏同源、从印度、缅甸北上的。所以汉从高原上下来,第一站很可能就是成都。黄帝的正妻嫘祖养蚕。四川是蚕丝发源地。涿鹿之战打败蚩尤,战场在成都附近。三苗跑进周围十万大山,为现代苗族,他们认蚩尤为祖先。涿鹿之战,天降大雾,黄帝靠指南车认方向。大家都知道蜀犬吠日,甘肃、张家口没有什么大雾。黄帝的盟友旱跋着青衣。青衣江在成都旁边,青城山、老子的青牛皆在附近。
黄帝、尧舜禹在成都平原,包括三星堆、金沙遗址那些地方。“舜耕历山,一年成聚,两年成邑,三年成都”。大家都知道成都地名几千年没变过。大禹治水。山区治什么水?整个甘肃都不可能需要治水。渭河平原也不需要治水,因为排水良好,没有洪涝灾害(渭河有水灾还是在三门峡水库修成之后)。成都平原可以,一开始平原积水,禹挖排水渠排干沼泽来耕种。所以夏在成都平原。不排除后来搬迁,从汉中出汉水。汉水古称夏水,三国蔡瑁驻扎夏口。夏口者,夏水入江之水口也。夏没有文字,或者文字写在帛上烂掉了。
商灭夏。商外来的,带来甲骨文。这和楼主说的一致。可能出四川的夏被灭,余部退回四川。后来又被商追击,或者别的战乱导致三星堆自毁埋葬礼器。
周继承商的文字写法和读音,但是发明形声字以记载自己的语言。周认夏为始祖,取夏的祖先传说(黄帝、尧舜禹)。
此为中国上古史。别的中国大地上千百部落,龙山、良渚之类,后来都被周同化了或者杀了,所以忘记了自己的上古史。周征淮夷还记得吗。淮河以南都是夷。北美洲几百部落相互语言不同。福建隔座山语言就不同。正是上古中国大地上千百部落的写照。其中黄帝一支传承流传至今。
update:看到一个帖子: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5648-1 ... l?mobile=1
其假说盘龙城(正在夏口或者附近)是倒数第二个夏都,被商征讨后继续搬迁到蜀,三星堆是最后一个夏都(金沙遗址呢?)我觉得很合乎逻辑。特别要注意一下后面的读者评论,关于太康墓和杞国的。
上次由 verdelite 在 2023年 1月 9日 01:28 修改。
没有光子;也没有量子能级,量子跃迁,量子叠加,量子塌缩和量子纠缠。
Re: 讨论一下中亚地区出土龙山文化到夏朝之间中文文物
当然夏商文化都有草原影响。这个是国内考古界的共识。商代不止有草原影响,贵族墓的骨骼方面也有些北亚特色。
你说夏完全来自草原,基本都是胡扯。不过基本神话和基本信仰,草原区和农耕区本来就是通的,长距离贵重物品的交易通道
一直存在。技术上来说,东亚的小米一直传到中亚,西亚的小麦和绵羊也类似。这是龙山时期就发生的事情。
大禹,后羿,希拉克勒斯的事迹的原型是高度重合的,表明的是这类神话都来自非常古老的亚欧大陆古老人群的遗产。
四方神信仰更是可能追溯到万年以前。美洲土著和东亚各族的基础天文观测,尤其是对北天极的观测,
是高度类似的,这个手艺,很可能在一两万年前就有了。太昊无非就是其中的东方神而已。
你说夏完全来自草原,基本都是胡扯。不过基本神话和基本信仰,草原区和农耕区本来就是通的,长距离贵重物品的交易通道
一直存在。技术上来说,东亚的小米一直传到中亚,西亚的小麦和绵羊也类似。这是龙山时期就发生的事情。
大禹,后羿,希拉克勒斯的事迹的原型是高度重合的,表明的是这类神话都来自非常古老的亚欧大陆古老人群的遗产。
四方神信仰更是可能追溯到万年以前。美洲土著和东亚各族的基础天文观测,尤其是对北天极的观测,
是高度类似的,这个手艺,很可能在一两万年前就有了。太昊无非就是其中的东方神而已。
Re: 讨论一下中亚地区出土龙山文化到夏朝之间中文文物
真要想扯淡,还不如编造小河公主呢。把这位美女编造成西王母,所处的塔里木盆地就是昆仑之虚。小河人群的常染色体最近也出来了,21年的nature。他们是土著,古北亚的成分非常高,非常纯。所以意淫雅利安还不如意淫古北亚呢。可惜的就是古北亚人群基本都不见了,只剩下很少的一点血统在现代人类里。
-
- 论坛支柱
2024年度优秀版主
TheMatrix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262
- 帖子: 13185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00:35
Re: 讨论一下中亚地区出土龙山文化到夏朝之间中文文物
希拉克勒斯是什么地的传说?cozofxx 写了: 2023年 1月 8日 22:51 当然夏商文化都有草原影响。这个是国内考古界的共识。商代不止有草原影响,贵族墓的骨骼方面也有些北亚特色。
你说夏完全来自草原,基本都是胡扯。不过基本神话和基本信仰,草原区和农耕区本来就是通的,长距离贵重物品的交易通道
一直存在。技术上来说,东亚的小米一直传到中亚,西亚的小麦和绵羊也类似。这是龙山时期就发生的事情。
大禹,后羿,希拉克勒斯的事迹的原型是高度重合的,表明的是这类神话都来自非常古老的亚欧大陆古老人群的遗产。
四方神信仰更是可能追溯到万年以前。美洲土著和东亚各族的基础天文观测,尤其是对北天极的观测,
