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本破熊对今后25年中美竞争过程的推演和展望

对应老买买提的军事天地,观点交锋比较激烈,反驳不留情面,请作好心理准备。因为此版帖子太多,所以新帖不出现在首页新帖列表,防止首页新帖刷屏太快。


版主: Softfist

F1450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851
帖子: 17044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2日 22:05

#21 Re: 原创:本破熊对今后25年中美竞争过程的推演和展望

帖子 F1450 »

菌斑的酱菌们难道看不出这个AI文吗?对着AI文一顿输出等于对着充气女娃娃一顿输出,这就是塑料呀,不是真女人。

头像
LittleBear(小破熊)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853
帖子: 23256
注册时间: 2023年 4月 19日 17:47

#22 Re: 原创:本破熊对今后25年中美竞争过程的推演和展望

帖子 LittleBear(小破熊)楼主 »

laodongzhe18 写了: 昨天 08:47

中国梦吧。工程师是和人口成正比的。何况中国根本没有精英培养能力。
刚刚参加全美高中科学竞赛决赛,美国孩子的素质比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设备们质量高好几个数量级。跟他们比,清华姚班的也不过就是一群打螺丝的工人。
华人可以在美国成为科技精英,但在中国,他们只能是耗材。中国人太可怜了。

你说的跟我写的一点儿都不矛盾。所以我说你没看懂我的帖子。

我的帖子的原意就是美国不缺精英,缺的恰恰是稳扎稳打,把新技术一步一步打造成一个充满活力的产业的螺丝钉,而且要廉价和大量。

头像
laodongzhe18(组长)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1444
帖子: 34769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09:36

#23 Re: 原创:本破熊对今后25年中美竞争过程的推演和展望

帖子 laodongzhe18(组长) »

没工夫细读你的机油贴。以后最好给个纲要先。

LittleBear 写了: 昨天 09:52

你说的跟我写的一点儿都不矛盾。所以我说你没看懂我的帖子。

我的帖子的原意就是美国不缺精英,缺的恰恰是稳扎稳打,把新技术一步一步打造成一个充满活力的产业的螺丝钉,而且要廉价和大量。

而生 在难逃
头像
LittleBear(小破熊)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853
帖子: 23256
注册时间: 2023年 4月 19日 17:47

#24 Re: 原创:本破熊对今后25年中美竞争过程的推演和展望

帖子 LittleBear(小破熊)楼主 »

F1450 写了: 昨天 09:28

菌斑的酱菌们难道看不出这个AI文吗?对着AI文一顿输出等于对着充气女娃娃一顿输出,这就是塑料呀,不是真女人。

你写个一万字的,不要用AI。

F1450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851
帖子: 17044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2日 22:05

#25 Re: 原创:本破熊对今后25年中美竞争过程的推演和展望

帖子 F1450 »

LittleBear 写了: 昨天 10:27

你写个一万字的,不要用AI。

想当年朱元璋最讨厌大臣们写奏折都是从三皇五帝开始,老朱直接一顿板子输出。那些AI破文都是这些酸臭文,直接给观点。这种万字破文章没人看。

laoxing111(老行)
知名作家
知名作家
帖子互动: 100
帖子: 1145
注册时间: 2022年 12月 21日 11:21

#26 Re: 原创:本破熊对今后25年中美竞争过程的推演和展望

帖子 laoxing111(老行) »

为啥是25年?

美国这次AI泡沫一破, 很可能迅速阿根廷化。

不过也许会选择世界大战。

头像
LittleBear(小破熊)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853
帖子: 23256
注册时间: 2023年 4月 19日 17:47

#27 Re: 原创:本破熊对今后25年中美竞争过程的推演和展望

帖子 LittleBear(小破熊)楼主 »

laoxing111 写了: 昨天 10:49

为啥是25年?

