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风云》里的谎言,骗了我们60年!
版主: Caravel, TheMatrix, molen
-
cellcycle1楼主
- 论坛元老

cellcycle1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1038
- 帖子: 70578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5:59
《甲午风云》里的谎言,骗了我们60年!
看过老电影的人都很熟悉一个经典镜头,1962年上映的《甲午风云》中,李默然老先生扮演民族英雄邓世昌。 *****
电影里,北洋水师和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血战正酣,“致远”舰大炮突然哑火,管带邓世昌怒问: *****
“为什么不开炮?” *****
炮手绝望地拧开一发从外国进口的炮弹,里面倒出来的竟是沙子,在炮熄弹尽的绝望中,致远舰悲壮地向敌舰撞去。 *****
从此,洋人没有好东西,用假炮弹坑害北洋水师的罪证彻底坐实。、 *****
然而,电影毕竟只是电影,洋人真有那么坏吗? *****
1897年2月12日,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去世两周年忌日,在美国加州奥克兰海军医院,一名三十七的岁白人男子开枪自杀。 *****
他叫马吉芬,曾在天津水师学堂任教,从欧洲造船厂接收军舰后,担任威海水师学堂总教习、“镇远”舰大副。 *****
1894年,正当马吉芬准备回国时,中日两国宣战,他放弃归国计划,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 *****
“他是应该回家,但希望家人原谅他不能回去,中国需要他,在十年中,他深受中国同事的照拂厚待,他不想在这个时候弃他们而去”。 *****
海战中,马吉芬身受重伤,被多块弹片击中,一只眼睛近乎失明。回美国治伤后,仍深陷于战后精神创伤,最终留下“我永远都是北洋水师的一员,此生无悔”的遗言,在丁汝昌忌日自杀离世。 *****
马吉芬死后,身着北洋水师军服,棺木上覆盖着大清龙旗,墓志铭上写道: *****
谨立此碑以纪念一位虽然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却把生命献给了另一面国旗的勇士。 *****
这才是真实的历史,真实到让人无法直视。 *****
最近,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等机构和专家对“靖远”舰遗址进行了水下考古调查,发掘出来的文物再次将真实历史作出还原。 *****
新发现文物中,有两箱完整的哈乞开司37毫米炮弹,这些炮弹是从英国直接订购的,现场还有很多弹壳,说明作战过程比较激烈,并不像电影中演的那么不堪。 *****
既然洋人没的捣鬼,那么北洋水师到底败在谁的手里呢? *****
与那些编造炮弹掺沙把戏相类似的,还有人把失败归咎于大炮筒上晒衣服、刘公岛上开妓院、吸食鸦片烟,等等。 *****
诚然北洋水师有军纪不严的问题,可是用现代人的眼光苛求那个年代的社会风气环境,似乎有些吹毛求疵。 *****
甲午战败后,光绪帝曾询问即将不久于人世的恭亲王奕?:“翁同龢如何?” *****
恭亲王闻后老泪纵横,托起病躯,对光绪说:“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错人!” *****
作为同治、光绪两朝帝师,翁同龢一度备受信任,后来光绪对他大为冷落反感,甚至痛恨至极。 *****
为了维护北洋水师,清政府还拟定了每年以400万两的经费维持海军的开支建设,令人惊愕的是,自成立开始,北洋海军再未添置一舰一船,未购一炮一弹! *****
处于劣势的日本海军却在明治维新的改革下,不断购置军舰,提升海军实力。 *****
从1888年底北洋水师成军,到1894年中日开战,6年时间里北洋水师未添一舰一船,未购一炮一弹。 *****
