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还有几十miles,这下挠头了,刹车的刹车液比较满,先用嘴吸了点儿刹车液加进离合,然后赶紧芬达漱口(但嘴里口皮还是掉了一大片)。正是走运,前边不远几公里一个加油站,赶紧买了两瓶DOT3备用top up。
仔细观察了下,只要不踩离合,漏得很慢,没有危险。就是踩的时候喷射,而且压力不足不好换档。所以马上制定计划:
(1)如果非得踩离合,快速连踩两下,第二下有一瞬间可以换档。
(2)全程除非极端必要,绝对不踩离合。凭感觉和经验也能随便换档,只要开着跟自动档AT实际上没区别(低速泊车就麻烦了)
----
Lol,本人战斗力还是不错的,平常开FWD轿车都是不踩离合。但是这台车四驱非常笨重,还是featherweight 极端轻量飞轮,所以平常只有高档这样开过。今天第一次全程不用离合开手动MT。
出乎意料的是,featherweight 超轻飞轮整体还是更有益,RPM下降快了,不用rev match了,车速变快升档时几乎就是脑子不用想直接一推立即进了!!!无论任何档位进档感觉真的无比美妙!!!我现在真他猫的奇怪,我以前升档为什么他猫的要踩离合???
降档的话,笨重的四驱降档真的比FWD轿车麻烦太多,真能凭感觉回忆准这个车速要进档位的转速声音,竖起耳朵听准精准操作,因为四驱整体比较迟钝比FWD慢得多。
也还是运气好,天色晚荒郊里没啥traffic,只有每个红绿灯把握准最少换档,全程踩离合不到个位数,全程开到家,一路开得也比较轻松也在频繁1-5档全都不踩离合换来换去,慢漏的离合刹车液壶仍然在minimal mark!全程没有top up,到家后还先在超市买了东西,再正常(不用离合的正常

----
事后回顾:
单就这个事本身,倒不是一件坏事,等于不用再诊断了,直接找到了离合性能不良的根源。30年了的丰田1994 Aisin老release cylinder。换。换好了,肯定比之前更健康。
第一次喷液冒烟,当时把我人吓死了,在想怎么搞的,离合片打滑冒烟(又)炸片了?!!现在回忆起来,那是易燃的离合DOT3刹车液喷了一波到排气管上,最后人车安全到家了更重要是离合片不至于完蛋,虚惊一场。
当然,故障突发时失控打滑、熄火等等(当然,发现问题之后改变风格不踩离合开车,就再也没熄火了),对于刚换的发电机和车子发动机有没有伤害也很担心,目前看log电压给力,会马上查查comp test,ign base timing,皮带健康情况等等,以防万一。
图: slave cyl,漏得下面全是刹车液。幸亏发现及时赶紧停踩。


回家了lol

顺便炫耀下这两天又大改的油温/油压传感器,有一个DIY单独连到信号地和ECU




然后大家没见过的可以见识见识:track day 炸掉的离合。好浓的橡胶味儿。。。Define: down to the rivets

本帖的是离合液压管道完了,这是只合不松,容易熄火,但在任何一个档位上都可以像AT自动档一样开,就是好升不好降,摘了空档停下就进不了一档了。

Log 油温可以,电压好得没话说负载6风扇1水泵和大灯全开,13.65V(B+14.35V)。但是ECT很掉链子。。。已经准备好计划,260W 16"巨风扇吸风加 160W 14"风扇push+pull,再加130w 13"风扇辅助push,外加两个超长车顶18" NACA ducts to 5" ports。

更新:
----
折腾好很久了(等尼轰千叶发货shipping 一周,2日到货,十几分钟装好了。。。)都忘了更新一下本帖了
穷人当然是没钱买release cyl. 但我至少可以买油封翻新。这个老化的30年(1994 UK 市场的车)原厂release cyl非常可怜,铝活塞都不圆了,油封碎了两大块。居然没立即崩溃而是让我还能开回家,尽职了。




