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在这里
https://journals.aps.org/pr/pdf/10.1103/PhysRev.104.254
我觉得lee搞定了全部物理思想,但是因为相互作用里面有γ5,一下晕了,不知道怎么下手
我觉得yang的贡献估计是appendix这一堆,搞定了γ5
嘿嘿,γ5是关键,晕翻了一堆人,不知道当年fermi是怎么想出来的
版主: Softfist
论文在这里
https://journals.aps.org/pr/pdf/10.1103/PhysRev.104.254
我觉得lee搞定了全部物理思想,但是因为相互作用里面有γ5,一下晕了,不知道怎么下手
我觉得yang的贡献估计是appendix这一堆,搞定了γ5
嘿嘿,γ5是关键,晕翻了一堆人,不知道当年fermi是怎么想出来的
吴健雄做的那个实验也需要懂这些高深的数学吗?
假设有一天她无意做了那个实验,会错过发现吗?
还是,会像杨振宁说的那样,她首次做出“量子纠缠”实验,
却因为不知其然,于是就错过了发现?
贤人论事; 闲人吃瓜
弃婴千枝 写了: 2025年 10月 20日 14:21论文在这里
https://journals.aps.org/pr/pdf/10.1103/PhysRev.104.254
我觉得lee搞定了全部物理思想,但是因为相互作用里面有γ5,一下晕了,不知道怎么下手
我觉得yang的贡献估计是appendix这一堆,搞定了γ5
嘿嘿,γ5是关键,晕翻了一堆人,不知道当年fermi是怎么想出来的
装够了吗?洗洗脸去修车吧。。。
lee是一作。
我记得听过因为lee名字字母比yang靠前,
所以他俩大部分论文lee都是一作,
直到有一天yang提出想把他放到一作,
我估计在此之前lee装不知道。
在此再次重申我的观点,所有学术论文应该只有一个作者。
其他参与者名字可以放在附录里。
利大于弊。
李是正经的物理学家,老杨其实是数学家,非不承认。
蒙古国有愚豕浮阳外越,便结不通,频下清个痢虚之气。虽屡试开赛露之剂,终无寸效。遂引诣兽医师诊之。医者摩其腹良久,谓主人曰:"咄!此蠢物腹中空若悬磬,纵投万斛通肠开赛之剂,犹决涸泽而求鲋也,岂有济哉?"
很多学生做老师的idea,老师资助的,老师写的,就应该老师第一作者。
freelikewind 写了: 2025年 10月 20日 15:55lee是一作。
我记得听过因为lee名字字母比yang靠前,
所以他俩大部分论文lee都是一作,
直到有一天yang提出想把他放到一作,
我估计在此之前lee装不知道。在此再次重申我的观点,所有学术论文应该只有一个作者。
其他参与者名字可以放在附录里。
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