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野名著: 我的父亲李松坚--点评:反封建反父权的扛鼎檄文

对应老买买提的军事天地,观点交锋比较激烈,反驳不留情面,请作好心理准备。因为此版帖子太多,所以新帖不出现在首页新帖列表,防止首页新帖刷屏太快。


版主: Softfist

回复
sunrainy楼主
知名作家
知名作家
帖子互动: 93
帖子: 926
注册时间: 2023年 3月 31日 21:33

#1 清华新野名著: 我的父亲李松坚--点评:反封建反父权的扛鼎檄文

帖子 sunrainy楼主 »

我的父亲李松坚
Sinya
2025年6月15日

我的父亲李松坚,是一个地产商。他有一个头、一个脖子、却有着三张脸。

第一张脸,是对主人屈膝谄媚的脸。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有不超过一个父亲。可是我父亲不一样。从我出生的时候开始,我父亲的父亲就一直改变。从他高考落榜进社会不久,就开始认爹了。只要谁能够滥用职权,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输送给他,他就认谁做干爹。(后来年龄实在太大,没法认爹了,就改认大哥。)可能是因为跟我父亲走得太近,我父亲最崇敬的的父兄,很多都进去了,比如上海前书记陈ら宇,湖北前书记蒋超ら。

我的父亲是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他是发自内心的崇拜他的这些主人们。他从发型,公司发言,到男女关系,都事无巨细地向他们学习。连他自己在澄海南洋乡下的会议室,都严格按照上海市委的样式装修:长方形的大厅,两个单人沙发在大厅的一端,背面是漂亮的背景墙。两个沙发的中间是一个茶几。两侧是两排单人沙发,衬托着中间两个位置。

他也很希望我能继承他的遗志,一直是这么教育我的。我计算机竞赛全国第二保送清华的时候,他非常开心,送给我一本书《有官在身》。他告诉我,你情商太低,要把这本书仔仔细细的读一遍,学习怎么让上级开心。我高中的时候,升学第一志愿是麻省理工,第二志愿是香港科大,第三志愿是中山大学。他知道之后,非常生气,严肃的批判我。他跟我说:“你现在这么有才华,应该去北京上学,也许哪个首长的女儿就看上你了呢!”于是,我作为USACO(美国计算机奥赛)全球第一名,从麻省理工转到了清华大学。

可惜我不争气,在清华四年,最后还是没有一个首长的女儿看上我。

我父亲的第二张脸,是对神奉献一切的脸。

我的父亲一生都在追求爱情。或许是因为他没文化,或许是因为他认了太多爹,亦或许是因为他长了一张曹德旺的脸,除了他妈(这个是亲妈),从来没有一个女人爱他。

他穷尽一生追求女性的认可。在他眼中,女人就是神。在他的公司上海明园,女性员工的福利比北欧还好:只要说自己来月经了,就可以比男性员工多放几天的假。我父亲把这个福利叫做“月假”。

我的父亲最爱的女人,叫做凌菲菲。他们结婚的时候,凌菲菲是一个在广东打工的二婚带男孩的女人。我父亲作为一个潮汕男人,冲破了封建的藩篱,忤逆了自己的父母(这个也是亲的),毅然决然地跟她走入婚姻的殿堂。

2005年,我父亲跟着陈ら宇一起,挪用社保基金,被调查、入狱、无法说话的时候,凌菲菲趁机毅然决然地跟他离婚,分走了他一半,也就是几十亿的资产。也许正是凌菲菲这种凌厉的作风,让我父亲感受到了女神的天罚般的疼痛爽感。在他刑满释放的时候,回到上海,和凌菲菲又手牵手重归于好。那几十亿的奉献,他也甘之若饴。只可惜凌菲菲钱到手了,不肯复婚。

以前,我觉得几十亿还是挺过分的。因为算下来,我父亲和他的女神,一次要一千万左右。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改变了想法。2021年的时候我回国,想要帮凌菲菲把公司做大做强,于是我去上海香港广场的苹果店采购苹果电脑工作用。当时销售说可以开一个商业账户,结果我报了上海明园集团的公司名和税号,销售说之前和明园的销售,都由凌菲菲女士负责。我当时就释然了——我想到2016年父亲节的时候,在美国买了一个苹果手机寄给他当礼物。当时打电话,我报快递单号,结果他连26个英文字母都不知道怎么写下来——一个用苹果电脑,收藏现代艺术的优雅女性,竟然被不懂拼音的我父亲糟蹋了那么多年,女神这种痛苦,是多少钱都补偿不了的吧。他们的关系,在她心中,和在他心中,是那么一致。

李松坚的第三张脸,是对奴才们蔑视的脸。

在他的心中,不是主子,不是神,就是奴才了。包括我在内,中国的年轻男性们,在他眼中都是他的奴才。对了,我姐也是奴才。虽然她是女的,但是不能__,所以也不属于女神。我姐上了大学,就去上海跟我父亲在一起。她毕业后,她本来跟凌菲菲一样,在我父亲相邻的办公室工作。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就被我父亲撵走了。

我父亲很讨厌高学历的人。他很喜欢教育我说,不要以为我考上清华就多么厉害。“你看那些复旦交大的高材生,不也是给我打工。”

哦对,有一个例外,就是那些在学校里有编制的教授和老师。比如我的大姨李丽丽,又比如上海大学的主任教授施利毅。上海师范大学毕业的施利毅教授的上海大学纳米技术研究中心,跟我父亲说他们有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是我父亲大手一挥,几亿元投资血本无归——也许他和施主任坐在会议室正中的沙发上谈话,就很快乐吧。

我父亲虽然表面是一个商人,却对商业嗤之以鼻。21年我回国,我用经济和金融知识跟他说,房地产已经到顶了。结果他听完,比我高中的时候说要去麻省理工的时候还要生气。他说我在美国太久,被洗脑洗坏了,不懂中国的国情。在他的世界观里,西方的经济学不适合中国,中国房子永远涨。他的财富不是来自于商业和金融,而是神的赏赐——他作为一个对主人、对神奉献的虔诚信徒,得到主人和神的青睐,所以才能获得永远涨的上海房产,住在上海徐汇的顶层复式公寓,睥睨着几十层脚下石库门里面的奴才。

“你们这些复旦交大的奴才们,就应该背三十年房贷,给我打工,让我的房子永远涨。”2021年,我的父亲这么想。

“诶,你们这群奴才们,怎么不买我的房了呢?你们怎么这么不努力!怎么这么不像话!”2025年,我的父亲望着明园集团到处的烂尾楼,内心发出了怒吼。

——哦,对了,忘了说。他的公司现在一个复旦交大的人都没有。他眼里的奴才们,都离职了。

李新野
2025年6月15日 父亲节 写于曼哈顿

关于《我的父亲李松坚》
Sinya
2025年6月26日

《我的父亲李松坚》这篇文章,是我很满意的一篇短篇文章。这篇文章在我心中构思了2个月左右,但是最后写下来,只花了不到2个小时的时间,胸有成竹,一气呵成。这两个月时间,文章的第一段点题和倒数第二段高潮的文字,已经在我的脑海中重复了几十遍上百遍。在被写下来之前,这篇文章在我的体内已孕育出了生命。

