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电工绝缘材料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聚焦科技前沿,荟萃顶刊文章,学习、思考、进步!

版主: none

回复
头像
none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2024年度十大优秀网友
帖子互动: 704
帖子: 23109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2日 13:46

聚合物电工绝缘材料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帖子 none楼主 »

2023年3月2日,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在聚合物电工绝缘材料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相关成果以“Ladderphane copolymers for high temperature capacitive energy storage”为题发表在Nature上。聚合物是一类重要的电工绝缘材料,然而聚合物材料的导热性普遍性较差,提升聚合物的导热性往往以牺牲绝缘性能为代价,“绝缘和导热的互为矛盾”是制约聚合物材料在先端电气电子装备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通过等规链段层状排列构建阵列化纳米区域,并在阵列化纳米区域中引入亲电陷阱基团,在大幅提升柔性聚合物电介质薄膜导热性能的基础上使电阻率提升了一个数量级,解决了导热和绝缘的矛盾。聚合物电介质薄膜厚度方向的本征导热系数为1.96 ± 0.06 W/(mK),是目前报道的绝缘聚合物本征导热系数的最高值。聚合物电介质薄膜在200 oC、90%效率下的放电能量密度为5.34 J/cm3,在50000次充-放电循环后储能性依然稳定,且具有良好击穿自愈性,在电磁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等领域极具应用前景。

聚合物电介质薄膜电容器具有极高的能量转换速率,在电磁能装备、电力电子以及新能源装备等领域的作用至关重要。随着装备、器件往紧凑化、轻量化、工作环境极端化方向发展,对聚合物电介质薄膜的储能密度以及耐高温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电荷存储密度和电场强度的平方成正比,因此,电介质薄膜承受的电场增加,电荷存储密度则会快速增加。然而,聚合物薄膜在高电场下以电子电导为主,不再符合欧姆定律,电导电流随电场强度增加呈指数增大,会产生大量的焦耳热。传统聚合物电介质的导热系数普遍较低(< 0.2 W/(mK)),散热效率很低,会造成介质温度快速升高,进而引起电导指数增加、耐电强度急速降低等连锁反应,从而造成器件、装备失效等严重问题,在高温下工作的器件装备散热问题尤其提出。尽管可以通过引入纳米添加等方式增加聚合物电介质的导热系数,但这往往以牺牲耐电强度为代价,更重要的纳米添加给薄膜制造工艺带来极大挑战。因此,开发耐高温、本征高导热的聚合物电介质薄膜是最好选择。

黄兴溢团队设计了一种含氟缺陷的双链结构共聚物PSBNP-co-PTNI,该共聚物通过π-π堆叠作用自组装成高度有序阵列。通过偏振拉曼光谱测试发现,共聚物薄膜的偏振信号在平面上呈各向同性,在断裂面上呈各向异性,表明有序阵列平行于表面,因此,电介质薄膜在垂直平面方向表现出1.96 ± 0.06 W/(mK)的高导热系数。
回复

回到 “前沿科技(Front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