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些哈萨克人因为找不到合适牧场,不断流浪。有的留在伊犁,有的留在阿勒泰,还有很多到了哈密,有一批到了甘肃酒泉(解放后建立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有的一直流浪到青海。当时新疆的汉族军阀不太欢迎他们,很多人听说青海马主席也是穆斯林,马主席经常说天下穆斯林是一家。
--------------------------拷贝
1933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盛世才夺取了新疆全省的军政大权,为了建立他专制独裁的统治,政治上制造了一系列“阴谋暴动案”,排斥、杀害异己。经济上加紧对各族人民的盘剥。1937年7月,哈萨克头人艾力斯汗等人,因其父艾力甫汗拒绝提供军马,遭国民党反动派枪杀,被迫率部众南迁。哈密哈萨克头人扎依甫汗等率众405户,2590人东迁玉门、疏勒河一带。1939年1月,镇西哈萨克胡赛音汗等率众1431户,5872人,冲破盛世才派飞机、汽车的堵截,损失了大批人员和牲畜,迁到玉门、酒泉的南山一带。至此,迁移到甘肃境内的哈萨克牧民陆续达到3000多户,2万多人。1938年春起迁到甘肃的哈萨克族,大半又陆续南迁到青海大河坝及青海湖西马海等地。这一带原来都是青海蒙古族和藏族游牧地区,特别是和硕特蒙古海西八旗一直在这里放牧。哈萨克族牧民初迁入时,与当时蒙、藏牧民关系尚好。
-------------------------------
1938年的青海哈萨克:

但时间一久,各部落就难免因抢劫牲畜、殴伤人命等发生纠纷。尤其是马步芳政府一贯采取挑拨民族关系的手法来抑制各少数民族的发展,致使民族之间的矛盾意演愈烈。他对哈萨克族说,咱们哈萨克、回族是同教,给你们一批枪支,好好保护自己;又对蒙古族、藏族说,蒙古族、藏族、回族都是青海人,哈萨克族是外来人,在保卫地方治安的借口下,也发给一批枪支。因此各部落仇杀越演越烈。
特别是蒙古族损失最惨,以可里沟为例,原有蒙古族1000多户、3500多人,很快减至600多户、2000多人,牲畜也由20多万头减少到2万多头。台吉乃原有蒙古族600多户1200多人,遭哈萨克人杀害的有447户、1200多人。
1940年7月,马步芳命令都兰县政府派人,调处哈萨克族和当地蒙古族、藏族之间的纠纷。哈萨克方面的代表是艾里斯汗,蒙古族方面的代表是柯柯旗王爷齐福田和王家旗王爷王德海,藏族代表是代海副千户秋世杰。当时各方代表都带有本民族的武装人员到会。
在调解过程中,都兰县府人员遵照马步芳的意图,有意压制哈萨克族,以笼络当地蒙藏族的王公头人。当场指责哈萨克族人不安分守已,到处抢劫牛羊,扰乱社会,蓄意制造事端。正因为如此,这次调解并未达成任何协议。在这种情况下,艾里斯汗见情况不利,率领本部落群众逃往秀沟南山暂时隐居下来。后又率领一大部分哈萨克族人准备从柴达木翻越昆仑山,企图经西藏逃往国外。马步芳闻讯后,即电调驻扎在酒泉的一百师二九八旅副旅长韩进宝带领骑兵,翻越祁连山,从北路包围哈萨克族。继又电令原驻都兰的韩三成旅长带其所部,并仓促证调宗加、柯鲁沟等地方的民兵800多人,向西追剿,目的是两面挟击,一举剿绝哈萨克族。
(韩进宝将军在对付红军西路军也有功劳,事后去南京三民主义学习班学习,获得三民主义优秀学习份子奖状,我以前下载过一张他手持奖状和常校长的合影,现在找不到了)
马步芳又由西宁派去了一位阿訇,利用宗教诱骗迷惑,哄骗被包围的哈萨克族放弃抵抗,然后收缴枪支,准备一网打尽。
(这里有一个传说,韩进宝看上了艾里斯汗的两位妻子,把两女都拉入帐中奸淫,不过比较可疑)。
哈萨克族群众奋起反抗,手持木棒、铁锨、斧子,乘夜杀死韩进宝及70多名马匪官兵,夺回枪支弹药。
------------拷贝
艾里斯汗和胡加汗把群众组织起来,坚决与国民党匪军进行斗争。当时他们一方面以铁锤、镐头、斧头和木棒为武器,武装了600多名青壮年。秘密计划准备于夜晚分三路袭杀韩进宝及其部队。另一方面暗中与在匪军帐房的哈萨克族妇女约好,以信号为准,里应外合,一齐行动。
