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没有铜冶炼遗存的两河流域哪来的青铜时代

版主: CaravelTheMatrixmolen

FoxMe(令狐)楼主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157
帖子: 5586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16:46

转帖:没有铜冶炼遗存的两河流域哪来的青铜时代

帖子 FoxMe(令狐)楼主 »

一、关于冶金术起源地区的观点

根据西方确定的进入文明社会的三大标准为城市、文字、冶金术或青铜器。西方认为冶金术和青铜器起源于西亚,并传入中国。

根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主要收获》中的观点,大约距今5000年前,铜的冶炼和制作技术从西亚经中亚地区经河西走廊传入黄河中游地区,与中国已经掌握的高温烧制陶器的技术相结合,经过中华先民的创新,发明了青铜容器铸造技术。

Image摘自《“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主要收获》

注:因为中国发现最早的铜器是在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6700年前的黄铜片和黄铜管状物,这种观点相当于不承认这是中国本土冶炼的产物。



其他文件论著很多也是类似的观点:

Image摘自《早期东西文化交流的三个阶段》



Image



Image

某百科“青铜器”词条也说8000年前,土耳其首先出现了冶铜技术。

Image



关于青铜器技术的起源问题,明文广记在文章《中国青铜器技术是西来的还是本土原生发明?》中已经论证说明。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冶金术起源问题。



二、古人类冶炼金属起源的一般规律

有观点认为人类最早冶炼的金属是黄金等:

Image


金的熔点是1063.69 至 1069.74 ℃,金的布氏硬度是20,铜的布氏硬度是40,铁的布氏硬度是50,金的溶点比铜高,硬度比纯铜还软得多。所以黄金无法用来做工具和兵器,只能用来做装饰品等。

早期人类在生产力很不发达的条件下,肯定是以生存生产需要为先,而冶铜制铜可以增加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能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古人类的能力可以冶铜制铜时,铜器自然而然地会被古人类利用起来。

金的冶炼条件比铜更苛刻,而且金在自然界更稀少,早期人类冶炼黄金的用处不大,所以早期人类不可能最先冶炼黄金。

一般的观点也认为人类最先冶炼的金属是铜,所以我们就以冶炼铜金属为基准来讨论冶金术的起源。



古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是铜,以前文章说过,铜器冶炼和制作的起源至少需要满足四个要素:

1、古人类活动区域附近有裸露于地表且易于被发现的高品位铜矿存在。

2、掌握高温烧制密封陶窑技术。

3、存在已足够发达和复杂的社会阶层,有了产品美化、权威化的需求。

4、有富余生活资料足以供养专业冶铜工匠。

以上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四个要素都具备,才有了铜冶炼的可能。但是四个要素都具备,也不代表必然会有专业的铜冶炼活动产生。接下来我们详细分析一下这些问题。



1、关于古人类冶炼铜的历史发展顺序

按照西方考古发现的铜冶炼技术发展历程,冶炼铜必须要经历:天然铜——红铜——砷铜——锡青铜的发展过程。此处的红铜不是指天然铜,是指经过冶炼所得的红铜。为什么说这个发展过程是错误的?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6700年前的黄铜片和黄铜管状物,扫描电子显微镜配备的X射线能谱仪分析表明,黄铜片平均含铜66.54%、锌25.56%、锡0.87%、铅5.92%、硫0.8% 和铁1.11% ;黄铜管状物X 射线能谱仪的半定量分析显示,其含铜69%、锌32%、铁0.5% 和硫0.5-0.6%。

甘肃东乡县林家马家窑出土的5000年前的铜刀和几块铜渣,经北京钢铁学院冶金史组的检验,结果表明此铜刀为含锡的青铜,并含有少量的铁和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用快中子活化法对铜渣进行检验,结果为含铜36.50% 、锡6.47% 、铅3.49% 、铁0.41% ,酸不溶物一半以上。

山西输次源祸镇于1942年发现过一块年代为5000年前的附有铜渣的陶片,经化验后,含铜47.67%,硅 26.81%, 钙12.39%, 铁8.00%, 经推测当时冶炼的应为红铜。

山西省绛县周家庄遗址出土的4500年前的黄铜片。扫描电子显微镜配备的X 射线能谱仪分析表明,含铜79.46%、锌14.01% 和镍3.81%。

山东省胶县三里河遗址出土的2 件4300年前的黄铜锥。电子探针微区分析表明,含铜66.3-77.0%、锌20.2-26.4%、锡0.35-2.15%、铅1.77-4.26%,此外有少量硫、铁、硅等元素。

在王城岗四期文化的一座灰坑 中出土 了1件4000年左右的青铜器残片,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实验室经X 射线能谱仪扫描,测得样品中主要成分为铜、锡、铅, 此外还含有少量的铅、珪、硫等杂质, 金相分析得到该残片是铅含量较高、锡含量大于7%铸造而成的铅锡青铜器。

陶寺遗址出土的铜铃形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定量分析表明: 含铜97.86% 、铅1.54% 、锌0.16% , 不含铁和锡, 结果证明该铜器是含铜量近98%的红铜制品。

陶寺遗址出土的铜齿轮,经金相分析含铜 93.9%、锡<0.01%、铅0.01%、砷 4.08%、银0.078%、铁0.07%、铋0.07%、锑0.04%,由此可以看出此件齿状物为砷铜合金。

全世界发现的公元前2 千纪以前黄铜制品约40 余件,分布于爱琴海、两河流域、波斯湾、伊朗、中亚和中国等区域,分析黄铜成分数据、空间分布图及成分相似度分布图,可以发现:同一地区出土的黄铜器,其合金成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不同地区出土黄铜器的合金元素种类及含量都存在较大差异。

Image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看出,古人类早期冶炼金属时,共生矿或混合矿冶炼是人类早期认识与利用金属时获得合金的一种主要方式。共生矿冶炼是指冶炼的矿石本身含有多种金属元素,混合矿冶炼是指将含有不同金属元素的矿石混合在一起冶炼。在冶炼初期一定是在无配比意识的情况下进行的冶炼,提炼物一定是矿石中所含的金属成分,所以早期铜器应该主要以多种金属元素混合铜器为主。

当人类经过长期的冶炼,具备更丰富的冶炼经验后,掌握了通过矿石配比获得更易冶炼、更优性能的合金铜技术之后,才进入了有意识的定量配比冶炼铜的阶段。

在各种定量配比冶炼铜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最具优势的锡青铜、铅青铜、铅锡青铜才取代了其他合金铜,占据了铜冶炼的主导地位。

地球上纯铜矿很稀少,当然如果本地矿石是纯铜矿,也可以先利用红铜。但是这种未经冶炼的利用就是天然铜。经过冶炼所得的红铜,跟黄铜、砷铜、各种合金青铜一样,并不具有优先发明权,只是古人类活动区域附近矿石不同的产物。所以冶炼铜从红铜冶炼开始是错误的认识,冶炼红铜之后再冶炼砷铜也是错误的认识。

根据中国和世界铜器发展的脉络来看,早期冶炼铜的发展历史应为:天然铜——无定量配比冶炼获得的红铜、黄铜、砷铜、青铜等各种合金铜——定量配比冶炼的砷铜、各种合金青铜——定量配比冶炼的锡青铜、铅青铜、铅锡青铜等。



2、关于冶炼铜的高温密封陶窑要求

有人说,西亚是铜的起源地,因为西亚有天然铜,天然铜只要稍加热就能锻打成形,所以不需要密封高温陶窑条件,即使西亚烧陶起源晚技术水平低,也能先发明利用铜器。

以上说法的问题在于,西方学者声称西亚首先发明了冶金术和青铜器。如果西亚只是先发现和利用了天然铜,没有进行冶炼,这不能说明西亚首先发明了冶金术。而青铜必然是冶炼出来的铜合金,这也就是意味着西亚没有首先发明铜冶炼和青铜冶炼技术。



