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冯玉军:乌克兰与对手实力持平,不可能“割地求和”
版主: Softfist
#1 北大教授冯玉军:乌克兰与对手实力持平,不可能“割地求和”
冯玉军(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特朗普重回白宫,对当前两场地区战争的影响尤其引人关注。
对于以色列与伊朗及其代理人之间的冲突,特朗普的政策取向清晰,那就是全力支持以色列,压制伊朗在中东的地缘政治野心、最大限度减轻伊朗对以色列的安全威胁。
对于俄乌战争,目前特朗普团队有两个方案:一是前国务卿蓬佩奥于7月26日提出的计划,包括释放美国能源潜力,打压国际油价;对俄实施真正制裁,取消对其从事油气贸易银行的豁免;扩大美国国防工业,并要求北约成员国将其GDP的至少3%用于国防;为乌克兰制定5000亿美元的“租借”计划,以贷款而非赠款的方式向乌提供军事援助;取消对乌使用武器的所有限制;
二是特朗普顾问团队于11月7日提出的方案,包括将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时间推迟20年,美国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沿1200公里长的前线建立一个非军事区,将乌克兰20%的领土置于俄罗斯控制之下以冻结战争,非军事区的维和任务由欧洲承担。
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新政府究竟会选择哪个计划,抑或是会出台新的方案。但有一点可能肯定,他所谓“24小时内结束俄乌战争”的大话绝对不可能实现。
普京18日对有关报道表态,俄若受到局势升级威胁将使用核武
近来,俄罗斯寄希望于特朗普“冻结战争”的设想,正加大在乌克兰东部战场特别是顿涅茨克地区的进攻力度。近一个月来,俄军以极其惨重的代价攻占乌东600多平方公里土地。但与此同时,乌军自8月6日攻入俄罗斯本土至今,依然控制着俄罗斯库尔斯克8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对企图夺回失地的俄军造成了大规模杀伤。
在经历了近1000天血腥惨烈的战争并与对手实力持平之后,乌克兰不可能“割地求和”,它所秉持的是“以实力换和平”的方针,目标仍是恢复1991年苏联解体后国际公认的俄乌边界。而且,乌克兰也不会再次重蹈“布达佩斯协定”“明斯克协议”被肆意践踏、乌克兰沦为大国政治牺牲品的覆辙。
尽管赢得总统选举再次掀起了一场“特朗普风暴”,但政治立场完全相背的俄乌双方不可能迫于特朗普的压力就轻易结束战争。未来,俄乌战场可能呈现出以下几种可能的场景:
一是俄罗斯在得到朝鲜、伊朗的支持后,取得对乌克兰的压倒性优势,实现其所谓的战略目标。但这实际上更多是一种假设,朝鲜和伊朗国力有限且自身困难重重,不可能满足俄罗斯为战胜乌克兰所需要的支持。更何况,朝鲜和伊朗的深度卷入有可能促使韩国和以色列两个地区军事大国加入对乌军援行列;
二是俄乌双方迫于美国的压力实现临时停火,战争得以冻结。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俄罗斯对土地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在得到一段时间喘息之后,它可能会卷土重来。在获得乌东四州后它可能还想占领整个第聂伯河东岸,拿下了第聂伯河东岸它还想吞并整个乌克兰。而如果在乌克兰顺利得手,它还有可能恢复俄罗斯帝国、整合所谓“俄罗斯世界”。可以断定,“冻结战争”的后果必然是不断升级的战争,“朝鲜战争停战”模式并不适用于俄乌战场;
第三种场景是美国减少或停止对乌克兰援助,欧洲不得不挺身而出,加大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在这种情况下,俄乌战场可能成为延续相当长时间的相持战和消耗战。但最终,人员和装备已经遭受重大损失、综合国力千疮百孔、国内政治暗流涌动、国际上陷入广泛孤立的俄罗斯的韧性也无法超过获得了广泛国际支持的乌克兰的韧性;
第四种场景是美国继续保持对乌克兰的全面支持,履行对乌克兰和欧洲的安全承诺,帮助乌克兰取得战争胜利。特朗普在MAGA的口号下重回白宫,而对俄乌战争的态度将成为检验其口号能否实现的最重要试金石。美国是重回孤立主义而放任“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崩塌,还是承担起国际责任并再次展现出美国所谓的“国际领导力”,让我们拭目以待。但不能忘记的是,只有公正的和平才是持久的和平,任何形式和借口下的绥靖都将给世界带来更大的灾难,并给绥靖者本身带来反噬。
特朗普重回白宫,对当前两场地区战争的影响尤其引人关注。
