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是否可以自己定时检查刹车皮,在适当的时候更换呢?所有事情都讲究一个“平衡”。自己检查,要在“准确”和“方便”之间平衡。不准确,检查就没意义了。但太麻烦(譬如要拆轮胎、拆刹车钳、用游标卡尺),那就没有了经常检查的意愿。下面介绍一些工具,价格不贵,可以方便而相对准确地确定刹车皮的厚度。知道剩余厚度后,是让师傅更换、抑或自己更换,悉随尊便。
首先啰嗦一下,刹车片由两部分组成:
一、金属背板(下图中的深色部分)。
二、摩擦材料:粘在金属背板上的一层磨损材料,俗称“刹车皮”。

刹车皮跟刹车碟接触,通过摩擦起制动作用。随着不断使用,刹车皮会越磨越薄。当刹车皮磨光后,金属背板与刹车碟接触。这时制动效果大大下降,而且会损坏刹车碟,造成不必要的开支。跟轮胎一样,刹车皮根据剩余厚度分为“绿、黄、红”三个等级。8-12mm 是“绿”,表示安全。4-6mm 是“黄”,可考虑更换。2-3mm 是“红”,要马上更换。
测量厚度,一般用下面这种测量片,网上几块钱一套。

测量片有不同的宽度(不是厚度),上面标注了相应的数字,譬如8mm, 6mm 等。把测量片从小到大,横着插入金属背板和刹车碟之间的空隙。如果能插入,而且有松动,那就换大一号的插。直到插不入为止,那上一个能插入的,就是刹车皮的剩余厚度。譬如 6mm 的能插入,8mm 的不能,那厚度就按 6mm 算。下图是 8mm 的测量片插入空隙的图片,10mm 的插不进去。因此剩余厚度就按 8mm 算。

那么问题来了,在不拆轮胎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做到这个呢?这就“因车而异”了。一般来说,轮毂上的条幅之间,有足够的空间可以看到刹车碟和刹车钳。如果位置不对,条幅刚好挡住,可以稍微向前或者向后挪一下车,让条幅边缘刚好跟刹车钳边缘对齐,这样操作空间就大一些。如下图所示:

另外,可以把方向盘向一边打死,让刹车钳向外,这样也方便观察。

如果空间仍然太狭窄,那可以考虑使用下面这个工具。中文叫“内窥镜”,英文叫 endoscope。从 Temu 上几块钱到 Amazon 上十几块、几十块都有。这个东西可以让你看到狭窄空间内的映像。

下图是使用内窥镜观察刹车皮的映像。虽然不能准确测量多少 mm,但大致可以知道是否已经到了非换不可的地步。

如果不想买内窥镜,也可以把手机伸进去拍照。但由于空间的限制,手机有时不能捕捉到清晰的角度。用内窥镜就可以到达非常狭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