是高度类似的,这个手艺,很可能在一两万年前就有了。太昊无非就是其中的东方神而已。
Re: 讨论一下中亚地区出土龙山文化到夏朝之间中文文物
1、BMAC是农耕经济,种植大小麦,饲养绵羊。不怎么草原。cozofxx 写了: 2023年 1月 8日 22:51 当然夏商文化都有草原影响。这个是国内考古界的共识。商代不止有草原影响,贵族墓的骨骼方面也有些北亚特色。
你说夏完全来自草原,基本都是胡扯。不过基本神话和基本信仰,草原区和农耕区本来就是通的,长距离贵重物品的交易通道
一直存在。技术上来说,东亚的小米一直传到中亚,西亚的小麦和绵羊也类似。这是龙山时期就发生的事情。
大禹,后羿,希拉克勒斯的事迹的原型是高度重合的,表明的是这类神话都来自非常古老的亚欧大陆古老人群的遗产。
四方神信仰更是可能追溯到万年以前。美洲土著和东亚各族的基础天文观测,尤其是对北天极的观测,
是高度类似的,这个手艺,很可能在一两万年前就有了。太昊无非就是其中的东方神而已。
2、太昊这个名字本身没有东方的意思。太-大-de。de,from。太一生水,大一生水,de一gen水;太昊,大昊,de昊的帝。受命于(白)天的帝。
Re: 讨论一下中亚地区出土龙山文化到夏朝之间中文文物
【牛河梁】理论一个猜想:雅利安源自于美洲。cozofxx 写了: 2023年 1月 8日 22:59 真要想扯淡,还不如编造小河公主呢。把这位美女编造成西王母,所处的塔里木盆地就是昆仑之虚。小河人群的常染色体最近也出来了,21年的nature。他们是土著,古北亚的成分非常高,非常纯。所以意淫雅利安还不如意淫古北亚呢。可惜的就是古北亚人群基本都不见了,只剩下很少的一点血统在现代人类里。
-
- 论坛支柱
2024年度优秀版主
TheMatrix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262
- 帖子: 13185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00:35
Re: 讨论一下中亚地区出土龙山文化到夏朝之间中文文物
大禹,后羿,赫克勒斯,都是半人神。
功绩也都是绕天一周完成若干任务。本质讲的都是上古天文学对星空的划分和北斗崇拜。
这些基础神话的来源基本都是天文学。
美洲铜矿当然有可能和欧亚大陆的青铜有关,不过也还是依然需要进一步的考古证据。
功绩也都是绕天一周完成若干任务。本质讲的都是上古天文学对星空的划分和北斗崇拜。
这些基础神话的来源基本都是天文学。
美洲铜矿当然有可能和欧亚大陆的青铜有关,不过也还是依然需要进一步的考古证据。
Re: 讨论一下中亚地区出土龙山文化到夏朝之间中文文物
铜矿先不说。美洲人和东亚、北亚人的基因关系证据还是很硬的。人类进入美洲并不是单向。有基因根据有三次流向旧大陆。语言学证据也很硬。包括有些美洲原住民词汇我都听得懂。cozofxx 写了: 2023年 1月 9日 21:27 大禹,后羿,赫克勒斯,都是半人神。
功绩也都是绕天一周完成若干任务。本质讲的都是上古天文学对星空的划分和北斗崇拜。
这些基础神话的来源基本都是天文学。
美洲铜矿当然有可能和欧亚大陆的青铜有关,不过也还是依然需要进一步的考古证据。
BMAC内亚通道以及河西走廊和东亚的联系紧密。不仅有青铜麦羊和田玉,穆天子西游、大月氏西迁,汉末以后外逃中亚的汉人应该也不少。被苏修盗掘的阿富汗黄金之丘,里面就同时有中原汉族葬俗加上雅利安葬俗。
玄鸟也是美亚欧共同崇拜。包括亚字型墓葬的秦的【秦】字,就是玄鸟抓禾。和现代“西方”国家鹰国徽没啥区别。
Re: 讨论一下中亚地区出土龙山文化到夏朝之间中文文物
玄鸟在不同部族的定义不见得完全一样,有些地方是燕子,有些地方是一种吃鱼的猫头鹰。商人的玄鸟很可能是这类猫头鹰。古希腊神话里,雅典娜的神鸟也是拜猫头鹰,这玩意儿很可能也是个草原传统。山海经,里的东海神,北海神,禺鸮,禺强,就是这么一对鱼鹰。阿兹特克人的东方神,北方神,也是哥俩好。应龙,就是鹰龙,也是这么个玩意儿。这也是整个欧亚大陆都有的底层信仰。所以西来,北来,东来这些假说,都别太当真。狩猎采集者都是高度移动性的,和定居农民不同。亚洲和美洲的交流当然很可能一直都有。这也是老观点了,美国主流考古圈子不认,中国的无所谓的。
Re: 讨论一下中亚地区出土龙山文化到夏朝之间中文文物
图章也可以是Classified这种到处盖印的。没准这个是盖祭品的。别拿错了。
没有那个时代背景,先秦古文不好懂。但汉代印说不过去。汉代古文传世很多,今人还是能读懂的。
Re: 讨论一下中亚地区出土龙山文化到夏朝之间中文文物
这个印章好,可以复制一个来用(买的书上盖一个印)
另为它出现在中亚也可能是贸易的结果。就像中国不少地方有玉制品。但是不一定都是自己做的。
另为它出现在中亚也可能是贸易的结果。就像中国不少地方有玉制品。但是不一定都是自己做的。
没有光子;也没有量子能级,量子跃迁,量子叠加,量子塌缩和量子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