铜矿有很多种,大体分为氧化铜(oxidizedore,其中孔雀石冶炼价值最高)与硫化铜(sulphidic ore,指数种含硫磺的化学式)两大类,加工提炼的条件大不相同。

铜的熔点是1083.4℃,冶炼硫化铜矿,在1100-1200℃高温容易发生化学反应获得纯铜。有些铜矿耐火,需要1200℃以上的高温才能提炼出铜。从孔雀石中用还原法提炼红铜,也需要密闭炉窑和710℃的温度。

柴火在空气中燃烧的温度通常在500-800摄氏度,这种方法由于火力不集中达不到一定温度,致使所烧陶器质量差,成品率低。后来人们便发明了陶窑,可以达到更高的温度。低温陶700-900℃4个小时就可以烧结成功,高温陶需要在1200-1235℃烧制8个小时左右,瓷器的烧成温度一般在1235℃以上,彩陶的烧制温度在800-1200℃。



一般认为古人类首先用孔雀石炼铜。孔雀石是一种氧化铜矿石,颜色碧绿,其断面的纹理与孔雀的羽毛相似,很是艳丽,所以人们称它为孔雀石。孔雀石含铜量高,其含铜品位可达10—20%或更高。

Image

天然孔雀石原石

按照一般的说法,因为孔雀石色如孔雀羽毛般鲜艳翠绿,埋藏不深,多出露于地表上,容易引起人的注意而使人采集。它又常常与自然铜一起出现,并与铜锈有类似的颜色,又可能被古人类用作制陶的颜料,因此孔雀石很可能是人们最早用于冶炼的铜矿石。

孔雀石在早期炼铜技术发展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冶炼孔雀石既需要高温度,亦需要控制氧气,这一矛盾造成很多困难。一些矿源品质较纯的孔雀石的提炼,不需要达到铜熔点那么高的温度,只要在密封还原的坩锅或窑里,在还原气氛中燃烧孔雀石就可以获得纯铜,随即可锻造成器,亦可再经火炼,熔为铜液后铸造铜器。虽然产量不如用硫化铜,但便于最初发明炼铜。

从孔雀石中用还原法提炼红铜所需温度就比较低。还原法炼铜的关键在于,需要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燃烧木炭,使得炉内形成一氧化炭(CO),这样孔雀石(碱式炭酸铜,(CuOH)2CO3,malachite)在一氧化炭的环境内产生化学反应,其公式如下:(CuOH)2CO3+2CO→3CO2+2Cu+H2O。换言之,如果在还原气氛中灼烧孔雀石,就可以获得纯铜,此外还会产生水与二氧化碳。

实验表明,当温度达到710°C时,窑内一氧化碳最为稳定,此时可以较为稳定而连续地发生还原反应,提炼出红铜。之后,红铜的加工处理,温度范围可以更大。红铜只需要650℃以上温度就会变软,在650℃─1000℃温度范围内都可以热锻。如果温度低于650℃,也可用冷锻的方式制造小型器物。

以上信息证明,用孔雀石开展最初炼铜须用还原氧化法,所以需要燃烧木炭的密封炉窑条件。



冶炼硫化铜产量较高,但是冶炼硫化铜矿,在1100─1200℃高温容易发生化学反应,飞出硫气而获得纯铜。有些铜矿耐火,需要1200℃以上的温度才能提炼出铜。

所以冶炼硫化铜需要具备以下两种条件:第一,硫化铜矿料很少露出在地表上,只有当人们对铜料已熟悉,专门开设矿井去开采时才有可能接触到这种矿石;第二,需要较成熟的炼炉,一方面保持高温度,另一方面要特别考虑排除硫气的烟道。

所以冶炼硫化铜必须要有专门的高温炉窑才可能发生。



众所周知,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黄铜片和黄铜管状物距今6700年,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黄铜。为什么中国的黄铜年代最早呢?

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根据现代物理化学原理发现,在黄铜冶炼时, 1个大气压下,还原氧化锌的最低温度约为900℃。然而,金属锌的沸点是906℃,这就意味着在还原过程中,金属锌一俟还原,将迅速变为气体而逃逸。因此,任何冶炼锌矿的过程中,都势必伴随着金属锌的升华和挥发。

在实际冶炼过程中,在冶炼温度尚未到达金属锌的沸点(906℃)之前,一氧化碳和氧化锌的还原反应在600℃左右就已开始进行,当反应温度达800℃以上时,该反应已十分激烈。这就是说,在冶炼温度到达金属锌的沸点之前,相当一部分的锌已经被还原出来。若反应环境相对密闭,则生成的锌蒸汽将不断与铜反应,生成黄铜,从而使锌的生成反应不断进行。

另人有人利用炉甘石、木炭与红铜片进行了黄铜冶炼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800-900℃时,仅在铜片外围的局部区域形成黄铜组织;只有温度超过920℃,并且加热一定时间,铜片才能经过熔融过程整体形成黄铜组织。

根据实验的结果显示在低温未封闭的条件下,只能获得低锌含量的铜。而对所有史前黄铜制品的含锌量分析发现,最低也有5%,最高则达到32%。说明史前黄铜应该是在高温封闭条件下冶炼获取的。关于公元前2千纪以前40 余件黄铜制品的锌含量及实验结果,可参见《史前黄铜器及其冶炼工艺》。

Image摘自《史前黄铜器及其冶炼工艺》



Image摘自《史前黄铜器及其冶炼工艺》

以上信息和实验结果都说明,史前黄铜应由混合矿或铜锌共生矿获得。冶炼黄铜的含锌量与冶炼温度、冶炼时间、冶炼环境(密闭与开放)和矿石的纯度等有密切关系。如其他条件相同时,相比开放环境,在密闭条件下可以获得含锌量更高的黄铜。这说明,古人类冶炼的黄铜,基本是在密封高温炉窑条件下进行的。



西亚声称的早期青铜以砷铜为主,因为砷与其他金属元素共生的矿石较多,所以通过冶炼铜砷共生矿石获得砷铜是显而易见的事。

单质砷熔点817℃,加热到613℃便可不经液态直接升华。砷的化学性质与磷相近,极易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故而在古代较难获得其单质。史前砷铜制品的冶炼工艺与史前黄铜制品类似,应由含砷铜矿或铜、砷混合矿直接冶炼获得。

根据刚才对黄铜冶炼的分析可知,砷铜的冶炼也应是在高温密封的炉窑中才可能冶炼获得。

以上分析都表明,冶炼铜都必须在在高温密封的炉窑中才可能冶炼获得。



我国已发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残陶片,质地粗糙,厚薄不等,掺杂有大小不等的石英粒,质松易碎,用以烧制这些陶器的原料都是就地取土。在这些残陶片遗址中没有发现窑炉遗迹,可以推断是平地堆烧的。最原始落后的烧成工艺是平地式烧陶,或称平地堆烧。

这种生产方式没有固定的窑址,选择一块空地将陶坯堆放在起,用泥巴将陶坯整体盖紧并糊严,开一火口加柴添火,同时再开几个小口作为烟道。因火力不匀,温度不高,密封不严,陶器烧成后颜色不均匀,质地松脆。根据这些陶片中存在的矿物,以及测量少数陶片的烧成温度,可以确定这些陶器的烧成温度大致在700°C。在这种温度和烧陶条件下无论是氧化矿还是硫化矿都无法提炼铜。