对于以色列与伊朗及其代理人之间的冲突,特朗普的政策取向清晰,那就是全力支持以色列,压制伊朗在中东的地缘政治野心、最大限度减轻伊朗对以色列的安全威胁。
对于俄乌战争,目前特朗普团队有两个方案:一是前国务卿蓬佩奥于7月26日提出的计划,包括释放美国能源潜力,打压国际油价;对俄实施真正制裁,取消对其从事油气贸易银行的豁免;扩大美国国防工业,并要求北约成员国将其GDP的至少3%用于国防;为乌克兰制定5000亿美元的“租借”计划,以贷款而非赠款的方式向乌提供军事援助;取消对乌使用武器的所有限制;
二是特朗普顾问团队于11月7日提出的方案,包括将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时间推迟20年,美国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沿1200公里长的前线建立一个非军事区,将乌克兰20%的领土置于俄罗斯控制之下以冻结战争,非军事区的维和任务由欧洲承担。
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新政府究竟会选择哪个计划,抑或是会出台新的方案。但有一点可能肯定,他所谓“24小时内结束俄乌战争”的大话绝对不可能实现。
普京18日对有关报道表态,俄若受到局势升级威胁将使用核武
近来,俄罗斯寄希望于特朗普“冻结战争”的设想,正加大在乌克兰东部战场特别是顿涅茨克地区的进攻力度。近一个月来,俄军以极其惨重的代价攻占乌东600多平方公里土地。但与此同时,乌军自8月6日攻入俄罗斯本土至今,依然控制着俄罗斯库尔斯克8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对企图夺回失地的俄军造成了大规模杀伤。
在经历了近1000天血腥惨烈的战争并与对手实力持平之后,乌克兰不可能“割地求和”,它所秉持的是“以实力换和平”的方针,目标仍是恢复1991年苏联解体后国际公认的俄乌边界。而且,乌克兰也不会再次重蹈“布达佩斯协定”“明斯克协议”被肆意践踏、乌克兰沦为大国政治牺牲品的覆辙。
尽管赢得总统选举再次掀起了一场“特朗普风暴”,但政治立场完全相背的俄乌双方不可能迫于特朗普的压力就轻易结束战争。未来,俄乌战场可能呈现出以下几种可能的场景:
一是俄罗斯在得到朝鲜、伊朗的支持后,取得对乌克兰的压倒性优势,实现其所谓的战略目标。但这实际上更多是一种假设,朝鲜和伊朗国力有限且自身困难重重,不可能满足俄罗斯为战胜乌克兰所需要的支持。更何况,朝鲜和伊朗的深度卷入有可能促使韩国和以色列两个地区军事大国加入对乌军援行列;
二是俄乌双方迫于美国的压力实现临时停火,战争得以冻结。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俄罗斯对土地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在得到一段时间喘息之后,它可能会卷土重来。在获得乌东四州后它可能还想占领整个第聂伯河东岸,拿下了第聂伯河东岸它还想吞并整个乌克兰。而如果在乌克兰顺利得手,它还有可能恢复俄罗斯帝国、整合所谓“俄罗斯世界”。可以断定,“冻结战争”的后果必然是不断升级的战争,“朝鲜战争停战”模式并不适用于俄乌战场;
第三种场景是美国减少或停止对乌克兰援助,欧洲不得不挺身而出,加大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在这种情况下,俄乌战场可能成为延续相当长时间的相持战和消耗战。但最终,人员和装备已经遭受重大损失、综合国力千疮百孔、国内政治暗流涌动、国际上陷入广泛孤立的俄罗斯的韧性也无法超过获得了广泛国际支持的乌克兰的韧性;
第四种场景是美国继续保持对乌克兰的全面支持,履行对乌克兰和欧洲的安全承诺,帮助乌克兰取得战争胜利。特朗普在MAGA的口号下重回白宫,而对俄乌战争的态度将成为检验其口号能否实现的最重要试金石。美国是重回孤立主义而放任“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崩塌,还是承担起国际责任并再次展现出美国所谓的“国际领导力”,让我们拭目以待。但不能忘记的是,只有公正的和平才是持久的和平,任何形式和借口下的绥靖都将给世界带来更大的灾难,并给绥靖者本身带来反噬。
上次由 chinaren 在 2024年 11月 24日 21:29 修改。
#2 Re: 又一个跪族来了--北大教授冯玉军:乌克兰与对手实力持平,不可能“割地求和”
暴露了好,可以一网打尽
chinaren 写了: 2024年 11月 24日 21:27 冯玉军(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特朗普重回白宫,对当前两场地区战争的影响尤其引人关注。
