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稳住中国经济,并使之欣欣向荣、超越美帝

对应老买买提的军事天地,观点交锋比较激烈,反驳不留情面,请作好心理准备。因为此版帖子太多,所以新帖不出现在首页新帖列表,防止首页新帖刷屏太快。


版主: Softfist

海洋星辰楼主
著名写手
著名写手
帖子互动: 6
帖子: 287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6日 23:23

如何稳住中国经济,并使之欣欣向荣、超越美帝

帖子 海洋星辰楼主 »

先来看看明末的历史教训


明朝灭亡、神州荡覆的惨痛教训

大明朝的灭亡,表面上看是亡于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和满清的双重打击,但根子上,一是亡于财政危机,二是军事力量衰败。至于军事衰败的原因,这里暂且不谈,这里想要谈的是明朝的财政危机问题。

谁都知道要打仗,那么就必须要钱,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明朝的财政危机严重到了连崇祯皇帝都掏光内帑的地步,已经连吃饭都成问题的朝廷财政,哪里还有钱来承担这些呢?


《明史记事本末.崇祯治乱》记载了户部给事中黄承昊的上书:“今出数共五百余万,而岁入不过三百二三十万,即登其数,已为不足,而重以逋负,实计岁入仅二百余万耳。”

国库的财政收入,年仅两百多万两,而支出却要五百多万,由此可见明朝财政危机是多么的严重。

为什么一个当时世界上经济最为发达、最为富裕的伟大王朝,会发生如此持续严重的财政危机呢?

大明朝之富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颁布了禁海令,此后,禁海令时紧时松,但始终没有废除。明穆宗继任后,宣布解除禁海令,允许民间私人开展海外贸易,史称“隆庆开关”。

随着禁海令的解禁,明朝的对外贸易变得非常繁荣活跃。由于生丝、瓷器、丝绸、茶叶等中国产品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热烈欢迎,日本、东南亚以及西方国家在美洲开采的白银像流水一样的流入中国。


根据一些相关专家学者保守估计,隆庆开关之后,由于海外贸易的蓬勃发展,中晚明时期流入中国的海外白银数量高达3亿5千万两之巨。

葡萄牙学者马加良斯•戈迪尼奥形容当时的中国如同一个“银泵”吸纳着全球的白银,他的研究表明,日本白银的绝大部分和美洲白银产量的一半都流入了中国。

当时的大明朝,不仅生产力发达,物产丰富,生产出来的产品精致美丽、质量过硬,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欢迎,产品竞争力碾压全球,而且海外的巨量白银更是由此源源不断的流入中国。

大明朝,这已经不是普通的富裕了,而简直是富甲全球,富裕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明朝亡于严重的通货紧缩

可就是这样一个经济如此富裕发达的国家,这样一个拥有流入高达数亿两白银巨额财富的国家,这样一个幅员如此广阔、人口如此众多的国家,朝廷财政收入却居然枯竭到如此可怜的地步。

大明朝的财政收入,居然连军队士兵们的军饷都发放不出来,居然连正常的驿站等公共设施都维持不下去,这种情况难道正常吗?

既然明朝整个国家是如此的富裕,那么为什么朝廷却始终处于长期的严重财政危机之中呢?到底原因出在什么地方?原因主要出在持续的严重通货紧缩上面。

“隆庆开关”解禁海禁之后,明朝的对外贸易日益繁荣活跃,世界各地的白银也源源不断的流入中国。虽然中国历来是白银产出很贫乏的国家,流通货币也基本是以铜钱为主,但随着白银流入数量的增多,白银的流通数量也就足以承担起流通货币的角色了。

因此,在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推行了“一条鞭法”改革。

“一条鞭法”规定:把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一来大大简化了税制,也方便政府征收税款。

“一条鞭法”在万历初年实行之后,刚开始确实效果相当好,不仅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收入,简化了收税成本,也缓解了明朝的政治经济危机,使得明朝也大有中兴之势。

但是“一条鞭法”有一个被暂时掩盖住的严重缺陷:这个缺陷就是由于中国银矿贫乏的先天条件,可能会导致出现通货紧缩问题。

从矿产资源的自然条件来看,中国是一个银矿贫乏、铜矿富集的国家,因此,明朝之前流通货币都是以铜钱为主。不过由于隆庆开关后,海外白银的源源不断的流入,从而使得“一条鞭法”具有顺利推行的货币基础,但是一旦海外白银流入势头大幅趋缓或者停止流入,那么就会由此出现通货紧缩问题。

