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诗歌革新
发表于 : 2025年 4月 6日 09:14
先转一段综述:近现代中国,最早提出并推动诗歌格律革新的是胡适。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在1917年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白话文运动”的主张,其中包括对传统诗歌格律的革新。他主张诗歌应该摆脱旧有的格律束缚,采用白话文写作,使之更贴近现代人的语言和思想,强调“诗要如话”。
随后,其他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如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等人,也加入了对诗歌革新的讨论和实践。其中,刘半农还提出了“诗体解放”的口号,主张打破旧诗的格律限制,创造新的诗歌形式。
在实践层面,胡适的《尝试集》(1920年)被认为是第一部白话新诗集,虽然其诗歌在艺术性上仍有争议,但它标志着新诗运动的开端。此外,稍晚一些的诗人如徐志摩、闻一多等人,进一步发展了新诗,闻一多尤其在诗歌的音韵和形式上提出了“新格律诗”的概念,试图在自由诗的基础上保留一定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总的来说,近现代诗歌格律的革新始于胡适和新文化运动,随后在一代诗人的努力下逐渐发展成熟。
我觉得“闻一多尤其在诗歌的音韵和形式上提出了“新格律诗”的概念,试图在自由诗的基础上保留一定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是值得尝试而没成功的。原因大概是懂得音乐,汉语乐律,又能把独特的体验与汉语乐律融合到一起的几乎没有。现在值得进一步往前尝试。
随后,其他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如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等人,也加入了对诗歌革新的讨论和实践。其中,刘半农还提出了“诗体解放”的口号,主张打破旧诗的格律限制,创造新的诗歌形式。
在实践层面,胡适的《尝试集》(1920年)被认为是第一部白话新诗集,虽然其诗歌在艺术性上仍有争议,但它标志着新诗运动的开端。此外,稍晚一些的诗人如徐志摩、闻一多等人,进一步发展了新诗,闻一多尤其在诗歌的音韵和形式上提出了“新格律诗”的概念,试图在自由诗的基础上保留一定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总的来说,近现代诗歌格律的革新始于胡适和新文化运动,随后在一代诗人的努力下逐渐发展成熟。
我觉得“闻一多尤其在诗歌的音韵和形式上提出了“新格律诗”的概念,试图在自由诗的基础上保留一定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是值得尝试而没成功的。原因大概是懂得音乐,汉语乐律,又能把独特的体验与汉语乐律融合到一起的几乎没有。现在值得进一步往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