距今5、6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以红陶为主,灰陶、黑陶次之。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当时的制陶业已经比较发达,已发掘的陶窑遗址大部分在村落附近,表明为部落集体所有。烧制陶器的黏土是经选择具有一定塑性的黏土。陶器基本上是手制成型,也有部分小型器件采用模制。到了仰韶后期开始出现慢轮修整。普遍使用陶窑烧制陶器。在陶窑中陶器不再直接在火焰上烧烤,火力也比较均匀,减少了陶器的龟裂和变形。

大量考古资料证明,在我国境内已发现大量新石器时代以来的烧陶窑场,仅仰韶文化陶窑就有五六十座,龙山文化陶窑也发现有十余处共二三十座,其他文化类型的地区也已发现了大量陶窑。早期陶窑有横穴式和竖穴式两种,以横穴窑更具代表性,窑的位置多在小山坡上,因地制宜,挖土而建。火膛位于窑室前方,后部有三条大火道倾斜而上,火焰通过火眼到达窑室。坚穴窑窑室位于火膛之上,火膛中有数股火道与窑室相通。早期陶窑的燃料通常用木柴和植物茎干。

Image横穴式陶窑



Image竖穴式陶窑

陶器烧成中的主要工艺条件是温度和气氛。需要控制的温度环节是烧成温度,升温温度,保温温度,降温温度。烧成的温度大约是1000℃,一般在烧到温度高于原料熔点的三分之二时,胚体中的各种成分间开始发生各种复杂的化学反应,逐渐烧结。温度太低,原料中的各种成分间未发生化学反应而不能烧结;温度太高,超过熔点,固态物质便会融化,使陶器的形状发生改变。

陶窑的结构不同,窑内温度—与密封程度也不同,因此,陶窑决定了陶器的烧成温度。结构越合理,火候就越高。烧陶工艺中,还有控制烧成气氛的能力问题。烧成气氛是指窑内气体的组成和氧化,或还原的能力。陶窑密封不严时,空气中含有的氧将坯体所含物质氧化,陶器烧成后呈红色或橙黄色;陶窑密封较好,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具有将所含的铁质还原为氧化亚铁的能力,烧成后的陶器呈灰色或深灰色。随着陶室的改进,还原气氛下的灰陶越来越多,陶器的硬度也不断有所提高。

只有在这种密封高温炉窑条件下才可能提炼出铜。远古人类只有在掌握了成熟的烧陶技术后才具备了高温密封的炉窑条件,所以高温密封陶窑是冶炼铜的前提条件。



3、为什么远古人类在会制作彩陶之后才可能发明铜冶炼技术

新石器时代陶器种类很多,有灰陶、红陶、彩陶、黑陶、白陶、釉陶等。陶器之所以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主要是因制陶原料中含有呈色元素和烧窑后期人们能够改变、控制火焰的性质所致。烧成气氛指烧成时使用的火焰是氧化气氛还是还原气氛,这影响的是成品的颜色。

譬如在还原气氛中(CO或H2),铁的氧化物以FeO的形态存在,烧成得到灰陶。灰陶是在烧窑后期,采用还原焰,使制陶原料中铁的氧化物大部分转化为二价铁,在这种情况下,烧成的陶器呈灰色或灰黑色。灰陶是人们日用陶器中最多的一种,质地较疏松、粗糙。

在氧化气氛中(氧气过量),其中铁的氧化物以Fe2O3的形态存在,烧成得到红陶。红陶是在氧化焰气氛中烧成的,质地较坚硬细致。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最精美的陶器,仰韶文化的彩陶堪称其代表作。彩陶花纹是陶坯未入窑焙烧前,用铁、锰等矿石颜料在坯体上绘画纹饰,入窑后用氧化焰烧成。彩绘牢固地结合在器物表面,不易脱落。

古人类虽然用了铁、矿石颜料但是却未能先冶炼出铁、锰,是因为铁的熔点是1538°C,锰的熔点是1244°C,炉温要求更高,更难以提炼获取。



只有当古人类将铜矿石投入高温密封陶窑,才可能提炼出铜。陶窑是烧陶场所,一般放入的是粘土胚型,那么古人类为什么会将铜矿石投入高温密封陶窑呢?

最主要的可能性是,当古人类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对颜色、美感、记忆、纪念、图腾崇拜、权威性、特殊性等的追求,激发古人类烧制彩陶。最早烧制彩陶,采用的是含铁、锰的矿石颜料。古人类在寻找和采用矿石颜料时,是可能用孔雀石、蓝铜矿等作为矿石颜料的。

矿物颜料是无机颜料,是无机物的一类,属于无机性质的有色颜料,它的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用天然矿石经选矿,粉碎,研磨,分级,精制而成,另一个来源,是天然矿产品,经过一系列化学处理加工而制成的化工合成颜料。

孔雀石是一种碳酸铜氢氧化物矿物,孔雀石在中国古代叫“绿青”、“石绿”或“铜绿”,孔雀石从古代到1800年左右被用作绿色颜料的矿物颜料。

Image使用石绿和石青作为颜料的《千里江山图》

蓝铜矿是由铜矿床风化作用产生的一种软质深蓝色矿物。蓝铜矿的蓝色是非常深而明澈的。

Image

用作颜料的蓝铜矿粉末

当各种铜矿石被作为矿物颜料投入陶窑烧制彩陶时,就可能提炼出铜金属。

还有分析有其他的可能性使铜矿石投入了陶窑,比如为了制作石器烧制石料。但是铜矿石都是颜色鲜艳的石料,可以用来做装饰品和观赏物,但是不适合打制石器。各种考古遗址发现的石器工具遗存鲜有用铜矿石做的。这种活动也可能发生,但也是在具备成熟的陶窑技术之后才可能提炼出铜。而中国在9000年前就已经开始烧制彩陶了,所以这种情况也发生在烧制彩陶之后。

还有一种观点是陶窑用铜矿石搭建,经过还原反应发现铜。因为铜矿石是不规则形状,如果用铜矿石搭建的陶窑,不能密封,无助于提高窑温。我认为这种情况发生并导致发现和冶炼铜的可能性不大。



世界发现的最早的陶器是江西省万年仙人洞遗址土的陶器,经过中外考古学家用专业仪器鉴定这些陶器距离现在已经有20000多年。

Image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器

上山文化发现距今9000年的彩陶,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彩陶。实验室分析表明,红色陶衣是通过在陶坯表面涂一层Fe2O3含量较高的细颗粒泥浆涂层烧制形成的。白色泥点纹装饰是用Fe2O3含量较低的黏土泥料画在陶器表面烧成的。彩陶的工艺过程可能是用含铁量高的物质或红色矿物料磨成泥浆用作色料绘在陶器上,烧制氧化形成红色彩纹。

Image上山文化彩陶

长江中游的人们在距今8000多年前(彭头山文化晚期和皂市下层文化)已用赤铁矿(Fe2O3)制造红衣陶(hematite engobe),用白膏泥(kaolinite)制造白陶和白衣陶;距今7000年前(汤家岗文化)在原始陶窑内开始搭配氧化及还原的气氛制造酱黑陶,又作外红内黑陶等;到了大溪时期,他们还发明了胎质密度特高的泥质黑陶,以及泥质红陶及彩陶。为制造优美的彩陶器,陶工们到周围的山区寻找矿物颜料。

关中地区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的大地湾文化时期就有了较发达的陶器,有个别钵形器口沿装饰一条宽彩带。在公元前5000年的西安半坡村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很多精美的彩陶,表明在半坡时期,人们已经能熟练地控制窑温,并且彩绘艺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距今约8000年的裴李岗遗址发现横穴式陶窑,结构虽然简单,但却是我国最早的陶窑。在陶窑诞生初期,想来也并不具备高温密封并控制窑温的条件,而冶炼铜需要高温密封并控制窑温。综上结论,在古人类会制作彩陶并且具备较成熟的高温密封陶窑技术,才可能发生冶炼铜活动。



