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帖转自 liufanghe 在 军事天地(Military) 的帖子:我为什么要从美国回到北京生活 王林
《我为什么要从美国回到北京生活?:与哀哭的一起哀哭,与喜乐的一同喜乐》
王林 09/11/2017
“还剩下2000多万人留在这个城市,假装在生活。事实上,这座城市根本就没有生活。这里只有少数人的梦想和多数人的工作。”—— 张五毛,《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
“南下”与“北漂”
刚刚认真读了这篇流传很广的文章,被其里面描述的真实、幽默、无奈所打动。特别是最后的这句话。我想,这里面的情绪也是黄明志和王力宏在“飘向北方”里所要表达的吧。作为曾经南下和北漂的我,对这样的生活也有一些亲身体会。
2004年,我大学刚刚毕业,从杭州回老家,第一次司法考试失败。于是从老家到广州投奔表哥、表姐,在那里找到人生第一份正式工作:商业保险销售员。虽然是一家外资公司,基本待遇和产品都有优势,但是保险业异常残酷,同时招进来的20多位同事三个月以后就只剩下两个。在这家公司的一年多时间里,每天的唯一目标就是完成业绩。一天打一百多个电话是常事,95%都是被直接拒绝。骑着自行车在开发区的各个工厂里挨个敲门,被12月的太阳晒伤,几个星期脸蛋都红扑扑的。下班后拼命学“白话”(粤语),想要理解门卫、前台、行政、人力经理、财务经理、总裁们对我说的半生的普通话,和里夹杂的粤语单词、句子。
2005年底,觉得还要尝试做律师的工作,于是辞职。2006年初到北京,住在东直门的一个地下室。那是我这辈子住过的最小的房间,大概3平方米出头的房间里一半放着我见过的最窄的床,另一半是一个同样宽的床头柜,对着刚刚可以打开的门。在北京,很多人仅仅是活着和工作,不是生活。
旅居洛杉矶和芝加哥
2006年我的人生有两个大的转变:一个是通过司法考试,正式进入法律行业;另一个是信耶稣,成为了基督徒。当时我以为第一个转变是我人生的起点,没想到第二个决定才决定了我人生的轨迹。
从一家小律所跳到一家大所,从这家中资所跳到一家美资办事处,我的人生似乎遵循着同行成功者的脚踪。但2009年初,我决定进入一家地下神学院学习,预备做牧师服事;同年8月,我开始了旅居洛杉矶的生活。
张先生在他的文章里说:“那些追梦成功的人正在逃离,他们去了澳洲,新西兰,加拿大,美国西海岸”。我同意,美国西海岸的确是美好生活的梦想地之一。
美丽的校园、大有学问的教授、喜乐的弟兄姊妹、每天的蓝天白云、更不用说加州出名的海滩,我的记忆里满是喜乐的日子、幸福的生活。
三年半时间转眼过去,2013年1月初,我从加州飞回北京。记得当晚飞机落地的时候,北京的PM值是400多。坐在接我弟兄的车上,我感觉呼吸紧张。但是我打定主意,要在北京生活。
2014年9月,我又到美国芝加哥进修旧约博士。芝加哥虽然不如南加州天气好,但是也是一个文化气氛浓郁,环境优美的城市。芝加哥市中心的某些区治安不是很好,但是在我们所住郊区仍旧是非常宜人。
为什么不留在美国?
又是三年时间飞去,马上又到了论文最后修改,临近答辩的时候。虽然常常跟朋友们明确表达,我们家计划论文结束以后就回国,但是似乎不论还是国内国外的朋友都有些不确定。
最近在朋友圈里晒了一组在密歇根湖边游玩的照片,一位国内弟兄点了赞,然后评论说:“这个 . . . 还回来吗”?大概是说,活得这么滋润,还会回来吗?
在美国有很多朋友。有些告诉我一些教会正在找牧师,看起来我正合适;有些说机构正缺一个研究、翻译和写作的同工;有人说某某神学院正缺少一个圣经科的教授。不管我怎么表达我的意愿,随着回国的日子渐渐逼近,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最近他们常常提到北京的雾霾、压力、各种不确定性,他们说,北京不适合生活,我们家在美国也可以服事北京的教会。
但是我们知道我们要回去,我们必须回去。我们家的人生,只能在北京才能活出来。
这2000万人不是“假装生活”,他们是真实的生命
我接下来要分享的理由,是根据我的信仰,读者或者不认可、或者觉得我很幼稚,但这是我真实的想法,对我的生命有真实的影响,也是让我做现在决定的动力和原因。
我能同意张先生对北京生活的很多描述,但是我不能同意他评论这2000万人在“假装生活”,仅仅是在“工作”实现别人的“梦想”。他这样的评论,是将生命的价值使用生命以外的标准来衡量。
但是我的信仰告诉我说:每一个生命,不论长度、质量、外观,都具有无限的价值,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有神的形象。生命不能用实现什么、经历什么、获得什么而衡量,每一个生命的存在就是神迹。
也许在有些人眼中,这2000万人的挣扎、苦痛、喜乐、成功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无关痛痒。但是在神关注这里面的每一个人,而他要借着他的教会将这样的关注、爱、指引分享给这2000万人。
枯骨会重生
美国的生活很好,但是那是别人的努力、别人的成就、别人的欢喜。神创造我作为一个中国人,不是偶然。
而我所认识到的生命中最大的奇迹就是,在绝望里点燃希望,在死亡中复活生命。北京不适合生活不仅仅是因为自然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