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数码情结之一:模拟时代轶事

包含原读书听歌看电影版、电视版、Food版、Travel版,以及其他生活娱乐相关版面。

版主: kazaawangwh

回复
头像
量子战士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2023-24年度十大优秀网友
帖子互动: 1314
帖子: 30715
注册时间: 2022年 10月 30日 00:21

#1 我的数码情结之一:模拟时代轶事

帖子 量子战士楼主 »

图片

这个数码呢,其实指的是数码音频(digital audio)。为什么对数码情有独钟呢?那么还要从模拟时代讲起。

我年少时正式接触音乐出版物(包括在电台播放的那些),基本上已经告别中波质量的单声道媒介。个人用户比较常用的媒体播放器就是便携式卡带播放机。它是飞利浦在上世纪60年代发明创立的一款录音带格式。

图片

后来迅速被索尼等日本企业推广。而国内市场从80年代起,也涌现出大量国产品牌。不过很可惜的是,这些品牌以及企业,基本上没有活到21世纪。下图展示的是当时国产货中,市场分额比较高,口碑不错的飞达牌纯单放机。其音质完全可以媲美索尼爱华的中低档款式,而价格还不到后者的三分之一。

图片

遗憾的是,上个世纪的耳机非常令人失望。无论是国际知名品牌的索尼爱华飞利浦,还是国内众乡镇企业山寨货,很少有让我满意的。这里不讨论专业录音棚品质的高端包耳耳机。在比较了十几种耳机后,终于发现了索尼水滴型耳塞是唯一一款高音层次感鲜明,中音饱满,低音沉稳的便携式耳机。

图片

随身设备微型化一直是我追求的亮点。下面这几款播放器已经做到了比盒带本身还要小。索尼WM-10,在闲置的时候处于折叠状态(下图黑色机)。只有在播放磁带的时候,才伸展成完全尺码(下图蓝色机)。

图片

东芝KT-AS10更加变态。即使在播放状态,卡带还有一大部分并没有被包裹进卡带仓。

图片

以上几款有趣的卡带机,我都有幸亲身体验过。而下面这款黑科技却完全超出我的想象,有点逗比的后现代味道。大家看图自己体会吧。

图片

我们一直畅想,一台小型的卡带复制机(也就是双卡录音机)应该就是两台单放机背靠背的样子。正面插母带,背面插子带。但是,与便携式播放器的小型化不相匹配的是,双卡录音机一直没有出现上面这样的黑科技。到了卡带机彻底被淘汰的年代,它还是这样的大家伙。

图片

模拟时代听音乐,最大的痛苦是噪声。磁带带基上的基础噪声,驱动磁带齿轮的电机声,变压器的交流声...那信噪比简直惨不忍睹。于是在进口中高档设备中,你会发现带有这样标记的按钮。这是杜比逻辑电路降噪功能。但是这一功能也极大地削减了高音的丰满度,和声场的宽度和深度。

图片

使用磁带作为媒介,除了在播放时会无可避免地带入噪声,而且因为磁带磁头的机械接触与磨损,从而损失信号强度。不但播放会磨损信号,就连复制也会造成信号大幅损失,因为转录效率永远达不到、甚至接近不了100%的程度。

请大家稍安勿躁。事实上,仅仅过了不到一个十年,情况就有了翻天覆地的转机。请继续关注下集——我的数码情结 之二:现实比想象的更美好。

+10.00 积分 [版主 wh. 发放的奖励]
wh(问号)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4214
帖子: 8682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2 Re: 我的数码情结之一:模拟时代轶事

帖子 wh(问号) »

你这是真的发烧友 :D 这几款随身听我都没见过哎。我第一个随身听是sansui,我也不知道是哪儿产的,跟别人的都不一样,我还挺沾沾自喜的。比爱华的薄,音质很不错。
索尼真是质量的保证,从磁带到耳机。就是贵。我后来还是买了个大路的爱华,爱华的音质比较raw,挺有冲击力。
我倒不怕噪音。我妈的邓丽君磁带有噪音反而更有质感似的。后来听cd的邓丽君反而没有磁带的生动感 :D
量子战士 写了: 2023年 11月 18日 23:07 图片