对于以色列与伊朗及其代理人之间的冲突,特朗普的政策取向清晰,那就是全力支持以色列,压制伊朗在中东的地缘政治野心、最大限度减轻伊朗对以色列的安全威胁。
对于俄乌战争,目前特朗普团队有两个方案:一是前国务卿蓬佩奥于7月26日提出的计划,包括释放美国能源潜力,打压国际油价;对俄实施真正制裁,取消对其从事油气贸易银行的豁免;扩大美国国防工业,并要求北约成员国将其GDP的至少3%用于国防;为乌克兰制定5000亿美元的“租借”计划,以贷款而非赠款的方式向乌提供军事援助;取消对乌使用武器的所有限制;
二是特朗普顾问团队于11月7日提出的方案,包括将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时间推迟20年,美国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沿1200公里长的前线建立一个非军事区,将乌克兰20%的领土置于俄罗斯控制之下以冻结战争,非军事区的维和任务由欧洲承担。
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新政府究竟会选择哪个计划,抑或是会出台新的方案。但有一点可能肯定,他所谓“24小时内结束俄乌战争”的大话绝对不可能实现。
普京18日对有关报道表态,俄若受到局势升级威胁将使用核武
近来,俄罗斯寄希望于特朗普“冻结战争”的设想,正加大在乌克兰东部战场特别是顿涅茨克地区的进攻力度。近一个月来,俄军以极其惨重的代价攻占乌东600多平方公里土地。但与此同时,乌军自8月6日攻入俄罗斯本土至今,依然控制着俄罗斯库尔斯克8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对企图夺回失地的俄军造成了大规模杀伤。
在经历了近1000天血腥惨烈的战争并与对手实力持平之后,乌克兰不可能“割地求和”,它所秉持的是“以实力换和平”的方针,目标仍是恢复1991年苏联解体后国际公认的俄乌边界。而且,乌克兰也不会再次重蹈“布达佩斯协定”“明斯克协议”被肆意践踏、乌克兰沦为大国政治牺牲品的覆辙。
尽管赢得总统选举再次掀起了一场“特朗普风暴”,但政治立场完全相背的俄乌双方不可能迫于特朗普的压力就轻易结束战争。未来,俄乌战场可能呈现出以下几种可能的场景:
一是俄罗斯在得到朝鲜、伊朗的支持后,取得对乌克兰的压倒性优势,实现其所谓的战略目标。但这实际上更多是一种假设,朝鲜和伊朗国力有限且自身困难重重,不可能满足俄罗斯为战胜乌克兰所需要的支持。更何况,朝鲜和伊朗的深度卷入有可能促使韩国和以色列两个地区军事大国加入对乌军援行列;
二是俄乌双方迫于美国的压力实现临时停火,战争得以冻结。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俄罗斯对土地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在得到一段时间喘息之后,它可能会卷土重来。在获得乌东四州后它可能还想占领整个第聂伯河东岸,拿下了第聂伯河东岸它还想吞并整个乌克兰。而如果在乌克兰顺利得手,它还有可能恢复俄罗斯帝国、整合所谓“俄罗斯世界”。可以断定,“冻结战争”的后果必然是不断升级的战争,“朝鲜战争停战”模式并不适用于俄乌战场;
第三种场景是美国减少或停止对乌克兰援助,欧洲不得不挺身而出,加大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在这种情况下,俄乌战场可能成为延续相当长时间的相持战和消耗战。但最终,人员和装备已经遭受重大损失、综合国力千疮百孔、国内政治暗流涌动、国际上陷入广泛孤立的俄罗斯的韧性也无法超过获得了广泛国际支持的乌克兰的韧性;
第四种场景是美国继续保持对乌克兰的全面支持,履行对乌克兰和欧洲的安全承诺,帮助乌克兰取得战争胜利。特朗普在MAGA的口号下重回白宫,而对俄乌战争的态度将成为检验其口号能否实现的最重要试金石。美国是重回孤立主义而放任“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崩塌,还是承担起国际责任并再次展现出美国所谓的“国际领导力”,让我们拭目以待。但不能忘记的是,只有公正的和平才是持久的和平,任何形式和借口下的绥靖都将给世界带来更大的灾难,并给绥靖者本身带来反噬。
逼将有三种:老逼将,小逼将,装逼将
消灭买办是唯一出路
所谓女性解放,就是人类走向灭亡的开端
哈,狗子急了
消灭买办是唯一出路
所谓女性解放,就是人类走向灭亡的开端
哈,狗子急了
#3 Re: 又一个跪族来了--北大教授冯玉军:乌克兰与对手实力持平,不可能“割地求和”
这是个铁杆汉奸, 以前经常发表亲日言论。 看看他的求学经历,河北大学,吉林大学,一路从野鸡大学混进了北大,麻痹的!
不欢迎老/小逼将跟贴,回贴!老/小逼将出言不逊死全家!
