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这张照片像不像老寿星

包含原读书听歌看电影版、电视版、Food版、Travel版,以及其他生活娱乐相关版面。

版主: kazaawangwh

头像
mmking(上水)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1842
帖子: 13418
注册时间: 2023年 1月 25日 05:10

#21 Re: 李政道这张照片像不像老寿星

帖子 mmking(上水) »

可以植发

tdm 写了: 2025年 11月 3日 01:23

发际线太重要了。俺一定要引以为戒,保卫好现有的发际线。

又开赌盘了,看看川宝会不会反对台湾独立:viewtopic.php?t=880584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viewtopic.php?t=864957

图片


标签/Tags:
wh(问号)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4231
帖子: 8724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22 Re: 李政道这张照片像不像老寿星

帖子 wh(问号)楼主 »

tdm 写了: 2025年 11月 3日 01:23

发际线太重要了。俺一定要引以为戒,保卫好现有的发际线。

奔一下发际线…… :D

MaldiniAC(平凡之路)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388
帖子: 487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22:56

#23 Re: 李政道这张照片像不像老寿星

帖子 MaldiniAC(平凡之路) »

wh 写了: 2025年 11月 3日 01:23

陈真演过丁春秋?我都忘了这位演员叫啥,什么龙?

梁小龙

头像
YL7983(A Yuan)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366
帖子: 4242
注册时间: 2022年 10月 12日 13:43

#24 Re: 李政道这张照片像不像老寿星

帖子 YL7983(A Yuan) »

tdm 写了: 2025年 11月 3日 01:06

老李的左右脸很不对称呀。

所以才想出来宇称不守恒

Double squeeze
Hercubic(Cubic)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2023年度十大优秀网友
帖子互动: 1508
帖子: 13986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3日 23:21

#25 Re: 李政道这张照片像不像老寿星

帖子 Hercubic(Cubic) »

这么多毒舌?版上53秃顶的都不少吧…

Hercubic(Cubic)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2023年度十大优秀网友
帖子互动: 1508
帖子: 13986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3日 23:21

#26 Re: 李政道这张照片像不像老寿星

帖子 Hercubic(Cubic) »

记得李政道说他不管多忙,每天晚上都要抽时间和小朋友们玩一会儿,从照片上看,是个很温暖的父亲…

wh(问号)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4231
帖子: 8724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27 Re: 李政道这张照片像不像老寿星

帖子 wh(问号)楼主 »

MaldiniAC 写了: 2025年 11月 3日 07:50

梁小龙

哦对。陈真演得很好,虽然不帅,但仗义,忠厚,血性。

wh(问号)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4231
帖子: 8724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28 Re: 李政道这张照片像不像老寿星

帖子 wh(问号)楼主 »

Hercubic 写了: 2025年 11月 3日 09:30

记得李政道说他不管多忙,每天晚上都要抽时间和小朋友们玩一会儿,从照片上看,是个很温暖的父亲…

我也觉得他面相很和善,包括团团的圆脸 :D 昨天看了几篇报道,大儿子说他对年轻人有真挚的责任感,虽然他自己除了初中文凭,就只有博士文凭,但他从15岁离开上海,到19岁留美,期间得到很多国内老师的帮助;他很有传统中国人的报恩观念,所以以他的想法来帮助国内的学生,觉得让学生留学,会让他们有更大或更有突破性的成就。
https://www.jfdaily.com/staticsg/res/ht ... ?id=988854

还看到大儿子说他们小时候和杨振宁家是邻居,他和杨的儿子是最好的朋友。长大后杨振宁在国内生病时,他也去看过他很多次。他和杨振宁一直有交往,没受他爸的影响。杨振宁去世,他也代表他的家人送花圈。这很不错哦。

还想起来杨振宁的小孩都不会说中文。李政道的小儿子不知道会不会;看上面的视频,这位大儿子说得很溜,毕竟在香港工作 :D 口音稍微有点不太地道。好像很斯文或传统,称自己妈妈为家母。我不太会用这样的词……

上次由 wh 在 2025年 11月 3日 14:34 修改。
原因: 未提供修改原因
Hercubic(Cubic)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2023年度十大优秀网友
帖子互动: 1508
帖子: 13986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3日 23:21

