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的数码情结之二:现实比想象的更美好
发表于 : 2023年 11月 19日 15:09
本文接《我的数码情结之一:模拟时代轶事》

上世纪90年代,很多人和我一样,进入了数字时代,拥有了自己的便携式CD机和个人电脑。这个变化是划时代的,意味着彻底脱离了有损复制与播放。高保真(Hi-Fi)也就成为一个历史词汇了。

无损播放源的出现,催生了一个特殊的音响消费群体——发烧友。这不是本文重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回顾电影《无间道》和电视剧《天道》。

可写CD还没普及几年,又一个新玩艺铺天盖地而来,彻底淘汰了便携式CD机。

就在90年代我购买了自己平生第一台Walkman和第一台Diskman的时候,我决想不到在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世间出现了如此神奇的玩艺儿。体积小如一块手表,电池续航长达10小时,无损文件复制(CD音轨到MP3格式的压缩是有损的,但听觉上察觉不到。况且后来出现了APE等无损压缩格式。就不细细讨论了),复制在几秒钟之内即可完成。
但事实再一次秒了我的想象力。下图这个功能更加变态的新玩艺儿把MP3播放器给终结了。

总之,就象我题目中说的那样,现实比想象的更美好。
上面说的,大家也都亲身经历过,体会过。我就不多感慨了。借下面的篇幅,跟大家聊聊一个大多数人不曾留意过的数码音频分支——波表。

所谓波表或者波表合成器是一种记录和播放电子音乐的软/硬件。在电脑上,这类电子乐文件的后缀通常是.mid或.midi,也就是你听说过的迷迪。文件本身只记录乐谱及奏法。波表负责将谱子还原成音乐,有点类似于朗读软件将一篇txt文件读出来。一个迷迪文件通常几k到几十k,但如果录成mp3,就要好几M。

电脑上的波表分软波和硬波。软波是通过软件来处理播放mid文件,硬波则将这个过程利用硬件(比如专门的声卡)来运行这个过程。显然硬波可以减少程序对CPU和内存的占用。

波表有很多品牌和版本,我个人对雅马哈S-YXG50情有独钟。下面我贴几个用此波表编写的小曲子。每个曲子给出一个mid版本,和一个mp3版本。你可以比较一下,你电脑或手机默认的波表跟XG50有多大差别。(在这插一句:本文写于10年前。当时叔还在使用windows xp。那个版本windows自带的波表象屎一样,所以叔才拿雅马哈来比较。今天发帖时,叔的windows版本是10,其自带的罗兰德波表已经有很大提升。所以你今天再听我下面贴的迷笛文件,可能效果和雅马哈没有大区别。)

迷笛版加州招待所
https://hotel-live.tiiny.site/hotel_live.mid
m4a版加州招待所

迷笛版梁祝
https://hotel-live.tiiny.site/liangzhu.mid
m4a版梁祝

迷笛版天鹅湖
https://hotel-live.tiiny.site/25583teh.mid
m4a版天鹅湖

90年代,仙剑游戏着实练就了一批x86硬件高手。感慨当年连自己在内的“仙剑少年”,搜尽身上最后一分钱饭票去升级连机箱都没有硬件,去疯狂跳线超频,或是查阅那发行量有限的电脑报,仅仅为了收全通关秘籍连载,恐怕毕设都没那么上心查资料。我不知道有多少玩家真的对游戏本身感兴趣,我却很清楚今天已经成长为wsn、当年的纯情少年,只为那一段刻骨凄美的爱情,只为那自己心中的赵灵儿。
迷笛版仙剑
https://hotel-live.tiiny.site/009.mid
mp3版仙剑
这款游戏中有87个用于配乐的迷迪文件,当年号称仙剑迷迪金曲。我相信绝大部分玩家并没有装配象XG50这样的波表,也注定没机会体会完美还原后的配乐。看完我这篇美篇之后,有没有升级波表再玩一次的冲动?
很快,这批金曲就被人淡忘了。过了很久很久,进入网络时代,我才搜到一位不知名的网络歌手填词演唱了仙剑1主题曲。虽然差强人意,但总算给仙剑1时代留下一丝纪念。
仙剑蝶恋