#4 Re: 北大教授冯玉军:乌克兰与对手实力持平,不可能“割地求和”
根据这小作文的判断,一、北大这位冯教授首先是认可“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认为这种秩序将在目前的国际社会长期存在;二、冯教授认为乌克兰还有实力与俄罗斯对抗;三、冯教授认为即使美国在特朗普上台后遍放弃乌克兰,那么欧盟也将作为乌克兰的后台,继续支持乌克兰战斗;四、俄罗斯将在目前战线停战后继续吞并乌克兰领土,甚至会继续攻打从苏维埃联邦独立的原加盟共和国。
首先说“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其实就是欧美少数发达国家左右全球事务,剥削其他国家,并且阻碍任何不发达国家挑战少数发达国家国际地位的秩序。目前已经可见的是,这种秩序必将打破且正在打破。G7几个首领动动嘴就可以左右全球事务的时代即将一去不返了;
二是乌克兰与俄罗斯不停战,还有实力继续对抗。俄乌冲突以来,乌克兰的国民经济已经遭到短期内无可恢复的损失和破坏,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已经倒退,国民生活破败不堪,军人哀鸿遍野,甚至已经发展到强行抓夫来尽量维持前线的兵力,这还是在欧美同时发力支持乌克兰的前提之下。美国的军援行将远去,欧洲的也逐步落到仅限于嘴上。这种情况下,乌克兰有能力与俄罗斯对抗?
三是欧洲会在美国脱身后还继续大笔援助吗?作为欧盟领头羊的德国政党轮替,红绿灯政府已经垮台,因为德国经济在俄乌冲突下已经撑不住了。能源暴涨,工业4.0计划泡汤,竞争力减弱,出口爆减,甚至工业的代表大众到了要关停产线的地步,巴斯夫更是跑得快, 德国哪个政党还要不顾德国民众民生也要援助乌克兰?那就会分分钟下台!冯德莱恩虽说又当了欧盟执委会主席,但在美国孤立主义当头后,她的话有多少国家会认真执行?现在最积极的就是东欧几国,但东欧国家的实力足够他们支持乌克兰跟俄罗斯对抗?俄罗斯被制裁、封堵、隔离。但目前看来俄罗斯的国内经济并未崩溃,远未达到耗尽国力的程度。再者,从根本来说,是北约背弃了永不东扩的承诺,一再挑衅,要把大炮口顶到俄罗斯的眼睛上,所以俄罗斯肯定要反制。但俄罗斯的国力足以支撑俄罗斯实施吞并欧洲的野心?拜托,俄罗斯的GDP也就相当于一个广东而已。
所以冯教授可能就着重研究了从苏联解体到今天的历史,还没掌握到核心,可能只研究了欧美的单向成功之处。美帝的霸主和欧洲的强盛不会是永远的,在现在的世界舞台,欧美已经没有能力像前些年那样为所欲为了,且看时事发展,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才是历史学者的本业,毕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很多可以研究的。
首先说“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其实就是欧美少数发达国家左右全球事务,剥削其他国家,并且阻碍任何不发达国家挑战少数发达国家国际地位的秩序。目前已经可见的是,这种秩序必将打破且正在打破。G7几个首领动动嘴就可以左右全球事务的时代即将一去不返了;
二是乌克兰与俄罗斯不停战,还有实力继续对抗。俄乌冲突以来,乌克兰的国民经济已经遭到短期内无可恢复的损失和破坏,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已经倒退,国民生活破败不堪,军人哀鸿遍野,甚至已经发展到强行抓夫来尽量维持前线的兵力,这还是在欧美同时发力支持乌克兰的前提之下。美国的军援行将远去,欧洲的也逐步落到仅限于嘴上。这种情况下,乌克兰有能力与俄罗斯对抗?