#29 Re: 李政道这张照片像不像老寿星

帖子 Hercubic(Cubic) »

wh 写了: 2025年 11月 3日 14:12

我也觉得他面相很和善,包括团团的圆脸 :D 昨天看了几篇报道,大儿子说他对年轻人有真挚的责任感,虽然他自己除了初中文凭,就只有博士文凭,但他从15岁离开上海,到19岁留美,期间得到很多国内老师的帮助;他很有传统中国人的报恩观念,所以以他的想法来帮助国内的学生,觉得让学生留学,会让他们有更大或更有突破性的成就。
https://www.jfdaily.com/staticsg/res/ht ... ?id=988854

还看到大儿子说他们小时候和杨振宁家是邻居,他和杨的儿子是最好的朋友。长大后杨振宁在国内生病时,他也去看过他很多次。他和杨振宁一直有交往,没受他爸的影响。杨振宁去世,他也代表他的家人送花圈。这很不错哦。

还想起来杨振宁的小孩都不会说中文。李政道的小儿子不知道会不会;这位大儿子说得很溜,毕竟在香港工作 :D 口音稍微有点不太地道。好像很斯文或传统,称自己妈妈为家母。我不太会用这样的词……

老李是有大福报之人,这两儿子都不错。估计版上53都带入和自己可爱的小孩比了,那要等到93才行😂

wh(问号)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4231
帖子: 8724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30 Re: 李政道这张照片像不像老寿星

帖子 wh(问号)楼主 »

Hercubic 写了: 2025年 11月 3日 14:29

老李是有大福报之人,这两儿子都不错。估计版上53都带入和自己可爱的小孩比了,那要等到93才行😂

哈哈,他儿子都比53大,都73了 :D 看他上面的视频里撑着拐杖。不过查了港科大人文学院,院长是个老外。估计大儿子已经退休了。
杨和李真厉害,都是高寿,李政道去世时97岁,杨103岁。李居然一直独居,不和任何儿子住,身体这么好。

pascaldechin
见习作家
见习作家
帖子互动: 94
帖子: 394
注册时间: 2022年 10月 16日 00:35

#31 Re: 李政道这张照片像不像老寿星

帖子 pascaldechin »

wh 写了: 2025年 11月 3日 14:12

还看到大儿子说他们小时候和杨振宁家是邻居,他和杨的儿子是最好的朋友。长大后杨振宁在国内生病时,他也去看过他很多次。他和杨振宁一直有交往,没受他爸的影响。杨振宁去世,他也代表他的家人送花圈。这很不错哦。

这段很不错,是哪里看到的?其实,杨的父亲在上海病重的时候,听说李刚好在上海,就托人问李能不能去医院一趟。李立马去了,杨父在病床上对他说:你和振宁的事情,是他不对,我代表他向你道歉,希望你能原谅他。当时杨的妹妹也在场。杨父很清楚他们两的事情,因为1962年之前,杨父肯定问过杨,宇称不守恒到底谁的贡献大,那时候杨肯定是老实承认是李主导的。

李的两个儿子都很有成就,杨的三个孩子都不行,特别是被寄予厚望的老大杨光诺。
这个名字,就暗示着老杨想得诺奖(或者想让儿子得)。小时候还和爱因斯坦合影,后来爱因斯坦很快就去世了。
杨光诺这辈子一事无成,也没有子女,最后还死在了老爸之前,悲催啊。
看来,李确实是一个更好的父亲。


+3.00 积分 [版主 wh 发放的奖励]
Hercubic(Cubic)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2023年度十大优秀网友
帖子互动: 1508
帖子: 13986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3日 23:21

#32 Re: 李政道这张照片像不像老寿星

帖子 Hercubic(Cubic) »

wh 写了: 2025年 11月 3日 14:56

哈哈,他儿子都比53大,都73了 :D 看他上面的视频里撑着拐杖。不过查了港科大人文学院,院长是个老外。估计大儿子已经退休了。
杨和李真厉害,都是高寿,李政道去世时97岁,杨103岁。李居然一直独居,不和任何儿子住,身体这么好。

很感人,老李得道了…

” 爸爸不仅启迪我的智慧,也是给我力量和旺盛生命力的源泉。我可以讲述很多他对我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细节。可是我最为感激的是,他教导我探索知识、追求真理,专注工作、谦逊为人、富有责任心、保持民族自豪感、正直为人、欣赏艺术、以及追求创新和有所作为,而不是追逐金钱,物质与浮名。