有人说是慈禧挪用海军经费修园子去了,其实修园子能花几个钱,关键是翁师傅打着财政紧张民生为要、自立更生不买洋枪洋炮的旗号不拨钱。在他眼里,李鸿章是自己的政敌,北洋水师败了正中下怀,自然不会多给一两银子。 *****
原本北洋水师采购的最新式军舰被日本买走成为敌舰,就是联合舰队旗舰“吉野”号。 *****
不让进口洋人的先进炮弹只能采购天津军械局的国产货,质量不保证就算了,数量也不交付不够。 *****
军舰烧煤由唐山开平矿务局供应,自从光绪他爹醇亲王奕譞的大管家张翼督导开平矿务局后,精煤出口赚银子、劣质煤给北洋水师烧,就因为北洋出的价格低,气得丁汝昌差点把煤送回唐山,可惜来不及了,因为中日开战了。 *****
黄海之战后中日各受重伤,当务之急是赶快修船,结果旅顺口船坞工人纷纷逃跑,舰船勉强修得能开起来。 *****
北洋水师在海上作战时,山东巡抚李秉衡派出与民夫无异的河防兵把守海岸,结果日军三万余人在龙须岛登陆如入无人之境,直插北洋水师腹背。 *****
被困刘公岛苦苦支撑之际,朝廷清流已经上折子把丁汝昌抓走治罪,接替他的人也已经在路上,可惜晚了,日本人包围得进不去、出不来。 *****
甲午一役,北洋将领丁汝昌、刘步蟾、戴宗骞、杨用霖、张文宣等人纷纷自杀。 *****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死节,其实他们是死于绝望,对朝廷的绝望,对清流的绝望。 *****
日本海军司令伊东佑亨在写给丁汝昌劝降书中说道: *****
“至清国而有今日之败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通变之所由致也。” *****
“夫大厦之将倾,固非一木所能支。” *****
外人都能看明白的事情,李鸿章、丁汝昌等人看得更明白,但是除了裱糊江山,他们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
《甲午风云》只是一部电影,看看热闹就行,千万别当成真实的历史,否则会形成严重的误导,搞不清楚失败的原因究竟在哪里。 *****
水师衙门、铁码头、炮台、忠魂碑……,在威海刘公岛,到处都有北洋水师留下的遗迹,这些不会说话的文物见证着最真实的历史。 *****
那些驾驶铁甲巨舰、驰骋万里海疆的勇士们,最终饮恨而去。 *****
滔滔海水吞咽着他们曾经的荣光和屈辱,也记载着每一页隐秘的逝去。 *****
丁汝昌死后,光绪怒气难消,下令抄没其家产,让他穿着囚衣收殓进棺,再用三根铁链锁住棺材不许下葬。 *****
直到1910年,清廷才为丁汝昌平反,其棺椁才终于得以下葬。 *****
丁汝昌入土为安,大清也气数已尽。 *****
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可改变和逃脱的时代里,好不好就看自己的运气了。
电影里,北洋水师和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血战正酣,“致远”舰大炮突然哑火,管带邓世昌怒问: *****
“为什么不开炮?” *****
炮手绝望地拧开一发从外国进口的炮弹,里面倒出来的竟是沙子,在炮熄弹尽的绝望中,致远舰悲壮地向敌舰撞去。 *****
从此,洋人没有好东西,用假炮弹坑害北洋水师的罪证彻底坐实。、 *****
然而,电影毕竟只是电影,洋人真有那么坏吗? *****
1897年2月12日,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去世两周年忌日,在美国加州奥克兰海军医院,一名三十七的岁白人男子开枪自杀。 *****
他叫马吉芬,曾在天津水师学堂任教,从欧洲造船厂接收军舰后,担任威海水师学堂总教习、“镇远”舰大副。 *****
1894年,正当马吉芬准备回国时,中日两国宣战,他放弃归国计划,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 *****
“他是应该回家,但希望家人原谅他不能回去,中国需要他,在十年中,他深受中国同事的照拂厚待,他不想在这个时候弃他们而去”。 *****
海战中,马吉芬身受重伤,被多块弹片击中,一只眼睛近乎失明。回美国治伤后,仍深陷于战后精神创伤,最终留下“我永远都是北洋水师的一员,此生无悔”的遗言,在丁汝昌忌日自杀离世。 *****