4、关于古人类铜冶炼活动产生的可能性问题

历史事件的发生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根据唯物史观,历史的发展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我们所说的古人类铜冶炼活动,是指专业性的、持续的、以生产制造人类生产生活用具为目的的铜冶炼活动。如果古人类偶然发现冶铜产物,未被古人类关注和利用,不属于我们所说的铜冶炼活动。

在此前提下,我们来看看古人类如何才能发生铜冶炼活动:

古人类聚落有专业人员分工烧制陶器和彩陶——陶窑达到高温密封条件——有人采制矿石颜料——采到了孔雀石、蓝铜矿等铜矿石——此铜矿石颜色被烧陶人员接受使用或烧陶上层管理人员接受——矿石本身是粉末状或偶然加工成了粉末状——铜矿石颜料被用于陶器涂色或铜矿石因某种原因投入了陶窑——炉温控制反应正好析出或熔出了铜金属——铜金属被烧陶人员或其他人员注意且未丢弃这种未知材料——烧陶人员或其他人对铜金属这种新产品进行了探索——发现了铜金属的一些特性并加以利用——部落上层人员有意利用铜金属并要求烧陶人员专门冶炼铜。

在以上各个环节种种偶然性多次重复发生的基础上,古人类才可能发现铜金属并进行冶炼制造。任何一个环节缺失,都不会发生持续的铜冶炼活动,也不会有铜冶炼技术发明。换句话说,古人类有了长期烧制彩陶的技术和经验后,才发生了铜金属冶炼活动,这就是铜器冶炼和制造的起源。

偶得铜器或铜器交易不能作为掌握冶炼制作铜器技术的证据。必须是系统性、批量性冶炼制作铜器并且有逻辑性的传承变化关系,才能说明真正掌握了冶炼和制作铜器技术。

有人轻描淡写地认为古人类很容易冶炼铜。冶铜在现代已经不是高大上的科技,但是经过前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远古人类能够发现和冶炼铜是多么的不容易。我们应该具有更多的同理心,站在远古人类角度考虑铜冶炼活动是如何发生的,才能理解发明铜冶炼技术的起源和远古人类发明铜冶炼技术的伟大与不易。



古代铜冶金技术的发展应该经历3 个阶段,即自然金属—矿石冶炼—金属铸造。第一阶段,利用天然金属(如自然铜、天然金和陨铁),包括对天然金属的开采和加工,如可以通过热锻将自然铜加工成小饰物或小工具等。第二阶段,通过冶炼共生矿或混合矿获得铜合金。这一阶段初期,通过直接冶炼矿石后进行简单的加工获得小件器物,可通过此工艺获得砷铜、黄铜和锡青铜制品;后期则发展为矿石冶炼获取铜合金,再经熔融铸造成器物。第三阶段,单质金属(锡、铅)的提取及锡青铜铸造工艺的发展。

注意,第二阶段青铜的出现不能视为青铜时代的肇始,只有进入第三阶段,先民掌握了冶炼铜、锡、铅等单质金属,并按一定配比将它们浇铸成青铜器的技术之后,青铜时代才正式“粉墨登场”。

根据目前考古发掘的信息来看,中国是最先具备发明铜冶炼技术的地区,也应是最早产生铜冶炼活动的地区,时间早于6700年前。



三、两河流域及西亚其他古文明地区的金属冶炼

200年前,丹麦人汤姆森按石器、青铜、铁器三个时代陈列古物展览,成为划分古代物质文化发展阶段最直观且广为接受的方式。据说,在新石器时代末期,西亚也出现了铜器,被称为铜石并用时代,当青铜器在生产生活中占主导地位时,被称为铜器时代,也叫铜器文明。

根据西方的研究,位于土耳其的安列托利亚半岛是最早冶铸青铜器的地区,目前发现有公元前6000年的青铜器。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公元前3000年进入青铜时代,古埃及文明紧随其后。

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既然成为被西方推崇的最早的古文明,冶金术或青铜器又是进入文明社会的三大标准之一,所以这些古文明必然要有冶炼技术和青铜器,否则古文明之说就不成立了。

其中两河流域文明又是被西方学者认定为最早出现的古文明,更应该掌握冶铜技术,进入青铜时代,具有青铜文明。



根据某百科词条“青铜时代”的说法:“位于中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则是世界上第一个已知的最早掌握青铜冶炼技术的文明,出土了公元前4000年的冶炼青铜器,人类初步踏入了青铜时代的门槛。”即两河流域文明在6000年前最早进入青铜时代。

Image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现今西亚的伊拉克境内,词条说“位于中亚的美索不达米亚”,此词条的编辑连美索不达米亚在哪里都搞错了,可见这种信息不是很严谨,使用这种信息时需要严加甄别,不能轻信。

青铜时代是指这样一个时代:青铜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偶然地制造和使用青铜器的时代不能认定为青铜时代。那么两河流域古文明有没有青铜时代呢?



两河流域文明包括苏美尔文明、阿卡德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等组成部分,位于流经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流域一带。

根据考古结果,在两河流域古文明时代发现铜器的遗址如下图所示:

Image两河流域文明铜器遗址,摘自《近东地区冶金术的发展历程》

两河流域古文明时代发现的早期铜器如下:

Image两河流域早期铜器,摘自《近东地区冶金术的发展历程》



据称,公元前六千纪晚期, 两河流域地区步入了铜石并用时代,5000—4000 年前进入锡青铜的使用阶段: 青铜时代。

但是在这一时代,两河流域出土的锡青铜又小又少:

Image摘自《近东地区冶金术的发展历程》



更要命的是, 两河流域古文明的铜石并用时代、青铜石代的遗址中未见任何的冶炼遗存, 如坩埚残块、熔炉、炉渣等。故而, 该地区何时掌握冶炼红铜的技术,一直是欧洲学界争论的焦点。

Image摘自《近东地区冶金术的发展历程》



因为地球上锡矿稀少,西亚地区并没有发现古锡矿,为了论证西亚有青铜文明,有锡青铜器冶炼,西方学者还要用种种猜想和假设,证明西亚的锡矿石来源于阿富汗、英国、西班牙等地。

明文广记已经指出:在没有车的远古年代,通过人力运送几百公里几千公里以上的矿石是不现实的事情。至于5000年前,跨越几百几千公里以上的商业贸易更不可能存在。千方百计的论证古人类从其他地区千里跋涉人工运送锡矿石到伊朗和土耳其,是缘木求鱼的行为。



位于现今土耳其等地境内的狮子山遗址、德哥门遗址发现了熔铜坩埚和锅炉,有人把这些遗址归入两河流域文明产物。

Image摘自《两河流域早期社会组织与文明起源研究》

位于土耳其的狮子山遗址的大概位置如下图所示:

Image土耳其狮子山遗址大概位置:图中红点位置

土耳其狮子山遗址跟两河流域古文明的距离有点远,两河流域文明没有发现古冶铜遗址和遗存,把土耳其境内的冶铜遗址和遗存纳入两河流域文明,作为两河流域文明的冶炼技术证据,显然很不合适。

Image两河流域文明区域



事实就是,在西方学者声称的两河流域文明时期,并没有发现铜金属冶炼遗址和遗存,只是发现了一些简单的铜器。

在两河流域古文明的周围:土耳其、伊朗、阿曼、阿富汗都是有古治铜遗址和存在的,而独独两河流域是没有的,因为以上地区都有铜矿,只有两河流域古文明所在地区没有铜矿。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明文广记的观点,在还没有发明和广泛使用车的远古时代,古人类只可能在铜矿附近进行开采和冶炼,不可能跨越几百几千公里以上人工运送铜矿石,到遥远的地方进行冶炼生产。