今天在这里,我还想与你们分享家父在最后的几个月里所展现出的旺盛生命力和勤力思考。几乎直到生命的尽头,他仍然可以在别人的帮助下走一小段距离。即使他卧床不起,他仍然能够说话、思维、与我们交流。父亲反复地说,他是多么爱我们。他越来越多地谈到他与母亲(家母于1996年去世)团聚和回家的愿望。现在,希望他们能达成心愿。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里,爸爸还会说:“我永远会是你的一部分;你永远会是我的一部分”。尽管这个时候只有家人在身边,但我想,父亲这句话既是说给我们的,更是说给他多年来的各位老师、同道、朋友,永远的科学和祖国。”

wh(问号)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4231
帖子: 8724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33 Re: 李政道这张照片像不像老寿星

帖子 wh(问号)楼主 »

Hercubic 写了: 2025年 11月 3日 15:36

很感人,老李得道了…

” 爸爸不仅启迪我的智慧,也是给我力量和旺盛生命力的源泉。我可以讲述很多他对我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细节。可是我最为感激的是,他教导我探索知识、追求真理,专注工作、谦逊为人、富有责任心、保持民族自豪感、正直为人、欣赏艺术、以及追求创新和有所作为,而不是追逐金钱,物质与浮名。

今天在这里,我还想与你们分享家父在最后的几个月里所展现出的旺盛生命力和勤力思考。几乎直到生命的尽头,他仍然可以在别人的帮助下走一小段距离。即使他卧床不起,他仍然能够说话、思维、与我们交流。父亲反复地说,他是多么爱我们。他越来越多地谈到他与母亲(家母于1996年去世)团聚和回家的愿望。现在,希望他们能达成心愿。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里,爸爸还会说:“我永远会是你的一部分;你永远会是我的一部分”。尽管这个时候只有家人在身边,但我想,父亲这句话既是说给我们的,更是说给他多年来的各位老师、同道、朋友,永远的科学和祖国。”

李政道是基督徒吗?和去世的妻子团聚,这个说法很像教徒……
同赞探索只是,追求真理,专注工作,谦逊正直,富有责任心,欣赏艺术,不追名逐利。民族自豪感这个,我觉得倒是不必先定立场,但要让孩子学中国文化历史和语言,和西方文化有不同的参照和比较。孩子可以有自己的思考、独立和成熟的三观,但至少了解自己的民族历史,不是无脑盲从地人云亦云,更不能谩骂,无论对任何民族国家还是个人。

Hercubic(Cubic)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2023年度十大优秀网友
帖子互动: 1508
帖子: 13986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3日 23:21

#34 Re: 李政道这张照片像不像老寿星

帖子 Hercubic(Cubic) »

wh 写了: 2025年 11月 3日 16:03

李政道是基督徒吗?和去世的妻子团聚,这个说法很像教徒……
同赞探索只是,追求真理,专注工作,谦逊正直,富有责任心,欣赏艺术,不追名逐利。民族自豪感这个,我觉得倒是不必先定立场,但要让孩子学中国文化历史和语言,和西方文化有不同的参照和比较。孩子可以有自己的思考、独立和成熟的三观,但至少了解自己的民族历史,不是无脑盲从地人云亦云,更不能谩骂,无论对任何民族国家还是个人。

民族自豪感更多是针对ABC里的自恨族吧…

wh(问号)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4231
帖子: 8724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35 Re: 李政道这张照片像不像老寿星

帖子 wh(问号)楼主 »

Hercubic 写了: 2025年 11月 3日 16:14

民族自豪感更多是针对ABC里的自恨族吧…

是。爸妈很影响小孩。二代里学中文的小孩,爸妈对中国大都没什么仇恨。不过有的小孩会很激烈,一点听不得中国的不好。不学中文的小孩里,也有不少一说中国就是法西斯国家、毛就是希特勒的。这里的学校没教过这么极端的内容,小孩的极端表现大都来自家长。两个极端的小孩都挺难教,家长言传身教的影响非常大。

wh(问号)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4231
帖子: 8724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36 Re: 李政道这张照片像不像老寿星

帖子 wh(问号)楼主 »

pascaldechin 写了: 2025年 11月 3日 15:27

这段很不错,是哪里看到的?其实,杨的父亲在上海病重的时候,听说李刚好在上海,就托人问李能不能去医院一趟。李立马去了,杨父在病床上对他说:你和振宁的事情,是他不对,我代表他向你道歉,希望你能原谅他。当时杨的妹妹也在场。杨父很清楚他们两的事情,因为1962年之前,杨父肯定问过杨,宇称不守恒到底谁的贡献大,那时候杨肯定是老实承认是李主导的。