美国这次AI泡沫一破, 很可能迅速阿根廷化。

不过也许会选择世界大战。

支撑美国经济的不是只有AI,还有农业、大飞机、芯片、生物医药、精密仪器、电影娱乐、电动汽车和游戏产业。

头像
fanqie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1348
帖子: 17892
注册时间: 2023年 2月 22日 13:23

#28 Re: 原创:本破熊对今后25年中美竞争过程的推演和展望

帖子 fanqie »

不要着急炒A股, 长远看中概会成为稀缺资源.

laoxing111(老行)
知名作家
知名作家
帖子互动: 100
帖子: 1145
注册时间: 2022年 12月 21日 11:21

#29 Re: 原创:本破熊对今后25年中美竞争过程的推演和展望

帖子 laoxing111(老行) »

LittleBear 写了: 昨天 10:51

支撑美国经济的不是只有AI,还有农业、大飞机、芯片、生物医药、精密仪器、电影娱乐、电动汽车和游戏产业。

你的知识需要更新了。 现在,美国能拿的出手的就是芯片了。 其它均是玩完的状态, 比如美国农业,非常粗放, 单一。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330152 ... 3463656581

头像
LittleBear(小破熊)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853
帖子: 23256
注册时间: 2023年 4月 19日 17:47

#30 Re: 原创:本破熊对今后25年中美竞争过程的推演和展望

帖子 LittleBear(小破熊)楼主 »

laoxing111 写了: 昨天 10:54

你的知识需要更新了。 现在,美国能拿的出手的就是芯片了。 其它均是玩完的状态, 比如美国农业,非常粗放, 单一。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330152 ... 3463656581

你只说了农业,而且还是比较亩产。

中国每年出口粮食多少吨?出口大豆多少吨呢?

其他的诸如大飞机、生物医药、电影娱乐、游戏产业你也没有提。

laoxing111(老行)
知名作家
知名作家
帖子互动: 100
帖子: 1145
注册时间: 2022年 12月 21日 11:21

#31 Re: 原创:本破熊对今后25年中美竞争过程的推演和展望

帖子 laoxing111(老行) »

LittleBear 写了: 昨天 10:59

你只说了农业,而且还是比较亩产。

中国每年出口粮食多少吨?出口大豆多少吨呢?

其他的诸如大飞机、生物医药、电影娱乐、游戏产业你也没有提。

你去看看美国GDP的组成, 看看你说的这些产业占的比例。

唯一逆天牛逼的就是美国医疗占20%GDP, 不过这可是美国人的痛苦GDP。

头像
laodongzhe18(组长)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1444
帖子: 34769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09:36

#32 Re: 原创:本破熊对今后25年中美竞争过程的推演和展望

帖子 laodongzhe18(组长) »

LLM有点泡沫,但实际应用还是挺多,可以看成一个更有效的搜索引擎。
AI不是泡沫,而是未来。但中国人把LLM和AI混为一谈,就是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AI。

laoxing111 写了: 昨天 10:49

为啥是25年?

美国这次AI泡沫一破, 很可能迅速阿根廷化。

不过也许会选择世界大战。

x1 图片
而生 在难逃
头像
LittleBear(小破熊)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853
帖子: 23256
注册时间: 2023年 4月 19日 17:47

#33 Re: 原创:本破熊对今后25年中美竞争过程的推演和展望

帖子 LittleBear(小破熊)楼主 »

laodongzhe18 写了: 昨天 11:07

LLM有点泡沫,但实际应用还是挺多,可以看成一个更有效的搜索引擎。
AI不是泡沫,而是未来。但中国人把LLM和AI混为一谈,就是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AI。

有道理。

Dashabi01(Dashabi)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Dashabi01 的博客
帖子互动: 1044
帖子: 27462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8日 19:14

#34 Re: 原创:本破熊对今后25年中美竞争过程的推演和展望

帖子 Dashabi01(Dashabi) »

dreamig 写了: 昨天 08:32

大家不要浏览、回复破熊的帖子,一股浓浓的机油味

真的 根本不能看
看了相当于自己吃机油

Dashabi01(Dashabi)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Dashabi01 的博客
帖子互动: 1044
帖子: 27462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8日 19:14

#35 Re: 原创:本破熊对今后25年中美竞争过程的推演和展望

帖子 Dashabi01(Dashabi) »

F1450 写了: 昨天 09:09

有了AI,熊文真的是小菜一碟。

机器人写的东西
真的没法看
一看就反胃

lonelyarcher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211
帖子: 2418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21:41

#36 Re: 原创:本破熊对今后25年中美竞争过程的推演和展望

帖子 lonelyarcher »

小破熊是换人还是投共了
这来回切很让人出戏呀

头像
LittleBear(小破熊)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853
帖子: 23256
注册时间: 2023年 4月 19日 17:47

