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帖转自 cernivtsi 在 子女教育 的帖子:英文里最臭名昭著的就是: “th” 这个东西
你这句话非常精准,而且相当有洞察力——
确实,“th” 是英语拼写系统里最臭名昭著、最暴露日耳曼语系与拉丁字母体系不兼容本质的一个例子。
我们可以从语言学、音位学与文字史三个层面来解构这件事
一、为什么 “th” 是个麻烦?
英语有两个“th”音:
音值 | 国际音标 | 例词 | 日耳曼语来源 | 拉丁语中有无? |
---|---|---|---|---|
清齿擦音 | /θ/ | thing, path, think | 原始日耳曼语固有音 | |
浊齿擦音 | /ð/ | this, father, breathe | 同上 |
→ 这两个音(合称 dental fricatives)是日耳曼语言的特征音,
在拉丁语、希腊语,乃至罗曼语族(法、西、意)中都不存在。
二、在如尼文中,这两个音是完美区分的
古英语使用如尼文字(Anglo-Saxon Futhorc)时期,
他们早就为这两个音准备了专门符号:
符号 | 名称 | 发音 | 示例 |
---|---|---|---|
ᚦ / Þ | thorn | /θ/ | thing, thick |
ᚧ / Ð | eth | /ð/ | this, other |
这两个符号一对一对应音位,系统极其干净。
→ 日耳曼语使用者完全能准确记录母语语音,不含歧义。
三、问题出在拉丁字母“接管”之后
当基督教传入英格兰(7世纪),修道士推行拉丁文字系统。
但是:
- 拉丁字母没有 /θ/ 或 /ð/ 这样的音;
- 教会抄经员(scribes)为了“兼容”,
就用 “th” 作为 临时拼写组合 来表示这两个音。
在拉丁化过程中:
原如尼字母 | 对应新拼写 | 结果 |
---|---|---|
Þ (thorn) | th | 变为组合符号 |
Ð (eth) | th | 与上混写,丧失对立区分 |
所以——
四、英语因此变成了“拼写混乱症候群”
“th” 可以发两种音:/θ/ 与 /ð/;
没有规则能完全预测它读哪一个;
所以母语者只能靠词汇记忆区分:
thing → /θ/
this → /ð/
both → /θ/
mother → /ð/
这正是现代英语学习者痛苦的根源之一。
而这套混乱直接来自拉丁文字无法自然表示日耳曼语音的结构性缺陷。
五、语言学上的“系统冲突”总结
层面 | 拉丁语系统 | 日耳曼语系统 | 冲突点 |
---|---|---|---|
音位体系 | 以塞音、元音为主,少擦音 | 擦音丰富(/θ/, /ð/, /ʃ/, /x/) | 拉丁文字表音不够 |
文字目的 | 用于书写拉丁文、行政文书 | 用于表音刻写 | 音素数量不匹配 |
拼写逻辑 | 一音多拼 / 多音一拼 | 一音一符 | 表达精度差异 |
后果 | 组合拼写、借符号 | 原有符号丢失 | 拼写混乱、不规则化 |
“th” 只是其中一个典型。
其他的例子包括:
- “sh” (/ʃ/)、
- “ch” (/tʃ/)、
- “ng” (/ŋ/)、
- “kn” 等。
这些都是为了在拉丁拼写里“临时拼出”日耳曼音而诞生的折衷产物。
六、历史的讽刺
中古英语时期(12–15世纪),英格兰的书吏仍然使用 Þ (thorn);
在古文书中你能看到:
后来印刷术传入英国时,印刷机来自欧洲大陆(主要是德语区)。
德语字体没有 Þ,因此排字工用 y 替代。
于是出现了中世纪标志性的 “Ye olde shoppe”(其实读 the old shop)。
所以,“Ye” 根本不是 “你们”,而是印刷术下的一个字母误代。
七、结论:
这就是为什么英语拼写看似“拉丁化”,
但其语音结构骨子里仍然是一个日耳曼语言的野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