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写了: 2024年 2月 23日 07:59
第一个原因,贸易。中国需要大量的贸易保证工厂的运行和粮食的供应。有的小伙伴天真的以为粮食足够自给,那是在和平时期,可以进口,所以产生的幻觉。举个例子,一旦不能进口大豆,油和肉就会大规模减少,带来的后果就是,对主粮的消耗将
大幅提高。还有个重要的例子是石油。一旦开战,美国会封锁马六甲海峡和东太平洋地区,中国和中东欧洲美洲大洋洲的贸易会被完全切断,石油铁矿石,这些战争会大量消耗的物品,来源将枯竭。
有点小伙伴觉得中国在印度洋马六甲和东太平洋能彻底打败美国,实在不值得讨论。但是退一步很容易证明,美国贸易走大西洋,不需要保证东南亚运输安全,说破坏,美国至少比胡塞武装能干吧。所以即使中国真的能在远洋打败美国,暴力破坏这个问题是无解的。
第二个原因,地理劣势。中国没有任何打击美国领土的有效手段,虽然战略洲际弹道导弹可以做到,但是用普通炸蛋毫无性价比,作用也极其有限,大规模根本用不起。而美国可以轻易从四面八方的基地给予中国打击。印度洋的军事基地可以完成对中国西部的轰炸,西太平洋的军事基地可以保证中国东部永无宁日。这是个互拼损失的过程,问题是美国损失的是武器,中国承受的是本土工业能力打击。这时候就是美国及其盟友的
军事工业能力,对抗中国及其盟友的军事工业能力。而对抗过程中,中国的民生工业能力也会遭受损失,多大不好估算,但是隔三差五断电,粮仓被炸毁饿肚子的情况,铁路被炸断炸毁甚至害怕被炸没人敢坐高铁,运输时常陷入瘫痪的情况,可能很难避免。这些都决定了开战后中国的工业能力会打折扣,而北约澳洲受到的影响很小。印度即使不参战,也会向美国提供物资产品。
再说最后0.5个原因,核战。中国核弹数量是美国的1/10。战略轰炸机没有办法直接轰炸美国本土,战略核潜艇被锁在第一岛链。只有靠路基战略洲际导弹。但发射井被监视,最可靠的只剩移动发射车。这么算下来,中国能投递到美国东海岸的核弹很少。美国又是分散居住,很多人住在郊区或卫星城,20个核弹头都不一定能完全摧毁一个城市的居民区。
这方面中国恰恰相反,人口高度密集,收到核打击损失远大于美国,而美国除了路基,更可以从日本海东海南海印度洋多方面海空基向中国投放核弹。
所以,如果不是为了玉碎,中国不会接受和美国打核战的选项。
综上所述,中国没有切实的解决这些问题前,绝不能轻易和美国开战。幸亏领导人不是这个站的傻逼,开口就是美国不敢不愿不忍心打我们。
更新 1:
很多小伙伴都问,既然这样,为什么美国不率先出手。原因有很多,其中几个重要的想法:
美国想回避战损,靠软实力挤压中国战略空间,打垮中国经济。手握美元利器,美国金融战比热战更拿手,而且没有反战的民意,相反民意非常支持把生产线移出中国。而且目前颇见成效,美国鹰派没有理由花巨大资源去推动直接对华宣战的民意。
而世界重要国家,大多都希望中美冲突:
印度:被中国压惨了,没有中国,不但可以吞下争议地区,不丹,尼泊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也是囊中之物。
日本:更是希望中美两败俱伤,自己可以成为正常国家。
俄国:也可以从美国主要打击雷达上消失。中美对抗,中国必然需要俄国的各种战略资源,可以狠狠的敲上一笔,别无分号,爱买不买。中美打的好,俄国说不定还能拿到更多领土,不论是东北西北还是阿拉斯加,都挺好的。
欧盟:被美国控制吸血,又被中国制造逼的要跳楼,这俩货要是互相下死手,那真是太好了。
英国这厮首鼠两端,政治战略能力很强,暂时看不出怎么想的,但是美国倒台绝对不会殉葬,相反会很高兴的拿下西方经融中心的地位,和中国推杯换盏。中国输了,自然而然的踩上一万脚,庄严申明特殊关系牢不可破。
东盟:中国这个庞然大物在身边有不安全感,门口的9段线什么时候变成11段线,甚至更多也不好说,如果中国变弱到和自己实力差不多,那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