一个没有铜冶炼的地区和时代,不可能以丰富的青铜作为生产、生活工具,占据生产生活的主导地位。事实上两河流域古文明地区出土的青铜器也是又小又少,而且其实际年代也很可疑。这就说明在西方学者声称的两河流域古文明时代,根本不存在一个以青铜器为生产生活主导地位的两河流域古文明。按照西方文明的标准,这个古文明就不存在。



对于西方声称的铜器起源的西亚地区的两河流域、土耳其、伊朗的早期铜器的断代鉴定,不是用碳14等科学测年方法得出来的,而是用观察和分析方法得出来的。这种方法主观性很强,得出的文物年代肯定是不可信的,这也印证了明文广记关于西方文明断代方法和结果的判断。

Image

摘自《近东地区冶金术的发展历程》



根据明文广记关于西方文明、文化层年代的分析,可知西亚、中亚彩陶起源年代、文化层年代情况,详见明文广记文章《西方历史为什么不真实:没有史官的历史是如何书写的?》。

中国彩陶文化从5500年前的仰韶文化开始,一直西传,3300年前西传到新疆西部,3000年前传到中亚费尔干纳盆地的楚斯特文化,中亚西亚地区掌握彩陶技术应在这个时间之后,即公元前1000年之后。

Image中国彩陶西传的彩陶之路



西亚中亚掌握烧制彩陶的历史应该在公元前1000年之后,即不超过3000年。根据冶炼铜金属起源该在烧制彩陶之后的观点,西亚中亚地区不可能在公元前1000年之前发明冶金术。进一步推论,西亚中亚地区掌握冶金术的历史应该在公元前1000年之后,即不超过3000年。

那么有没有可能西亚中亚接受中国传过去的烧陶技术,在此之前也掌握了冶金术呢。冶金是在成熟的烧陶技术基础之上的产物,如果具备成熟的烧陶技术,又能冶炼金属,自然也可以烧制出彩陶,二者的时间至少是相当的。不应该出现已经掌握冶炼铜技术,还不烧制彩陶的情况。所以西亚中亚掌握冶金术的历史就应该是在公元前1000年之后,即不超过3000年。



结语

西方学者声称的两河流域古文明地区没有铜矿,也没有相应时期的古铜冶炼遗址遗存,所以两河流域古文明根本不存在一个所谓的青铜文明或青铜时代。

由于铜冶炼的起源必须在高温密封陶窑及成熟的烧制彩陶技术基础上产生,中国最早烧制彩陶,也是烧陶技术最先进的地区,铜冶炼活动和铜冶炼技术应该是起源于中国地区。

根据彩陶传播时间和路径来看,中亚西亚地区铜冶炼活动不早于公元前1000年,是中国烧制彩陶技术传播之后的成果。



参考文献: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主要收获》,《中国史研究》,2022年11月,王巍、赵辉著

《早期东西文化交流的三个阶段》,《考古学报》 2021年第3期,韩建业著

《中国冶炼技术本土起源:从长江中游冶炼遗存直接证据谈起(一)》,《南方文物》2018年9月,郭静云、邱诗萤、范梓浩、郭立新、陶洋著

《史前黄铜器及其冶炼工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6年8月,凡小盼、赵雄伟著

《两河流域早期社会组织与文明起源研究》,重庆师范大学,陈鹏,2016年

《中国青铜器起源及其与早期国家关系的新考察》,陕西师范大学,詹婷,2015年

《近东地区冶金术的发展历程》,《边疆考古研究》,2015年01期,桑栎著

《“彩陶之路”与早期中西文化交流》,《考古与文物》2013年第1期,韩建业著



本文版权属于“明文广记”所有,欢迎分享、转载或引用,如果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来源于“明文广记”!

欢迎关注“明文广记”,一起发现新奇的历史文化!
FoxMe(令狐)楼主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157
帖子: 5586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16:46

Re: 转帖:没有铜冶炼遗存的两河流域哪来的青铜时代

帖子 FoxMe(令狐)楼主 »

青铜西来说是胡扯。尼玛官科不如民科。
magicknight
著名写手
著名写手
帖子互动: 23
帖子: 331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5日 05:15

Re: 转帖:没有铜冶炼遗存的两河流域哪来的青铜时代

帖子 magicknight »

你根本没看材料。我知道你们喜欢看懒人包,给你总结一个懒人包吧。
可以看出在两河流域古文明时期,并未发现铜金属冶炼遗址和遗存,而在其周围地区却有许多古冶铜遗址。这说明两河流域古文明并非铜冶炼技术的发源地。另一方面,考虑到冶金术的起源必须建立在高温密封陶窑及成熟的烧制彩陶技术基础之上,而中国最早烧制彩陶,技术也最为先进,我们有理由相信铜冶炼活动和技术是起源于中国地区。


尽管两河流域古文明在某些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事实上,在这一时期并未发现铜金属冶炼遗址和遗存,而在其周围地区却有许多古冶铜遗址和遗存。这表明两河流域古文明并非铜冶炼技术的发源地。另一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冶金术的起源必须建立在高温密封陶窑及成熟的烧制彩陶技术基础之上。中国是最早烧制彩陶的地区,技术也最为先进。因此,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铜冶炼活动和技术是起源于中国地区。

考虑到彩陶传播的时间和路径,中亚西亚地区的铜冶炼活动不早于公元前1000年,是在中国烧制彩陶技术传播之后的成果。

中国有着丰富的冶金历史,其中一些实践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

例如,河南省二里头遗址的发现提供了夏代(公元前 2100-1600 年左右)早期青铜铸造的证据。 在此遗址发现的文物,包括青铜器皿和武器,展示了先进的冶金技术和工艺。

此外,商代(公元前 1600-1046 年)以其高度精密的青铜铸造技术而闻名。 商代人能够创造复杂的设计,例如著名的“司母戊鼎”,这是一种大型礼仪青铜器皿,展示了当时中国冶金技术的复杂性。

此外,东周时期(公元前770-256年)出现的炼铁技术也支持冶金在中国有着深厚渊源的说法。 铸铁和熟铁的生产在中国社会和战争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中国冶金实践不断发展的一个例子。

中国从夏代到东周的早期冶金活动的证据表明,古代中国是冶金技术的起源
中国共产党未命空间党小组 写了: 2023年 4月 16日 12:11 胡说八道
封闭窑炉这种烧制陶瓷的和冶金的炉子两码事。


窑炉是横向水平的。烧砖的砖窑也是水平的。

冶金的炉子是竖直的, 不知道这个的去看看高炉为什么和烟囱一样形状?


