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婚?那不适合中国男人哦,中国人还是倾向于有家有娃,老有所依,虽然娃未必靠得住。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版主: kazaawang, wh
Re: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这都记得住?!
我终于忍不住查了一下字最大的那联,我总是看成“千载芳名雷古迹”

苏小小墓以前就是水泥色。后来墓顶弄了个金黄色,难看死了。这个墓据说也在毛的一声令下铲除过,不过很早就恢复了,至少我小时候就看到了。路对面的武松墓是2004年才恢复的,第一次看到时吓一跳,哈哈。英雄美人,比邻而居,不错

Re: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也是2004年重修的。wh. 写了: 2023年 8月 24日 19:50 这都记得住?!
我终于忍不住查了一下字最大的那联,我总是看成“千载芳名雷古迹”原来是“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著西泠”。
苏小小墓以前就是水泥色。后来墓顶弄了个金黄色,难看死了。这个墓据说也在毛的一声令下铲除过,不过很早就恢复了,至少我小时候就看到了。路对面的武松墓是2004年才恢复的,第一次看到时吓一跳,哈哈。英雄美人,比邻而居,不错![]()
2004年10月,为保护历史风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杭州市在原址上修复苏小小墓及墓亭,成为西湖边一道新风景。
苏小小墓的6副楹联,分别是“桃花流水杳然去,油壁香车不再逢”、“金粉六朝香车何处,才华一代青冢犹存”、“灯火疏帘尽有佳人居北里,笙歌画舫独教芳冢占西泠”、“几辈英雄拜倒石榴裙下,六朝金粉尚留抔土垄中”、“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着西泠”。该六副楹联拟由中国美院教授祝遂之,中央美院教授丘振中,江苏书协副主席孙晓芸,中国书协副主席林岫,浙江书协顾问马世晓,书法家金新撰写,字体采用篆体。
Re: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路对面的武松墓是2004年才恢复的,一次看到时吓一跳,哈哈。英雄美人,比邻而居“-- 我第一反应是潘金莲也埋在那里了?wh. 写了: 2023年 8月 24日 19:50 这都记得住?!
我终于忍不住查了一下字最大的那联,我总是看成“千载芳名雷古迹”原来是“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著西泠”。
苏小小墓以前就是水泥色。后来墓顶弄了个金黄色,难看死了。这个墓据说也在毛的一声令下铲除过,不过很早就恢复了,至少我小时候就看到了。路对面的武松墓是2004年才恢复的,第一次看到时吓一跳,哈哈。英雄美人,比邻而居,不错![]()
Re: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武二是杜撰的吗?也算不上英雄wh. 写了: 2023年 8月 24日 19:50 这都记得住?!
我终于忍不住查了一下字最大的那联,我总是看成“千载芳名雷古迹”原来是“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著西泠”。
苏小小墓以前就是水泥色。后来墓顶弄了个金黄色,难看死了。这个墓据说也在毛的一声令下铲除过,不过很早就恢复了,至少我小时候就看到了。路对面的武松墓是2004年才恢复的,第一次看到时吓一跳,哈哈。英雄美人,比邻而居,不错![]()
“It ain’t what you don’t know that gets you into trouble. It’s what you know for sure that just ain’t so. “ – Mark Twain
Re: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百度说亭子是88年建的,墓是04年加的:Qiingxuan 写了: 2023年 8月 24日 19:55 也是2004年重修的。
2004年10月,为保护历史风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杭州市在原址上修复苏小小墓及墓亭,成为西湖边一道新风景。
苏小小墓的6副楹联,分别是“桃花流水杳然去,油壁香车不再逢”、“金粉六朝香车何处,才华一代青冢犹存”、“灯火疏帘尽有佳人居北里,笙歌画舫独教芳冢占西泠”、“几辈英雄拜倒石榴裙下,六朝金粉尚留抔土垄中”、“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着西泠”。该六副楹联拟由中国美院教授祝遂之,中央美院教授丘振中,江苏书协副主席孙晓芸,中国书协副主席林岫,浙江书协顾问马世晓,书法家金新撰写,字体采用篆体。
“苏小小墓几经毁建,1964年墓亭被毁坏,1988年在西泠桥畔墓亭原址上修建慕才亭,2004年为体现历史风貌的完整性,在慕才亭内复建苏小小墓。”
我怎么记得以前有水泥顶的墓,不知道是不是记错了,晚上再找找照片。
Re: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1894年,杭州涌金门,工人们正挥汗如雨地修筑着城墙。可工人们挖着挖着就见到了一口棺材,众人便合力将这口棺材出了出来,好继续进行施工。
待众人将棺材起了出来,放置好,才发现这口已经腐朽的棺木竟然比寻常的棺材更长更大,整个棺材的漆色也是黑中泛有红色,可见这口棺材年代之久。
众人有些好奇这是谁的棺材?怎么周围连个墓碑都没有。疑惑之际,有人在棺材板的头部发现了四个六寸见方左右的凸刻贴金宋体字,众人仔细辨认后不由得大吃一惊。
棺材板上竟写着“武松之柩”!