这篇文章写到最后,其实进入了一种艺术创作最高潮的那种无上的炫技的爽感。这是任何女人都比不上的。世界上那些顶级的艺术家应该可以理解我。三岛由纪夫谈为什么要写《金阁寺》第十章时说:“中断性交是有害的啊!” 莫言对三岛的这句名言推崇之至。写作到最高层的境界,跟书法、画画、弹钢琴没有区别:钢琴弹错音,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当作没发生过,继续演奏。而很多伟大的书法作品,如王羲之《兰亭集序》、颜真卿《祭侄文稿》,也是充斥着涂改痕迹。所以这篇文章虽然缺点不少,但是我也不想做大修改,会损害这种一气呵成的爽感。只不过原版文章很多人误会李松坚和凌菲菲复婚。(事实是凌菲菲在李松坚失踪的时候起诉离婚,李松坚出狱后想复婚,凌菲菲不同意。)所以对相关内容做了一点小补充,以避免误会。

这篇文章,很难说是记述文、小说、杂文还是散文。甚至有人还把这篇文章称作散文诗。其实我自己也很难界定。文章借鉴了很多小说的叙事方法。但是每一件事都是真实存在的,没有任何虚构。把真实事件打散,再按照短篇小说的写作手法糅合在一起。比虚构小说还更有难度和乐趣(无论是创作乐趣还是阅读乐趣)。

更有趣的,这篇文章又同时是一篇大家最熟悉的三段式论述文。但是把第一段总结和每部份第一句点题的文字去掉,又变成一篇(真实的)小说了。为了达到这个效果,事件的选取,一方面要符三段式每段的主题,大家明白三张脸的矛盾和对比。另一方面,通过这个事件编排的顺序,又把李松坚从起朱楼到烂尾楼的故事讲明白了。这种编排的精妙,就像写了一首七言律诗,改改句读,就变成一首不减字的《木兰花》。所以也有我肆意炫耀才华的小小心思。

文章的文字,是故意选择最直白的语言。以前识字率不高,文学是少数知识精英小圈子孤芳自赏的游戏,所以喜欢堆砌词藻。但是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时代,文章是给所有人看的。所以用最简单的文字,制造最高级的阅读体验,再传达出最深刻的思想,是互联网时代写作的最高境界。(有一些评论说我文笔普通,这是很愚蠢的评价了。)而且,这种文字,无论翻译成哪种语言,艺术性几乎不会折损。所以这种文学形式的价值,是有普适性的。这种文学的进步,是现代互联网科技对文学界的巨大贡献。

这篇文章我试图表达的感情,不是恨,而是一种荒诞感。很多人说我是逆子,还有人说这是一篇檄文,这都是看不懂文章的表现。说实话,李松坚对我的伤害,是这篇文章表达的10倍不止。但是我不想要写一篇充满仇恨的文章,也不想要写一篇诉苦PDF——这样就毫无文学价值和阅读价值了。李松坚做过的恶心事,写出来是不能通过审核的。所以我抽取的事情,每件事单拿出来,似乎都是正常的。甚至我还故意找出李松坚有人性光辉的一面,比如送书、比如爱情、比如月假。但是这些貌似正常的行为,放在一起,强烈的对比,就显示出巨大的荒诞感。而如何通过真实素材,选材、杂糅,从简单的文字,平常的素材,组装出一种荒诞的感觉。很多人读完文章余韵未了。其实是这种巧思的结果。

这种荒诞感,其实是我本人最真实的情感。2021年回国,看着李松坚和他周围的所有人,“荒诞”一词最能描述我当时的感受。我像一个飞行员,看着泰坦尼克号被冰山切开了一个大口子。然后船上有一群猴子,互相厮杀,你死我活。我发自好心,短暂的降落在船上,试图跟猴子们说赶紧逃生吧。结果猴子们一看,“你是不是要抢我的香蕉?”猴子们把石头都砸向了我。我笑笑,又坐上了直升飞机,走了。

然后我调转我的阿帕奇,对着那群荒诞的猴子,射出了我自卫的地狱火。

上次由 sunrainy 在 2025年 11月 4日 00:26 修改。
sunrainy楼主
知名作家
知名作家
帖子互动: 93
帖子: 926
注册时间: 2023年 3月 31日 21:33

#2 Re: 清华新野名著: 我的父亲李松坚--反封建反父权的扛鼎檄文

帖子 sunrainy楼主 »

新野凭《我的父亲李松坚》这篇短文可以和 巴金、曹禺、鲁迅齐名。

书名 作者 年份 反父权亮点
《家》 巴金 1931 高家三代封建父权崩塌,觉慧离家出走,鸣凤投湖,直接控诉“父权=吃人礼教”。
《雷雨》 曹禺 1933 周朴园是父权暴君原型,繁漪、四凤、鲁待萍联合反抗,乱伦悲剧揭露父权虚伪。
《狂人日记》 鲁迅 1918 “我”发现“吃人”历史四千年,父权礼教=食人传统,狂人觉醒=反父权启蒙。

头像
newIdRobot(新器人)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411
帖子: 1311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1日 21:29

#3 Re: 清华新野名著: 我的父亲李松坚--反封建反父权的扛鼎檄文

帖子 newIdRobot(新器人) »

sunrainy 写了: 2025年 11月 3日 21:43

我的父亲李松坚
Sinya
2025年6月15日

我的父亲李松坚,是一个地产商。他有一个头、一个脖子、却有着三张脸。

第一张脸,是对主人屈膝谄媚的脸。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有不超过一个父亲。可是我父亲不一样。从我出生的时候开始,我父亲的父亲就一直改变。从他高考落榜进社会不久,就开始认爹了。只要谁能够滥用职权,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输送给他,他就认谁做干爹。(后来年龄实在太大,没法认爹了,就改认大哥。)可能是因为跟我父亲走得太近,我父亲最崇敬的的父兄,很多都进去了,比如上海前书记陈ら宇,湖北前书记蒋超ら。

我的父亲是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他是发自内心的崇拜他的这些主人们。他从发型,公司发言,到男女关系,都事无巨细地向他们学习。连他自己在澄海南洋乡下的会议室,都严格按照上海市委的样式装修:长方形的大厅,两个单人沙发在大厅的一端,背面是漂亮的背景墙。两个沙发的中间是一个茶几。两侧是两排单人沙发,衬托着中间两个位置。