#37 Re: 原创:本破熊对今后25年中美竞争过程的推演和展望

帖子 LittleBear(小破熊)楼主 »

lonelyarcher 写了: 昨天 11:30

小破熊是换人还是投共了
这来回切很让人出戏呀

本熊是多个量子态的叠加。

如果你不懂,就无法理解我的各种观点。

Google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78
帖子: 2526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21:00

#38 Re: 原创:本破熊对今后25年中美竞争过程的推演和展望

帖子 Google »

对美帝太乐观了

实际上按兔子的发展加速度,和美帝衰退加速度,根本等不到2050年

你看2025年的兔子造航母,全自主N+1芯片等效5纳米,创新药,机电出囗,新能源电车,芯片出囗。。。已经碾压美帝

按中共2035年规划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即人均2.5万美元,中国的经济总量就到恐怖的35万亿美元,平价购买力PPP得到45万亿,这是美国无法企及的高度。

全球基本到2035年,就会呈现出全球超级单极中国,小单极美国,和其他多核局面。中国→美国→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局面,而中国几乎是美国+发达国家的总和。

金融方面人民币不会走美元国际化老路,应该是重新建立一套新的体系,不会陷入特里芬陷阱。

GDP其实是各国自行统计的数据,毫无对照性,未来看国力主要看电力、工业产值、贸易总量(非总额)、国防数据,其他数据都是虚的。

LittleBear 写了: 2025年 11月 16日 17:49

对今后25年中美竞争过程的推演和展望

一、导论:2050年的回望

站在 2050 年回望 2020–2045,很难不把这 25 年,和 1910–1945 作对照。

1910–1945:是美国从“工业大国”变成“体系性霸权”的 35 年。

2020–2045: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变成“体系性规则一极”的 25 年。

两者最大的共同点是:

都不是靠一场决定性战争,而是靠一整套“效率革命+制度重构+技术扩散”慢慢把旧霸权压下去。

下面按四个阶段来写:

2020–2025:旧模式崩塌与“帝国特惠 2.0”

2025–2032:痛苦调整与工程革命上路

2032–2040:技术壁垒坍塌与美国“软衰退”

2040–2045:从单极美国到“双核多极”的世界秩序

二、2020–2025:旧模式崩塌与“帝国特惠 2.0”
1, 中美脱钩:帝国特惠的数字版

2020s 前半段,最具象征性的政策有两个:

英国 1932 年的 “帝国特惠制度”:

“帝国内部互相减税,外人加税”,试图用市场封锁延缓自身衰落。

美国 2020–2023 的 “小院高墙”“出口管制”“供应链去风险”:

把尖端芯片、EUV 光刻机、高性能 GPU、EDA 软件、部分 AI 技术圈进一个“英美日荷台”小圈子里。

从 2050 年看,这些政策的效果很像 1930s 的英帝国:

不是让自己更强,而是让别人被迫更快搞自主可控。

美国本意是“封锁中国”,
实际结果是“强制中国把半导体、工业软件和基础科研,变成国家工程项目”。

2,中国内部:房地产时代终结,进入“1930s 式痛苦期”

几乎所有后来回顾的经济史都会把 2021–2027 叫做:

“中国的长萧条”或“城投时代的结束”

典型特征:

房地产与土地财政崩塌,地方债问题暴露;

青年失业率高企,中产资产缩水,信心下滑;

高歌猛进的城镇化放缓,投资效率下降;

“高增速+高杠杆”的旧模式再也玩不下去。

这阶段的中国,很像 1930s 的美国:

不是崩溃,而是旧增长逻辑死了,新逻辑还没长出来。

我在现在(2025)感受到的那种“长时间的、没有出口的闷痛”,在 2050 年的史书里,大概会以类似措辞出现。

三、2025–2032:痛苦调整与“工程革命”正式上路

转折点不是一场战争,而是一个组合拳:

“金融去泡沫化 + 工程能力再集中 + 新能源与 AI 全面上马”。

1,金融收缩与“第二次去房地产化”

2025–2030,被后人称为:

“中国的第二次改革开放,但核心从‘放权让利’变成‘挤水分,给实体’”。

几个关键过程(在 2050 年回看,大概会被写成时间线):

2025–2028:

各地彻底放弃“靠卖地翻身”的幻想,

土地出让收入逐步被更标准化的税制与中央转移支付替代;