在1894年涌金门发现的武松棺椁中,人们竟然从已经朽掉的棺木中发现里面竟然真的有遗骨!
后来上海滩大亨张啸林、黄金荣和杜月笙出资,将武松的棺椁葬在了西冷桥。
文革期间,革命小将掘墓撒骨,武松的尸骨被丢乱葬岗了。
现在的武松墓是在西冷桥武松墓的原址上重修的,里面其实什么都没有。
待众人将棺材起了出来,放置好,才发现这口已经腐朽的棺木竟然比寻常的棺材更长更大,整个棺材的漆色也是黑中泛有红色,可见这口棺材年代之久。
众人有些好奇这是谁的棺材?怎么周围连个墓碑都没有。疑惑之际,有人在棺材板的头部发现了四个六寸见方左右的凸刻贴金宋体字,众人仔细辨认后不由得大吃一惊。
棺材板上竟写着“武松之柩”!
在1894年涌金门发现的武松棺椁中,人们竟然从已经朽掉的棺木中发现里面竟然真的有遗骨!
后来上海滩大亨张啸林、黄金荣和杜月笙出资,将武松的棺椁葬在了西冷桥。
文革期间,革命小将掘墓撒骨,武松的尸骨被丢乱葬岗了。
现在的武松墓是在西冷桥武松墓的原址上重修的,里面其实什么都没有。
Re: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第一首诗,是绝句吧。南北朝时,算得上有,第二首,这个打死我也不信了wh. 写了: 2023年 8月 24日 16:57 https://www.jianshu.com/p/a585faf3766d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作者:亲爱的狐狸
日期:2019.05.12
(杭州苏小小墓)
苏小小,南齐时钱塘名妓,才空士类,貌绝青楼。她的故事,我大致是知道的。离别阮郁,赠金鲍仁,都是她生命中的一些经过。“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千百年来人们流传吟诵的,就是她那一乘油壁轻车。
“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斜插玉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梦断彩云无觅处,夜凉明月生南浦。” 明朝文人张岱说,这也是她的作品。
苏小小十五岁时,父母谢世,她变卖家产,带着乳母贾姨移居到城西的西冷桥畔。她们住在松柏林中的小楼里,远离红尘每日靠积蓄生活,尽情享受于西湖山水之间。玲珑秀美,气韵非常,在她的车后总有许多风流倜傥的少年。象一朵高洁溢香的梅花开在西冷桥畔,虽然赏花者甚多,然而让她倾心的却寥寥无几。
终于,红杏初熟般的苏小小碰到了俊美的公子阮郁。山色青翠中两人一见倾心,形影不离,但阮老爷坚决反对,阮郁还是忧郁地离开了她。爱情已去,虽然没有了那青骢马,但山水还在。西湖边又有人看见了那油壁轻车。可怜她年仅二十四岁就香消玉殒,魂飘九霄了。
张岱记载她:“以年少早卒,葬于西泠之坞。芳魂不殁,往往花间出现”。 宋代司马槱在洛阳梦见苏小小,又在杭州为官之时,梦中与苏小小同寝,最终相思至死。这司马槱也称的上是古往今来第一痴人了。 唐代诗人韩翊写了诗句“吴郡陆机称地主,钱塘苏小是乡亲”,被清代的钱塘才子袁枚读到,便把后半句刻了一个章,带在身上,写了诗句以后,也常把这章印上。
名妓总能引来无穷遐想,流传无尽故事。年代太久,那些遐想与故事,已难辨真假。好在历代文人也不在乎这些。李贺的《苏小小墓》这样写:
“ 幽兰露, 如啼眼。无物结同心, 烟花不堪剪。草如茵, 松如盖,风为裳,水为珮。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 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通过一派凄迷的景象和丰富的联想,李贺刻画出飘飘忽忽、若隐若现的苏小小鬼魂形象。不愧诗鬼,诗太好,只是太幽怨了些。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春来愁杀侬。|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康与之《长相思》的描写更合苏小小的生活。