他也很希望我能继承他的遗志,一直是这么教育我的。我计算机竞赛全国第二保送清华的时候,他非常开心,送给我一本书《有官在身》。他告诉我,你情商太低,要把这本书仔仔细细的读一遍,学习怎么让上级开心。我高中的时候,升学第一志愿是麻省理工,第二志愿是香港科大,第三志愿是中山大学。他知道之后,非常生气,严肃的批判我。他跟我说:“你现在这么有才华,应该去北京上学,也许哪个首长的女儿就看上你了呢!”于是,我作为USACO(美国计算机奥赛)全球第一名,从麻省理工转到了清华大学。

可惜我不争气,在清华四年,最后还是没有一个首长的女儿看上我。

我父亲的第二张脸,是对神奉献一切的脸。

我的父亲一生都在追求爱情。或许是因为他没文化,或许是因为他认了太多爹,亦或许是因为他长了一张曹德旺的脸,除了他妈(这个是亲妈),从来没有一个女人爱他。

他穷尽一生追求女性的认可。在他眼中,女人就是神。在他的公司上海明园,女性员工的福利比北欧还好:只要说自己来月经了,就可以比男性员工多放几天的假。我父亲把这个福利叫做“月假”。

我的父亲最爱的女人,叫做凌菲菲。他们结婚的时候,凌菲菲是一个在广东打工的二婚带男孩的女人。我父亲作为一个潮汕男人,冲破了封建的藩篱,忤逆了自己的父母(这个也是亲的),毅然决然地跟她走入婚姻的殿堂。

2005年,我父亲跟着陈ら宇一起,挪用社保基金,被调查、入狱、无法说话的时候,凌菲菲趁机毅然决然地跟他离婚,分走了他一半,也就是几十亿的资产。也许正是凌菲菲这种凌厉的作风,让我父亲感受到了女神的天罚般的疼痛爽感。在他刑满释放的时候,回到上海,和凌菲菲又手牵手重归于好。那几十亿的奉献,他也甘之若饴。只可惜凌菲菲钱到手了,不肯复婚。

以前,我觉得几十亿还是挺过分的。因为算下来,我父亲和他的女神,一次要一千万左右。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改变了想法。2021年的时候我回国,想要帮凌菲菲把公司做大做强,于是我去上海香港广场的苹果店采购苹果电脑工作用。当时销售说可以开一个商业账户,结果我报了上海明园集团的公司名和税号,销售说之前和明园的销售,都由凌菲菲女士负责。我当时就释然了——我想到2016年父亲节的时候,在美国买了一个苹果手机寄给他当礼物。当时打电话,我报快递单号,结果他连26个英文字母都不知道怎么写下来——一个用苹果电脑,收藏现代艺术的优雅女性,竟然被不懂拼音的我父亲糟蹋了那么多年,女神这种痛苦,是多少钱都补偿不了的吧。他们的关系,在她心中,和在他心中,是那么一致。

李松坚的第三张脸,是对奴才们蔑视的脸。

在他的心中,不是主子,不是神,就是奴才了。包括我在内,中国的年轻男性们,在他眼中都是他的奴才。对了,我姐也是奴才。虽然她是女的,但是不能__,所以也不属于女神。我姐上了大学,就去上海跟我父亲在一起。她毕业后,她本来跟凌菲菲一样,在我父亲相邻的办公室工作。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就被我父亲撵走了。

我父亲很讨厌高学历的人。他很喜欢教育我说,不要以为我考上清华就多么厉害。“你看那些复旦交大的高材生,不也是给我打工。”

哦对,有一个例外,就是那些在学校里有编制的教授和老师。比如我的大姨李丽丽,又比如上海大学的主任教授施利毅。上海师范大学毕业的施利毅教授的上海大学纳米技术研究中心,跟我父亲说他们有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是我父亲大手一挥,几亿元投资血本无归——也许他和施主任坐在会议室正中的沙发上谈话,就很快乐吧。

我父亲虽然表面是一个商人,却对商业嗤之以鼻。21年我回国,我用经济和金融知识跟他说,房地产已经到顶了。结果他听完,比我高中的时候说要去麻省理工的时候还要生气。他说我在美国太久,被洗脑洗坏了,不懂中国的国情。在他的世界观里,西方的经济学不适合中国,中国房子永远涨。他的财富不是来自于商业和金融,而是神的赏赐——他作为一个对主人、对神奉献的虔诚信徒,得到主人和神的青睐,所以才能获得永远涨的上海房产,住在上海徐汇的顶层复式公寓,睥睨着几十层脚下石库门里面的奴才。

“你们这些复旦交大的奴才们,就应该背三十年房贷,给我打工,让我的房子永远涨。”2021年,我的父亲这么想。

“诶,你们这群奴才们,怎么不买我的房了呢?你们怎么这么不努力!怎么这么不像话!”2025年,我的父亲望着明园集团到处的烂尾楼,内心发出了怒吼。

——哦,对了,忘了说。他的公司现在一个复旦交大的人都没有。他眼里的奴才们,都离职了。

李新野
2025年6月15日 父亲节 写于曼哈顿

关于《我的父亲李松坚》
Sinya
2025年6月26日

《我的父亲李松坚》这篇文章,是我很满意的一篇短篇文章。这篇文章在我心中构思了2个月左右,但是最后写下来,只花了不到2个小时的时间,胸有成竹,一气呵成。这两个月时间,文章的第一段点题和倒数第二段高潮的文字,已经在我的脑海中重复了几十遍上百遍。在被写下来之前,这篇文章在我的体内已孕育出了生命。

这篇文章写到最后,其实进入了一种艺术创作最高潮的那种无上的炫技的爽感。这是任何女人都比不上的。世界上那些顶级的艺术家应该可以理解我。三岛由纪夫谈为什么要写《金阁寺》第十章时说:“中断性交是有害的啊!” 莫言对三岛的这句名言推崇之至。写作到最高层的境界,跟书法、画画、弹钢琴没有区别:钢琴弹错音,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当作没发生过,继续演奏。而很多伟大的书法作品,如王羲之《兰亭集序》、颜真卿《祭侄文稿》,也是充斥着涂改痕迹。所以这篇文章虽然缺点不少,但是我也不想做大修改,会损害这种一气呵成的爽感。只不过原版文章很多人误会李松坚和凌菲菲复婚。(事实是凌菲菲在李松坚失踪的时候起诉离婚,李松坚出狱后想复婚,凌菲菲不同意。)所以对相关内容做了一点小补充,以避免误会。

这篇文章,很难说是记述文、小说、杂文还是散文。甚至有人还把这篇文章称作散文诗。其实我自己也很难界定。文章借鉴了很多小说的叙事方法。但是每一件事都是真实存在的,没有任何虚构。把真实事件打散,再按照短篇小说的写作手法糅合在一起。比虚构小说还更有难度和乐趣(无论是创作乐趣还是阅读乐趣)。