冶金术的起源不是两河, 而是小亚细亚也就是现在土耳其。 冶铁术也是那个地方最先发展出来的。

最早的金属肯定是金 但黄金是以单质存在于自然界的 不需要冶炼。 正如人类最早的铁器来源是陨铁一样, 陨铁也是铁镍合金 不要冶炼。

最早的冶金术肯定不是铜, 而是铅和锡一类的融点低的金属。但铅和锡太软了, 作为金属在当时没什么作用。
从铅锡冶炼的温度到冶炼铜的温度之间差了好几倍, 人类把炉温提高几倍需要花费多久时间? 这个只能猜测了。

冶金炉的秘诀是鼓风! 鼓风是提高炉燃烧温度的诀窍。
鼓风和下一个革命鼓热风之间 隔了几千年。 把炉高温废气通过热交换器加热鼓风机输送来新鲜空气, 这个就是现代高炉的诞生了。

靠鼓热风 能把炉温再提高几百摄氏度。
头像
TheMatrix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2024年度优秀版主
TheMatrix 的博客
帖子互动: 279
帖子: 1371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00:35

Re: 转帖:没有铜冶炼遗存的两河流域哪来的青铜时代

帖子 TheMatrix »

中国共产党未命空间党小组 写了: 2023年 4月 16日 13:47 你看懂我说什么了吗?
1. 冶金术的起源从不是两河,而是小亚细亚也就是现在土耳其。 楼主转发的文章属于堂吉诃德,攻击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目标。
2. 冶金术的技术跟烧陶瓷没任何关系。 最典型的区别就是烧陶瓷的炉子是水平的窑炉,而冶金的路子是竖炉。 根本不是一回事。 麻痹的,烤pizza的烤炉更像冶金炉。

一堆傻逼文科生,懂个屁冶金啊。
土耳其有冶金炉遗存吗?
头像
verdelite(众傻之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1078
帖子: 2466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1日 23:33

Re: 转帖:没有铜冶炼遗存的两河流域哪来的青铜时代

帖子 verdelite(众傻之傻) »

中国共产党未命空间党小组 写了: 2023年 4月 16日 13:47 你看懂我说什么了吗?
1. 冶金术的起源从不是两河,而是小亚细亚也就是现在土耳其。 楼主转发的文章属于堂吉诃德,攻击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目标。
2. 冶金术的技术跟烧陶瓷没任何关系。 最典型的区别就是烧陶瓷的炉子是水平的窑炉,而冶金的路子是竖炉。 根本不是一回事。 麻痹的,烤pizza的烤炉更像冶金炉。
3. 冶金术三大特点,需要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温度不够高也没关系。过去冶铁达不到把铁融化的温度,照样靠一氧化碳能把铁矿石里的氧化铁还原成铁。无非是夹在石头里的铁罢了,正如黄金是夹在石头里的黄金。 这种夹杂了铁单质的石头,或者说夹杂了石头的铁单质,有个好听的叫法 叫海绵铁。把海绵铁锤打,利用金属具有延展性的特点。里面的石头会被粉碎,而金属仍然是一体的。 这样就把铁弄出来了。 工程上很多奇思妙想,根本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文科生所能想象和理解的。

一堆傻逼文科生,懂个屁冶金啊。
赞,看起来和我一样,是古法炼铁爱好者。

纠正一小点,锻打海绵铁的时候是加热后锻打的,铁变软好锻打,里面夹的“石头”其实是玻璃态的,锻打的时候不是粉碎,而是半流体状态被挤出来的。
NowWhat2012
正式写手
正式写手
帖子互动: 6
帖子: 19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18:22

Re: 转帖:没有铜冶炼遗存的两河流域哪来的青铜时代

帖子 NowWhat2012 »

中国共产党未命空间党小组 写了: 2023年 4月 16日 13:47 你看懂我说什么了吗?
1. 冶金术的起源从不是两河,而是小亚细亚也就是现在土耳其。 楼主转发的文章属于堂吉诃德,攻击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目标。
2. 冶金术的技术跟烧陶瓷没任何关系。 最典型的区别就是烧陶瓷的炉子是水平的窑炉,而冶金的路子是竖炉。 根本不是一回事。 麻痹的,烤pizza的烤炉更像冶金炉。

一堆傻逼文科生,懂个屁冶金啊。
不需要看懂你说的是什么。 转发那个文章本来就是准备给这个版上的韭菜洗脑的。 洗不了你这样懂行的, 还洗不了别的韭菜?

这个版上大概半数的帖子都是洗脑贴了。 这个比例还在上升。
FoxMe(令狐)楼主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157
帖子: 5586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16:46

Re: 转帖:没有铜冶炼遗存的两河流域哪来的青铜时代

帖子 FoxMe(令狐)楼主 »

中国共产党未命空间党小组 写了: 2023年 4月 16日 12:11 胡说八道
封闭窑炉这种烧制陶瓷的和冶金的炉子两码事。


窑炉是横向水平的。烧砖的砖窑也是水平的。

冶金的炉子是竖直的, 不知道这个的去看看高炉为什么和烟囱一样形状?


冶金术的起源不是两河, 而是小亚细亚也就是现在土耳其。 冶铁术也是那个地方最先发展出来的。

最早的金属肯定是金 但黄金是以单质存在于自然界的 不需要冶炼。 正如人类最早的铁器来源是陨铁一样, 陨铁也是铁镍合金 不要冶炼。

最早的冶金术肯定不是铜, 而是铅和锡一类的融点低的金属。但铅和锡太软了, 作为金属在当时没什么作用。
从铅锡冶炼的温度到冶炼铜的温度之间差了好几倍, 人类把炉温提高几倍需要花费多久时间? 这个只能猜测了。

冶金炉的秘诀是鼓风! 鼓风是提高炉燃烧温度的诀窍。
鼓风和下一个革命鼓热风之间 隔了几千年。 把炉高温废气通过热交换器加热鼓风机输送来新鲜空气, 这个就是现代高炉的诞生了。

靠鼓热风 能把炉温再提高几百摄氏度。
牛河梁这句话说的好:

“因为这些常识缺失,导致今天一些中国人思想混乱,自恨,抱着封建尾巴不放以至于认贼做父,尤为令人痛心。”
FoxMe(令狐)楼主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157
帖子: 5586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16:46

Re: 转帖:没有铜冶炼遗存的两河流域哪来的青铜时代

帖子 FoxMe(令狐)楼主 »

洋奴如丧考妣啊。
pspsps(PSPS)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201
帖子: 5349
注册时间: 2022年 11月 21日 12:11

Re: 转帖:没有铜冶炼遗存的两河流域哪来的青铜时代

帖子 pspsps(PSPS) »

中国共产党未命空间党小组 写了: 2023年 4月 16日 13:47 你看懂我说什么了吗?
1. 冶金术的起源从不是两河,而是小亚细亚也就是现在土耳其。 楼主转发的文章属于堂吉诃德,攻击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目标。
2. 冶金术的技术跟烧陶瓷没任何关系。 最典型的区别就是烧陶瓷的炉子是水平的窑炉,而冶金的路子是竖炉。 根本不是一回事。 麻痹的,烤pizza的烤炉更像冶金炉。
3. 冶金术三大特点,需要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温度不够高也没关系。过去冶铁达不到把铁融化的温度,照样靠一氧化碳能把铁矿石里的氧化铁还原成铁。无非是夹在石头里的铁罢了,正如黄金是夹在石头里的黄金。 这种夹杂了铁单质的石头,或者说夹杂了石头的铁单质,有个好听的叫法 叫海绵铁。把海绵铁锤打,利用金属具有延展性的特点。里面的石头会被粉碎,而金属仍然是一体的。 这样就把铁弄出来了。 工程上很多奇思妙想,根本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文科生所能想象和理解的。

一堆傻逼文科生,懂个屁冶金啊。
楼主从来就是一个不看自己转贴的人。他转的贴子开篇就说

“根据西方确定的进入文明社会的三大标准为城市、文字、冶金术或青铜器。西方认为冶金术和青铜器起源于西亚,并传入中国。”

西亚包括两河,但两河不是西亚的全部。所以贴子题目叫什么两河流域不存在青铜时代,也是莫名其妙。
magicknight
著名写手
著名写手
帖子互动: 23
帖子: 331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5日 05:15

Re: 转帖:没有铜冶炼遗存的两河流域哪来的青铜时代

帖子 magicknight »

