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的心理承受能力特别强 所以能接很多共济会反人类的活
版主: Softfist
-
guagua1220(guagua)楼主
- 论坛元老

- 帖子互动: 553
- 帖子: 19034
- 注册时间: 2022年 10月 24日 22:53
-
guagua1220(guagua)楼主
- 论坛元老

- 帖子互动: 553
- 帖子: 19034
- 注册时间: 2022年 10月 24日 22:53
-
guagua1220(guagua)楼主
- 论坛元老

- 帖子互动: 553
- 帖子: 19034
- 注册时间: 2022年 10月 24日 22:53
-
guagua1220(guagua)楼主
- 论坛元老

- 帖子互动: 553
- 帖子: 19034
- 注册时间: 2022年 10月 24日 22:53
-
guagua1220(guagua)楼主
- 论坛元老

- 帖子互动: 553
- 帖子: 19034
- 注册时间: 2022年 10月 24日 22:53
-
guagua1220(guagua)楼主
- 论坛元老

- 帖子互动: 553
- 帖子: 19034
- 注册时间: 2022年 10月 24日 22:53
Re: 马斯克的心理承受能力特别强 所以能接很多共济会反人类的活
viewtopic.php?t=344186
关于星舰(或者说可完全复用巨型火箭,比如我们类似构型的长九规划)的军事用途,在星舰第二次试射后的讨论变得多起来。
一方面,这种运载工具大大加速了“星链/星盾”(或者说大规模通讯+遥感+定位卫星星座,比如我们类似的“中国星网”规划)的部署速度,并显著提升了部署性价比。从而能对全球任意地点进行实时监测、定位和相关信息的大带宽高速星间传输+下传。
且星座的补充速度远快于被击落的速度,补充成本远低于反卫星成本,差几个数量级,全球进一步对top2开实时地图,再结合新一代AI对大规模信息的处理能力,很有搞头。
另一方面,这种运载工具的战略轰炸投送成本可能比战略轰炸机更低,投射速度和投射质量可能比战略轰炸机更快更多。
比如B21 大几亿美元一架(几年后真投产了怕是要10亿美元一架),假设其在大国对抗时的生存周期为100架次(高估?),那么每次投射的机体成本就在1千万美元以上,每次花10小时飞行时间,投射10来吨载荷。
而星舰第二级在量产后的成本可能会在1000万美元以下(最值钱的就6个每个1百万美元、未来25万美元的发动机),每次发射成本按马氏大饼就两三百万美元(主要就是几千吨液氧甲烷燃料费),我们乘以几倍按1000万美元算(考虑第一级折旧成本)。
如果第二级重复使用,就是一架每次花1000万美元出头、投射150吨的轨道轰炸机,如果第二级不重复使用,就是每次花不到2000万美元、投射250-300吨的巨型弹头。
因此,就算次抛,其投射质量/成本比也比B21高一个半数量级,投射速度快一个数量级,从飞行时间10小时量级变成1小时,且是超高音速轨道轰炸。如果用回收模式,则性价比还要大增。
如果觉得轨道轰炸不靠谱,那我们就进一步简化,降低其能力,比如星舰的设计本来就是水平滑翔再入到25公里高度时进入亚音速状态。于是可以把他看成1小时直达全球各地25公里高度的巨型载具(本身就是和巨型客机一个体量的东西)。
该载具从25公里高度的亚音速状态(速度和战略轰炸机类似,高度比战略轰炸机更高),一次投射200吨+载荷(比战略轰炸机高1个数量级),比如几百枚几百千克的精确制导滑翔炸弹,或者100枚上千公里射程的远程巡航导弹。
总之,无论是超高音速轨道轰炸,还是传统的大气层内亚音速轰炸,其能力和成本都远胜战略轰炸机。
甚至,由于星舰可以流水线生产上千发,其数量和成本甚至能堪比战术飞机而不是战略轰炸机。因为一架战斗机的价格甚至可以买10条星舰2级。
比如平时几百上千艘在轨道常驻,战时一部分对固定目标和海上目标进行轨道轰炸。
而另一部分甚至可以便宜到和战术飞机对子,从轨道再入到空战战场,释放200吨一切你可以想象的用来打击空中目标的东西。
以及,这时候,在上方地球近地轨道,可能还有许多座由星舰运载上去的、口径比舰载宙斯盾/中华神盾雷达还大的雷达系统。
当然,以上应用形态都是胡扯,因为一旦最困难的部分(高速、大载重、便宜)能被解决,具体的应用方式会自然演化出无数新创意,不局限于上述想象。
