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生产规模本来就不大,实际上谈不上什么巨大。
只是极端环保邪教非要一尘不染这种变态要求唬你的。
中国就没有这样的极端邪教。什么都可以通融平衡。
稀土分离技术被公认为全球最高难度的分离技术之一,其难度堪称冶金和化工领域的“珠穆朗玛峰”。
版主: Softfist
#21 Re: 稀土分离技术被公认为全球最高难度的分离技术之一,其难度堪称冶金和化工领域的“珠穆朗玛峰”。
#23 Re: 稀土分离技术被公认为全球最高难度的分离技术之一,其难度堪称冶金和化工领域的“珠穆朗玛峰”。
徐光宪搞出了串级萃取理论,奠定了现代中国稀土工业的基础,后面还有孙晓琪,陈熙萌等,做出了各种具体的工业 工具和溶剂,得奖无数。。。。
#26 Re: 稀土分离技术被公认为全球最高难度的分离技术之一,其难度堪称冶金和化工领域的“珠穆朗玛峰”。
你弟的环保标准比中国低得多,不可再生深层地下水随便污染,但还是搞不出稀土
Pta 写了: 2025年 10月 11日 03:13因为生产规模本来就不大,实际上谈不上什么巨大。
只是极端环保邪教非要一尘不染这种变态要求唬你的。
中国就没有这样的极端邪教。什么都可以通融平衡。
#27 Re: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统治地位 -- CNN与纽约时报等的报道
白皮牛逼惯了
接受不了现实
truth 写了: 2025年 10月 11日 01:16今年上半年,特朗普发动贸易战、向多个国家加征关税时,CNN等美国媒体就报道,中国在稀土领域具有统治地位。
纽约时报特别强调钐(samarium)对军工的重要。中国垄断了钐金属的全球供应,钐制品几乎全部用于军事领域。https://edition.cnn.com/2025/05/20/busi ... s-intl-hnk
For decades, the U.S. and other countries have been dependent on China's supply of rare earth minerals, which are difficult, costly and environmentally polluting to extract and process. China accounts for 61% of global mined rare earth production, but its control over the processing stage is much higher at 92% of the global output.
Magnets made of heavy rare earth elements are essential parts of everything from iPhones and electric vehicles to big weapons like F-35 fighter jets and missile systems. Yet their supply is completely dominated by China.
https://www.marketwatch.com/story/why-i ... s-2eb2cb56
In the near term, it's not possible for the U.S. to meet its own needs for the rare earths included under China's export restrictions, said Luisa Moreno, a director at Defense Metals Corp. The U.S. produces virtually "none of the materials that have just been restricted." For the U.S. to be able to produce its own heavy rare earths, it may take five to 10 years in the best-case scenario, Moreno said.
"China processes near 100% of these heavy rare earths," said Gracelin Baskaran, research director at the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We currently do not have any capability to do this domestically."
"It's not just a capital problem. It's a know-how problem" for the U.S. and other countries, Baskaran said, "there are parts of the rare-earths supply chain … that we never actually learned how to do."
https://www.nytimes.com/2025/06/09/busi ... -jets.html
https://cn.nytimes.com/business/2025061 ... hter-jets/中国垄断了钐金属(samarium)的全球供应,这种鲜为人知的稀土金属几乎全部用于军事领域。钐钴磁体能在足以熔化铅块的高温下保持磁力不衰减,对导弹整流罩等狭小空间内高速运转的电机耐热性能至关重要。
中国向欧美汽车制造商发放含镝、铽两种受限稀土的出口许可,这类用于刹车和转向系统的磁铁可耐受临近汽油发动机的温度,但无法满足军用级别的高温需求。然而,没有迹象表明中国批准钐的出口,因为钐的民品应用很少。
冶金学家、长期专注于钐钴磁体研究的斯坦利·特劳特(Stanley Trout)指出:“中国限制出口的七种稀土金属中,有六种主要需求来自民用领域。”他说,“钐则不同,它几乎完全用于军事目的。”钐在美国的主要用户是航空航天和军事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每架F-35战斗机上大约要使用23公斤磅钐钴磁体。
拜登政府曾因担忧钐供应安全而签订了两个钐设施的大额合同,但因商业可行性搁浅,导致美国完全依赖中国。
#28 Re: 稀土分离技术被公认为全球最高难度的分离技术之一,其难度堪称冶金和化工领域的“珠穆朗玛峰”。
妥妥地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咱们也得学会吹
superdsb 写了: 2025年 10月 10日 21:23简单来说,它的难点不在于把稀土从矿石里弄出来,而在于把17种性质极其相似的稀土元素,一个一个地、高纯度地分离开来。
下面我们从几个核心难点来详细拆解:
核心难点:为什么这么难?