三是欧洲会在美国脱身后还继续大笔援助吗?作为欧盟领头羊的德国政党轮替,红绿灯政府已经垮台,因为德国经济在俄乌冲突下已经撑不住了。能源暴涨,工业4.0计划泡汤,竞争力减弱,出口爆减,甚至工业的代表大众到了要关停产线的地步,巴斯夫更是跑得快, 德国哪个政党还要不顾德国民众民生也要援助乌克兰?那就会分分钟下台!冯德莱恩虽说又当了欧盟执委会主席,但在美国孤立主义当头后,她的话有多少国家会认真执行?现在最积极的就是东欧几国,但东欧国家的实力足够他们支持乌克兰跟俄罗斯对抗?俄罗斯被制裁、封堵、隔离。但目前看来俄罗斯的国内经济并未崩溃,远未达到耗尽国力的程度。再者,从根本来说,是北约背弃了永不东扩的承诺,一再挑衅,要把大炮口顶到俄罗斯的眼睛上,所以俄罗斯肯定要反制。但俄罗斯的国力足以支撑俄罗斯实施吞并欧洲的野心?拜托,俄罗斯的GDP也就相当于一个广东而已。
所以冯教授可能就着重研究了从苏联解体到今天的历史,还没掌握到核心,可能只研究了欧美的单向成功之处。美帝的霸主和欧洲的强盛不会是永远的,在现在的世界舞台,欧美已经没有能力像前些年那样为所欲为了,且看时事发展,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才是历史学者的本业,毕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很多可以研究的。
-
- 论坛元老
Dashabi01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809
- 帖子: 23603
-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8日 19:14
-
- 论坛元老
Dashabi01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809
- 帖子: 23603
-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8日 19:14
#7 Re: 北大教授冯玉军:乌克兰与对手实力持平,不可能“割地求和”
西方一直虚假宣传什么俄罗斯侵略威胁的谎言chinaren 写了: 2024年 11月 24日 21:34 根据这小作文的判断,一、北大这位冯教授首先是认可“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认为这种秩序将在目前的国际社会长期存在;二、冯教授认为乌克兰还有实力与俄罗斯对抗;三、冯教授认为即使美国在特朗普上台后遍放弃乌克兰,那么欧盟也将作为乌克兰的后台,继续支持乌克兰战斗;四、俄罗斯将在目前战线停战后继续吞并乌克兰领土,甚至会继续攻打从苏维埃联邦独立的原加盟共和国。
首先说“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其实就是欧美少数发达国家左右全球事务,剥削其他国家,并且阻碍任何不发达国家挑战少数发达国家国际地位的秩序。目前已经可见的是,这种秩序必将打破且正在打破。G7几个首领动动嘴就可以左右全球事务的时代即将一去不返了;
二是乌克兰与俄罗斯不停战,还有实力继续对抗。俄乌冲突以来,乌克兰的国民经济已经遭到短期内无可恢复的损失和破坏,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已经倒退,国民生活破败不堪,军人哀鸿遍野,甚至已经发展到强行抓夫来尽量维持前线的兵力,这还是在欧美同时发力支持乌克兰的前提之下。美国的军援行将远去,欧洲的也逐步落到仅限于嘴上。这种情况下,乌克兰有能力与俄罗斯对抗?
三是欧洲会在美国脱身后还继续大笔援助吗?作为欧盟领头羊的德国政党轮替,红绿灯政府已经垮台,因为德国经济在俄乌冲突下已经撑不住了。能源暴涨,工业4.0计划泡汤,竞争力减弱,出口爆减,甚至工业的代表大众到了要关停产线的地步,巴斯夫更是跑得快, 德国哪个政党还要不顾德国民众民生也要援助乌克兰?那就会分分钟下台!冯德莱恩虽说又当了欧盟执委会主席,但在美国孤立主义当头后,她的话有多少国家会认真执行?现在最积极的就是东欧几国,但东欧国家的实力足够他们支持乌克兰跟俄罗斯对抗?俄罗斯被制裁、封堵、隔离。但目前看来俄罗斯的国内经济并未崩溃,远未达到耗尽国力的程度。再者,从根本来说,是北约背弃了永不东扩的承诺,一再挑衅,要把大炮口顶到俄罗斯的眼睛上,所以俄罗斯肯定要反制。但俄罗斯的国力足以支撑俄罗斯实施吞并欧洲的野心?拜托,俄罗斯的GDP也就相当于一个广东而已。
所以冯教授可能就着重研究了从苏联解体到今天的历史,还没掌握到核心,可能只研究了欧美的单向成功之处。美帝的霸主和欧洲的强盛不会是永远的,在现在的世界舞台,欧美已经没有能力像前些年那样为所欲为了,且看时事发展,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才是历史学者的本业,毕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很多可以研究的。
如果俄罗斯真的渴望乌克兰领土,那么2014年是最好的时机,那时候仅仅靠乌东武装就足够横扫基辅了。但是俄罗斯心存幻想,逼着乌东武装停火签订明斯克协议。后来大家都知道是西方欺骗俄罗斯,利用这段时间武装基辅政权。结果在西方和公知嘴里成了俄罗斯撕毁明斯克协议。尼玛这就是典型的倒打一耙。西方一贯的无耻做法
#8 Re: 北大教授冯玉军:乌克兰与对手实力持平,不可能“割地求和”
这种傻逼居然能当教授?
