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学者试探『人民经济』口风,挑动了重走文革的神经

历史和新闻几乎被当权者垄断,还原真相需要捕捉蛛丝马迹……

版主: minquan

回复
头像
minquan(三民主义)楼主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189
帖子: 7381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9日 09:12

三农学者试探『人民经济』口风,挑动了重走文革的神经

帖子 minquan(三民主义)楼主 »



人大科班经济学教授 对上 人大野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授

农行首席经济学家 对上 农行独立董事

在20大之前,同门的经济学者、名嘴先掐一阵。。。。。。
图片
头像
minquan(三民主义)楼主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189
帖子: 7381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9日 09:12

Re: 三农学者试探『公有化』口风,挑动了重走文革的神经

帖子 minquan(三民主义)楼主 »

讲了什么?给他的“人民经济”定义:“具有发展中国家普遍意义的,具有国家自主发展的爱国主义的性质。”维护主权、自主发展、具有爱国主义性质的经济体就是“人民经济”。从这个概念中提炼出四个特征:自主性、在地化、综合性、人民性。网上有批评的,多数是改革派,但支持的也不少。

1)自主性。本来自主性并没有什么问题,但绝对了就错了。比如温认为经济体不是自己独立形成的,而是外来者介入形成的,就不是“人民经济”。

中共建政以来曾自称独立自主建起工业体系,但从来没有,早期苏联,后期美国,哪一个是独立建立的?当今社会要想完全自主是发展不了的。当然回到农业社会还是可以的。其实我也一直认为,中国的改开很大程度上就是国际大财团和中共权势集团勾结剥削中国人民。

改革开放并不一定需要出卖主权安全,那么多国家经济向美国开放都富裕了,也走向民主自由了,没有哪个丧失主权。中共的主权,实际就是维持其统治,拒绝文明而已。

2)在地化。这是空谈,完全不切实际。他没有详细说,但根据他以前的文章,1980年前土地产权在地化,而1998年土地管理法后,是“去在地化”,是照搬了西方经济体系。中国土地问题根本就不是本地化或西化的问题,而是耕者无其田的问题,没有私有制,所谓的公有制,实际就是权力所有。这是卖地经济的基础。

美国川普(特朗普)开始的本土化和企业回流,最基本的还是市场经济,并不是减少对国际贸易的依赖,而是减少对中共这样动不动就把正常贸易政治化武器化的依赖。

3)综合性。这个有具体例子,好理解,清末张謇创办大生集团,搞好了企业经济,还推动教育福利。有人说这是要把企业办成社会。能把企业办成社会的是大型国企,私企办成社会,搞教育和福利是和中共争夺群众,想把医院办成看病的地方,那不是反党嘛!下场就是孙大午。张謇要在今天,就是坐牢的命。所以人民企业只可能是国企。

4)人民性。这就不需要多说了。人民性就是全民所有制,就是国企。在中国,凡是以人民的名义的都必须以怀疑的眼光去质疑。因为人民是虚的,而代表人民统治的则是实的。全世界大锅饭没有成功的。美国生产率算是高的,但政府机构办事还是慢。所有共产党统治的国家,经济没有搞好的,最后大多数是垮在经济上。

中国并不例外,经济搞上去正好是部分放弃了计划经济,引入市场经济。

自主性、在地化单独看没有什么问题,但放在整个采访的语境和中国当前大环境下,就知道真实的意思是什么。而且,重要的是总的方向,多数理论和观点,都有其合理的部分,关键是为什么服务,达到什么目的。

为什么现在提出“人民经济”,一些人的顾虑是否有道理。和当前中国社会整体向左转是有关系的。重大改变发生前总是舆论先行,当然如果是中共最高层的政策方向变化,不一定需要舆论先行,但必要的舆论造势还是需要的。

倒退到计划经济闭关锁国并非杞人忧天。温铁军是自己迎合上意还是被授意,这种事情一般不会是习本人授意的,习近平也不需要一个理论争论在为自己辩护。中共历史上授意写作的只有文革前夕毛到上海找姚文元写《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是因为他在北京推不动,也只有他能想出来借古喻今。倒是有不少例子是当事人豪赌或冒险成功了的。

豪赌的是张春桥的一月革命,冒险成功的是南京大学的胡福明写的真理标准那篇文章,无人授意,自己写的,也算是顺应当时的时代潮流。温铁军就没有什么风险,在中国,无论哪个时期,哪怕最开放的时期,左都是没有风险的。倒车已经在开了,只不过是补个理论而已,还不是先行的。最具讽刺意味的则是在几乎改变中国历史的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四十多年以后,居然这个问题还需要争论,而且方向是反的。
图片
回复

回到 “捕风捉影(Plaus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