当深夜来临后,草原一片沉静。韩进宝的士兵们既不巡夜放哨,也不加强警戒,高枕无忧,安然熟睡。然而哈萨克族的数百顶帐房内也十分沉寂,悄悄地等待着同时行动的信号。这时,只有韩进宝等军官们的大帐房内灯火通明,与年轻的哈萨克族妇女饮酒玩乐。三更以后,哈萨克族的青壮年溜出帐房,手持斧头、长刀、木棒,包围了韩部的好几顶帐房。这时,从韩的帐房内也悄悄溜出几个哈萨克族妇女,一个手势,同时拔掉了韩部帐房四周的橛子,那些帐房顿时塌了下来。这些青壮年和妇女看到帐房底下哪处动,就用斧头、大刀向哪儿砍了又砍,打了又打,倾刻之间,韩进宝及其部属全部被消灭在帐房底下。
这次密谋袭杀韩进宝的事件,取得了很大的胜利,除杀死匪首韩进宝,还消灭了韩部的士兵150多人。其余匪兵闻风而逃,不知去向。而被韩进宝部队抓去的哈萨克族头人和妇女全部被救了回来。
----------------------------
马步芳震怒,派韩进禄率兵追击,将哈萨克消灭了大部,最后有200多人逃入西藏。这些人一路杀到印度,进入了集中营。最后和南京政府取得联系,获得中华民国侨民身份。这是后话。
总之,解放前青海各族人民苦不堪言,解放后,都过上了幸福美好的日子。土共设立了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
后来哈萨克族和周围邻居关系不好,男孩找不到老婆,想要迁到新疆去,80年代,土共就把青海哈萨克迁到新疆阿勒泰去了。
此后敦煌海西州就改名成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没有哈萨克族了。
-----------------------拷贝
木哈买提说,有几个原因促成了我们的回迁。一是在1983年时,当时党内高层到海西州调研民族问题,自治区有5名哈萨克老人被高层约见,他们提出要迁走。当然,其中的原因不外乎人口太少,婚配问题等。但高层的一些领导,促成或加速了这一回迁行动。
1984年5月26日,在格尔木市举行了隆重的欢送大会。中共青海省委、省人民政府、省民政厅、省民委、省委组织部和统战部都派出代表专程参加。会上省党政代表团代表中共青海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对迁返新疆的哈萨克族群众表示亲切地慰问和热忱地欢送,并对他们在青海期间和各族人民亲密团结、互助合作,发展生产,共同进步等方面做出的贡献作了应有的评价。在欢送会上,州、市党政负责人和哈萨克族代表,先后讲了话。同时省、州、市党政部门还向迁新的哈萨克族每户赠送青海毛毯1条、镜框1个和其它慰问品;给安置青海哈萨克族的新疆地、县各送“团结之花与昆仑永存,友谊之树为天山常青”的锦旗一面;同时州文工团以极大的热情巡回演出节目,并以精彩的哈萨克族舞为迁新的哈萨克人送行。
随着火车的隆隆声,别了格尔木,别了青海。从此,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就变成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1984年6月1日清晨7时,多辆专列抵达乌鲁木齐时,在热烈的掌声和锣鼓声中,哈萨克族同胞喜气洋洋走下火车,自治区党政领导贾那布尔、黄宝璋、何德尔拜和各族各界代表300多人到车站迎接。当时阿勒泰县派了三名人员接站:一名哈萨克族干部、一名汉族财务人员和一名哈族医生。
------------------------------------------
但是后来阿勒泰一些哈萨克又想要迁回青海。于是这些人又迁回青海,柴旦镇的马海村 —— 这是现在青海省唯一的哈萨克族聚居村,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村里还建立了极具特色的大柴旦行委马海哈萨克语学校,从哈萨克斯坦招聘来了老师。

留在青海的哈族另外还有留在西宁、格尔木、德令哈等城市中不愿返迁的城市户口工作人员,总数为50多人。
这是酒泉的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看土共给修的房子和清真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