chinaren 写了: 2024年 11月 24日 21:27 冯玉军(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特朗普重回白宫,对当前两场地区战争的影响尤其引人关注。
对于以色列与伊朗及其代理人之间的冲突,特朗普的政策取向清晰,那就是全力支持以色列,压制伊朗在中东的地缘政治野心、最大限度减轻伊朗对以色列的安全威胁。
对于俄乌战争,目前特朗普团队有两个方案:一是前国务卿蓬佩奥于7月26日提出的计划,包括释放美国能源潜力,打压国际油价;对俄实施真正制裁,取消对其从事油气贸易银行的豁免;扩大美国国防工业,并要求北约成员国将其GDP的至少3%用于国防;为乌克兰制定5000亿美元的“租借”计划,以贷款而非赠款的方式向乌提供军事援助;取消对乌使用武器的所有限制;
二是特朗普顾问团队于11月7日提出的方案,包括将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时间推迟20年,美国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沿1200公里长的前线建立一个非军事区,将乌克兰20%的领土置于俄罗斯控制之下以冻结战争,非军事区的维和任务由欧洲承担。
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新政府究竟会选择哪个计划,抑或是会出台新的方案。但有一点可能肯定,他所谓“24小时内结束俄乌战争”的大话绝对不可能实现。
普京18日对有关报道表态,俄若受到局势升级威胁将使用核武
近来,俄罗斯寄希望于特朗普“冻结战争”的设想,正加大在乌克兰东部战场特别是顿涅茨克地区的进攻力度。近一个月来,俄军以极其惨重的代价攻占乌东600多平方公里土地。但与此同时,乌军自8月6日攻入俄罗斯本土至今,依然控制着俄罗斯库尔斯克8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对企图夺回失地的俄军造成了大规模杀伤。
在经历了近1000天血腥惨烈的战争并与对手实力持平之后,乌克兰不可能“割地求和”,它所秉持的是“以实力换和平”的方针,目标仍是恢复1991年苏联解体后国际公认的俄乌边界。而且,乌克兰也不会再次重蹈“布达佩斯协定”“明斯克协议”被肆意践踏、乌克兰沦为大国政治牺牲品的覆辙。
尽管赢得总统选举再次掀起了一场“特朗普风暴”,但政治立场完全相背的俄乌双方不可能迫于特朗普的压力就轻易结束战争。未来,俄乌战场可能呈现出以下几种可能的场景:
一是俄罗斯在得到朝鲜、伊朗的支持后,取得对乌克兰的压倒性优势,实现其所谓的战略目标。但这实际上更多是一种假设,朝鲜和伊朗国力有限且自身困难重重,不可能满足俄罗斯为战胜乌克兰所需要的支持。更何况,朝鲜和伊朗的深度卷入有可能促使韩国和以色列两个地区军事大国加入对乌军援行列;
二是俄乌双方迫于美国的压力实现临时停火,战争得以冻结。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俄罗斯对土地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在得到一段时间喘息之后,它可能会卷土重来。在获得乌东四州后它可能还想占领整个第聂伯河东岸,拿下了第聂伯河东岸它还想吞并整个乌克兰。而如果在乌克兰顺利得手,它还有可能恢复俄罗斯帝国、整合所谓“俄罗斯世界”。可以断定,“冻结战争”的后果必然是不断升级的战争,“朝鲜战争停战”模式并不适用于俄乌战场;
第三种场景是美国减少或停止对乌克兰援助,欧洲不得不挺身而出,加大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在这种情况下,俄乌战场可能成为延续相当长时间的相持战和消耗战。但最终,人员和装备已经遭受重大损失、综合国力千疮百孔、国内政治暗流涌动、国际上陷入广泛孤立的俄罗斯的韧性也无法超过获得了广泛国际支持的乌克兰的韧性;
第四种场景是美国继续保持对乌克兰的全面支持,履行对乌克兰和欧洲的安全承诺,帮助乌克兰取得战争胜利。特朗普在MAGA的口号下重回白宫,而对俄乌战争的态度将成为检验其口号能否实现的最重要试金石。美国是重回孤立主义而放任“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崩塌,还是承担起国际责任并再次展现出美国所谓的“国际领导力”,让我们拭目以待。但不能忘记的是,只有公正的和平才是持久的和平,任何形式和借口下的绥靖都将给世界带来更大的灾难,并给绥靖者本身带来反噬。
今日加沙
明日台湾
明日台湾
-
- 论坛元老
Dashabi01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809
- 帖子: 23603
-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8日 19:14