而在崇祯年间就恰恰碰上了这个问题,随着日本、美洲白银流入的大幅度减少,而中国自己的银矿开采量又非常之低,明朝开始出现了白银不足、银贵铜贱、银贵物贱的通货紧缩问题。

由于持续的通货紧缩,社会经济混乱、百姓实际税赋沉重,使得大明朝廷难以征收新税,扩大财源,从而造成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持续的财政危机又造成了国家的混乱、公共设施的衰微、军事力量的衰败等等诸多负面作用,明朝本来就不怎么样的局势也由此愈加恶化。


明朝是可以力挽狂澜的


那么面对这种困难混乱的情况,明朝该如何力挽狂澜于倾倒呢?明朝是否有办法能够解决通货紧缩和财政危机问题,从而避免灭亡的命运呢?

从当时晚明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实明朝想要力挽狂澜于倾倒,增加财政收入,解决通货紧缩和财政危机问题,其实真的并不难做到,办法也不会有多困难。

富有四海、拥有亿兆百姓的大明朝,怎么可能真的缺钱呢?患在治财无道尔,患在财政税收政策的错误。

当时明朝完全可以着手进行财政税收制度改革,解决通货紧缩和财政危机问题,办法比较简单,难度也不大。

实行财政税收制度改革:对“一条鞭法”实行重大改革,改变以白银为法定征收货币的固有做法,增强铜钱的货币地位,缓解通货紧缩问题,同时征收盐税、茶税、酒税、市舶税等新税,扩大朝廷财政来源。


这样一方面能大大减少对白银的实际需求,人们也不必再一个劲的保存白银了,大幅度缓解白银通货紧缩现象,银贵铜贱的局面也能得以大幅扭转,农民的实际税收负担也就不会因此而增加。

而且另外一方面,中国还是一个铜矿富集的国家,实行以铜钱为主要流通货币和法定征税货币,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从而不至于像白银一样发生严重的通货紧缩问题。

如此一来,按照晚明的实际经济情况,保守估计财政收入危机就可以大大缓解,而且对普通百姓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有了钱,什么事情都好办,明朝自然就能力挽狂澜于倾倒了,辽饷就可以不用征收,还能赈灾济难,农民负担轻了,农民动乱自然不会有那么大的规模。

朝廷也就可以一心一意对付关外的女真人,有山海关等防御雄关在,明朝的战略处境比起宋朝来说,要好得太多,再打个几十年完全不成问题,以大明这样庞大的体量和实力,光耗也能耗倒对手啊。

神州荡覆、国社丘墟的惨痛

国有数亿两白银而不能用,国有数千万税而不能征,国有上亿臣民而不能军,一个简单的通货紧缩就搞倒了明朝,大明朝,亡实在得太冤了。

当时的大臣们,既不知道如何改革“一条鞭法”,缓解通货紧缩问题,同样也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儒家自身的空洞、偏见与无知害苦了大明朝。

明末思想家顾炎武和颜习斋,痛彻心扉地反思明朝灭亡的原因,痛哭流涕地反思神州荡覆、宗社丘墟的原因,反思东林党以及儒家大臣们的庸碌无为。

在这种深刻痛苦的反思的过程中,他们不约而同地认识到宋明理学以及王阳明心学的巨大局限,认识到了空谈心性而不知实学的危害,并对宋明理学给予了猛烈抨击。

顾炎武认为:“刘石乱华,本于清谈之流祸,人人知之。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

颜习斋则将宋明以来六百余年的理学一并推翻,他还对宋明儒家提出了严厉批评,认为其

“上不见一扶危济难之功,下不见一可相可将之才……千余年来,率天下入故纸堆中,耗尽身心气力,做弱人、病人、无用人者,皆晦庵为也。”

反思是够沉痛,也够深刻的,可惜大厦已倾,神州已经荡覆,宗社已成丘墟,就算明末遗民的眼泪哭干了,又有什么用,徒唤奈何!