更有趣的,这篇文章又同时是一篇大家最熟悉的三段式论述文。但是把第一段总结和每部份第一句点题的文字去掉,又变成一篇(真实的)小说了。为了达到这个效果,事件的选取,一方面要符三段式每段的主题,大家明白三张脸的矛盾和对比。另一方面,通过这个事件编排的顺序,又把李松坚从起朱楼到烂尾楼的故事讲明白了。这种编排的精妙,就像写了一首七言律诗,改改句读,就变成一首不减字的《木兰花》。所以也有我肆意炫耀才华的小小心思。

文章的文字,是故意选择最直白的语言。以前识字率不高,文学是少数知识精英小圈子孤芳自赏的游戏,所以喜欢堆砌词藻。但是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时代,文章是给所有人看的。所以用最简单的文字,制造最高级的阅读体验,再传达出最深刻的思想,是互联网时代写作的最高境界。(有一些评论说我文笔普通,这是很愚蠢的评价了。)而且,这种文字,无论翻译成哪种语言,艺术性几乎不会折损。所以这种文学形式的价值,是有普适性的。这种文学的进步,是现代互联网科技对文学界的巨大贡献。

这篇文章我试图表达的感情,不是恨,而是一种荒诞感。很多人说我是逆子,还有人说这是一篇檄文,这都是看不懂文章的表现。说实话,李松坚对我的伤害,是这篇文章表达的10倍不止。但是我不想要写一篇充满仇恨的文章,也不想要写一篇诉苦PDF——这样就毫无文学价值和阅读价值了。李松坚做过的恶心事,写出来是不能通过审核的。所以我抽取的事情,每件事单拿出来,似乎都是正常的。甚至我还故意找出李松坚有人性光辉的一面,比如送书、比如爱情、比如月假。但是这些貌似正常的行为,放在一起,强烈的对比,就显示出巨大的荒诞感。而如何通过真实素材,选材、杂糅,从简单的文字,平常的素材,组装出一种荒诞的感觉。很多人读完文章余韵未了。其实是这种巧思的结果。

这种荒诞感,其实是我本人最真实的情感。2021年回国,看着李松坚和他周围的所有人,“荒诞”一词最能描述我当时的感受。我像一个飞行员,看着泰坦尼克号被冰山切开了一个大口子。然后船上有一群猴子,互相厮杀,你死我活。我发自好心,短暂的降落在船上,试图跟猴子们说赶紧逃生吧。结果猴子们一看,“你是不是要抢我的香蕉?”猴子们把石头都砸向了我。我笑笑,又坐上了直升飞机,走了。

然后我调转我的阿帕奇,对着那群荒诞的猴子,射出了我自卫的地狱火。

他爹也是傻逼力工

newguy
知名作家
知名作家
帖子互动: 47
帖子: 909
注册时间: 2024年 1月 9日 01:41

#5 Re: 清华新野名著: 我的父亲李松坚--点评:反封建反父权的扛鼎檄文

帖子 newguy »

sunrainy 写了: 2025年 11月 3日 21:43

我的父亲李松坚
Sinya
2025年6月15日

我的父亲李松坚,是一个地产商。他有一个头、一个脖子、却有着三张脸。

第一张脸,是对主人屈膝谄媚的脸。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有不超过一个父亲。可是我父亲不一样。从我出生的时候开始,我父亲的父亲就一直改变。从他高考落榜进社会不久,就开始认爹了。只要谁能够滥用职权,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输送给他,他就认谁做干爹。(后来年龄实在太大,没法认爹了,就改认大哥。)可能是因为跟我父亲走得太近,我父亲最崇敬的的父兄,很多都进去了,比如上海前书记陈ら宇,湖北前书记蒋超ら。

我的父亲是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他是发自内心的崇拜他的这些主人们。他从发型,公司发言,到男女关系,都事无巨细地向他们学习。连他自己在澄海南洋乡下的会议室,都严格按照上海市委的样式装修:长方形的大厅,两个单人沙发在大厅的一端,背面是漂亮的背景墙。两个沙发的中间是一个茶几。两侧是两排单人沙发,衬托着中间两个位置。

他也很希望我能继承他的遗志,一直是这么教育我的。我计算机竞赛全国第二保送清华的时候,他非常开心,送给我一本书《有官在身》。他告诉我,你情商太低,要把这本书仔仔细细的读一遍,学习怎么让上级开心。我高中的时候,升学第一志愿是麻省理工,第二志愿是香港科大,第三志愿是中山大学。他知道之后,非常生气,严肃的批判我。他跟我说:“你现在这么有才华,应该去北京上学,也许哪个首长的女儿就看上你了呢!”于是,我作为USACO(美国计算机奥赛)全球第一名,从麻省理工转到了清华大学。

可惜我不争气,在清华四年,最后还是没有一个首长的女儿看上我。

我父亲的第二张脸,是对神奉献一切的脸。

我的父亲一生都在追求爱情。或许是因为他没文化,或许是因为他认了太多爹,亦或许是因为他长了一张曹德旺的脸,除了他妈(这个是亲妈),从来没有一个女人爱他。

他穷尽一生追求女性的认可。在他眼中,女人就是神。在他的公司上海明园,女性员工的福利比北欧还好:只要说自己来月经了,就可以比男性员工多放几天的假。我父亲把这个福利叫做“月假”。

我的父亲最爱的女人,叫做凌菲菲。他们结婚的时候,凌菲菲是一个在广东打工的二婚带男孩的女人。我父亲作为一个潮汕男人,冲破了封建的藩篱,忤逆了自己的父母(这个也是亲的),毅然决然地跟她走入婚姻的殿堂。

2005年,我父亲跟着陈ら宇一起,挪用社保基金,被调查、入狱、无法说话的时候,凌菲菲趁机毅然决然地跟他离婚,分走了他一半,也就是几十亿的资产。也许正是凌菲菲这种凌厉的作风,让我父亲感受到了女神的天罚般的疼痛爽感。在他刑满释放的时候,回到上海,和凌菲菲又手牵手重归于好。那几十亿的奉献,他也甘之若饴。只可惜凌菲菲钱到手了,不肯复婚。

以前,我觉得几十亿还是挺过分的。因为算下来,我父亲和他的女神,一次要一千万左右。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改变了想法。2021年的时候我回国,想要帮凌菲菲把公司做大做强,于是我去上海香港广场的苹果店采购苹果电脑工作用。当时销售说可以开一个商业账户,结果我报了上海明园集团的公司名和税号,销售说之前和明园的销售,都由凌菲菲女士负责。我当时就释然了——我想到2016年父亲节的时候,在美国买了一个苹果手机寄给他当礼物。当时打电话,我报快递单号,结果他连26个英文字母都不知道怎么写下来——一个用苹果电脑,收藏现代艺术的优雅女性,竟然被不懂拼音的我父亲糟蹋了那么多年,女神这种痛苦,是多少钱都补偿不了的吧。他们的关系,在她心中,和在他心中,是那么一致。