Re: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但是有 梅毒,淋病,肝炎,chlamydia, crabs, HPV, Herpes, 而且还没有特效药。
还不如现代,有套套,没事别搞无套,吹也要环保吹。万一得了还有药治。
-
- 论坛精英
2023年度十大优秀网友
awaydream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620
- 帖子: 5423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07:43
Re: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苏小小到底是良家,还是名妓?这里说她 “远离红尘每日靠积蓄生活,尽情享受于西湖山水之间。”
wh. 写了: 2023年 8月 24日 16:57 https://www.jianshu.com/p/a585faf3766d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作者:亲爱的狐狸
日期:2019.05.12
(杭州苏小小墓)
苏小小,南齐时钱塘名妓,才空士类,貌绝青楼。她的故事,我大致是知道的。离别阮郁,赠金鲍仁,都是她生命中的一些经过。“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千百年来人们流传吟诵的,就是她那一乘油壁轻车。
“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斜插玉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梦断彩云无觅处,夜凉明月生南浦。” 明朝文人张岱说,这也是她的作品。
苏小小十五岁时,父母谢世,她变卖家产,带着乳母贾姨移居到城西的西冷桥畔。她们住在松柏林中的小楼里,远离红尘每日靠积蓄生活,尽情享受于西湖山水之间。玲珑秀美,气韵非常,在她的车后总有许多风流倜傥的少年。象一朵高洁溢香的梅花开在西冷桥畔,虽然赏花者甚多,然而让她倾心的却寥寥无几。
终于,红杏初熟般的苏小小碰到了俊美的公子阮郁。山色青翠中两人一见倾心,形影不离,但阮老爷坚决反对,阮郁还是忧郁地离开了她。爱情已去,虽然没有了那青骢马,但山水还在。西湖边又有人看见了那油壁轻车。可怜她年仅二十四岁就香消玉殒,魂飘九霄了。
张岱记载她:“以年少早卒,葬于西泠之坞。芳魂不殁,往往花间出现”。 宋代司马槱在洛阳梦见苏小小,又在杭州为官之时,梦中与苏小小同寝,最终相思至死。这司马槱也称的上是古往今来第一痴人了。 唐代诗人韩翊写了诗句“吴郡陆机称地主,钱塘苏小是乡亲”,被清代的钱塘才子袁枚读到,便把后半句刻了一个章,带在身上,写了诗句以后,也常把这章印上。
名妓总能引来无穷遐想,流传无尽故事。年代太久,那些遐想与故事,已难辨真假。好在历代文人也不在乎这些。李贺的《苏小小墓》这样写:
“ 幽兰露, 如啼眼。无物结同心, 烟花不堪剪。草如茵, 松如盖,风为裳,水为珮。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 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通过一派凄迷的景象和丰富的联想,李贺刻画出飘飘忽忽、若隐若现的苏小小鬼魂形象。不愧诗鬼,诗太好,只是太幽怨了些。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春来愁杀侬。|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康与之《长相思》的描写更合苏小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