这个数码呢,其实指的是数码音频(digital audio)。为什么对数码情有独钟呢?那么还要从模拟时代讲起。

我年少时正式接触音乐出版物(包括在电台播放的那些),基本上已经告别中波质量的单声道媒介。个人用户比较常用的媒体播放器就是便携式卡带播放机。它是飞利浦在上世纪60年代发明创立的一款录音带格式。

图片

后来迅速被索尼等日本企业推广。而国内市场从80年代起,也涌现出大量国产品牌。不过很可惜的是,这些品牌以及企业,基本上没有活到21世纪。下图展示的是当时国产货中,市场分额比较高,口碑不错的飞达牌纯单放机。其音质完全可以媲美索尼爱华的中低档款式,而价格还不到后者的三分之一。

图片

遗憾的是,上个世纪的耳机非常令人失望。无论是国际知名品牌的索尼爱华飞利浦,还是国内众乡镇企业山寨货,很少有让我满意的。这里不讨论专业录音棚品质的高端包耳耳机。在比较了十几种耳机后,终于发现了索尼水滴型耳塞是唯一一款高音层次感鲜明,中音饱满,低音沉稳的便携式耳机。

图片

随身设备微型化一直是我追求的亮点。下面这几款播放器已经做到了比盒带本身还要小。索尼WM-10,在闲置的时候处于折叠状态(下图黑色机)。只有在播放磁带的时候,才伸展成完全尺码(下图蓝色机)。

图片

东芝KT-AS10更加变态。即使在播放状态,卡带还有一大部分并没有被包裹进卡带仓。

图片

以上几款有趣的卡带机,我都有幸亲身体验过。而下面这款黑科技却完全超出我的想象,有点逗比的后现代味道。大家看图自己体会吧。

图片

我们一直畅想,一台小型的卡带复制机(也就是双卡录音机)应该就是两台单放机背靠背的样子。正面插母带,背面插子带。但是,与便携式播放器的小型化不相匹配的是,双卡录音机一直没有出现上面这样的黑科技。到了卡带机彻底被淘汰的年代,它还是这样的大家伙。

图片

模拟时代听音乐,最大的痛苦是噪声。磁带带基上的基础噪声,驱动磁带齿轮的电机声,变压器的交流声...那信噪比简直惨不忍睹。于是在进口中高档设备中,你会发现带有这样标记的按钮。这是杜比逻辑电路降噪功能。但是这一功能也极大地削减了高音的丰满度,和声场的宽度和深度。

图片

使用磁带作为媒介,除了在播放时会无可避免地带入噪声,而且因为磁带磁头的机械接触与磨损,从而损失信号强度。不但播放会磨损信号,就连复制也会造成信号大幅损失,因为转录效率永远达不到、甚至接近不了100%的程度。

请大家稍安勿躁。事实上,仅仅过了不到一个十年,情况就有了翻天覆地的转机。请继续关注下集——我的数码情结 之二:现实比想象的更美好。
Zhive
知名作家
知名作家
帖子互动: 60
帖子: 963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5日 11:47

#3 Re: 我的数码情结之一:模拟时代轶事

帖子 Zhive »

我很喜欢有背景噪声,听磁带的时候专门把除燥系统关掉。现在有了nakamichi三头磁带机,可以自己标定每一种磁带,录音时也不再用除燥系统了。现在Dolby lab不再license out除燥技术,新出的磁带都不在用这个系统了。
头像
YouHi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YouHi 的博客
帖子互动: 3102
帖子: 39088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2日 22:36

#4 Re: 我的数码情结之一:模拟时代轶事

帖子 YouHi »

楼主牛。赞一个。
著名网友名单
🇺🇸 NC CHINESE AMERICANS FOR TRUMP 🛩️
你也是Trump U毕业的吗???
MaldiniAC(平凡之路)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388
帖子: 486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22:56