李松坚的第三张脸,是对奴才们蔑视的脸。

在他的心中,不是主子,不是神,就是奴才了。包括我在内,中国的年轻男性们,在他眼中都是他的奴才。对了,我姐也是奴才。虽然她是女的,但是不能__,所以也不属于女神。我姐上了大学,就去上海跟我父亲在一起。她毕业后,她本来跟凌菲菲一样,在我父亲相邻的办公室工作。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就被我父亲撵走了。

我父亲很讨厌高学历的人。他很喜欢教育我说,不要以为我考上清华就多么厉害。“你看那些复旦交大的高材生,不也是给我打工。”

哦对,有一个例外,就是那些在学校里有编制的教授和老师。比如我的大姨李丽丽,又比如上海大学的主任教授施利毅。上海师范大学毕业的施利毅教授的上海大学纳米技术研究中心,跟我父亲说他们有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是我父亲大手一挥,几亿元投资血本无归——也许他和施主任坐在会议室正中的沙发上谈话,就很快乐吧。

我父亲虽然表面是一个商人,却对商业嗤之以鼻。21年我回国,我用经济和金融知识跟他说,房地产已经到顶了。结果他听完,比我高中的时候说要去麻省理工的时候还要生气。他说我在美国太久,被洗脑洗坏了,不懂中国的国情。在他的世界观里,西方的经济学不适合中国,中国房子永远涨。他的财富不是来自于商业和金融,而是神的赏赐——他作为一个对主人、对神奉献的虔诚信徒,得到主人和神的青睐,所以才能获得永远涨的上海房产,住在上海徐汇的顶层复式公寓,睥睨着几十层脚下石库门里面的奴才。

“你们这些复旦交大的奴才们,就应该背三十年房贷,给我打工,让我的房子永远涨。”2021年,我的父亲这么想。

“诶,你们这群奴才们,怎么不买我的房了呢?你们怎么这么不努力!怎么这么不像话!”2025年,我的父亲望着明园集团到处的烂尾楼,内心发出了怒吼。

——哦,对了,忘了说。他的公司现在一个复旦交大的人都没有。他眼里的奴才们,都离职了。

李新野
2025年6月15日 父亲节 写于曼哈顿

关于《我的父亲李松坚》
Sinya
2025年6月26日

《我的父亲李松坚》这篇文章,是我很满意的一篇短篇文章。这篇文章在我心中构思了2个月左右,但是最后写下来,只花了不到2个小时的时间,胸有成竹,一气呵成。这两个月时间,文章的第一段点题和倒数第二段高潮的文字,已经在我的脑海中重复了几十遍上百遍。在被写下来之前,这篇文章在我的体内已孕育出了生命。

这篇文章写到最后,其实进入了一种艺术创作最高潮的那种无上的炫技的爽感。这是任何女人都比不上的。世界上那些顶级的艺术家应该可以理解我。三岛由纪夫谈为什么要写《金阁寺》第十章时说:“中断性交是有害的啊!” 莫言对三岛的这句名言推崇之至。写作到最高层的境界,跟书法、画画、弹钢琴没有区别:钢琴弹错音,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当作没发生过,继续演奏。而很多伟大的书法作品,如王羲之《兰亭集序》、颜真卿《祭侄文稿》,也是充斥着涂改痕迹。所以这篇文章虽然缺点不少,但是我也不想做大修改,会损害这种一气呵成的爽感。只不过原版文章很多人误会李松坚和凌菲菲复婚。(事实是凌菲菲在李松坚失踪的时候起诉离婚,李松坚出狱后想复婚,凌菲菲不同意。)所以对相关内容做了一点小补充,以避免误会。

这篇文章,很难说是记述文、小说、杂文还是散文。甚至有人还把这篇文章称作散文诗。其实我自己也很难界定。文章借鉴了很多小说的叙事方法。但是每一件事都是真实存在的,没有任何虚构。把真实事件打散,再按照短篇小说的写作手法糅合在一起。比虚构小说还更有难度和乐趣(无论是创作乐趣还是阅读乐趣)。

更有趣的,这篇文章又同时是一篇大家最熟悉的三段式论述文。但是把第一段总结和每部份第一句点题的文字去掉,又变成一篇(真实的)小说了。为了达到这个效果,事件的选取,一方面要符三段式每段的主题,大家明白三张脸的矛盾和对比。另一方面,通过这个事件编排的顺序,又把李松坚从起朱楼到烂尾楼的故事讲明白了。这种编排的精妙,就像写了一首七言律诗,改改句读,就变成一首不减字的《木兰花》。所以也有我肆意炫耀才华的小小心思。

文章的文字,是故意选择最直白的语言。以前识字率不高,文学是少数知识精英小圈子孤芳自赏的游戏,所以喜欢堆砌词藻。但是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时代,文章是给所有人看的。所以用最简单的文字,制造最高级的阅读体验,再传达出最深刻的思想,是互联网时代写作的最高境界。(有一些评论说我文笔普通,这是很愚蠢的评价了。)而且,这种文字,无论翻译成哪种语言,艺术性几乎不会折损。所以这种文学形式的价值,是有普适性的。这种文学的进步,是现代互联网科技对文学界的巨大贡献。

这篇文章我试图表达的感情,不是恨,而是一种荒诞感。很多人说我是逆子,还有人说这是一篇檄文,这都是看不懂文章的表现。说实话,李松坚对我的伤害,是这篇文章表达的10倍不止。但是我不想要写一篇充满仇恨的文章,也不想要写一篇诉苦PDF——这样就毫无文学价值和阅读价值了。李松坚做过的恶心事,写出来是不能通过审核的。所以我抽取的事情,每件事单拿出来,似乎都是正常的。甚至我还故意找出李松坚有人性光辉的一面,比如送书、比如爱情、比如月假。但是这些貌似正常的行为,放在一起,强烈的对比,就显示出巨大的荒诞感。而如何通过真实素材,选材、杂糅,从简单的文字,平常的素材,组装出一种荒诞的感觉。很多人读完文章余韵未了。其实是这种巧思的结果。

这种荒诞感,其实是我本人最真实的情感。2021年回国,看着李松坚和他周围的所有人,“荒诞”一词最能描述我当时的感受。我像一个飞行员,看着泰坦尼克号被冰山切开了一个大口子。然后船上有一群猴子,互相厮杀,你死我活。我发自好心,短暂的降落在船上,试图跟猴子们说赶紧逃生吧。结果猴子们一看,“你是不是要抢我的香蕉?”猴子们把石头都砸向了我。我笑笑,又坐上了直升飞机,走了。