辉煌富裕的大明朝,可以说大半灭亡于通货紧缩之手;而三百年后的西方经济大萧条,同样也是因为通货紧缩的缘故,差点让整个西方世界崩盘,还好凯恩斯力挽狂澜,挽救了资本主义世界。

历史有时在轮回,但是结局却不一样。

可惜了,大明朝,大明以富亡!
ghobuster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12
帖子: 574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31日 17:05

Re: 如何稳住中国经济,并使之欣欣向荣、超越美帝

帖子 ghobuster »

中国文人无底线,党要印钞票就直接印好了,一堆文人凑上去给党找好理由。

特别国债或可重出江湖:2万亿,三大用途
https://finance.sina.com.cn/chanjing/cy ... 1266.shtml
x1 图片
海洋星辰楼主
著名写手
著名写手
帖子互动: 6
帖子: 287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6日 23:23

Re: 如何稳住中国经济,并使之欣欣向荣、超越美帝

帖子 海洋星辰楼主 »

当初的四万亿受到了很多经济学家的嘲笑,特别是现在台面上的经济决策者和经济学家更是如此,可惜这些人终究还是被历史所嘲笑打脸了。

要说以前中国是凯恩斯主义,那么现在则是新古典主义

可惜不论是新古典主义,还是凯恩斯主义,亦或是马克思经济学,都没有办法解决现在中国的困境

现在的中国已经被所谓的现代经济学集团蒙蔽了,经济学家们的主张也都是现代经济学教科书那一套,不论是凯恩斯主义也好,还是新古典主义、弗里德曼也好,都难以解决中国所面临复杂的经济问题。
NightBoat
正式写手
正式写手
帖子互动: 22
帖子: 177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21:18

Re: 如何稳住中国经济,并使之欣欣向荣、超越美帝

帖子 NightBoat »

都啥时代了?还要从以前的朝代找答案。
以前世界是这个样子吗?以前有市场经济吗?以前中国有这么多人口吗?
折腾一百五十年,从鸦片战争后期到现在专制体制封闭愚民,不敢让人民自由去建立自由竞争的市场的教训还不够吗?

这群人总觉得咱们中国人不能搞这些,干不过西方洋大人,非要搞一条和其他国家不同的路。
可惜剔除其他所有现代的机器和各种难懂稀奇古怪的名词,从头到尾都是他妈的专制复辟,皇帝臣民的那一套。
人民永远是他们的奴隶,他们从未想过给人民自由,让人民进来决定这群恶臭官员的生死贬升的制度。
中国面临问题就是这种专制束缚市场经济,加上贪得无厌吸血的臃肿官僚制度造成的。
屎就是屎,再怎么刻花装饰都改变不了屎的本质!
Google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73
帖子: 247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21:00

Re: 如何稳住中国经济,并使之欣欣向荣、超越美帝

帖子 Google »

都反对的,说明兔子做对了

有老将赞同过兔子么,没有
头像
laodongzhe18(组长)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1358
帖子: 33888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09:36

Re: 如何稳住中国经济,并使之欣欣向荣、超越美帝

帖子 laodongzhe18(组长) »

费个JB劲儿干啥,共产党下台,中国人自己奔小康,十年人均GDP地球第一。
海洋星辰 写了: 2022年 8月 25日 01:55 先来看看明末的历史教训


明朝灭亡、神州荡覆的惨痛教训

大明朝的灭亡,表面上看是亡于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和满清的双重打击,但根子上,一是亡于财政危机,二是军事力量衰败。至于军事衰败的原因,这里暂且不谈,这里想要谈的是明朝的财政危机问题。

谁都知道要打仗,那么就必须要钱,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明朝的财政危机严重到了连崇祯皇帝都掏光内帑的地步,已经连吃饭都成问题的朝廷财政,哪里还有钱来承担这些呢?


《明史记事本末.崇祯治乱》记载了户部给事中黄承昊的上书:“今出数共五百余万,而岁入不过三百二三十万,即登其数,已为不足,而重以逋负,实计岁入仅二百余万耳。”

国库的财政收入,年仅两百多万两,而支出却要五百多万,由此可见明朝财政危机是多么的严重。

为什么一个当时世界上经济最为发达、最为富裕的伟大王朝,会发生如此持续严重的财政危机呢?