李的两个儿子都很有成就,杨的三个孩子都不行,特别是被寄予厚望的老大杨光诺。
这个名字,就暗示着老杨想得诺奖(或者想让儿子得)。小时候还和爱因斯坦合影,后来爱因斯坦很快就去世了。
杨光诺这辈子一事无成,也没有子女,最后还死在了老爸之前,悲催啊。
看来,李确实是一个更好的父亲。

哇,这段杨父向李政道道歉的事是李政道写的吗?

我看到的新闻也是李中清去医院看杨振宁的父亲,不是看望杨振宁,我记错了。不过他那年也确实和杨振宁见了好几次,关系还是很好:
https://www.sohu.com/a/945244699_162522
李政道儿子悼念杨振宁:一位伟大的世界级物理学家
2025-10-18 18:40 来源: 环球网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据新华社,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对此,李政道先生的儿子、香港科技大学李中清教授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深情回忆了与杨振宁先生交往的点点滴滴。“他是一位伟大的世界级的物理学家,对杨先生的去世,我表示沉痛哀悼。我和我的家庭会送去花圈表达哀悼。”

李中清告诉记者,自己小时候也经常去杨振宁先生家中玩。父亲和杨振宁先生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合作产生了卓越成果,发表了很多优秀论文,他们还一起去见了爱因斯坦,两个成绩卓越的天才少年和两个家庭之间的亲密关系,当时都被传为佳话。当时在普林斯顿,两家人是邻居,中间只隔了一户人家,杨振宁的大儿子是他小时候最好的朋友。“他们大人讨论学术问题。我们就在外面玩。当时我就觉得,杨先生是一位非常随和、没有架子的长辈。”

李中清说,1973年,自己来到复旦大学,当时杨振宁先生的父亲去世,他去医院探望。那一年,他和杨先生见面了四五次。虽然之前已经十多年没见,却依然一见如故。

另外还看到李政道儿子说李政道赞扬杨振宁爱国,是伟大的物理学家,说他们这代人在爱国这一点上完全一致:
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18 ... d02001uofq
……李中清表示,杨振宁先生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秉持着饮水思源、科教报国的初心。他用毕生的心血为祖国的科技事业贡献力量,父亲生前也曾高度称赞杨振宁先生为祖国的科技发展作出的贡献,称赞他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

“父亲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人,也经常教育我们不要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要爱自己的祖国。杨先生和我的父亲一样,有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一辈子都在为祖国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他们那一代人的独特经历,决定了他们必然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在热爱祖国这一点上,两位科学家是完全相通的。”

还看到一篇小传,说李非常勤奋,凌晨三四点钟起来工作;好像比较关注琐事;有文艺范儿 :D
https://www.inewsweek.cn/people/2024-08-15/22843.shtml
……
博士期间,李政道习得了费米凌晨三四点钟起来工作的习惯。他曾说:“我生命的活力就是来自物理的挑战。每天三四点钟起床工作,已变成下意识的事情,所以不以为奇、不以为苦。”他也认为机遇源自“运气”,曾谦虚地表示,自己运气很好,得以发现自然规律。直到晚年,李政道依然随时工作,累了睡两三个小时再继续,口头禅是“累则小睡,醒则干”。

写博士毕业论文时,李政道又很叛逆,拒绝了费米给他的基本粒子物理的主题,而选择了天体物理方向的白矮星理论。在物理学各领域辗转腾挪对李政道来说是家常便饭,他的成就还涉猎量子场论、核物理等多个物理学分支。据赵天池统计,从1949年博士毕业到2010年退休,李政道60余年学术生涯,共发表论文300多篇,开创或作出重大贡献的物理学领域超过60个。

……李政道于1962年加入美国国籍。1970年后,李政道和夫人秦惠䇹开始回中国大陆访问,对国内的科技人才培养和基础科研提出诸多建议。1979年,李政道设计开展了CUSPEA,向优秀本科生提供赴美攻读物理学博士的奖学金,实现了人才的“走出去”。两批学员试点后,CUSPEA于1981年正式实施。