中国共产党未命空间党小组 写了: 2023年 4月 16日 13:47 你看懂我说什么了吗?
1. 冶金术的起源从不是两河,而是小亚细亚也就是现在土耳其。 楼主转发的文章属于堂吉诃德,攻击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目标。
2. 冶金术的技术跟烧陶瓷没任何关系。 最典型的区别就是烧陶瓷的炉子是水平的窑炉,而冶金的路子是竖炉。 根本不是一回事。 麻痹的,烤pizza的烤炉更像冶金炉。
3. 冶金术三大特点,需要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温度不够高也没关系。过去冶铁达不到把铁融化的温度,照样靠一氧化碳能把铁矿石里的氧化铁还原成铁。无非是夹在石头里的铁罢了,正如黄金是夹在石头里的黄金。 这种夹杂了铁单质的石头,或者说夹杂了石头的铁单质,有个好听的叫法 叫海绵铁。把海绵铁锤打,利用金属具有延展性的特点。里面的石头会被粉碎,而金属仍然是一体的。 这样就把铁弄出来了。 工程上很多奇思妙想,根本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文科生所能想象和理解的。

一堆傻逼文科生,懂个屁冶金啊。
傻逼,你看不懂引文

中国出现了最早的高温密封陶窑。烧制彩陶是冶金技术的基础,因为高温密封陶窑为冶炼铜金属创造了条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烧制彩陶的地区,因此可以推断冶金术最早起源于中国。

关于炉子类型的区别,虽然冶金与陶瓷炉子在设计上有所不同,但这并不能否定冶金术与陶瓷技术之间存在的联系。两者都需要在高温下进行加工,而且高温密封陶窑为冶炼铜金属提供了关键的条件。这一点可以证明,冶金术的发展与陶瓷技术息息相关。

中国的考古发现表明,早期的冶金技术与彩陶生产有关。在一些地区,出土的古陶器与铜器同期,这意味着中国最早的冶金技术与彩陶生产共同发展。

中亚和西亚地区的冶金活动出现较晚。根据彩陶传播时间和路径,这些地区的冶金活动不早于公元前1000年,远远晚于中国。这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冶金术的地区。

中国的冶金技术传播到其他地区。有证据表明,中国的冶金技术随着彩陶技术的传播而传播到其他地区,如中亚和西亚。这进一步证实了冶金术起源于中国。
头像
牛河梁(别问我是谁)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2023年度十大优秀网友
2024年度优秀版主
牛河梁 的博客
帖子互动: 1888
帖子: 30766
注册时间: 2022年 11月 17日 21:21
联系:

Re: 转帖:没有铜冶炼遗存的两河流域哪来的青铜时代

帖子 牛河梁(别问我是谁) »

两河的青铜可以是买回来的。买回来也能进入青铜时代吧。

两河的问题不是没有铜冶炼遗址。而是压根没有铜矿。

两河的铜可能和后世殷商一样,从阿富汗进口的。

苏美尔王墓有出土阿富汗进口的宝石。和殷商进口和田玉类似。
头像
牛河梁(别问我是谁)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2023年度十大优秀网友
2024年度优秀版主
牛河梁 的博客
帖子互动: 1888
帖子: 30766
注册时间: 2022年 11月 17日 21:21
联系:

Re: 转帖:没有铜冶炼遗存的两河流域哪来的青铜时代

帖子 牛河梁(别问我是谁) »

【牛河梁】认为,不能排除人类最早的铜技术出现在北美。从矿石炼铜很难。就像今天的室温超导体。而从铜变铜绿再到铜则简单得多。

世界上最大最早的自然铜矿在北美五大湖地区。距离【牛河梁】提及的德内民族领地不算远。14000年前我们和德内民族的共同祖先越过冰盖宅兹美洲的时候,很容易发现这些奇特的石头—自然铜。


中国共产党未命空间党小组 写了: 2023年 4月 16日 13:53 世界最早的冶铜技术出现在西亚,并在几千年中持续向周边传播扩散。
土耳其东部的的卡萤泰佩遗址发现距今 10000 年的自然铜制品,并经退火处理。此项技术逐
渐向其他地区传播。
随后的 2000 年中,金属铜出现于土耳其东部和伊拉克北部的核心地区以外的地方,如叙利
亚西南部的 TellRamad 遗址和伊朗西南部 AliKosh 遗址出土的铜珠等,并于距今 8000 年传播到巴
基斯坦中部的 Mehrgarh 地区。与此同时,土耳其中部发现了融化或熔炼坩埚,这标志着真正的冶
铜技术的出现,但目前仍有争议。
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研究所最新的研究表明,东欧塞尔维亚早在距今 7000 年前即开始青铜冶
炼,这项工作提出本地可能存在铜冶炼起源的独立中心,可挑战欧亚大陆的铜冶炼技术单一地点
起源的模式。
距今 6000 年左右,土耳其东部地区的冶铜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并扩散到周边地区,这一地
区普遍出现低水平砷铜。距今 5500 年,普遍开始有意识地生产砷铜等铜合金。
距今 5000 年左右,西南亚出现了锡青铜,几百年后,欧洲中部和亚洲中部也出现了青铜的
浇铸,标志着冶金技术的一大飞跃。
总之,西亚的冶铜铸造技术出现得比中国早,并在数千年内一直呈向周边传播之势。
cozofxx
知名作家
知名作家
帖子互动: 38
帖子: 961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9日 00:53

Re: 转帖:没有铜冶炼遗存的两河流域哪来的青铜时代

帖子 cozofxx »

早期都是很小的坩埚,熔铸很小的铜件。基本就是有啥料就放啥。这是草原铜器的基本特点。主要就是很小的首饰和兵器,兵器也以各种箭头,矛头为主。
陶寺主要也是这类玩意儿。二里头的东西稍微大一点,也出土了坩埚,但是东西还是比较粗糙原始的,也没有任何后世的所谓重器。
青铜这玩意儿真要玩出大名堂,其实是到了商代才有的事情。关键是一个大炉子,高温硬陶做的坩埚,以及皮囊鼓风。大炉子保证氛围,但是不耐高温,核心部件是坩埚,耐高温,放各种金属原料。那些金属原料也不是在熔铸地点炼的,而是在铜矿,锡矿,铅矿附近粗炼。就是汉字吕。吕通鲁,就是粗炼的玩意儿,甲骨文写成两个饼,通常认为就是金属粗胚。
耐上千度高温的硬陶和原始瓷这玩意儿,是新石器末期,长江流域搞出来的。商代的建立的一件大事就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人群都跑到郑州那附近去闹革命。这对青铜技艺的提高很重要。这帮人和二里头的炼铜工匠一起里应外合,推翻了夏朝,然后就迎来了青铜大发展时期。郑州作为早期商人的首都,出土了非常多的青铜重器。

你们这些回复都没说到点子上,包括楼主这篇。
Xwmscz001(新未名审查者)
见习作家
见习作家
帖子互动: 36
帖子: 381
注册时间: 2023年 4月 1日 22:51

Re: 转帖:没有铜冶炼遗存的两河流域哪来的青铜时代

帖子 Xwmscz001(新未名审查者) »

magicknight 写了: 2023年 4月 16日 13:29 你根本没看材料。我知道你们喜欢看懒人包,给你总结一个懒人包吧。
可以看出在两河流域古文明时期,并未发现铜金属冶炼遗址和遗存,而在其周围地区却有许多古冶铜遗址。这说明两河流域古文明并非铜冶炼技术的发源地。另一方面,考虑到冶金术的起源必须建立在高温密封陶窑及成熟的烧制彩陶技术基础之上,而中国最早烧制彩陶,技术也最为先进,我们有理由相信铜冶炼活动和技术是起源于中国地区。


