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务机关首次要求包括亚马逊公司在内的电子商务巨头提交中国卖家的销售数据,这是一次罕见举措,旨在打击通过这些平台进行跨境业务的商户逃税行为。
近日,中国各地的税务局在近几个月间要求主要电商平台提交部分中国卖家的第三季度收入数据,以打击申报销售额不足的情况——据在全国各地的在线卖家透露,他们要求匿名以避免敏感信息外泄。
亚马逊在十月中旬开始分享数据,而中国本土竞争对手如阿里巴巴集团的速卖通、Temu与Shein集团在被要求数周后也提交了数据。税务机关并未指控这些平台本身存在不当行为。
这些数据让中国监管机构对在线出口商的销售情况有了更准确的认识,而这通常远高于他们向税务局申报的数字。若卖家据平台数据修正申报,税务负担可能达到增值税13%以及企业税等,欠缴税款还可能降低利润率。
依据中国的税法,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的企业需缴纳最高13%的增值税。只有在能够提供清关单据及其他出口证明的情况下,商家才可豁免征收该税——而在当前的经营结构下,大多数在线卖家难以做到这一点。
Marketplace Pulse在九月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卖家现在大约占亚马逊全球活跃卖家基数的一半以上,这是在所有国际市场中首次超过50%这一里程碑。
亚马逊发言人告诉彭博社,亚马逊在我们经营的每一个国家都遵守所有相关法律法规。
中国国家税务总局、Shein、Temu与速卖通未就置评请求作出回应。
此次行动正值中国财政收入需求超过对小型出口商的扶持意愿之时。此前北京已加强对公民海外收入的税收征管力度,彭博在六月报道,这一推进跟随中国早前实施的《共同申报准则》——一项旨在防止逃税的全球信息共享体系。
这是中国电子商务在动荡一年中的最新打击之一,此前特朗普取消了对低值包裹的免关税政策,此举曾推动Temu和Shein的崛起。尽管美中两国在上月末举行峰会后出口商对美国关税下降表示欣慰,但他们仍表示需要对未来贸易关系的不确定性进行对冲。
在大陆,线上出口商通常会注册几十甚至上百家公司以吸引流量,因为像亚马逊这样的平台每个注册主体只能有一家店铺。
商家通常通过大陆公司将货物转移到香港公司,香港公司以正式名义拥有门店和销售权——这种结构使他们能够在中国大陆规避企业税。随后在国内他们只向主管部门申报一个店的销售额,从而使税负降至最低。
多名知情人士指出:关税不确定性在商家能够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或向美国海关低报商品价值时,变得更易于管理。
在线电商直接把全球消费者连接到中国卖家,通常提供更便宜的商品和更快的运输。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该行业的出口额增长近17%,超过总出口7.1%的同比增速,尽管在贸易紧张局势下增速有所放缓。
多位卖家向彭博社表示,在平台如亚马逊报告正确的销售数据后,地方税务机关给出付款的短信催促。两家在较小、较贫困的城市或县注册的企业的商家表示,曾收到地方税务局工作人员的紧急电话或上门催款。
多位知情人士表示,他们会观望税务机关的征收决心以及行业专家是否提出避税的办法来决定是否付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