简而言之,每年几万吨(10年内靠谱程度很高)、几十万吨、甚至马氏大饼中每年百万吨级入轨能力,本质上就相当于“海军入轨”,从几百公里近地轨道利用高度获得信息优势和势能优势。
1吨几十万美元的入轨成本,可以把百万吨太空舰队的入轨成本压到几千亿美元,而且是百万吨级净载荷,不包括星舰舰体本身。
以及,如果该能力长期处于垄断、准垄断优势,则可以通过高利润商业发射反哺太空军建设,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并提升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也在搞类似规划的原因。以及可能除了中美之外,再不会有第三家能具备这样的能力甚至规划
关于星舰(或者说可完全复用巨型火箭,比如我们类似构型的长九规划)的军事用途,在星舰第二次试射后的讨论变得多起来。
一方面,这种运载工具大大加速了“星链/星盾”(或者说大规模通讯+遥感+定位卫星星座,比如我们类似的“中国星网”规划)的部署速度,并显著提升了部署性价比。从而能对全球任意地点进行实时监测、定位和相关信息的大带宽高速星间传输+下传。
且星座的补充速度远快于被击落的速度,补充成本远低于反卫星成本,差几个数量级,全球进一步对top2开实时地图,再结合新一代AI对大规模信息的处理能力,很有搞头。
另一方面,这种运载工具的战略轰炸投送成本可能比战略轰炸机更低,投射速度和投射质量可能比战略轰炸机更快更多。
比如B21 大几亿美元一架(几年后真投产了怕是要10亿美元一架),假设其在大国对抗时的生存周期为100架次(高估?),那么每次投射的机体成本就在1千万美元以上,每次花10小时飞行时间,投射10来吨载荷。
而星舰第二级在量产后的成本可能会在1000万美元以下(最值钱的就6个每个1百万美元、未来25万美元的发动机),每次发射成本按马氏大饼就两三百万美元(主要就是几千吨液氧甲烷燃料费),我们乘以几倍按1000万美元算(考虑第一级折旧成本)。
如果第二级重复使用,就是一架每次花1000万美元出头、投射150吨的轨道轰炸机,如果第二级不重复使用,就是每次花不到2000万美元、投射250-300吨的巨型弹头。
因此,就算次抛,其投射质量/成本比也比B21高一个半数量级,投射速度快一个数量级,从飞行时间10小时量级变成1小时,且是超高音速轨道轰炸。如果用回收模式,则性价比还要大增。
如果觉得轨道轰炸不靠谱,那我们就进一步简化,降低其能力,比如星舰的设计本来就是水平滑翔再入到25公里高度时进入亚音速状态。于是可以把他看成1小时直达全球各地25公里高度的巨型载具(本身就是和巨型客机一个体量的东西)。
该载具从25公里高度的亚音速状态(速度和战略轰炸机类似,高度比战略轰炸机更高),一次投射200吨+载荷(比战略轰炸机高1个数量级),比如几百枚几百千克的精确制导滑翔炸弹,或者100枚上千公里射程的远程巡航导弹。
总之,无论是超高音速轨道轰炸,还是传统的大气层内亚音速轰炸,其能力和成本都远胜战略轰炸机。
甚至,由于星舰可以流水线生产上千发,其数量和成本甚至能堪比战术飞机而不是战略轰炸机。因为一架战斗机的价格甚至可以买10条星舰2级。
比如平时几百上千艘在轨道常驻,战时一部分对固定目标和海上目标进行轨道轰炸。
而另一部分甚至可以便宜到和战术飞机对子,从轨道再入到空战战场,释放200吨一切你可以想象的用来打击空中目标的东西。
以及,这时候,在上方地球近地轨道,可能还有许多座由星舰运载上去的、口径比舰载宙斯盾/中华神盾雷达还大的雷达系统。
当然,以上应用形态都是胡扯,因为一旦最困难的部分(高速、大载重、便宜)能被解决,具体的应用方式会自然演化出无数新创意,不局限于上述想象。
简而言之,每年几万吨(10年内靠谱程度很高)、几十万吨、甚至马氏大饼中每年百万吨级入轨能力,本质上就相当于“海军入轨”,从几百公里近地轨道利用高度获得信息优势和势能优势。
1吨几十万美元的入轨成本,可以把百万吨太空舰队的入轨成本压到几千亿美元,而且是百万吨级净载荷,不包括星舰舰体本身。
以及,如果该能力长期处于垄断、准垄断优势,则可以通过高利润商业发射反哺太空军建设,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并提升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也在搞类似规划的原因。以及可能除了中美之外,再不会有第三家能具备这样的能力甚至规划
-
guagua1220(guagua)楼主
- 论坛元老

