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85—2019年新疆维吾尔族7~18岁中小学生身高生长趋势及不平衡性分析
发表于 : 2024年 2月 18日 20:37
1985—2019年新疆维吾尔族7~18岁中小学生身高生长趋势及不平衡性分析
结果:1985—2019年,新疆维吾尔族 7~18 岁中小学生身高总体呈增加趋势,城男、乡男、城女、乡女平均身高分别增长了 7.59、5.27、6.00、2.88 cm(P均 < 0.001)。各年龄组增幅不一,男生和城市学生增幅较大。城市学生2010—2019年身高增速最快(城男4.65 cm/10 年、城女4.97 cm/10 年),乡村学生1985—2000年身高增速最快(乡男4.04 cm/10 年、乡女3.22 cm/10年),2000—2010年各组身高均呈负增长。维吾尔族7~ 18岁中小学生除城女身高突增高峰年龄提前外,城男、乡男和乡女突增高峰年龄较平稳,近年有下降趋势;维吾尔族城市18岁男女平均身高差从1985的11.39 cm增大到2019年的14.20 cm,乡村地区从1985年的11.44 cm增大到2019年的13.26 cm,乡村学生增长潜力较大。身高不平衡使用身高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height,CV-h)来衡量,结果表明,34 年间乡村学生 CV-h有减小趋势,城市学生CV-h则增大,2010年开始城市学生CV-h大于乡村学生,各年份男生CV-h均大于女生。
结论:维吾尔族7~18岁中小学生身高呈持续增长趋势,总体增速减缓,特别是乡村男女,但城市增速增高;维吾尔族学生存在明显的城乡身高不平衡现象,城市内部不平衡性扩大,乡村减小。应更多地关注这些地区差异,并制定政策和战略,以减少身高不平衡性。
http://jnmu.njmu.edu.cn/zr/aumn/article/html/20240112
长期以来,身高一直被认为是健康和营养状况的代表指标[1],其增长的决定因素除遗传外,生活条件的改善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2]。尽管大多数国家都报道了身高的正向长期趋势,某些西方发达国家人群的身高在 20 世纪末达到了平稳甚至下降趋势[3]。而对于亚洲国家,如日本,21 世纪以来身高增长趋势也已经趋于平稳[4],中国属于典型“转型期”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变化,身高、体重等基础指标快速上升[5]。先前研究表明,新疆维吾尔族中小学生身体形态不断增长,处于“不完全性生长长期趋势”[6-7]。最近研究显示,中国汉族中小学生生长趋势已过高峰期,身高增速有下降趋势,体重的增速却越来越快[5],维吾尔族中小学生的生长趋势较汉族学生存在一定差距,了解目前维吾尔族中小学生的生长情况对促进全国各民族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维吾尔族人口数排各民族第3位(汉族>壮族>维吾尔族)[8],而维吾尔族人民主要聚居于新疆,其人口数占新疆总人口的 44.96%[9],因此,对新疆维吾尔族学生的研究具有代表性。有研究表明,中山市汉族城乡7~18岁中小学生身高突增高峰年龄和速度不同[10],城市中小学生的生长优势并不存在于所有年龄段[11]。全国汉族中小学生身高城乡差距持续缩小[12],但城市或乡村内部的不平衡性增大[13]。然而,维吾尔族中小学生城乡以及城市或乡村内部的差异程度及其随时间的变化仍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利用1985年、2000年、2010年及2019年共 4 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了解新疆7~18岁维吾尔族中小学生身高的发育情况及变化趋势,分析男女生各年龄段34年间的增长幅度和增速、城乡及其内部的不平衡性,为维吾尔族中小学生的健康及平等发育促进策略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1985—2014 年,中国汉族 18 岁男女的身高差从 1985 年的 11.1 cm 增加到 2014 年的 12.6 cm
https://rs.yiigle.com/cmaid/1326343
结果中国7~18岁汉族学生平均身高从1985年的144.9 cm上升到2014年的151.8 cm(P<0.05)。各年龄组城乡学生身高差均不断缩小(P<0.05),其中13~15岁组男生城乡身高差从1985年的5.3 cm下降到2014年的2.5 cm,7~12岁组女生城乡身高差从1985年的4.6 cm下降到2014年的2.4 cm。7~18岁汉族男、女学生平均身高与人均GDP均呈正相关(P均<0.001)。以上海和贵州分别作为经济发达和欠发达省份的代表,1985—2014年上海与贵州7~12岁、13~15岁及16~18岁男生的身高差分别为6.8~9.2、8.0~12.4及6.3~8.8 cm,身高比分别稳定在1.05~1.07、1.05~1.08及1.04~1.05。同期3个年龄组男生平均身高的SII分别为4.4~6.2、4.9~6.7及2.5~4.7,RII分别稳定在1.03~1.05、1.03~1.04及1.01~1.03;同期3个年龄组女生SII分别为4.2~6.2、2.8~4.5及2.5~3.9,RII分别为1.03~1.05、1.02~1.03及1.02。