大明朝之富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颁布了禁海令,此后,禁海令时紧时松,但始终没有废除。明穆宗继任后,宣布解除禁海令,允许民间私人开展海外贸易,史称“隆庆开关”。

随着禁海令的解禁,明朝的对外贸易变得非常繁荣活跃。由于生丝、瓷器、丝绸、茶叶等中国产品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热烈欢迎,日本、东南亚以及西方国家在美洲开采的白银像流水一样的流入中国。


根据一些相关专家学者保守估计,隆庆开关之后,由于海外贸易的蓬勃发展,中晚明时期流入中国的海外白银数量高达3亿5千万两之巨。

葡萄牙学者马加良斯•戈迪尼奥形容当时的中国如同一个“银泵”吸纳着全球的白银,他的研究表明,日本白银的绝大部分和美洲白银产量的一半都流入了中国。

当时的大明朝,不仅生产力发达,物产丰富,生产出来的产品精致美丽、质量过硬,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欢迎,产品竞争力碾压全球,而且海外的巨量白银更是由此源源不断的流入中国。

大明朝,这已经不是普通的富裕了,而简直是富甲全球,富裕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明朝亡于严重的通货紧缩

可就是这样一个经济如此富裕发达的国家,这样一个拥有流入高达数亿两白银巨额财富的国家,这样一个幅员如此广阔、人口如此众多的国家,朝廷财政收入却居然枯竭到如此可怜的地步。

大明朝的财政收入,居然连军队士兵们的军饷都发放不出来,居然连正常的驿站等公共设施都维持不下去,这种情况难道正常吗?

既然明朝整个国家是如此的富裕,那么为什么朝廷却始终处于长期的严重财政危机之中呢?到底原因出在什么地方?原因主要出在持续的严重通货紧缩上面。

“隆庆开关”解禁海禁之后,明朝的对外贸易日益繁荣活跃,世界各地的白银也源源不断的流入中国。虽然中国历来是白银产出很贫乏的国家,流通货币也基本是以铜钱为主,但随着白银流入数量的增多,白银的流通数量也就足以承担起流通货币的角色了。

因此,在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推行了“一条鞭法”改革。

“一条鞭法”规定:把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一来大大简化了税制,也方便政府征收税款。

“一条鞭法”在万历初年实行之后,刚开始确实效果相当好,不仅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收入,简化了收税成本,也缓解了明朝的政治经济危机,使得明朝也大有中兴之势。

但是“一条鞭法”有一个被暂时掩盖住的严重缺陷:这个缺陷就是由于中国银矿贫乏的先天条件,可能会导致出现通货紧缩问题。

从矿产资源的自然条件来看,中国是一个银矿贫乏、铜矿富集的国家,因此,明朝之前流通货币都是以铜钱为主。不过由于隆庆开关后,海外白银的源源不断的流入,从而使得“一条鞭法”具有顺利推行的货币基础,但是一旦海外白银流入势头大幅趋缓或者停止流入,那么就会由此出现通货紧缩问题。

而在崇祯年间就恰恰碰上了这个问题,随着日本、美洲白银流入的大幅度减少,而中国自己的银矿开采量又非常之低,明朝开始出现了白银不足、银贵铜贱、银贵物贱的通货紧缩问题。

由于持续的通货紧缩,社会经济混乱、百姓实际税赋沉重,使得大明朝廷难以征收新税,扩大财源,从而造成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持续的财政危机又造成了国家的混乱、公共设施的衰微、军事力量的衰败等等诸多负面作用,明朝本来就不怎么样的局势也由此愈加恶化。


明朝是可以力挽狂澜的


那么面对这种困难混乱的情况,明朝该如何力挽狂澜于倾倒呢?明朝是否有办法能够解决通货紧缩和财政危机问题,从而避免灭亡的命运呢?

从当时晚明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实明朝想要力挽狂澜于倾倒,增加财政收入,解决通货紧缩和财政危机问题,其实真的并不难做到,办法也不会有多困难。

富有四海、拥有亿兆百姓的大明朝,怎么可能真的缺钱呢?患在治财无道尔,患在财政税收政策的错误。

当时明朝完全可以着手进行财政税收制度改革,解决通货紧缩和财政危机问题,办法比较简单,难度也不大。

实行财政税收制度改革:对“一条鞭法”实行重大改革,改变以白银为法定征收货币的固有做法,增强铜钱的货币地位,缓解通货紧缩问题,同时征收盐税、茶税、酒税、市舶税等新税,扩大朝廷财政来源。


这样一方面能大大减少对白银的实际需求,人们也不必再一个劲的保存白银了,大幅度缓解白银通货紧缩现象,银贵铜贱的局面也能得以大幅扭转,农民的实际税收负担也就不会因此而增加。

而且另外一方面,中国还是一个铜矿富集的国家,实行以铜钱为主要流通货币和法定征税货币,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从而不至于像白银一样发生严重的通货紧缩问题。