尽管两河流域古文明在某些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事实上,在这一时期并未发现铜金属冶炼遗址和遗存,而在其周围地区却有许多古冶铜遗址和遗存。这表明两河流域古文明并非铜冶炼技术的发源地。另一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冶金术的起源必须建立在高温密封陶窑及成熟的烧制彩陶技术基础之上。中国是最早烧制彩陶的地区,技术也最为先进。因此,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铜冶炼活动和技术是起源于中国地区。

考虑到彩陶传播的时间和路径,中亚西亚地区的铜冶炼活动不早于公元前1000年,是在中国烧制彩陶技术传播之后的成果。

中国有着丰富的冶金历史,其中一些实践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

例如,河南省二里头遗址的发现提供了夏代(公元前 2100-1600 年左右)早期青铜铸造的证据。 在此遗址发现的文物,包括青铜器皿和武器,展示了先进的冶金技术和工艺。

此外,商代(公元前 1600-1046 年)以其高度精密的青铜铸造技术而闻名。 商代人能够创造复杂的设计,例如著名的“司母戊鼎”,这是一种大型礼仪青铜器皿,展示了当时中国冶金技术的复杂性。

此外,东周时期(公元前770-256年)出现的炼铁技术也支持冶金在中国有着深厚渊源的说法。 铸铁和熟铁的生产在中国社会和战争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中国冶金实践不断发展的一个例子。

中国从夏代到东周的早期冶金活动的证据表明,古代中国是冶金技术的起源
两河流域北部即是冶金发源地,也是不断摧毁量两河文明的发源地
Xwmscz001(新未名审查者)
见习作家
见习作家
帖子互动: 36
帖子: 381
注册时间: 2023年 4月 1日 22:51

Re: 转帖:没有铜冶炼遗存的两河流域哪来的青铜时代

帖子 Xwmscz001(新未名审查者) »

这种恶臭的民科研究其实只是在帮猪头的官方力量在洗脑。

官方不太好意思发这种白痴文章,就用民科的自媒体号发。毕竟傻逼数量大了,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具有摧毁性的力量。

现在你们知道湖南卫视为什么广告价值最高了吧?因为湖南卫视的观众傻逼含量最高,韭菜含量好,最容易把广告收视率转化为购买力。

所以你们也就知道为啥抖音的每个观众价值比知乎还高吧?

不要小看傻逼的价值哦,这是在中国赚钱的最重要原则
magicknight
著名写手
著名写手
帖子互动: 23
帖子: 331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5日 05:15

Re: 转帖:没有铜冶炼遗存的两河流域哪来的青铜时代

帖子 magicknight »

中国共产党未命空间党小组 写了: 2023年 4月 17日 04:26 密封你妈个鸡吧啊

头一次听说 冶金炉要密封的。
冶金炉需要不断鼓风的, 只有鼓风才提高炉温。
而且冶金炉是需要烧木炭, 陶瓷的窑炉用的不是木炭而是柴火。

为啥要用木炭 因为木炭能产生纯净的一氧化碳。

知道古人为啥不用煤冶金吗? 因为煤里有硫这种杂质! 硫在金属里是非常有害的东西。
煤要像木头烧成木炭那样 烧成焦炭 才能用来冶金。


在西方古代冶金术只有一个用途! 就是生产武器铠甲!
这是严格保密的技术, 类似现在的核武器。
回复你的脏话:“你妈的鸡巴被老子的狗吃了,拉出来的狗屎又被你吃了,这就是为毛你妈原来有鸡巴,现在只剩下你妈的B"

你是典型的看了点皮毛就胡说八道的那种货色
冶金炉的密封性主要体现在控制氧气的进入,以保持高温和还原气氛。虽然冶金炉需要持续鼓风,但这并不排除其对高温和氧气控制的需求。另外,尽管瓷器窑炉和冶金炉在具体形式上有所区别,但这并不影响它们之间在技术原理上的关联。

虽然陶瓷窑炉和冶金炉在燃料选择上有所不同,但这并不能否定它们在技术发展上的关系。实际上,古代中国的冶金技术发展与陶瓷技术有着密切联系,彩陶生产与冶金技术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尽管在西方历史上,冶金技术主要用于制作武器和盔甲,但在中国,冶金技术的应用领域更为广泛。除了武器和盔甲之外,古代中国的冶金技术还广泛应用于生产日常生活用品和艺术品,如青铜器、铜镜和铜钱等。

虽然某些时期和地区的冶金技术可能受到严格保护,但这并不能说明冶金技术无法传播。事实上,随着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发展,冶金技术逐渐从中国传播到其他地区,如中亚和西亚。这进一步证实了冶金术起源于中国,并对其他地区产生了影响。
上次由 magicknight 在 2023年 4月 17日 12:37 修改。
头像
TheMatrix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2024年度优秀版主
TheMatrix 的博客
帖子互动: 279
帖子: 1371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00:35

Re: 转帖:没有铜冶炼遗存的两河流域哪来的青铜时代

帖子 TheMatrix »

两位(中国共产党未命空间党小组,magicknight):脏话多了。

脏话我是这么看的:看预期。一个讨论如果正常进行,尤其是一个严肃的讨论,突然出现一句脏话,犹如暴起伤人,毫无征兆,不讲武德,那是很令人不快的。讨论的气氛,尤其是对于被攻击的一方,一下子可能就没了。但是也有可能两方都有预期,比如一个老将,一个小将,互相知道立场的,很可能对暴起伤人有防备,造成的破坏会小一点。

你们俩现在这种情况,你们自己说吧,需不需要版主干预?
magicknight
著名写手
著名写手
帖子互动: 23
帖子: 331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5日 05:15

Re: 转帖:没有铜冶炼遗存的两河流域哪来的青铜时代

帖子 magicknight »

TheMatrix 写了: 2023年 4月 17日 08:18 两位(中国共产党未命空间党小组,magicknight):脏话多了。

脏话我是这么看的:看预期。一个讨论如果正常进行,尤其是一个严肃的讨论,突然出现一句脏话,犹如暴起伤人,毫无征兆,不讲武德,那是很令人不快的。讨论的气氛,尤其是对于被攻击的一方,一下子可能就没了。但是也有可能两方都有预期,比如一个老将,一个小将,互相知道立场的,很可能对暴起伤人有防备,造成的破坏会小一点。

你们俩现在这种情况,你们自己说吧,需不需要版主干预?
哈哈,我一向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我的每一句脏话,都是对脏话的回应。
FoxMe(令狐)楼主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157
帖子: 5586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16:46

Re: 转帖:没有铜冶炼遗存的两河流域哪来的青铜时代

帖子 FoxMe(令狐)楼主 »

magicknight 写了: 2023年 4月 17日 09:12 哈哈,我一向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我的每一句脏话,都是对脏话的回应。
属实,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但是,现在理性讨论根本不可能,有些人不讲理,所以我不与这些人争论。这篇文章有理有据,反而被说成是洗脑。
FoxMe(令狐)楼主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157
帖子: 5586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16:46

Re: 转帖:没有铜冶炼遗存的两河流域哪来的青铜时代

帖子 FoxMe(令狐)楼主 »

中国共产党未命空间党小组 写了: 2023年 4月 17日 13:27 你理性讨论个鸡巴啊

一点功底没有就来胡说八道
看到点文科自媒体胡编乱造的东西 就觉得发现真理

别上来污染别人的眼球了 好不好?

骂的就是你这种到处丢人现眼的货。

冶金学考古是个专门的学科,不是那些只知道钻故纸堆的文科生能理解的东西。
最起码你要知道,冶金学考古是在搞什么, 绝不会去是去找陶瓷窑炉然后牵强附会说这是冶金。
人家都是拿出土的金属文物然后做金相分析,照照电镜,化学分析。 从这些科学数据中推测古人是怎么制作这些东西的。
这种骂人的贴,版主应该管管吧。
回复

回到 “史海钩沉(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