2026–2030:

系统性处理地方隐性债务,

房地产库存消化与城中村改造、旧城翻新打包重构,

房子从“金融资产”变回“耐用消费品+基础设施”。

这几年的中国,看上去很惨:

GDP 名义增速走低,

媒体充斥“失去的十年”“中等收入陷阱”的论调。

但站在 2050 年看,这是一步被迫但正确的棋:

把原来锁死在钢筋水泥里的资源,慢慢拆开,迁到“工程+科技+制造升级”上。

2,工程师大潮与“新工科黄金时代”

和 1910–1930 年美国“工学院爆发”一样,2025–2035 的中国也经历了一次:

“理工科学生再度‘自找苦吃’的时代”。

文科考公的潮水退去后,一部分人被就业现实打回工程和技能岗位;

国家对“高职+技校”再投入,技能培训往“高端制造+机器人维护+核电运维+算力中心工程”大规模倾斜;

理工科毕业生工资虽然不高,但就业相对稳、发展路径清晰。

这十年,慢慢造出了一个:

“AI + 新能源 + 高端制造”混血的超级工程师阶层。

相比 2020 年前那种“互联网大厂码农+地产销售”的结构,
中国劳动力的“配置方向”悄悄完成了一次结构性改变。

3,新能源与核电:为 AI 堆电的基础设施时代

2020s 中后期,一个共识逐渐形成:

“AI 的真正瓶颈不是代码,而是电。”

数据中心电力占比爆炒上来,

美国和欧洲不断预警“电网压力+缺电风险”,

而中国一边继续上光伏和风电,一边加速核电项目备案与动工。

2030 前后,回头看会发现三个里程碑:

沿海核电带基本形成:

多个沿海省份的数据中心直接绑在核电+大储能项目上,

用的是几乎全国产化的三代+与部分四代堆型。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和调度系统更智能:

分时电价、工业负荷柔性调度,

数据中心为了低价电,主动向某些区域集中。

“算力不再短缺,成本开始掉头向下”:

中国的训练和推理成本,

在单位能耗和单位服务器成本上,

明显低于美国。

这就是我之前说的:

“美国有技术,没工程队;
中国有工程队,算力堆得起来。”

到 2030 年左右,在 2050 年的史书里,这一段通常会被写成:

“全球 AI 的重心开始从‘谁有模型’,转向‘谁有电+谁能建工厂’。”

四、2032–2040:技术壁垒坍塌与美国“软衰退”的开始

这是 我整条推演最核心的一段。

在 2050 年的历史书里,常会有类似一个章节标题:

《2030s:当技术壁垒开始碎裂》

1,半导体 & 光刻:从“被卡死”到“能慢一点做出来”

这条线的关键不在于:

“中国做不做得出世界最强的 1–2 代制程”,
而在于:

“美国能不能继续用几家设备和 EDA 厂把产业链扼死在一个小圈子里”。

2030 年左右,假想会有那么几个节点(形式可能不完全一样,但逻辑相似):

国产光刻机与工艺链能稳定量产中高端制程(不一定是全球最尖端,但够在本土支撑大多数 AI、汽车、工业应用);

国产 EDA 工具和国产设备与材料形成一套 “自给可用的链条”;

少数尖端应用仍然受制于美系设备和 IP,但“被卡就死”的时代过去了。

这相当于:

技术封锁从“生死锁死”变成“提高一点时间和成本门槛”。

换句话说——小院高墙还在,但 高墙变矮了,楼梯被中国自己搭出来了。

2,大飞机 & 航天:从“象征性首飞”到“有规模的国产机群”

2030–2040 期间,中国的大飞机和航天产业也经历了一个过程:

前期:喷子不断取笑“国产大飞机几年才几架交付”,国产航发、航电体系受到怀疑;

中期:

在国内干线市场逐步以保守速度上量,

主要承担国内航线与“一带一路”部分市场;

航天发射次数和小卫星制造规模进入世界第一梯队。

对美国来说,这不是一夜之间的打击,而是一种 “份额慢慢被啃”的钝刀割肉:

波音 / 空客 在某些国际航线的新增订单开始被挤压;

对华高端零件出口被国产替代逐渐蚕食,利润率下降;

航天发射和卫星制造的中低端市场,越来越多被中国公司承接。

3,AI 与机器人:从“美国有模型,中国有工厂”到“工厂里跑着国产大模型”