马吉芬死后,身着北洋水师军服,棺木上覆盖着大清龙旗,墓志铭上写道: *****
谨立此碑以纪念一位虽然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却把生命献给了另一面国旗的勇士。 *****
这才是真实的历史,真实到让人无法直视。 *****
最近,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等机构和专家对“靖远”舰遗址进行了水下考古调查,发掘出来的文物再次将真实历史作出还原。 *****
新发现文物中,有两箱完整的哈乞开司37毫米炮弹,这些炮弹是从英国直接订购的,现场还有很多弹壳,说明作战过程比较激烈,并不像电影中演的那么不堪。 *****
既然洋人没的捣鬼,那么北洋水师到底败在谁的手里呢? *****
与那些编造炮弹掺沙把戏相类似的,还有人把失败归咎于大炮筒上晒衣服、刘公岛上开妓院、吸食鸦片烟,等等。 *****
诚然北洋水师有军纪不严的问题,可是用现代人的眼光苛求那个年代的社会风气环境,似乎有些吹毛求疵。 *****
甲午战败后,光绪帝曾询问即将不久于人世的恭亲王奕?:“翁同龢如何?” *****
恭亲王闻后老泪纵横,托起病躯,对光绪说:“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错人!” *****
作为同治、光绪两朝帝师,翁同龢一度备受信任,后来光绪对他大为冷落反感,甚至痛恨至极。 *****
为了维护北洋水师,清政府还拟定了每年以400万两的经费维持海军的开支建设,令人惊愕的是,自成立开始,北洋海军再未添置一舰一船,未购一炮一弹! *****
处于劣势的日本海军却在明治维新的改革下,不断购置军舰,提升海军实力。 *****
从1888年底北洋水师成军,到1894年中日开战,6年时间里北洋水师未添一舰一船,未购一炮一弹。 *****
有人说是慈禧挪用海军经费修园子去了,其实修园子能花几个钱,关键是翁师傅打着财政紧张民生为要、自立更生不买洋枪洋炮的旗号不拨钱。在他眼里,李鸿章是自己的政敌,北洋水师败了正中下怀,自然不会多给一两银子。 *****
原本北洋水师采购的最新式军舰被日本买走成为敌舰,就是联合舰队旗舰“吉野”号。 *****
不让进口洋人的先进炮弹只能采购天津军械局的国产货,质量不保证就算了,数量也不交付不够。 *****
军舰烧煤由唐山开平矿务局供应,自从光绪他爹醇亲王奕譞的大管家张翼督导开平矿务局后,精煤出口赚银子、劣质煤给北洋水师烧,就因为北洋出的价格低,气得丁汝昌差点把煤送回唐山,可惜来不及了,因为中日开战了。 *****
黄海之战后中日各受重伤,当务之急是赶快修船,结果旅顺口船坞工人纷纷逃跑,舰船勉强修得能开起来。 *****
北洋水师在海上作战时,山东巡抚李秉衡派出与民夫无异的河防兵把守海岸,结果日军三万余人在龙须岛登陆如入无人之境,直插北洋水师腹背。 *****
被困刘公岛苦苦支撑之际,朝廷清流已经上折子把丁汝昌抓走治罪,接替他的人也已经在路上,可惜晚了,日本人包围得进不去、出不来。 *****
甲午一役,北洋将领丁汝昌、刘步蟾、戴宗骞、杨用霖、张文宣等人纷纷自杀。 *****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死节,其实他们是死于绝望,对朝廷的绝望,对清流的绝望。 *****
日本海军司令伊东佑亨在写给丁汝昌劝降书中说道: *****
“至清国而有今日之败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通变之所由致也。” *****
“夫大厦之将倾,固非一木所能支。” *****
外人都能看明白的事情,李鸿章、丁汝昌等人看得更明白,但是除了裱糊江山,他们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
《甲午风云》只是一部电影,看看热闹就行,千万别当成真实的历史,否则会形成严重的误导,搞不清楚失败的原因究竟在哪里。 *****
水师衙门、铁码头、炮台、忠魂碑……,在威海刘公岛,到处都有北洋水师留下的遗迹,这些不会说话的文物见证着最真实的历史。 *****