#5 Re: 我的数码情结之一:模拟时代轶事

帖子 MaldiniAC(平凡之路) »

我只用过一个walkman, 90年代初,Toshiba.
质量很好,当时200元,缺点是不够小。当时更流行的是aiwa,那个更小巧一点,大概300元。现在都想不起来那个收放机后来去哪了。只记得后来都在电脑上听mp3,在国内买了一个胸前挂的mp3,来美国又买了一个mp3. 没用多久就变成smartphone 了
chace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167
帖子: 5322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5日 11:54

#6 Re: 我的数码情结之一:模拟时代轶事

帖子 chace »

楼主厉害!
想起了当年声名一时的燕舞
量子战士 写了: 2023年 11月 18日 23:07 图片

这个数码呢,其实指的是数码音频(digital audio)。为什么对数码情有独钟呢?那么还要从模拟时代讲起。

我年少时正式接触音乐出版物(包括在电台播放的那些),基本上已经告别中波质量的单声道媒介。个人用户比较常用的媒体播放器就是便携式卡带播放机。它是飞利浦在上世纪60年代发明创立的一款录音带格式。

图片

后来迅速被索尼等日本企业推广。而国内市场从80年代起,也涌现出大量国产品牌。不过很可惜的是,这些品牌以及企业,基本上没有活到21世纪。下图展示的是当时国产货中,市场分额比较高,口碑不错的飞达牌纯单放机。其音质完全可以媲美索尼爱华的中低档款式,而价格还不到后者的三分之一。

图片

遗憾的是,上个世纪的耳机非常令人失望。无论是国际知名品牌的索尼爱华飞利浦,还是国内众乡镇企业山寨货,很少有让我满意的。这里不讨论专业录音棚品质的高端包耳耳机。在比较了十几种耳机后,终于发现了索尼水滴型耳塞是唯一一款高音层次感鲜明,中音饱满,低音沉稳的便携式耳机。

图片

随身设备微型化一直是我追求的亮点。下面这几款播放器已经做到了比盒带本身还要小。索尼WM-10,在闲置的时候处于折叠状态(下图黑色机)。只有在播放磁带的时候,才伸展成完全尺码(下图蓝色机)。

图片

东芝KT-AS10更加变态。即使在播放状态,卡带还有一大部分并没有被包裹进卡带仓。

图片

以上几款有趣的卡带机,我都有幸亲身体验过。而下面这款黑科技却完全超出我的想象,有点逗比的后现代味道。大家看图自己体会吧。

图片

我们一直畅想,一台小型的卡带复制机(也就是双卡录音机)应该就是两台单放机背靠背的样子。正面插母带,背面插子带。但是,与便携式播放器的小型化不相匹配的是,双卡录音机一直没有出现上面这样的黑科技。到了卡带机彻底被淘汰的年代,它还是这样的大家伙。

图片

模拟时代听音乐,最大的痛苦是噪声。磁带带基上的基础噪声,驱动磁带齿轮的电机声,变压器的交流声...那信噪比简直惨不忍睹。于是在进口中高档设备中,你会发现带有这样标记的按钮。这是杜比逻辑电路降噪功能。但是这一功能也极大地削减了高音的丰满度,和声场的宽度和深度。

图片

使用磁带作为媒介,除了在播放时会无可避免地带入噪声,而且因为磁带磁头的机械接触与磨损,从而损失信号强度。不但播放会磨损信号,就连复制也会造成信号大幅损失,因为转录效率永远达不到、甚至接近不了100%的程度。

请大家稍安勿躁。事实上,仅仅过了不到一个十年,情况就有了翻天覆地的转机。请继续关注下集——我的数码情结 之二:现实比想象的更美好。
wh(问号)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4214
帖子: 8682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7 Re: 我的数码情结之一:模拟时代轶事

帖子 wh(问号) »

chace 写了: 2023年 11月 19日 17:26 楼主厉害!
想起了当年声名一时的燕舞
燕舞居然是盐城的,哈哈:
回复

回到 “书歌影视美食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