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metry product非常繁琐
发表于 : 2022年 12月 5日 15:59
ab = a . b + a ^ b
对 Rn 空间有2^n 维度,这些规则并不困难,但是要掌握熟练和产生直觉还是需要操练一段时间,为什么需要这么复杂的构造,不像a ^ b的好处这么明显啊
对 Rn 空间有2^n 维度,这些规则并不困难,但是要掌握熟练和产生直觉还是需要操练一段时间,为什么需要这么复杂的构造,不像a ^ b的好处这么明显啊
因为a^b,是anticommutative的。一个general的ab,它不能光有anticommutative的部分。光有anticommutative部分的那就成了exterior algebra了,19世纪中期就被发现了。要构造一个不同的algebra,你加上commutative的部分,也就是a.b,那就成了geometric algebra了。可能出于数学家构造新algebra的动机。Caravel 写了: 2022年 12月 5日 15:59 ab = a . b + a ^ b
对 Rn 空间有2^n 维度,这些规则并不困难,但是要掌握熟练和产生直觉还是需要操练一段时间,为什么需要这么复杂的构造,不像a ^ b的好处这么明显啊
关键是a ^ b吧,内积好理解。Caravel 写了: 2022年 12月 5日 15:59 ab = a . b + a ^ b
对 Rn 空间有2^n 维度,这些规则并不困难,但是要掌握熟练和产生直觉还是需要操练一段时间,为什么需要这么复杂的构造,不像a ^ b的好处这么明显啊
规则我已经搞明白了,对于R2的扩展就是
几何代数现在也没有人鸟,只有一个ASU的教授在promote,尼玛,感觉真正的science都在小作坊里面。而所谓的主流科学家都在吹牛实验室造虫洞。hci 写了: 2022年 12月 6日 17:06 好处是普遍性:不需要设定一个基,一切线性变换都变成了旋转(或者镜像),不同维度没有特殊性。
其实这个几何代数比矢量代数要早发明很多年。不过这是一个德国中学老师,也就是一个民科发明的,当时的大数学家没人鸟他。正经的数学家只有Clifford觉得这个东西很好,因为Clifford是个几何学家。可惜他很年轻就死了。
而矢量代数,是几何代数的猴版,被物理学家Heaveside推得流行起来的。
这个民科,我怀疑,是研究了某些东方的古代数学书“发明”的这东西。这位民科,还出版过梵文字典。
当时欧洲民间很流行研究中国,印度和阿拉伯的古书。其实相当部分的西方数学,科学和哲学,都是研究东方古书的研究成果,并不是欧洲人原创的。很多所谓“原创”的东西,都是些闲得没事的乡村牧师,乡村中学老师,小工匠,之类的人物,弄出来的。他们其实都主要是在研究东方古书。
国内已经有人把牛顿的物理都考证成了研究中国古书的成果了。假以时日,整个西方话语系统都会崩塌。
Caravel 写了: 2022年 12月 6日 18:16 几何代数现在也没有人鸟,只有一个ASU的教授在promote,尼玛,感觉真正的science都在小作坊里面。而所谓的主流科学家都在吹牛实验室造虫洞。
就是我这贴里面二楼说的D. Hestenes,viewtopic.php?t=35874Caravel 写了: 2022年 12月 6日 18:16 几何代数现在也没有人鸟,只有一个ASU的教授在promote,尼玛,感觉真正的science都在小作坊里面。而所谓的主流科学家都在吹牛实验室造虫洞。
你说的这人(“国内已经有人把牛顿的物理都考证成了研究中国古书的成果了”)就是“丁哥聊历史”吧。那么我推荐你看看“昊月辰星”,他好几个视频怼丁哥,看完我都是觉得他对。特别是牛顿物理(李善兰)这事hci 写了: 2022年 12月 6日 17:06 好处是普遍性:不需要设定一个基,一切线性变换都变成了旋转(或者镜像),不同维度没有特殊性。
其实这个几何代数比矢量代数要早发明很多年。不过这是一个德国中学老师,也就是一个民科发明的,当时的大数学家没人鸟他。正经的数学家只有Clifford觉得这个东西很好,因为Clifford是个几何学家。可惜他很年轻就死了。
而矢量代数,是几何代数的猴版,被物理学家Heaveside推得流行起来的。
这个民科,我怀疑,是研究了某些东方的古代数学书“发明”的这东西。这位民科,还出版过梵文字典。
当时欧洲民间很流行研究中国,印度和阿拉伯的古书。其实相当部分的西方数学,科学和哲学,都是研究东方古书的研究成果,并不是欧洲人原创的。很多所谓“原创”的东西,都是些闲得没事的乡村牧师,乡村中学老师,小工匠,之类的人物,弄出来的。他们其实都主要是在研究东方古书。
国内已经有人把牛顿的物理都考证成了研究中国古书的成果了。假以时日,整个西方话语系统都会崩塌。
verdelite 写了: 2022年 12月 6日 19:02 你说的这人(“国内已经有人把牛顿的物理都考证成了研究中国古书的成果了”)就是“丁哥聊历史”吧。那么我推荐你看看“昊月辰星”,他好几个视频怼丁哥,看完我都是觉得他对。特别是牛顿物理(李善兰)这事
我觉得中国古代是有一些好东西,但是西方在文艺复兴引进之后(人家也没有否认文艺复兴引进了东方的东西,中国的加中东的加印度的),自身发展得更快。德国老师是185x年了吧,已经非常晚近了。这么晚近的事,中国不如西方是很明显的。蒙古打破襄阳用的回回炮,也不是中国发明的,而是回回(中东)。
verdelite 写了: 2022年 12月 6日 19:02 你说的这人(“国内已经有人把牛顿的物理都考证成了研究中国古书的成果了”)就是“丁哥聊历史”吧。那么我推荐你看看“昊月辰星”,他好几个视频怼丁哥,看完我都是觉得他对。特别是牛顿物理(李善兰)这事
我觉得中国古代是有一些好东西,但是西方在文艺复兴引进之后(人家也没有否认文艺复兴引进了东方的东西,中国的加中东的加印度的),自身发展得更快。德国老师是185x年了吧,已经非常晚近了。这么晚近的事,中国不如西方是很明显的。蒙古打破襄阳用的回回炮,也不是中国发明的,而是回回(中东)。
搞错了。这本书里面的G_2,是Clifford Cl_{2,0}(R),因为(ex)^2=1. Quaternion是Cl_{0,2}(R)。不知道二者是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