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中,大多数议员都反对该提案。他们认为,该提案将损害俄罗斯的领土完整和主权。最终,该提案以54票赞成、299票反对被否决。
自从俄乌战争开始后,由俄罗斯学者,地方官员和俄罗斯议会提出的合作开发远东的提案多了许多,但如最近这样的,提出直接交由中国管理的不多。该提案被否决是预期中的,但竟然有五分之一的赞成票,也是令人称奇。
俄罗斯看起来对土地贪得无厌,但历史上,它是很愿意以土地为代价以获得更大的利益,或实现权力平衡的。当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英国势力如日中天时,俄罗斯意识到,阿拉斯加形单影只,离英国的加拿大领地太近,难以防守迟早成了英国的囊中之物。不如将之卖给崛起中的美国,以增强美国的力量来平衡英国的势力。
布尔什维克十月革命夺取了政权,但面临国内反对势力的反扑,共产党需要集中精力对付国内敌人。这时,列宁对德国做出了空前让步,割让了现波兰,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白俄罗斯等地给德国,即”布列斯特条约”。 如此,共产党新政权才得以稳固,以领土为交换,实现了“权力均衡”。
斯大林在毛泽东预期将统一中国,势力难以撼动时,也出让了利益以换取毛的忠诚。他剿灭了新疆亲苏的东突共产党,同意尽快交还通过雅尔塔协议获得的东北势力范围。而赫鲁晓夫一上台,就兑现了交还东北势力范围的诺言,并勒紧裤带对中国进行大规模援助。
因此,俄国做出交还外东北,并非一个不可想象之事。俄国这次能挺下来,中国功不可没。在可预期的未来,俄国还得依靠中国。但当年俄国拿下了中国外东北14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旧仇,还是横亘在中国人民的心中。虽然两国有很多关于远东合作的方案,讨论,但中国的动力不足,还是心里耿耿于怀。
俄罗斯远东人口稀少,把西伯利亚算上,1000万平方公里也只有820万人,人口密度少于每平方公里1人。而且当地人口还不断西迁,难以发展不说,长期以往,必然荒芜,失去它们是迟早的事。中国所称的外东北故土,面积只占俄罗斯远东的十分之一,就算还给中国,也不会给俄国造成伤筋动骨的损害。
最近这个提案,恐怕只是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说明有5分之一的议员有这个想法。一个想法,就像中国当年的包产到户,也得有个酝酿,发酵的过程,然后星星之火至燎原之势。让中国人听到,原来俄国人卿也有意,这会减少中国社会仇俄的敌意。推动起来,肯定俄国那边的阻力更大,最后的定案,不太可能是完全归还,而是一个类似租界的合作开发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