#10 Re: 北大教授冯玉军:乌克兰与对手实力持平,不可能“割地求和”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冯玉军,最近发表的观点引起了网友热议。冯教授认为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实力持平,乌克兰不可能割地求和。如果对互联网事件有记忆的朋友,可能会回想起来,今年4月份冯教授在在英国既不经济,也不学术,更不当人的杂志《经济学人》上,发表过一篇高论,说俄罗斯必败,中国或遭中俄关系反噬。
今年4月,冯教授还是复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现在已经去北大历史系了。而他的观点随着时间的变化也有点意思,4月是俄罗斯必败,6月是俄罗斯陷入僵局无法抽身,现在到了11月了,俄罗斯与乌克兰平手,乌克兰不会割地求和。很难说冯老师的心态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们姑且认为他在今年的每一个阶段,都说了他相信的东西。
还有个有点意思的事情要和大家分享下,我在搜索冯教授的原文的时候,发现在简中平台上基本没太找到,最终还是在台湾媒体上找到的原文,当然原文也是挂在某大陆媒体旗下的,但删了,怪不得再次流入简中社交平台的时间隔了这么久。
这篇文章大致写了什么呢?我简单摘几句,概括一下。首先,特朗普重回白宫,但基于现状24小时内结束俄乌战争不可能实现。这话倒是没啥毛病,不管是挺乌挺俄,甚至挺川乐子人们,基本都不认为24小时事儿能成。
接下来文章写道,近一个月俄军以极其惨重的代价攻占乌东600多平方公里,但在库尔斯克还被乌军占着800多平方公里。这说明,在经历了1000天战争以后,俄罗斯与乌克兰打了个平手,乌克兰不可能割地求和。乌克兰要以实力换和平,恢复1991年边界。
500
一个客观事实错误是,俄军近期正在库尔斯克方向加紧反攻,乌军的占领区已经从近900平方公里缩水到了550,按这速度下去,明年上半年乌军怕不是就站不住了。即便乌军仍在将精锐部队打散,投入此方向,但最多只能减缓俄军反攻的速度。许多西方媒体的社论也提到,对乌军来说库尔斯克方向已经沦为了一场代价巨大,毫无军事收益的政治烂账。同时,当乌军的精锐救火队被无意义地投入库尔斯克后,俄军在其他方向上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
冯教授还在文章中给俄乌双方算了个命,给出了四种预测。第一,俄罗斯和朝鲜、伊朗抱团没用,韩国和以色列可能加入对乌援助。第二,俄乌迫于美国压力冻结战线,但没用,因为俄罗斯领土野心太大,要恢复俄罗斯帝国。第三,美国不援乌了,欧洲援,俄罗斯会被欧盟耗死,俄罗斯灭!第四,特朗普支持乌克兰,乌克兰赢,俄罗斯灭!让我们拭目以待。
最后还来了句画龙点睛,只有公正的和平才是持久的和平,任何形式和借口下的绥靖都将给世界带来更大的灾难,并给绥靖者本身带来反噬。我相信普京确实是认识到了这一点,俄罗斯对北约东扩采取了约30年的消极绥靖态度,最终就会导致,必须在家门口发动特别军事行动。
另外,冯教授嘴里的“公正持久的和平”真的存在吗?巴勒斯坦人民生活在“公正持久的和平”中,迎来了一场又一场的种族灭绝,连活命都成了一种奢望的时候,才有了10月7日阿克萨洪水行动。一群专家在这鼓吹美国治下的国际秩序,是想当支持种族灭绝的罪人吗?
回到俄乌方向上,总体来看冯教授提出了一个锁链式的整体构想,其中最得力的一个环扣,就在于美国和欧洲能不能如期灭俄,我能预祝各位成功吗?显然,在许多类似于冯教授的专家的脑回路里,美欧就是心善,只要下定决心,分分钟灭俄。然而现实是,没那个能力知道吧,美国离得太远无法把足够的地面力量投射至乌克兰,而欧洲军事工业荒废多年,一场战争下来乌克兰去不去军事化不知道,但老欧洲的库存怕是先去干净了。
至于那些什么,伊朗朝鲜帮俄罗斯,以色列和韩国就会帮乌克兰的可爱言论,就属实是地摊文学看多了。乌国防部自己在那说朝鲜人根本就不在库尔斯克。这纯粹是尹锡悦吃饱了撑的,在国际上找画面,炒作出来的消息。有朝鲜军人在俄罗斯远东训练,就成了朝鲜军队已经出现在前线了。至于已经开了无数条战线,天天靠美援维持弹药存量的以色列,内塔尼亚胡知道他自己愿意军援乌克兰吗?
冯教授在4月写的文章里,声称普京困在了信息茧房里,看不到真实的情报。然而,现实却是一群像冯这样的国内所谓“专家”困在了信息茧房里。这群真困在信息茧房里的老兄,反而很爱用信息茧房来形容他人,真是别样地抽象。以他们的水平,怕是连《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之类的主流媒体在乌克兰问题上的风向,都已经看不懂了。像一群鸵鸟一样,头插在地里,祈祷俄罗斯马上崩溃。
只能说中国的学术环境和舆论环境足够自由,容得下奇谈怪论,甚至各种暴论。反正有些专家也不会因为在网上瞎算命就丢了工作,讲起话来当然无所谓了。反正也不是他们去前线,也不是他们给泽连斯基当参谋,零风险还能爽吃神奇生物们的流量,何乐而不为呢?