“李政道完全凭一己之力,打通了国内人才流通的渠道,一个人就是一家‘留学中介’。”赵天池说。1980年,他又参加了考试,成功入选,于1981年被派往美国。那时入选CUSPEA的学生可以像高考一样填报5个志愿,赵天池坚定地选择了哥伦比亚大学,“因为李先生在那儿”。多位受访学者表示,李政道推动CUSPEA经历了诸多困难,不仅说服了美国学校绕开文凭、英语考试破格录取,还为了打通滞涩的出国通道,多次求助邓小平。

《自然》杂志的讣告提到,彼时美国大学很难评估中国申请者的能力,是李政道建立了中美物理考试和申请系统。CUSPEA实施的9年间,共有76所美国大学参与联合培养,中国共选拔了近千名学生赴美。该计划开创了国内大规模外派留学生的先河,显著开阔了年轻学者的眼界。

“除了走出去,还要留得住。”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朱邦芬对《中国新闻周刊》说。1986年,由李政道发起的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CCAST)成立,朱邦芬是首批CCAST专家之一。他表示,彼时国内科学家外流严重,李政道组建这一学术机构的初衷,就是构建国际化学术平台,吸引国内科学家留在国内做科研。

CCAST的成立是国内物理学界的里程碑事件。30余年,中心举办了近二十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百次国内研讨会。在朱邦芬看来,这些研讨会向国内科研界注入了领域内的前沿知识,为国内科研人员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研讨会的主题几乎都由李政道亲自选定。

朱邦芬记得,那时的李政道会频繁前往CCAST所在的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组织包括学术文集汇编在内的许多学术活动。虽然由于专业差异,他没有与李政道直接学术合作,但依然在交谈中感受到了对方蓬勃的科研热情与极强的组织能力。“他很愿意亲自上手做琐碎的事情,总是想尽办法把事情做成。”

……“李政道对中国教育体系的完善、教育理念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朱邦芬说。他印象最深的是,2010年 CCAST主办的首届“创新中国论坛”上,李政道作为论坛主席发言,提到了做学问的“三字经”:“要创新,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问愈透,创更新。”朱邦芬认为,会问问题才代表将知识悟透,这正是中国科学创新最缺乏的东西之一。“李政道总能用简洁的语言讲出哲理。”

……李中清曾说,父亲在晚年时听闻杨振宁,往往会沉默一阵子,然后说,“那是个非常出色的物理学家”。

……2011年,李政道从哥伦比亚大学荣休。他将毕生的研究手稿、证书书信、诺贝尔奖章等资料,以及本人书画作品、文物藏品等,捐赠给上海交通大学。这些资料收藏陈列于新建成的李政道图书馆。李政道认为,艺术和科学就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而富有意义。

在追思会的大屏一侧,悬挂着高能所的标识,远看像阴阳太极的符号,由李政道亲自设计。阴阳寓意着环形对撞机内正负电子高速对撞湮灭,是高能所科研的象征。至今,BEPC仍在运行,正负电子在真空管道中被加速到近光速、相撞,然后湮灭。

李政道本人也颇有文艺范。他曾改写诗句 “人生无几何,性命无代数”,用以勉励学生珍惜生命,努力学习。他平生最爱杜甫的诗句“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这几乎成了他的人生准则。

李中清在追思会致辞中提到,父亲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越来越多地谈到夫人,并表达了与其团聚的愿望。直到生命尽头,他仍然保持着思考与交流的能力。秦惠䇹1996年去世后,葬于苏州吴中区东山镇华侨公墓,李中清将和家人于今年11月带着父亲的骨灰回到苏州,举行安葬仪式。墓碑祭台上题有李政道悼念夫人的诗句:“竹神萧萧问秋风,君影茫茫去何处。”

上次由 wh 在 2025年 11月 3日 17:05 修改。
原因: 未提供修改原因
pascaldechin
见习作家
见习作家
帖子互动: 94
帖子: 394
注册时间: 2022年 10月 16日 00:35

#37 Re: 李政道这张照片像不像老寿星

帖子 pascaldechin »

对的,是李写的,还配有一张照片,在医院里,杨父躺在病床上,李和杨妹在床边。
后来,杨妹在杨的逼迫下,居然否认了这件事情。

wh 写了: 2025年 11月 3日 17:02

哇,这段杨父向李政道道歉的事是李政道写的吗?