然后我调转我的阿帕奇,对着那群荒诞的猴子,射出了我自卫的地狱火。

是一条好汉,体现了索男的智商

tdk9999
职业作家
职业作家
帖子互动: 14
帖子: 517
注册时间: 2022年 12月 5日 14:11

#6 Re: 清华新野名著: 我的父亲李松坚--点评:反封建反父权的扛鼎檄文

帖子 tdk9999 »

他是恨他爹把钱搞没了吧,可毕竟手缝给他留了点啊。
其实和他爹一样是个舔狗, 年少多金的得意舔狗, 这仍然要得益于他亲爹

花着他亲爹的钱,然后没事训斥亲爹,他倒是没把他爹当奴才。

xiaoju(可爱的龙猫)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1200
帖子: 27849
注册时间: 2023年 9月 5日 20:18

#7 Re: 清华新野名著: 我的父亲李松坚--点评:反封建反父权的扛鼎檄文

帖子 xiaoju(可爱的龙猫) »

这尼玛是新一代罗玉凤啊

sunrainy 写了: 2025年 11月 3日 21:43

我的父亲李松坚
Sinya
2025年6月15日

我的父亲李松坚,是一个地产商。他有一个头、一个脖子、却有着三张脸。

第一张脸,是对主人屈膝谄媚的脸。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有不超过一个父亲。可是我父亲不一样。从我出生的时候开始,我父亲的父亲就一直改变。从他高考落榜进社会不久,就开始认爹了。只要谁能够滥用职权,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输送给他,他就认谁做干爹。(后来年龄实在太大,没法认爹了,就改认大哥。)可能是因为跟我父亲走得太近,我父亲最崇敬的的父兄,很多都进去了,比如上海前书记陈ら宇,湖北前书记蒋超ら。

我的父亲是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他是发自内心的崇拜他的这些主人们。他从发型,公司发言,到男女关系,都事无巨细地向他们学习。连他自己在澄海南洋乡下的会议室,都严格按照上海市委的样式装修:长方形的大厅,两个单人沙发在大厅的一端,背面是漂亮的背景墙。两个沙发的中间是一个茶几。两侧是两排单人沙发,衬托着中间两个位置。

他也很希望我能继承他的遗志,一直是这么教育我的。我计算机竞赛全国第二保送清华的时候,他非常开心,送给我一本书《有官在身》。他告诉我,你情商太低,要把这本书仔仔细细的读一遍,学习怎么让上级开心。我高中的时候,升学第一志愿是麻省理工,第二志愿是香港科大,第三志愿是中山大学。他知道之后,非常生气,严肃的批判我。他跟我说:“你现在这么有才华,应该去北京上学,也许哪个首长的女儿就看上你了呢!”于是,我作为USACO(美国计算机奥赛)全球第一名,从麻省理工转到了清华大学。

可惜我不争气,在清华四年,最后还是没有一个首长的女儿看上我。

我父亲的第二张脸,是对神奉献一切的脸。

我的父亲一生都在追求爱情。或许是因为他没文化,或许是因为他认了太多爹,亦或许是因为他长了一张曹德旺的脸,除了他妈(这个是亲妈),从来没有一个女人爱他。

他穷尽一生追求女性的认可。在他眼中,女人就是神。在他的公司上海明园,女性员工的福利比北欧还好:只要说自己来月经了,就可以比男性员工多放几天的假。我父亲把这个福利叫做“月假”。

我的父亲最爱的女人,叫做凌菲菲。他们结婚的时候,凌菲菲是一个在广东打工的二婚带男孩的女人。我父亲作为一个潮汕男人,冲破了封建的藩篱,忤逆了自己的父母(这个也是亲的),毅然决然地跟她走入婚姻的殿堂。

2005年,我父亲跟着陈ら宇一起,挪用社保基金,被调查、入狱、无法说话的时候,凌菲菲趁机毅然决然地跟他离婚,分走了他一半,也就是几十亿的资产。也许正是凌菲菲这种凌厉的作风,让我父亲感受到了女神的天罚般的疼痛爽感。在他刑满释放的时候,回到上海,和凌菲菲又手牵手重归于好。那几十亿的奉献,他也甘之若饴。只可惜凌菲菲钱到手了,不肯复婚。

以前,我觉得几十亿还是挺过分的。因为算下来,我父亲和他的女神,一次要一千万左右。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改变了想法。2021年的时候我回国,想要帮凌菲菲把公司做大做强,于是我去上海香港广场的苹果店采购苹果电脑工作用。当时销售说可以开一个商业账户,结果我报了上海明园集团的公司名和税号,销售说之前和明园的销售,都由凌菲菲女士负责。我当时就释然了——我想到2016年父亲节的时候,在美国买了一个苹果手机寄给他当礼物。当时打电话,我报快递单号,结果他连26个英文字母都不知道怎么写下来——一个用苹果电脑,收藏现代艺术的优雅女性,竟然被不懂拼音的我父亲糟蹋了那么多年,女神这种痛苦,是多少钱都补偿不了的吧。他们的关系,在她心中,和在他心中,是那么一致。

李松坚的第三张脸,是对奴才们蔑视的脸。

在他的心中,不是主子,不是神,就是奴才了。包括我在内,中国的年轻男性们,在他眼中都是他的奴才。对了,我姐也是奴才。虽然她是女的,但是不能__,所以也不属于女神。我姐上了大学,就去上海跟我父亲在一起。她毕业后,她本来跟凌菲菲一样,在我父亲相邻的办公室工作。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就被我父亲撵走了。

我父亲很讨厌高学历的人。他很喜欢教育我说,不要以为我考上清华就多么厉害。“你看那些复旦交大的高材生,不也是给我打工。”

哦对,有一个例外,就是那些在学校里有编制的教授和老师。比如我的大姨李丽丽,又比如上海大学的主任教授施利毅。上海师范大学毕业的施利毅教授的上海大学纳米技术研究中心,跟我父亲说他们有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是我父亲大手一挥,几亿元投资血本无归——也许他和施主任坐在会议室正中的沙发上谈话,就很快乐吧。

我父亲虽然表面是一个商人,却对商业嗤之以鼻。21年我回国,我用经济和金融知识跟他说,房地产已经到顶了。结果他听完,比我高中的时候说要去麻省理工的时候还要生气。他说我在美国太久,被洗脑洗坏了,不懂中国的国情。在他的世界观里,西方的经济学不适合中国,中国房子永远涨。他的财富不是来自于商业和金融,而是神的赏赐——他作为一个对主人、对神奉献的虔诚信徒,得到主人和神的青睐,所以才能获得永远涨的上海房产,住在上海徐汇的顶层复式公寓,睥睨着几十层脚下石库门里面的奴才。