如此一来,按照晚明的实际经济情况,保守估计财政收入危机就可以大大缓解,而且对普通百姓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有了钱,什么事情都好办,明朝自然就能力挽狂澜于倾倒了,辽饷就可以不用征收,还能赈灾济难,农民负担轻了,农民动乱自然不会有那么大的规模。

朝廷也就可以一心一意对付关外的女真人,有山海关等防御雄关在,明朝的战略处境比起宋朝来说,要好得太多,再打个几十年完全不成问题,以大明这样庞大的体量和实力,光耗也能耗倒对手啊。

神州荡覆、国社丘墟的惨痛

国有数亿两白银而不能用,国有数千万税而不能征,国有上亿臣民而不能军,一个简单的通货紧缩就搞倒了明朝,大明朝,亡实在得太冤了。

当时的大臣们,既不知道如何改革“一条鞭法”,缓解通货紧缩问题,同样也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儒家自身的空洞、偏见与无知害苦了大明朝。

明末思想家顾炎武和颜习斋,痛彻心扉地反思明朝灭亡的原因,痛哭流涕地反思神州荡覆、宗社丘墟的原因,反思东林党以及儒家大臣们的庸碌无为。

在这种深刻痛苦的反思的过程中,他们不约而同地认识到宋明理学以及王阳明心学的巨大局限,认识到了空谈心性而不知实学的危害,并对宋明理学给予了猛烈抨击。

顾炎武认为:“刘石乱华,本于清谈之流祸,人人知之。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

颜习斋则将宋明以来六百余年的理学一并推翻,他还对宋明儒家提出了严厉批评,认为其

“上不见一扶危济难之功,下不见一可相可将之才……千余年来,率天下入故纸堆中,耗尽身心气力,做弱人、病人、无用人者,皆晦庵为也。”

反思是够沉痛,也够深刻的,可惜大厦已倾,神州已经荡覆,宗社已成丘墟,就算明末遗民的眼泪哭干了,又有什么用,徒唤奈何!

辉煌富裕的大明朝,可以说大半灭亡于通货紧缩之手;而三百年后的西方经济大萧条,同样也是因为通货紧缩的缘故,差点让整个西方世界崩盘,还好凯恩斯力挽狂澜,挽救了资本主义世界。

历史有时在轮回,但是结局却不一样。

可惜了,大明朝,大明以富亡!
而生 在难逃
CK2002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25
帖子: 2274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12:32

Re: 如何稳住中国经济,并使之欣欣向荣、超越美帝

帖子 CK2002 »

你发这个帖子,很容易被五毛逼围攻地

谁敢说中国经济不好,它们就会骂你轮子
头像
StMichael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93
帖子: 2366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09:43

Re: 如何稳住中国经济,并使之欣欣向荣、超越美帝

帖子 StMichael »

产能过剩,需求不足。

印钱是对的。

ghobuster 写了: 2022年 8月 25日 02:17 中国文人无底线,党要印钞票就直接印好了,一堆文人凑上去给党找好理由。

特别国债或可重出江湖:2万亿,三大用途
https://finance.sina.com.cn/chanjing/cy ... 1266.shtml
头像
hhcare(钟馗)
版内封禁中版内封禁中

2024年度十大优秀网友
帖子互动: 2192
帖子: 6234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9日 10:28

Re: 如何稳住中国经济,并使之欣欣向荣、超越美帝

帖子 hhcare(钟馗) »

说得容易

变革谈何容易啊

内循环一句话能建立起来吗?
WCNMLGB01(草泥马)
已冻结已冻结
帖子互动: 47
帖子: 3085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10日 11:39

Re: 如何稳住中国经济,并使之欣欣向荣、超越美帝

帖子 WCNMLGB01(草泥马) »

Google 写了: 2022年 8月 25日 07:39 都反对的,说明兔子做对了

有老将赞同过兔子么,没有

图片
CK2002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25
帖子: 2274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12:32

Re: 如何稳住中国经济,并使之欣欣向荣、超越美帝

帖子 CK2002 »

看见没,楼主你一番好意,非常委婉的说稳住中国经济

结果就被批斗啦

按他们的说法,中国伟光正,不需要进步的,没任何弱点

说一点现实问题,这帮五毛就歇斯底里了
Google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73
帖子: 247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21:00

Re: 如何稳住中国经济,并使之欣欣向荣、超越美帝

帖子 Google »

WCNMLGB01 写了: 2022年 8月 25日 09:37 图片
敌我不分,内外不分。
头像
swjtuer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1413
帖子: 3886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1日 22:32