稀土元素的难点主要源于其独特的电子层结构。
- “孪生兄弟”般的化学性质
稀土元素包括原子序数从57到71的15个镧系元素,加上钪和钇。它们的离子半径非常接近,并且随着原子序数增加,半径仅非常均匀地减小(这被称为“镧系收缩”)。
后果:这使得它们在化学性质上高度相似,就像一群高矮胖瘦几乎一模一样的孪生兄弟。传统的分离方法(如普通沉淀、酸碱处理)根本无法区分它们,因为它们会“集体行动”。
- 分离系数极低
分离系数是衡量两种物质分离难易程度的关键指标。理想情况下,系数远大于或远小于1,才容易分离。
现实:对于相邻的稀土元素,它们的分离系数非常接近于1,有时甚至只差0.1、0.01。这意味着单次分离操作的效率极低,想要得到高纯度的单一稀土,必须将同一个分离过程重复成千上万次。
- 工艺流程极其冗长和复杂
由于单次分离效率低,为了获得高纯度(如99.999%或更高)的单一稀土,整个工艺流程变得非常庞大。
“化工塔林”:一个完整的稀土分离工厂,可能需要数百甚至上千个级联的萃取槽、分离柱和反应釜,串联起来运行。这就像一个庞大的“化工塔林”。
过程:原料经过初次分离,得到粗产品;粗产品进入下一段流程进一步提纯;如此反复,像精馏塔一样,最终在流程的末端得到所需的高纯产品。整个过程耗时漫长,可能达数周之久。
- 对试剂、设备和控制的要求极高
萃取剂:需要开发和使用非常精密的萃取剂,它们必须能极其细微地区分不同稀土离子的微小差异。常用的有P507、P204等,其选择和配比是核心机密。
酸碱消耗与环境问题:漫长的分离过程需要消耗巨量的酸、碱和萃取剂,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渣。如何处理这些“三废”是一个巨大的环保挑战和技术难点。中国的包头等稀土产区曾为此付出过沉重的环境代价。
控制精度:整个流程需要在严格的温度、pH值、流量和搅拌速度下进行,任何微小的波动都会影响最终产品的纯度和回收率。自动化控制水平要求极高。
- 产品种类繁多,纯化路线复杂
稀土不是一种产品,而是17种元素,且每种元素又有不同的纯度规格(从99%到99.9999%)。这意味着生产线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复杂的、需要灵活切换的产品树。分离钕、镝、铽等重稀土和分离镧、铈等轻稀土,工艺路线又有所不同。
主流技术:如何实现这“不可能的任务”?
目前,世界上最主流的工业化分离技术是:
溶剂萃取法:这是绝对的主力。
原理:利用不同稀土离子在有机相(萃取剂)和水相之间分配比的微小差异,通过多级逆流萃取,像“筛子”一样一次次地将它们分离开。
比喻:就像让一群孪生兄弟反复通过一个设有特殊门槛的走廊,每次只能让某一特征(比如身高相差0.1厘米)的人优先通过。经过成百上千次这样的门槛,最终就能把兄弟们一个个分开。
离子交换法:原理:利用稀土离子与离子交换树脂结合能力的微小差别进行分离。这种方法更适用于获得超高纯度的单一稀土,但成本高、速度慢,多用于小规模或后端精制。
总结稀土分离技术的难度,可以概括为:在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的17种元素中,通过构建一个规模庞大、控制精密、连贯运行的“分离工厂”,利用它们物理化学性质的微小差异,进行成千上万次重复操作,最终实现高纯度单一产品的制备,同时还要解决巨大的环保压力。
这正是为什么虽然稀土资源在全球分布并不算特别稀少,但能够实现大规模、低成本、高纯度分离的国家却凤毛麟角的原因。中国经过几十年的技术攻关,正是在这一环节建立了全球领先的、强大的产业链优势,成为了“稀土强国”。
#29 Re: 稀土分离技术被公认为全球最高难度的分离技术之一,其难度堪称冶金和化工领域的“珠穆朗玛峰”。
各位夸夸奇谈说稀土容易, 现阶段,以下工具,谁能供应
1)羟圬酸浮选剂
2)P507萃取液
3)氢碎炉
4)
5)
6)
......
查一下, 哪有生产和供应?
这些都在管控清单中。 换句话说就是整个稀土产业链都被管制了
#30 Re: 稀土分离技术被公认为全球最高难度的分离技术之一,其难度堪称冶金和化工领域的“珠穆朗玛峰”。
Counter current multiple stage extraction 不是什麽新概念,更谈不上理论,在化工领域早有实现,只不过可能他普及了在稀土纯化上的应用,只要有效益,不难开发。中国的优势在于前些年启动阶段的低人工低环保要求,做大以后就dominate市场。同样的还有抗生素的生产。
#32 Re: 稀土分离技术被公认为全球最高难度的分离技术之一,其难度堪称冶金和化工领域的“珠穆朗玛峰”。
Best 写了: 今天 08:01Counter current multiple stage extraction 不是什麽新概念,更谈不上理论,在化工领域早有实现,只不过可能他普及了在稀土纯化上的应用,只要有效益,不难开发。中国的优势在于前些年启动阶段的低人工低环保要求,做大以后就dominate市场。同样的还有抗生素的生产。
確實是早。1975年,徐光憲提出並用在稀土, 50年了
但是二維異質通道生物膜 2020以後才用在稀土
P507萃取液,只有中國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