----
以前翻新机头时的小毛刷拿出来,brake cleaner 和 空压吹风枪一起,弄干净装上。便宜手压泵一瞬间就把液体换好了。
以后clutch 放心了再也没有anxiety。我的ACT HDSS 离合片实际里程也就疯开了25,000 miles,估计寿命至少40,000吧,如果这次离合事件没有实际磨损离合片(一开始冒烟吓了一跳以为离合片磨了,后来才发现是离合刹车液DOT3 危险地溅到了排气管)



----
我恶霸买了尼轰卖家的,连运费48$ 有main cyl + slave cyl kit,这次只用了slave cyl 还剩下一个main cyl 后备lol, 好评。不过仅仅是为了增加自己知识,我也挑选一样直径,买了个本地生产的便宜皮卡油封kit,4$ 而已。。。
经过对比,直径7/8", 长度35mm 完全完全一致!!! 造型有一点点儿小差别,但是对于一个简单的活塞筒、同样直径的顶棍plunge。。。 真的是不太可能影响使用。



较为麻烦的是,rubber boot 不一样完全不能用。Rubber boot 主要是防尘,只要里面油封密封着,rubber boot 需要防漏油也防不住那压力(当然只要能防,紧急比如这次肯定增加了安全性),旧的继续用也不是完完全全不行。。。
结论,东南亚也就橡胶产品质量相对非常可以信赖。这样如果有此类老车维修,只要rubber boot 没有大破,那么完全可以4$ 买个土产,至少活塞和油封完全解决了。

----
顺便调整了风扇设置,买了一个天朝的号称16" 260W 大功率风扇,但是。。。唉没想到clearance 会很有问题,自己手动解决。装车后他猫的电流只有9-10A!!!他猫的说好的260W呢!!!!!!!
严重失望浪费了钱和精力。还是攒钱买个SPAL 或 Derale。没想到区区风扇上到一定档次,天朝tb,aliex 也居然出现无货。。。只能上西网才能买到(Derale 标的 made in the states,SPAL H.O.不清楚,说不定实际也有天朝代工高性能风扇,天朝内需少所以只有西网能买到,就连天朝人要用也得从西网进口原土国国货)
严重、严重订正:瞬间大脑短路脑残了,没过脑子拿电流比较大的交流电流表测直流电流了,测得只是错一位小数的震荡电流,半天才反应过来。。。 真的是人压力大难免脑缺。。。
用老的Milwaukee 12V电池测电流,启动瞬间电流满格(所以车子还是要用个大号的fuse 或shunt 只要能防住短路就行,以防启动瞬间别正好达到熔断温度,铜线按冗余加粗就放心),持续运行时Milwaukee 老电池已经带不动了,不停在14A - 17.5A 震荡。
因为防滚笼的车里已经太过狭窄,全身湿透,实在不愿再折腾换我新做的9芯 电池 或 直接再接个过渡接头直接用车子电池带。但是估计,运行电流 >= 15A ~200W。根据直流小风扇不知为何运行功率普遍虚标, 比如比土国货更有点儿信誉 Mishimoto 风扇也虚标(120W 12"风扇,实测运行电流7.5A - 8A),这家的另俩风扇严重虚标(130W 13" 6A, 160W 14" 7.5A)可以认为这个16" 风扇的功率和风力已经超强了。性价比很好。同一个牌子的13", 14" 我用着是超级耐用,把所有开过的车全换了。。。
我是对于高端SPAL 和 Derale 一直思慕,不过奇葩的是,此16寸,和彼Derale 手下High Output. Extreme 16" 一模一样!!! 鉴于改装用超薄强力风扇这种扇叶外形要准确,土国车用需求可能很小,我只能认为抄袭可能性不大,应该还是Derale 可能有土国代工OEM 的,不知道这个H.O. Extreme 16" 实际有没有区别,是不是土国有代工(那如果标made in states, 就只是assembly 了)


----
但是价格嘛很有区别... 唉。。。 Derale 正牌16136 H.O. Extreme $180+shipping $100 +35% C.I.F tariff & handling blablablah $120 = $400
土国这个255人羊,运费几乎不要钱(和一大堆杂货,零食一起100元 船运到家,土国和ASEAN 有完全自贸,只要不是啥超高端仪器,别的都完全免税),到手算$38 刀吧,这个16寸还是土国货里最贵的,大牌正品一个,可以买这个10个有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