Re: 如何稳住中国经济,并使之欣欣向荣、超越美帝

帖子 swjtuer »

一天到晚的封控,还有个毛线的经济
海洋星辰楼主
著名写手
著名写手
帖子互动: 6
帖子: 287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6日 23:23

Re: 如何稳住中国经济,并使之欣欣向荣、超越美帝

帖子 海洋星辰楼主 »

不是从以前的朝代找答案,而是用经济学分析历史上各个朝代的经济问题,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这对于后世也是有所借鉴的,还可以很好检验经济学的科学性,分析过明末,也分析过宋朝,还研究过汉末王莽变法,还有外国的英德等等。

经济学只要是一门科学,那么就可以不但适用于现代,也可以适用于古代,还可以适用于未来,适用任何时代和任何国家,具有普遍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各个朝代都会自己的经济问题,但是用经济学都应该可以找出解决的办法,就像物理、数学,几千年前适用,各朝各代都适用,未来时代依然还会适用一样。

这样的经济学,上升到普遍的客观性和必然性的认识高度,才能够帮助人们认识一切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而不管经济实际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它就好比一张网一样可以网罗住千变万化的经济现象,当然也就能理解和认识中国目前的经济实际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Google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73
帖子: 247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21:00

Re: 如何稳住中国经济,并使之欣欣向荣、超越美帝

帖子 Google »

swjtuer 写了: 2022年 8月 25日 09:58 一天到晚的封控,还有个毛线的经济
不封控的美帝经济也不行

兔子经济比美帝好就行
sungo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380
帖子: 8786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2日 07:18

Re: 如何稳住中国经济,并使之欣欣向荣、超越美帝

帖子 sungo »

为啥要稳定经济?难道不是应该信马由缰大干快上吗?
CutPaste(剪贴转贴分享)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101
帖子: 3083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1日 13:18

Re: 如何稳住中国经济,并使之欣欣向荣、超越美帝

帖子 CutPaste(剪贴转贴分享) »

.

经济学早已政治化,宗教化,属于一种信仰。

以上的各种观点,本质还是教条,远非大彻大悟。

要搞垮一个国家方法很多,例如房地产泡沫化。


.
海洋星辰楼主
著名写手
著名写手
帖子互动: 6
帖子: 287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6日 23:23

Re: 如何稳住中国经济,并使之欣欣向荣、超越美帝

帖子 海洋星辰楼主 »

上次由 海洋星辰 在 2022年 12月 8日 22:56 修改。
海洋星辰楼主
著名写手
著名写手
帖子互动: 6
帖子: 287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6日 23:23

Re: 如何稳住中国经济,并使之欣欣向荣、超越美帝

帖子 海洋星辰楼主 »

为什么要举明末这个例子呢,因为在某些方面和现在也有些类似。

开放的红利已经慢慢减少了,明朝没有意识到这问题,依然还是维持原来的经济政策,结果出现了白银通货紧缩问题,导致了一系列更为严重的后果,明朝覆灭与此有很大关系。

现在的中国也是如此,国际贸易已经达到某种限度了,再加上美帝的打压,中美大国博弈,使得开放的红利也在大幅减少。

在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中国应该对原来的经济政策进行重大改革,

所以,中国现在的主要关注点不应该是放在开放上,而是改革上,特别是内部的改革上面,但不是新自由主义的改革思路,而是更为高效、更为合理的混合经济的改革思路,这需要建立一套独立自主的内发展系统,包括货币、汇率、金融、科技、制造业等等。
海洋星辰楼主
著名写手
著名写手
帖子互动: 6
帖子: 287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6日 23:23

Re: 如何稳住中国经济,并使之欣欣向荣、超越美帝

帖子 海洋星辰楼主 »

不是新自由主义的改革思路,而是更为高效、更为合理的混合经济的改革思路,这需要建立一套独立自主的内发展系统,包括货币、汇率、金融、科技、工业、房地产等等。

不认同新自由主义,而是认为应该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多种资源配置方式的混合经济,主张社会市场和有限政府,实行黄老之治,除了继续做好模仿者、学习者之外,还要成为世界经济科技的创新者、引领者。

因此,中国在这次新冠疫情之中,做好外防输入和动态清零,将病毒挡在国门之外,让中国可以安安心心的发展社会经济,进行一系列的内部改革,逐步建立起一套独立自主、充满活力的经济内发展系统,让中国经济可以和美帝西方并驾齐驱。
回复

回到 “军事天地(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