“你们这些复旦交大的奴才们,就应该背三十年房贷,给我打工,让我的房子永远涨。”2021年,我的父亲这么想。

“诶,你们这群奴才们,怎么不买我的房了呢?你们怎么这么不努力!怎么这么不像话!”2025年,我的父亲望着明园集团到处的烂尾楼,内心发出了怒吼。

——哦,对了,忘了说。他的公司现在一个复旦交大的人都没有。他眼里的奴才们,都离职了。

李新野
2025年6月15日 父亲节 写于曼哈顿

关于《我的父亲李松坚》
Sinya
2025年6月26日

《我的父亲李松坚》这篇文章,是我很满意的一篇短篇文章。这篇文章在我心中构思了2个月左右,但是最后写下来,只花了不到2个小时的时间,胸有成竹,一气呵成。这两个月时间,文章的第一段点题和倒数第二段高潮的文字,已经在我的脑海中重复了几十遍上百遍。在被写下来之前,这篇文章在我的体内已孕育出了生命。

这篇文章写到最后,其实进入了一种艺术创作最高潮的那种无上的炫技的爽感。这是任何女人都比不上的。世界上那些顶级的艺术家应该可以理解我。三岛由纪夫谈为什么要写《金阁寺》第十章时说:“中断性交是有害的啊!” 莫言对三岛的这句名言推崇之至。写作到最高层的境界,跟书法、画画、弹钢琴没有区别:钢琴弹错音,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当作没发生过,继续演奏。而很多伟大的书法作品,如王羲之《兰亭集序》、颜真卿《祭侄文稿》,也是充斥着涂改痕迹。所以这篇文章虽然缺点不少,但是我也不想做大修改,会损害这种一气呵成的爽感。只不过原版文章很多人误会李松坚和凌菲菲复婚。(事实是凌菲菲在李松坚失踪的时候起诉离婚,李松坚出狱后想复婚,凌菲菲不同意。)所以对相关内容做了一点小补充,以避免误会。

这篇文章,很难说是记述文、小说、杂文还是散文。甚至有人还把这篇文章称作散文诗。其实我自己也很难界定。文章借鉴了很多小说的叙事方法。但是每一件事都是真实存在的,没有任何虚构。把真实事件打散,再按照短篇小说的写作手法糅合在一起。比虚构小说还更有难度和乐趣(无论是创作乐趣还是阅读乐趣)。

更有趣的,这篇文章又同时是一篇大家最熟悉的三段式论述文。但是把第一段总结和每部份第一句点题的文字去掉,又变成一篇(真实的)小说了。为了达到这个效果,事件的选取,一方面要符三段式每段的主题,大家明白三张脸的矛盾和对比。另一方面,通过这个事件编排的顺序,又把李松坚从起朱楼到烂尾楼的故事讲明白了。这种编排的精妙,就像写了一首七言律诗,改改句读,就变成一首不减字的《木兰花》。所以也有我肆意炫耀才华的小小心思。

文章的文字,是故意选择最直白的语言。以前识字率不高,文学是少数知识精英小圈子孤芳自赏的游戏,所以喜欢堆砌词藻。但是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时代,文章是给所有人看的。所以用最简单的文字,制造最高级的阅读体验,再传达出最深刻的思想,是互联网时代写作的最高境界。(有一些评论说我文笔普通,这是很愚蠢的评价了。)而且,这种文字,无论翻译成哪种语言,艺术性几乎不会折损。所以这种文学形式的价值,是有普适性的。这种文学的进步,是现代互联网科技对文学界的巨大贡献。

这篇文章我试图表达的感情,不是恨,而是一种荒诞感。很多人说我是逆子,还有人说这是一篇檄文,这都是看不懂文章的表现。说实话,李松坚对我的伤害,是这篇文章表达的10倍不止。但是我不想要写一篇充满仇恨的文章,也不想要写一篇诉苦PDF——这样就毫无文学价值和阅读价值了。李松坚做过的恶心事,写出来是不能通过审核的。所以我抽取的事情,每件事单拿出来,似乎都是正常的。甚至我还故意找出李松坚有人性光辉的一面,比如送书、比如爱情、比如月假。但是这些貌似正常的行为,放在一起,强烈的对比,就显示出巨大的荒诞感。而如何通过真实素材,选材、杂糅,从简单的文字,平常的素材,组装出一种荒诞的感觉。很多人读完文章余韵未了。其实是这种巧思的结果。

这种荒诞感,其实是我本人最真实的情感。2021年回国,看着李松坚和他周围的所有人,“荒诞”一词最能描述我当时的感受。我像一个飞行员,看着泰坦尼克号被冰山切开了一个大口子。然后船上有一群猴子,互相厮杀,你死我活。我发自好心,短暂的降落在船上,试图跟猴子们说赶紧逃生吧。结果猴子们一看,“你是不是要抢我的香蕉?”猴子们把石头都砸向了我。我笑笑,又坐上了直升飞机,走了。

然后我调转我的阿帕奇,对着那群荒诞的猴子,射出了我自卫的地狱火。

madao
见习点评
见习点评
帖子互动: 106
帖子: 1529
注册时间: 2022年 10月 11日 23:38

#8 Re: 清华新野名著: 我的父亲李松坚--点评:反封建反父权的扛鼎檄文

帖子 madao »

tdk9999 写了: 2025年 11月 4日 02:48

他是恨他爹把钱搞没了吧,可毕竟手缝给他留了点啊。
其实和他爹一样是个舔狗, 年少多金的得意舔狗, 这仍然要得益于他亲爹

花着他亲爹的钱,然后没事训斥亲爹,他倒是没把他爹当奴才。

是这个道理

Bush(不是)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429
帖子: 9282
注册时间: 2022年 11月 3日 06:12

#9 Re: 清华新野名著: 我的父亲李松坚--点评:反封建反父权的扛鼎檄文

帖子 Bush(不是) »

这货竟然在抖音开直播。看那个猪头样,莫非这是想出名,然后带货?

sunrainy楼主
知名作家
知名作家
帖子互动: 93
帖子: 926
注册时间: 2023年 3月 31日 21:33

#10 Re: 清华新野名著: 我的父亲李松坚--点评:反封建反父权的扛鼎檄文

帖子 sunrainy楼主 »

"弑父"是每个人内心最隐秘的欲望?为什么人类天生具有弑父情结
脑动读书
2024-1-4

“弑父”被认为是人伦最不可容忍的事件,但却是每个人内心最隐秘的欲望……

一个迷乱的夜晚,大儿子米嘉疑心自己的情人去和他的父亲老卡拉马佐夫约会,于是闯进父亲的院子,发现情人并没有在父亲身边就准备仓皇离开,却在翻墙的时候被老仆人发现,失手重击老仆。当晚,米嘉找到情人与其欢歌燕舞却被突然闯入的检察官控制并审问,米嘉以为自己杀了老仆,但被告知老仆没死,父亲却殒命,他坚称自己没有杀父,那父亲究竟是谁杀的?