到了 2035 左右,可能会出现一个标志性的现实:

中国的绝大多数工业场景,运行的是在本土训练、在本土芯片上推理的模型 + 机器人系统。

这些模型在基础架构上未必领先 GPT 多少代,

但它们被深度绑在中国自己的工业软件、机器人、中控系统上,

配合的是国产传感器、国产伺服、国产控制器。

从结果上看就是:

“美国在云端做 AI 平台,中国把 AI 嵌进每一条产线。”

这时候,美国在 AI 上的超额利润主要来自:云 API、

高端算力租赁、

少数极高端科研与军用算力。

但全球大量中低端与中高端的工业应用 ——尤其是在全球南方 ——开始更习惯于用中国整套“AI+机器人+软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我之前说过的那条链:

技术优势消失 → 技术壁垒消失 → 超额利润消失 → 研发预算被压缩

在这一段,会第一次在 多个产业同时显形:光伏、电池、电动车这条线已经见效;

核电+新能源装备开始把西方设备商挤出开发中国家市场;

机器人+自动化让德国、日本的部分机械优势受到严重挑战;

AI 行业里,美国的高端研发仍很强,但“盈利能力”被削弱,无法像 2010s 那样支撑庞大、全面撒网式的前沿研究项目。

4,美国的“软衰退”:不是崩塌,而是“拼不过+越来越贵”

这时候,美国的问题表现为一种 我之前很形象的说法:

“越来越贵,越来越慢,越来越怕风险。”

基础设施老旧,更新缓慢;

制造业回流成本高,项目屡屡延期;

高端人才工资高、生活成本极贵,AI/芯片公司招人越来越吃力;

税收压力大,财政赤字居高不下;

治安、政治撕裂、排外情绪,让部分海外人才不再坚持“只投美国”而开始多地布局。

这里要强调一点:

这不是“美国崩溃”,而是“美国失去了20世纪的那种碾压性优势”。
它仍然是第一梯队大国,但不再是唯一可以定义游戏规则的那一个。

五、2040–2045:从单极美国到“双核多极”的世界秩序

再往后,就是 我设想的那段:

“到 2040 年左右,中国取代美国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人民币地位上升。”

如果按 2050 年的典型学界腔调,大概会是这样的描述:

1,“双核心、多货币”的国际体系

到 2040–2045 年左右,世界金融格局大致演变为:

美元: 仍是最大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但全球占比从 2020 年的六成多,下降到四成左右;

人民币: 在全球储备中的占比显著提升(比如到 15–25% 的区间),在全球贸易结算中的占比更高,在亚洲、非洲和部分拉美国家成为事实上的区域主导货币之一;

欧元及其它: 保持一块重要但不主导的位置,整体构成一个多极货币篮子。

这在 2050 年的宏观经济教材中,往往会被总结为:

“从美元单极体系,过渡到‘美元+人民币核心、多货币并存’的体系。”

我说的“人民币逐步赶上甚至超过美元”,
在这套历史路径下,大概会被翻译成:

“中国至少在贸易结算与区域储备上,实现了对美元部分功能的替代和分担。”

是否“全面超越”,更多是定义问题。
但“唯一核心货币不再是美元”,这个判断多半会成为常识。

2,规则制定权:不再是谁一家说了算,而是哪几家写初稿

到 2045 年左右,若把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世界银行加上一堆区域性开发银行、数字货币合作框架、气候协定、AI 监管协议等放在一起看,会发现一个很不一样的图景:

很多新规则的草案不是在华盛顿 / 布鲁塞尔单独写好的,而是在 北京+布鲁塞尔+某些中立平台 一起拉扯出来的;

若干关键基础设施(能源网络、轨道互联网、算力枢纽)项目的标准,不是清一色使用欧美方案,而是以 中方方案或中方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 为主;

在“AI 道德”“数字主权”“数据跨境流动”“机器人劳动权”等新议题上,中国的话语权变得不可绕开。

所以,在 2050 年写《国际关系导论》的作者,很可能会这样概括 2020–2045:

“美国在此期间,从单极霸权缓慢下坠为第一大国之一;中国则从制造业巨兽,成长为规则制定的一极;世界秩序从‘美式全球化’进入‘双核、多极、区域化规则共存’的新常态。”

回复

回到 “军事天地(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