那些驾驶铁甲巨舰、驰骋万里海疆的勇士们,最终饮恨而去。 *****
滔滔海水吞咽着他们曾经的荣光和屈辱,也记载着每一页隐秘的逝去。 *****
丁汝昌死后,光绪怒气难消,下令抄没其家产,让他穿着囚衣收殓进棺,再用三根铁链锁住棺材不许下葬。 *****
直到1910年,清廷才为丁汝昌平反,其棺椁才终于得以下葬。 *****
丁汝昌入土为安,大清也气数已尽。 *****
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可改变和逃脱的时代里,好不好就看自己的运气了。
-
TheMatrix
- 论坛支柱

2024年度优秀版主
TheMatrix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281
- 帖子: 13747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00:35
-
TheMatrix
- 论坛支柱

2024年度优秀版主
TheMatrix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281
- 帖子: 13747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00:35
Re: 《甲午风云》里的谎言,骗了我们60年!
/
上次由 Hof 在 2023年 3月 24日 05:55 修改。
I would recommend all to write in English, in order to make it a bit difficult for MaskMan to manipulate this community.
Re: 《甲午风云》里的谎言,骗了我们60年!
意思是满清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满鞑真是运气好,轻易得了明朝天下,血腥手段镇压了反抗却没什么人说坏话,签了很多条约却自身没什么伤害,轻易丢了天下却全身而退
Re: 《甲午风云》里的谎言,骗了我们60年!
原因是:当年是海军武器快速进步的时候,镇远,致远舰是海军后进国德国的试验性军舰,造的时候还算先进,但是几年之后就落伍了。那些年主炮从架退改为管退,射速提高好几倍。吉野是新舰,大炮口径不如清军,但是射速快。
战斗中清军舰员技术不差与日军,都是英国培训的同学。清军发炮命中率还高于日舰,但是日舰发炮数量多几倍。
当然清政府失误也是真的。不买新舰,不升级武器,陆军差不行。
一句话,战争中情报、武器是第一位的。鳖党有一个需要证明自己政权正当性的负担,所以宣传中经常进行误导。奈何世人皆傻,洗脑有效。但是这就造成中国人错误认知,导致将来决策失误。
Re: 《甲午风云》里的谎言,骗了我们60年!
大东亚共荣啊
2022世界傻逼大赛结果出炉:
第一名:一个在法律上终身不得拥有一寸土地的傻逼满含泪水哽咽地说"台湾领士是我们的"。
第二名:一个傻逼演讲:“我们千万不能出门,再忍十年,外国人就都死光了,那时候我们就是世界霸主了〞。
第三名:某女傻逼:“俄乌这一仗:打虛了美国,打傻了欧盟,打呆了北约,打烂了乌克兰,打出了一个硬汉普京”。
第一名:一个在法律上终身不得拥有一寸土地的傻逼满含泪水哽咽地说"台湾领士是我们的"。
第二名:一个傻逼演讲:“我们千万不能出门,再忍十年,外国人就都死光了,那时候我们就是世界霸主了〞。
第三名:某女傻逼:“俄乌这一仗:打虛了美国,打傻了欧盟,打呆了北约,打烂了乌克兰,打出了一个硬汉普京”。
Re: 《甲午风云》里的谎言,骗了我们60年!
北洋舰队基本上都是汉人组建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满清统治者仇视甚深, 故意克扣移用军饷暗中使绊子, 巴不得北洋舰队与日本人拼得一干二净, 这样对满清统治者才最有利. 只是苦了那帮海军将士了, 看看甲午海战的表现, 素质勇气都相当的优秀, 打得并不比日本人差, 甚至比日本人的表现还要好一些, 却被日本人和满清统治者联合坑死了. 这才是军人最大的悲哀, 想报效国家浴血沙场却发现无国可报.