- 帖子互动: 553
- 帖子: 19034
- 注册时间: 2022年 10月 24日 22:53
Re: 马斯克的心理承受能力特别强 所以能接很多共济会反人类的活
verdelite 写了: 2023年 11月 23日 19:17 对的。在抖音直播间,不少科普大V还在欢呼人类技术的发展,我就在公屏指出,这是全球一小时到达的150吨载弹量轰炸机,可以直接取代B52。
-
guagua1220(guagua)楼主
- 论坛元老

- 帖子互动: 553
- 帖子: 19034
- 注册时间: 2022年 10月 24日 22:53
-
guagua1220(guagua)楼主
- 论坛元老

- 帖子互动: 553
- 帖子: 19034
- 注册时间: 2022年 10月 24日 22:53
-
guagua1220(guagua)楼主
- 论坛元老

- 帖子互动: 553
- 帖子: 19034
- 注册时间: 2022年 10月 24日 22:53
Re: 马斯克的心理承受能力特别强 所以能接很多共济会反人类的活
-
guagua1220(guagua)楼主
- 论坛元老

- 帖子互动: 553
- 帖子: 19034
- 注册时间: 2022年 10月 24日 22:53
Re: 马斯克的心理承受能力特别强 所以能接很多共济会反人类的活
viewtopic.php?p=3259114#p3259114
这个是需要内鬼策应的。snowman 写了: 2024年 4月 26日 12:41 长九早于长十, 因为中国登月的最初设想就是对标土星五号,把轨道器登月器返回舱一次全打上去。
后来因为你鳖一定要摸着美帝过河的政策,长九发展被完全打乱了节奏,八年九改。
最后眼看登月要泡汤,只好退而求其次,推出一个缩减版长十,打两次(登月舱载人舱在月轨对接),先满足载人登月。
马艺龙的星舰仅仅靠着ppt,就把中国登月计划拖后了5-10年
-
guagua1220(guagua)楼主
- 论坛元老

- 帖子互动: 553
- 帖子: 19034
- 注册时间: 2022年 10月 24日 22:53
-
guagua1220(guagua)楼主
- 论坛元老

- 帖子互动: 553
- 帖子: 19034
- 注册时间: 2022年 10月 24日 22:53
-
guagua1220(guagua)楼主
- 论坛元老

- 帖子互动: 553
- 帖子: 19034
- 注册时间: 2022年 10月 24日 22:53
-
guagua1220(guagua)楼主
- 论坛元老

- 帖子互动: 553
- 帖子: 19034
- 注册时间: 2022年 10月 24日 22:53
-
guagua1220(guagua)楼主
- 论坛元老

- 帖子互动: 553
- 帖子: 19034
- 注册时间: 2022年 10月 24日 22:53
Re: 马斯克的心理承受能力特别强 所以能接很多共济会反人类的活
公开了!
马斯克将于31日首次访问美国中情局
https://news.sina.com.cn/w/2025-03-29/d ... 3162.shtml
当地时间28日,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称,应美国中情局局长的邀请,埃隆·马斯克将于31日首次访问中情局。
马斯克将于31日首次访问美国中情局
https://news.sina.com.cn/w/2025-03-29/d ... 3162.shtml
当地时间28日,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称,应美国中情局局长的邀请,埃隆·马斯克将于31日首次访问中情局。
-
guagua1220(guagua)楼主
- 论坛元老

- 帖子互动: 553
- 帖子: 19034
- 注册时间: 2022年 10月 24日 22:53
Re: 马斯克的心理承受能力特别强 所以能接很多共济会反人类的活
此帖转自 lobster110 在 军事天地(Military) 的帖子:一龙真邪恶,故意调快里程表让汽车过保? 特斯拉被提起集体诉讼
4月17日,据路透社报道,特斯拉面临一桩拟议中的集体诉讼。在这一案件中,特斯拉被指控故意调快其电动汽车的里程表读数,从而使车辆更早超出保修期,避免承担维修费用。
原告奈瑞·欣顿(Nyree Hinton)称,特斯拉的里程表读数反映的是能耗、驾驶行为和“预测算法”,而非实际行驶的里程数。
欣顿是一位洛杉矶居民,他表示自己在2022年12月购买了一辆2020款Model Y,仪表显示已行驶36,772英里,但是根据他的其他车辆的使用情况和驾驶记录判断,该车的里程表至少快了15%。有一段时间,该车显示他每天行驶72英里,而实际上他每天最多只开20英里。
他表示,这导致他5万英里的基础保修提前很长时间失效,最终不得不自掏腰包支付1万美元的悬挂系统维修费用。他认为,这笔钱本应该由特斯拉承担。“特斯拉将保修期限和租赁里程上限与虚高的里程表读数挂钩,增加了维修收入、减少了保修责任,并迫使消费者提前购买延长保修服务。”诉讼书显示。
截至发稿,特斯拉及其律师已否认了诉讼中的所有实质性指控,目前尚未就此置评
4月17日,据路透社报道,特斯拉面临一桩拟议中的集体诉讼。在这一案件中,特斯拉被指控故意调快其电动汽车的里程表读数,从而使车辆更早超出保修期,避免承担维修费用。
原告奈瑞·欣顿(Nyree Hinton)称,特斯拉的里程表读数反映的是能耗、驾驶行为和“预测算法”,而非实际行驶的里程数。
欣顿是一位洛杉矶居民,他表示自己在2022年12月购买了一辆2020款Model Y,仪表显示已行驶36,772英里,但是根据他的其他车辆的使用情况和驾驶记录判断,该车的里程表至少快了15%。有一段时间,该车显示他每天行驶72英里,而实际上他每天最多只开20英里。
他表示,这导致他5万英里的基础保修提前很长时间失效,最终不得不自掏腰包支付1万美元的悬挂系统维修费用。他认为,这笔钱本应该由特斯拉承担。“特斯拉将保修期限和租赁里程上限与虚高的里程表读数挂钩,增加了维修收入、减少了保修责任,并迫使消费者提前购买延长保修服务。”诉讼书显示。
截至发稿,特斯拉及其律师已否认了诉讼中的所有实质性指控,目前尚未就此置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