上世纪90年代,很多人和我一样,进入了数字时代,拥有了自己的便携式CD机和个人电脑。这个变化是划时代的,意味着彻底脱离了有损复制与播放。高保真(Hi-Fi)也就成为一个历史词汇了。

无损播放源的出现,催生了一个特殊的音响消费群体——发烧友。这不是本文重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回顾电影《无间道》和电视剧《天道》。

可写CD还没普及几年,又一个新玩艺铺天盖地而来,彻底淘汰了便携式CD机。

就在90年代我购买了自己平生第一台Walkman和第一台Diskman的时候,我决想不到在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世间出现了如此神奇的玩艺儿。体积小如一块手表,电池续航长达10小时,无损文件复制(CD音轨到MP3格式的压缩是有损的,但听觉上察觉不到。况且后来出现了APE等无损压缩格式。就不细细讨论了),复制在几秒钟之内即可完成。
但事实再一次秒了我的想象力。下图这个功能更加变态的新玩艺儿把MP3播放器给终结了。

总之,就象我题目中说的那样,现实比想象的更美好。
上面说的,大家也都亲身经历过,体会过。我就不多感慨了。借下面的篇幅,跟大家聊聊一个大多数人不曾留意过的数码音频分支——波表。

所谓波表或者波表合成器是一种记录和播放电子音乐的软/硬件。在电脑上,这类电子乐文件的后缀通常是.mid或.midi,也就是你听说过的迷迪。文件本身只记录乐谱及奏法。波表负责将谱子还原成音乐,有点类似于朗读软件将一篇txt文件读出来。一个迷迪文件通常几k到几十k,但如果录成mp3,就要好几M。

电脑上的波表分软波和硬波。软波是通过软件来处理播放mid文件,硬波则将这个过程利用硬件(比如专门的声卡)来运行这个过程。显然硬波可以减少程序对CPU和内存的占用。

波表有很多品牌和版本,我个人对雅马哈S-YXG50情有独钟。下面我贴几个用此波表编写的小曲子。每个曲子给出一个mid版本,和一个mp3版本。你可以比较一下,你电脑或手机默认的波表跟XG50有多大差别。(在这插一句:本文写于10年前。当时叔还在使用windows xp。那个版本windows自带的波表象屎一样,所以叔才拿雅马哈来比较。今天发帖时,叔的windows版本是10,其自带的罗兰德波表已经有很大提升。所以你今天再听我下面贴的迷笛文件,可能效果和雅马哈没有大区别。)

迷笛版加州招待所
https://hotel-live.tiiny.site/hotel_live.mid
m4a版加州招待所

迷笛版梁祝
https://hotel-live.tiiny.site/liangzhu.mid
m4a版梁祝

迷笛版天鹅湖
https://hotel-live.tiiny.site/25583teh.mid
m4a版天鹅湖

90年代,仙剑游戏着实练就了一批x86硬件高手。感慨当年连自己在内的“仙剑少年”,搜尽身上最后一分钱饭票去升级连机箱都没有硬件,去疯狂跳线超频,或是查阅那发行量有限的电脑报,仅仅为了收全通关秘籍连载,恐怕毕设都没那么上心查资料。我不知道有多少玩家真的对游戏本身感兴趣,我却很清楚今天已经成长为wsn、当年的纯情少年,只为那一段刻骨凄美的爱情,只为那自己心中的赵灵儿。
迷笛版仙剑
https://hotel-live.tiiny.site/009.mid
mp3版仙剑
这款游戏中有87个用于配乐的迷迪文件,当年号称仙剑迷迪金曲。我相信绝大部分玩家并没有装配象XG50这样的波表,也注定没机会体会完美还原后的配乐。看完我这篇美篇之后,有没有升级波表再玩一次的冲动?
很快,这批金曲就被人淡忘了。过了很久很久,进入网络时代,我才搜到一位不知名的网络歌手填词演唱了仙剑1主题曲。虽然差强人意,但总算给仙剑1时代留下一丝纪念。
仙剑蝶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