-
awaydream
- 论坛精英

2023年度十大优秀网友
awaydream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733
- 帖子: 5875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07:43
Re: 《甲午风云》里的谎言,骗了我们60年!
ruisseau 写了: 2023年 3月 23日 21:37 北洋舰队基本上都是汉人组建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满清统治者仇视甚深, 故意克扣移用军饷暗中使绊子, 巴不得北洋舰队与日本人拼得一干二净, 这样对满清统治者才最有利. 只是苦了那帮海军将士了, 看看甲午海战的表现, 素质勇气都相当的优秀, 打得并不比日本人差, 甚至比日本人的表现还要好一些, 却被日本人和满清统治者联合坑死了. 这才是军人最大的悲哀, 想报效国家浴血沙场却发现无国可报.
不是满清统治者仇恨,而是朝廷大臣内斗。
光绪皇帝的老师户部尚书翁同龢, 嫉恨李鸿章管北洋,同时慈禧太后希望双方内斗,可以搞权力制衡,
同时,翁同龢他的哥哥翁同书差点被李鸿章的奏本给参死,他爹直接气死,所以有私仇。
典型的公报私仇。
弱冠少年江湖行
不慕脂粉慕英雄
大剑一挥风雷动
不畏豪强斩蛇虫
不慕脂粉慕英雄
大剑一挥风雷动
不畏豪强斩蛇虫
Re: 《甲午风云》里的谎言,骗了我们60年!
同样的,别看 中国 造了 那么多 军舰,也是 一堆草包
上次 那个女舰长 是 哪个关系户的 ?中国海军 不打仗 还可以,还可以 唬唬人。一打 又是一个 甲午海战
就像 俄罗斯 不打 还可以,乌克兰 一打,俄罗斯的武器 在 国际上 再也卖不出去了
上次 那个女舰长 是 哪个关系户的 ?中国海军 不打仗 还可以,还可以 唬唬人。一打 又是一个 甲午海战
就像 俄罗斯 不打 还可以,乌克兰 一打,俄罗斯的武器 在 国际上 再也卖不出去了
Re: 《甲午风云》里的谎言,骗了我们60年!
哪个国家都差不多吧, 若论贪腐你帝军队也不落下风, 这是个比烂的世界.
至少鳖国的军队还不敢公开将政府派去的审计人员一锅端全部都做掉了.
至少现在盎撒在下坡, 鳖国在上坡, 只要这么坚持个十年以上, 你帝基本上就垮了.
至少鳖国的军队还不敢公开将政府派去的审计人员一锅端全部都做掉了.
至少现在盎撒在下坡, 鳖国在上坡, 只要这么坚持个十年以上, 你帝基本上就垮了.
Jack12345 写了: 2023年 3月 23日 23:26 同样的,别看 中国 造了 那么多 军舰,也是 一堆草包
上次 那个女舰长 是 哪个关系户的 ?中国海军 不打仗 还可以,还可以 唬唬人。一打 又是一个 甲午海战
就像 俄罗斯 不打 还可以,乌克兰 一打,俄罗斯的武器 在 国际上 再也卖不出去了
Re: 《甲午风云》里的谎言,骗了我们60年!
打不沉而已,但是上层建筑都打烂了。starJ0101 写了: 2023年 3月 24日 02:33 射速快有啥用, 北洋两艘主力铁甲舰, 日本人根本就打不动, 清军根本就是打不准, 日本人的小破船根本撑不住多久, 结果一艘都没有打沉, 给他们先进武器还是不会用。
Re: 《甲午风云》里的谎言,骗了我们60年!