结论1985—2014年中国7~18岁汉族学生身高发育的城乡不平等性在缩小,但社会经济不平等性持续存在且处于较稳定水平。
结果:1985—2019年,新疆维吾尔族 7~18 岁中小学生身高总体呈增加趋势,城男、乡男、城女、乡女平均身高分别增长了 7.59、5.27、6.00、2.88 cm(P均 < 0.001)。各年龄组增幅不一,男生和城市学生增幅较大。城市学生2010—2019年身高增速最快(城男4.65 cm/10 年、城女4.97 cm/10 年),乡村学生1985—2000年身高增速最快(乡男4.04 cm/10 年、乡女3.22 cm/10年),2000—2010年各组身高均呈负增长。维吾尔族7~ 18岁中小学生除城女身高突增高峰年龄提前外,城男、乡男和乡女突增高峰年龄较平稳,近年有下降趋势;维吾尔族城市18岁男女平均身高差从1985的11.39 cm增大到2019年的14.20 cm,乡村地区从1985年的11.44 cm增大到2019年的13.26 cm,乡村学生增长潜力较大。身高不平衡使用身高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height,CV-h)来衡量,结果表明,34 年间乡村学生 CV-h有减小趋势,城市学生CV-h则增大,2010年开始城市学生CV-h大于乡村学生,各年份男生CV-h均大于女生。
结论:维吾尔族7~18岁中小学生身高呈持续增长趋势,总体增速减缓,特别是乡村男女,但城市增速增高;维吾尔族学生存在明显的城乡身高不平衡现象,城市内部不平衡性扩大,乡村减小。应更多地关注这些地区差异,并制定政策和战略,以减少身高不平衡性。
http://jnmu.njmu.edu.cn/zr/aumn/article/html/20240112
长期以来,身高一直被认为是健康和营养状况的代表指标[1],其增长的决定因素除遗传外,生活条件的改善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2]。尽管大多数国家都报道了身高的正向长期趋势,某些西方发达国家人群的身高在 20 世纪末达到了平稳甚至下降趋势[3]。而对于亚洲国家,如日本,21 世纪以来身高增长趋势也已经趋于平稳[4],中国属于典型“转型期”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变化,身高、体重等基础指标快速上升[5]。先前研究表明,新疆维吾尔族中小学生身体形态不断增长,处于“不完全性生长长期趋势”[6-7]。最近研究显示,中国汉族中小学生生长趋势已过高峰期,身高增速有下降趋势,体重的增速却越来越快[5],维吾尔族中小学生的生长趋势较汉族学生存在一定差距,了解目前维吾尔族中小学生的生长情况对促进全国各民族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维吾尔族人口数排各民族第3位(汉族>壮族>维吾尔族)[8],而维吾尔族人民主要聚居于新疆,其人口数占新疆总人口的 44.96%[9],因此,对新疆维吾尔族学生的研究具有代表性。有研究表明,中山市汉族城乡7~18岁中小学生身高突增高峰年龄和速度不同[10],城市中小学生的生长优势并不存在于所有年龄段[11]。全国汉族中小学生身高城乡差距持续缩小[12],但城市或乡村内部的不平衡性增大[13]。然而,维吾尔族中小学生城乡以及城市或乡村内部的差异程度及其随时间的变化仍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利用1985年、2000年、2010年及2019年共 4 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了解新疆7~18岁维吾尔族中小学生身高的发育情况及变化趋势,分析男女生各年龄段34年间的增长幅度和增速、城乡及其内部的不平衡性,为维吾尔族中小学生的健康及平等发育促进策略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1985—2014 年,中国汉族 18 岁男女的身高差从 1985 年的 11.1 cm 增加到 2014 年的 12.6 cm
https://rs.yiigle.com/cmaid/1326343
结果中国7~18岁汉族学生平均身高从1985年的144.9 cm上升到2014年的151.8 cm(P<0.05)。各年龄组城乡学生身高差均不断缩小(P<0.05),其中13~15岁组男生城乡身高差从1985年的5.3 cm下降到2014年的2.5 cm,7~12岁组女生城乡身高差从1985年的4.6 cm下降到2014年的2.4 cm。7~18岁汉族男、女学生平均身高与人均GDP均呈正相关(P均<0.001)。以上海和贵州分别作为经济发达和欠发达省份的代表,1985—2014年上海与贵州7~12岁、13~15岁及16~18岁男生的身高差分别为6.8~9.2、8.0~12.4及6.3~8.8 cm,身高比分别稳定在1.05~1.07、1.05~1.08及1.04~1.05。同期3个年龄组男生平均身高的SII分别为4.4~6.2、4.9~6.7及2.5~4.7,RII分别稳定在1.03~1.05、1.03~1.04及1.01~1.03;同期3个年龄组女生SII分别为4.2~6.2、2.8~4.5及2.5~3.9,RII分别为1.03~1.05、1.02~1.03及1.02。
结论1985—2014年中国7~18岁汉族学生身高发育的城乡不平等性在缩小,但社会经济不平等性持续存在且处于较稳定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