我看到的新闻也是李中清去医院看杨振宁的父亲,不是看望杨振宁,我记错了。不过他那年也确实和杨振宁见了好几次,关系还是很好:
https://www.sohu.com/a/945244699_162522
李政道儿子悼念杨振宁:一位伟大的世界级物理学家
2025-10-18 18:40 来源: 环球网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据新华社,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对此,李政道先生的儿子、香港科技大学李中清教授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深情回忆了与杨振宁先生交往的点点滴滴。“他是一位伟大的世界级的物理学家,对杨先生的去世,我表示沉痛哀悼。我和我的家庭会送去花圈表达哀悼。”

李中清告诉记者,自己小时候也经常去杨振宁先生家中玩。父亲和杨振宁先生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合作产生了卓越成果,发表了很多优秀论文,他们还一起去见了爱因斯坦,两个成绩卓越的天才少年和两个家庭之间的亲密关系,当时都被传为佳话。当时在普林斯顿,两家人是邻居,中间只隔了一户人家,杨振宁的大儿子是他小时候最好的朋友。“他们大人讨论学术问题。我们就在外面玩。当时我就觉得,杨先生是一位非常随和、没有架子的长辈。”

李中清说,1973年,自己来到复旦大学,当时杨振宁先生的父亲去世,他去医院探望。那一年,他和杨先生见面了四五次。虽然之前已经十多年没见,却依然一见如故。

另外还看到李政道儿子说李政道赞扬杨振宁爱国,是伟大的物理学家,说他们这代人在爱国这一点上完全一致:
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18 ... d02001uofq
……李中清表示,杨振宁先生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秉持着饮水思源、科教报国的初心。他用毕生的心血为祖国的科技事业贡献力量,父亲生前也曾高度称赞杨振宁先生为祖国的科技发展作出的贡献,称赞他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

“父亲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人,也经常教育我们不要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要爱自己的祖国。杨先生和我的父亲一样,有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一辈子都在为祖国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他们那一代人的独特经历,决定了他们必然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在热爱祖国这一点上,两位科学家是完全相通的。”

还看到一篇小传,说李非常勤奋,凌晨三四点钟起来工作;好像比较关注琐事;有文艺范儿 :D
https://www.inewsweek.cn/people/2024-08-15/22843.shtml
……
博士期间,李政道习得了费米凌晨三四点钟起来工作的习惯。他曾说:“我生命的活力就是来自物理的挑战。每天三四点钟起床工作,已变成下意识的事情,所以不以为奇、不以为苦。”他也认为机遇源自“运气”,曾谦虚地表示,自己运气很好,得以发现自然规律。直到晚年,李政道依然随时工作,累了睡两三个小时再继续,口头禅是“累则小睡,醒则干”。

写博士毕业论文时,李政道又很叛逆,拒绝了费米给他的基本粒子物理的主题,而选择了天体物理方向的白矮星理论。在物理学各领域辗转腾挪对李政道来说是家常便饭,他的成就还涉猎量子场论、核物理等多个物理学分支。据赵天池统计,从1949年博士毕业到2010年退休,李政道60余年学术生涯,共发表论文300多篇,开创或作出重大贡献的物理学领域超过60个。

……李政道于1962年加入美国国籍。1970年后,李政道和夫人秦惠䇹开始回中国大陆访问,对国内的科技人才培养和基础科研提出诸多建议。1979年,李政道设计开展了CUSPEA,向优秀本科生提供赴美攻读物理学博士的奖学金,实现了人才的“走出去”。两批学员试点后,CUSPEA于1981年正式实施。

“李政道完全凭一己之力,打通了国内人才流通的渠道,一个人就是一家‘留学中介’。”赵天池说。1980年,他又参加了考试,成功入选,于1981年被派往美国。那时入选CUSPEA的学生可以像高考一样填报5个志愿,赵天池坚定地选择了哥伦比亚大学,“因为李先生在那儿”。多位受访学者表示,李政道推动CUSPEA经历了诸多困难,不仅说服了美国学校绕开文凭、英语考试破格录取,还为了打通滞涩的出国通道,多次求助邓小平。

《自然》杂志的讣告提到,彼时美国大学很难评估中国申请者的能力,是李政道建立了中美物理考试和申请系统。CUSPEA实施的9年间,共有76所美国大学参与联合培养,中国共选拔了近千名学生赴美。该计划开创了国内大规模外派留学生的先河,显著开阔了年轻学者的眼界。