清国并不是民族国家,满清皇室的世界观依旧是周朝留下的掌天下而理万国,即他们是上天受命管理地球的,日本,英国,美国不过是朝贡或者不朝贡的下一级君主政权。
中国,或者中国人民不过是他们能实现统治的一个工具,同时也是能推翻他们统治的一个威胁。
在这种政治背景下,谈民族大义,爱国主义,等同效忠清廷,就是个笑话。
中国,或者中国人民不过是他们能实现统治的一个工具,同时也是能推翻他们统治的一个威胁。
在这种政治背景下,谈民族大义,爱国主义,等同效忠清廷,就是个笑话。
ruisseau 写了: 2023年 3月 23日 21:37 北洋舰队基本上都是汉人组建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满清统治者仇视甚深, 故意克扣移用军饷暗中使绊子, 巴不得北洋舰队与日本人拼得一干二净, 这样对满清统治者才最有利. 只是苦了那帮海军将士了, 看看甲午海战的表现, 素质勇气都相当的优秀, 打得并不比日本人差, 甚至比日本人的表现还要好一些, 却被日本人和满清统治者联合坑死了. 这才是军人最大的悲哀, 想报效国家浴血沙场却发现无国可报.
应运而生 在劫难逃
Re: 《甲午风云》里的谎言,骗了我们60年!
应该在刘公岛树立翁同和半裸跪像
cellcycle1 写了: 2023年 3月 23日 19:19 看过老电影的人都很熟悉一个经典镜头,1962年上映的《甲午风云》中,李默然老先生扮演民族英雄邓世昌。 *****
电影里,北洋水师和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血战正酣,“致远”舰大炮突然哑火,管带邓世昌怒问: *****
“为什么不开炮?” *****
炮手绝望地拧开一发从外国进口的炮弹,里面倒出来的竟是沙子,在炮熄弹尽的绝望中,致远舰悲壮地向敌舰撞去。 *****
从此,洋人没有好东西,用假炮弹坑害北洋水师的罪证彻底坐实。、 *****
然而,电影毕竟只是电影,洋人真有那么坏吗? *****
1897年2月12日,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去世两周年忌日,在美国加州奥克兰海军医院,一名三十七的岁白人男子开枪自杀。 *****
他叫马吉芬,曾在天津水师学堂任教,从欧洲造船厂接收军舰后,担任威海水师学堂总教习、“镇远”舰大副。 *****
1894年,正当马吉芬准备回国时,中日两国宣战,他放弃归国计划,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 *****
“他是应该回家,但希望家人原谅他不能回去,中国需要他,在十年中,他深受中国同事的照拂厚待,他不想在这个时候弃他们而去”。 *****
海战中,马吉芬身受重伤,被多块弹片击中,一只眼睛近乎失明。回美国治伤后,仍深陷于战后精神创伤,最终留下“我永远都是北洋水师的一员,此生无悔”的遗言,在丁汝昌忌日自杀离世。 *****
马吉芬死后,身着北洋水师军服,棺木上覆盖着大清龙旗,墓志铭上写道: *****
谨立此碑以纪念一位虽然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却把生命献给了另一面国旗的勇士。 *****
这才是真实的历史,真实到让人无法直视。 *****
最近,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等机构和专家对“靖远”舰遗址进行了水下考古调查,发掘出来的文物再次将真实历史作出还原。 *****
新发现文物中,有两箱完整的哈乞开司37毫米炮弹,这些炮弹是从英国直接订购的,现场还有很多弹壳,说明作战过程比较激烈,并不像电影中演的那么不堪。 *****
既然洋人没的捣鬼,那么北洋水师到底败在谁的手里呢? *****
与那些编造炮弹掺沙把戏相类似的,还有人把失败归咎于大炮筒上晒衣服、刘公岛上开妓院、吸食鸦片烟,等等。 *****