今年4月,冯教授还是复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现在已经去北大历史系了。而他的观点随着时间的变化也有点意思,4月是俄罗斯必败,6月是俄罗斯陷入僵局无法抽身,现在到了11月了,俄罗斯与乌克兰平手,乌克兰不会割地求和。很难说冯老师的心态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们姑且认为他在今年的每一个阶段,都说了他相信的东西。
还有个有点意思的事情要和大家分享下,我在搜索冯教授的原文的时候,发现在简中平台上基本没太找到,最终还是在台湾媒体上找到的原文,当然原文也是挂在某大陆媒体旗下的,但删了,怪不得再次流入简中社交平台的时间隔了这么久。
这篇文章大致写了什么呢?我简单摘几句,概括一下。首先,特朗普重回白宫,但基于现状24小时内结束俄乌战争不可能实现。这话倒是没啥毛病,不管是挺乌挺俄,甚至挺川乐子人们,基本都不认为24小时事儿能成。
接下来文章写道,近一个月俄军以极其惨重的代价攻占乌东600多平方公里,但在库尔斯克还被乌军占着800多平方公里。这说明,在经历了1000天战争以后,俄罗斯与乌克兰打了个平手,乌克兰不可能割地求和。乌克兰要以实力换和平,恢复1991年边界。
500
一个客观事实错误是,俄军近期正在库尔斯克方向加紧反攻,乌军的占领区已经从近900平方公里缩水到了550,按这速度下去,明年上半年乌军怕不是就站不住了。即便乌军仍在将精锐部队打散,投入此方向,但最多只能减缓俄军反攻的速度。许多西方媒体的社论也提到,对乌军来说库尔斯克方向已经沦为了一场代价巨大,毫无军事收益的政治烂账。同时,当乌军的精锐救火队被无意义地投入库尔斯克后,俄军在其他方向上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
冯教授还在文章中给俄乌双方算了个命,给出了四种预测。第一,俄罗斯和朝鲜、伊朗抱团没用,韩国和以色列可能加入对乌援助。第二,俄乌迫于美国压力冻结战线,但没用,因为俄罗斯领土野心太大,要恢复俄罗斯帝国。第三,美国不援乌了,欧洲援,俄罗斯会被欧盟耗死,俄罗斯灭!第四,特朗普支持乌克兰,乌克兰赢,俄罗斯灭!让我们拭目以待。
最后还来了句画龙点睛,只有公正的和平才是持久的和平,任何形式和借口下的绥靖都将给世界带来更大的灾难,并给绥靖者本身带来反噬。我相信普京确实是认识到了这一点,俄罗斯对北约东扩采取了约30年的消极绥靖态度,最终就会导致,必须在家门口发动特别军事行动。
另外,冯教授嘴里的“公正持久的和平”真的存在吗?巴勒斯坦人民生活在“公正持久的和平”中,迎来了一场又一场的种族灭绝,连活命都成了一种奢望的时候,才有了10月7日阿克萨洪水行动。一群专家在这鼓吹美国治下的国际秩序,是想当支持种族灭绝的罪人吗?
回到俄乌方向上,总体来看冯教授提出了一个锁链式的整体构想,其中最得力的一个环扣,就在于美国和欧洲能不能如期灭俄,我能预祝各位成功吗?显然,在许多类似于冯教授的专家的脑回路里,美欧就是心善,只要下定决心,分分钟灭俄。然而现实是,没那个能力知道吧,美国离得太远无法把足够的地面力量投射至乌克兰,而欧洲军事工业荒废多年,一场战争下来乌克兰去不去军事化不知道,但老欧洲的库存怕是先去干净了。
至于那些什么,伊朗朝鲜帮俄罗斯,以色列和韩国就会帮乌克兰的可爱言论,就属实是地摊文学看多了。乌国防部自己在那说朝鲜人根本就不在库尔斯克。这纯粹是尹锡悦吃饱了撑的,在国际上找画面,炒作出来的消息。有朝鲜军人在俄罗斯远东训练,就成了朝鲜军队已经出现在前线了。至于已经开了无数条战线,天天靠美援维持弹药存量的以色列,内塔尼亚胡知道他自己愿意军援乌克兰吗?
冯教授在4月写的文章里,声称普京困在了信息茧房里,看不到真实的情报。然而,现实却是一群像冯这样的国内所谓“专家”困在了信息茧房里。这群真困在信息茧房里的老兄,反而很爱用信息茧房来形容他人,真是别样地抽象。以他们的水平,怕是连《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之类的主流媒体在乌克兰问题上的风向,都已经看不懂了。像一群鸵鸟一样,头插在地里,祈祷俄罗斯马上崩溃。
只能说中国的学术环境和舆论环境足够自由,容得下奇谈怪论,甚至各种暴论。反正有些专家也不会因为在网上瞎算命就丢了工作,讲起话来当然无所谓了。反正也不是他们去前线,也不是他们给泽连斯基当参谋,零风险还能爽吃神奇生物们的流量,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