《卡拉马左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蜚声海外的代表作,集中了他一生中“全部最珍贵的思想”。据说小说是以一桩真实的“弑父案”为原型进行创作的,是作者在被放逐西伯利亚的经历中遇见弑父案当事人的记录。

卡拉马佐夫家三兄弟,米嘉、伊万、阿辽沙,同父异母,三个孩子很小就失去母亲,老卡拉马佐夫没有尽半点父亲的职责,不是把孩子扔给仆人,就是扔给远房亲戚,孩子们完全靠好心人收养长大。不仅如此,老卡拉马佐夫还侵占亡妻遗产,算计儿子。更出格的是,他纵欲无度,和大儿子米嘉争夺情人,因此才引发了那个迷乱之夜的杀人案。

卡拉马佐夫家还有个仆人斯乜尔加科夫,他的母亲是一个傻女,被老卡拉马佐夫侵犯之后生下斯乜尔加科夫,他是私生子,杀死老卡拉马佐夫的正是他。但是大儿子米嘉却因性格暴躁,之前已经与父亲的矛盾闹得满城风雨,所有的证人证言都指向他,米嘉被判为杀父罪犯。二儿子伊万虽没有直接杀死父亲,却在与仆人斯乜尔加科夫的交流中暗示或纵容了后者杀死父亲,甚至他离家去莫斯科是为了给杀父创造机会。

至于斯乜尔加科夫,因自己不被认可的身份,虽然表面上对老卡拉马佐夫忠诚,但内心始终怀恨在心。因此,在这个家庭中,除了老三阿辽沙,三个儿子都想杀死父亲。

为什么要杀死父亲?弗洛伊德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一文中曾说:“人类天生具有‘弑父情结’,即从一出生,人类就注定要和父亲展开斗争,以摆脱被统治、被支配的地位,争取独立自由的权利,进而掌握家庭的主导权和社会的主动权。”

《卡拉马左夫兄弟》的弑父内容较“俄狄浦斯情结”之说有所突破,故事内容跳脱了“恋母弑父”的模式,而直接是“逆子弑父”的展演。儿子们不仅要争取自由的权利、掌握家庭的主导权和社会的主动权,更重要的是希望把这荒唐无耻的父亲彻底抹掉,从而做一个真正值得尊重的人。

小说其中一段描写在审判米嘉的法庭上,辩护人菲久科维奇与检察官基里洛维奇对父子关系进行辩论,内容涉及“形式上的父亲”和“真正意义上的父亲”:

“父亲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这是两个伟大的字,是个宝贵的名称,但是,陪审员先生们,使用名称可马虎不得,我要实话实说,像被杀死的老卡拉马左夫这样做父亲的,就不能、也不配成为父亲。爱一个不配做父亲的父亲是荒谬的,不可能的。爱不能凭空创造出来,只有上帝才凭空创造世界.......我们应该直言不讳:生了儿女的还算不得父亲,生了儿女而又尽到责任的才算父亲。”

有句话说:作家一生都在写自己。陀爷的父亲是一所贫民医院的医生,一家六个兄弟姐妹,他是次子,全家人挤在仅有两居室的医院的耳房。陀爷十几岁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丧妻之后便从医院退职,迁往有一份薄产的乡下居住,恣意纵情酒色,残暴虐待农奴,以致后来被十余名忍无可忍的农奴群起而杀之。老卡拉马佐夫显然有陀爷父亲的影子。这样的父亲不仅不值得尊重而且还让人羞耻。

因此,在《卡拉马左夫兄弟》中,三个儿子都对父亲心怀怨恨,老卡拉马左夫实在不配当父亲,除了贡献了一个精子什么都没做,甚至荒唐到和儿子争夺情人,和陀爷的父亲一样没有廉耻。陀爷的弑父潜意识在《卡拉马左夫兄弟》中得以充分地体现。

四个儿子在弑父这件事上的丰富内心活动堪称经典,把人性最隐秘最不堪最难以启齿的内心世界展露无疑,陀爷的作品“描绘人内心的全部深度”。“弑父”被认为是人伦最不可容忍的事件,但却是每个人内心最隐秘的欲望,也因此“弑父情节”便成为西方文学和心理学的经典话题。

陀爷借由四个儿子对“弑父”事件的反应,深刻彻底地挖掘人性的无底深渊,这是对父权的反抗,也是对人性的挑战,是对俄罗斯民族性的全面描绘,也是对全世界人心的地毯式轰炸。尤其是老二伊万,虽没下手杀父,但是一系列潜意识的行为纵容了仆人斯乜尔加科夫杀父。事发后,斯乜尔加科夫将伊万的暗示说得明明白白,伊万被斯乜尔加科夫拆穿后恼羞成怒、极力狡辩,但内心也不得不承认斯乜尔加科夫对自己的指控,从而遭遇严厉的自我谴责,导致神经错乱,一病不起。

老大米嘉对父亲的自私贪婪与无耻情欲已经恨之入骨。他虽然狂躁轻率,冲动粗暴,却真诚纯粹,不说谎、不矫饰,他没杀父亲,他坦坦荡荡,但因自己对两个女人造成的伤害也深感愧疚,期待救赎。

老三阿辽沙善良纯净,与世无争,在这场激烈的家庭冲突中,他曾试图调解关系避免悲剧,在父亲,两个哥、哥哥的未婚妻和情人之间奔走劝慰,内心的焦灼和痛苦同样深重,他眼睁睁地看着大哥狂乱、二哥风魔,却无能为力。

在这场悲剧中,谁才是应该被惩罚的人?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谁才是最该赎罪的人?谁才是最痛苦的人?陀爷不置评判。

这部70万字的皇皇巨著,竟然是一部未完成的书。根据陀爷的计划,应该写两部,可不幸的是第一部完成之后,陀爷就撒手人寰。但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依然掩饰不住其熠熠光辉,人性本就是一部写不完的大书,在这故事中“未完成”的那些重大问题、那些人物命运,正是我们可以不断去回味、去揣摩、去续写的深海人心。

上次由 sunrainy 在 2025年 11月 4日 09:44 修改。
mydada(人均资产千万美华)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832
帖子: 17346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15日 09:31

#11 Re: 清华新野名著: 我的父亲李松坚--反封建反父权的扛鼎檄文

帖子 mydada(人均资产千万美华) »

newIdRobot 写了: 2025年 11月 4日 00:16

他爹也是傻逼力工

老登特色

我们美华人均千万资产
回复

回到 “军事天地(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