诚然北洋水师有军纪不严的问题,可是用现代人的眼光苛求那个年代的社会风气环境,似乎有些吹毛求疵。 *****
甲午战败后,光绪帝曾询问即将不久于人世的恭亲王奕?:“翁同龢如何?” *****
恭亲王闻后老泪纵横,托起病躯,对光绪说:“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错人!” *****
作为同治、光绪两朝帝师,翁同龢一度备受信任,后来光绪对他大为冷落反感,甚至痛恨至极。 *****
为了维护北洋水师,清政府还拟定了每年以400万两的经费维持海军的开支建设,令人惊愕的是,自成立开始,北洋海军再未添置一舰一船,未购一炮一弹! *****
处于劣势的日本海军却在明治维新的改革下,不断购置军舰,提升海军实力。 *****
从1888年底北洋水师成军,到1894年中日开战,6年时间里北洋水师未添一舰一船,未购一炮一弹。 *****
有人说是慈禧挪用海军经费修园子去了,其实修园子能花几个钱,关键是翁师傅打着财政紧张民生为要、自立更生不买洋枪洋炮的旗号不拨钱。在他眼里,李鸿章是自己的政敌,北洋水师败了正中下怀,自然不会多给一两银子。 *****
原本北洋水师采购的最新式军舰被日本买走成为敌舰,就是联合舰队旗舰“吉野”号。 *****
不让进口洋人的先进炮弹只能采购天津军械局的国产货,质量不保证就算了,数量也不交付不够。 *****
军舰烧煤由唐山开平矿务局供应,自从光绪他爹醇亲王奕譞的大管家张翼督导开平矿务局后,精煤出口赚银子、劣质煤给北洋水师烧,就因为北洋出的价格低,气得丁汝昌差点把煤送回唐山,可惜来不及了,因为中日开战了。 *****
黄海之战后中日各受重伤,当务之急是赶快修船,结果旅顺口船坞工人纷纷逃跑,舰船勉强修得能开起来。 *****
北洋水师在海上作战时,山东巡抚李秉衡派出与民夫无异的河防兵把守海岸,结果日军三万余人在龙须岛登陆如入无人之境,直插北洋水师腹背。 *****
被困刘公岛苦苦支撑之际,朝廷清流已经上折子把丁汝昌抓走治罪,接替他的人也已经在路上,可惜晚了,日本人包围得进不去、出不来。 *****
甲午一役,北洋将领丁汝昌、刘步蟾、戴宗骞、杨用霖、张文宣等人纷纷自杀。 *****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死节,其实他们是死于绝望,对朝廷的绝望,对清流的绝望。 *****
日本海军司令伊东佑亨在写给丁汝昌劝降书中说道: *****
“至清国而有今日之败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通变之所由致也。” *****
“夫大厦之将倾,固非一木所能支。” *****
外人都能看明白的事情,李鸿章、丁汝昌等人看得更明白,但是除了裱糊江山,他们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
《甲午风云》只是一部电影,看看热闹就行,千万别当成真实的历史,否则会形成严重的误导,搞不清楚失败的原因究竟在哪里。 *****
水师衙门、铁码头、炮台、忠魂碑……,在威海刘公岛,到处都有北洋水师留下的遗迹,这些不会说话的文物见证着最真实的历史。 *****
那些驾驶铁甲巨舰、驰骋万里海疆的勇士们,最终饮恨而去。 *****
滔滔海水吞咽着他们曾经的荣光和屈辱,也记载着每一页隐秘的逝去。 *****
丁汝昌死后,光绪怒气难消,下令抄没其家产,让他穿着囚衣收殓进棺,再用三根铁链锁住棺材不许下葬。 *****
直到1910年,清廷才为丁汝昌平反,其棺椁才终于得以下葬。 *****
丁汝昌入土为安,大清也气数已尽。 *****
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可改变和逃脱的时代里,好不好就看自己的运气了。
工具机谈智商, 犹如妓女谈贞操, 哪壶不开提哪壶
呼叫鸡谈造谣, 犹如站街女谈卖淫, 那是行家里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