“除了走出去,还要留得住。”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朱邦芬对《中国新闻周刊》说。1986年,由李政道发起的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CCAST)成立,朱邦芬是首批CCAST专家之一。他表示,彼时国内科学家外流严重,李政道组建这一学术机构的初衷,就是构建国际化学术平台,吸引国内科学家留在国内做科研。

CCAST的成立是国内物理学界的里程碑事件。30余年,中心举办了近二十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百次国内研讨会。在朱邦芬看来,这些研讨会向国内科研界注入了领域内的前沿知识,为国内科研人员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研讨会的主题几乎都由李政道亲自选定。

朱邦芬记得,那时的李政道会频繁前往CCAST所在的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组织包括学术文集汇编在内的许多学术活动。虽然由于专业差异,他没有与李政道直接学术合作,但依然在交谈中感受到了对方蓬勃的科研热情与极强的组织能力。“他很愿意亲自上手做琐碎的事情,总是想尽办法把事情做成。”

……“李政道对中国教育体系的完善、教育理念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朱邦芬说。他印象最深的是,2010年 CCAST主办的首届“创新中国论坛”上,李政道作为论坛主席发言,提到了做学问的“三字经”:“要创新,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问愈透,创更新。”朱邦芬认为,会问问题才代表将知识悟透,这正是中国科学创新最缺乏的东西之一。“李政道总能用简洁的语言讲出哲理。”

……李中清曾说,父亲在晚年时听闻杨振宁,往往会沉默一阵子,然后说,“那是个非常出色的物理学家”。

……2011年,李政道从哥伦比亚大学荣休。他将毕生的研究手稿、证书书信、诺贝尔奖章等资料,以及本人书画作品、文物藏品等,捐赠给上海交通大学。这些资料收藏陈列于新建成的李政道图书馆。李政道认为,艺术和科学就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而富有意义。

在追思会的大屏一侧,悬挂着高能所的标识,远看像阴阳太极的符号,由李政道亲自设计。阴阳寓意着环形对撞机内正负电子高速对撞湮灭,是高能所科研的象征。至今,BEPC仍在运行,正负电子在真空管道中被加速到近光速、相撞,然后湮灭。

李政道本人也颇有文艺范。他曾改写诗句 “人生无几何,性命无代数”,用以勉励学生珍惜生命,努力学习。他平生最爱杜甫的诗句“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这几乎成了他的人生准则。

李中清在追思会致辞中提到,父亲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越来越多地谈到夫人,并表达了与其团聚的愿望。直到生命尽头,他仍然保持着思考与交流的能力。秦惠䇹1996年去世后,葬于苏州吴中区东山镇华侨公墓,李中清将和家人于今年11月带着父亲的骨灰回到苏州,举行安葬仪式。墓碑祭台上题有李政道悼念夫人的诗句:“竹神萧萧问秋风,君影茫茫去何处。”

wh(问号)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4231
帖子: 8724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38 Re: 李政道这张照片像不像老寿星

帖子 wh(问号)楼主 »

pascaldechin 写了: 2025年 11月 3日 22:20

对的,是李写的,还配有一张照片,在医院里,杨父躺在病床上,李和杨妹在床边。
后来,杨妹在杨的逼迫下,居然否认了这件事情。

你咋知道杨妹被杨逼迫……

pascaldechin
见习作家
见习作家
帖子互动: 94
帖子: 394
注册时间: 2022年 10月 16日 00:35

#39 Re: 李政道这张照片像不像老寿星

帖子 pascaldechin »

wh 写了: 2025年 11月 3日 23:02

你咋知道杨妹被杨逼迫……

这是李政道说的,这件事情上我相信他,这不是显然的么。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否则,他都要死了,把李喊过去干嘛?

wh(问号)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4231
帖子: 8724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40 Re: 李政道这张照片像不像老寿星

帖子 wh(问号)楼主 »

pascaldechin 写了: 2025年 11月 3日 23:11

这是李政道说的,这件事情上我相信他,这不是显然的么。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否则,他都要死了,把李喊过去干嘛?

哦,是杨振宁爸爸叫李政道去。我之前看成杨振宁托人问李政道能不能代他去看他爸 :D 杨振宁妹妹是干嘛的?她专门发文否认?
杨李搞得那么僵,对他们个人和学术界是损失和遗憾,不过倒是给后人很多谈资 :D

回复

回到 “书歌影视美食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