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古代如果一直以长安为政治中心的话,肯对中亚影响更大
发表于 : 2025年 5月 22日 21:02
汉,唐都是中亚的重要玩家,甚至统治者。
唐以后北方蛮鞑的压力太大,连续被辽金蒙清揍,明代都城也转移到北京,对西北影响力下降。
唐以后北方蛮鞑的压力太大,连续被辽金蒙清揍,明代都城也转移到北京,对西北影响力下降。
会饿死人
ruisseau 写了: 2025年 5月 22日 22:04 不要听那些鞑子遗老遗少在那避重就轻瞎扯淡. 无非就是想说满鞑牛逼, 满鞑对中国有贡献, 不过就是放屁, 实际上都得反着看才是真相.
你去找张地图看看, 西北方向那是个什么情况? 简单的说, 就是一个超级大沙漠, 边缘地方分布着几个小小的绿洲, 勉强能够养活几十万的人口. 这种地方在农耕时代有个鸟的价值? 汉唐是因为要对北方的游牧部落实施战略夹击之势, 所以才经营了西北. 随着后世对北方游牧部落的策略改变, 而且路上丝绸之路也逐渐废弃, 西北方向根本就没有经营的价值. 之后上千年的历史, 有哪个朝代往西北这个方向经营的? 从唐朝时开始, 气候逐渐变化, 不要说西北, 就连关中地区都开始逐渐荒漠化, 武则天时期, 关中地区产的粮食就不够长安城用的, 都得跑到洛阳去就食.
满清用力经营西北, 并不是为了中国的国家利益, 而是因为这些地方涉及到鞑子的核心利益. 满清的统治基础是蒙满联姻, 所以满清统治者才用力经营西北, 清除这些盘踞西北的蒙古割据势力, 维护蒙满联姻, 更好地奴役控制中国.
从战略角度来讲, 中南半岛的战略价值远大于新疆, 满鞑为了一小撮蛮夷统治者的私利, 将整个中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都消耗在西北方向, 根本就是在损害整个中国的利益.
从战术角度来讲, 满鞑经营西北简直就是一塌糊涂, 根本就不及格. 准噶尔的实力远没有些遗老遗少吹嘘得那么牛逼, 大部分时间准噶尔连三万的兵力都抽调不出来, 结果满清居然花了三代人的时间, 消耗了上亿两白银, 这些钱都是汉人百姓出的, 为的却就只是一小撮蒙满统治者的私利. 所谓的兆惠征西北, 实际上大部分时间就是满清跟准噶尔每方出动几十人, 几百人, 上千人, 就是这个规模的菜鸟互啄, 根本就没有多少专业战术素养, 简直就跟黑帮打架一样. 一直到最后准噶尔陷入长期的内乱与瘟疫, 到最后准噶尔的总人口就只剩几万人了, 然后满清统治者还得依靠蒙古骑兵的力量才将准噶尔彻底消灭掉.
乾隆控制新疆以后, 颁布新疆管理律法《回疆则例》, 里面明确规定汉人百姓未获允许不准进入新疆. 很多人都不知道,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的时候, 汉人百姓在新疆的比例都不超过百分之十.
乾隆死后没多久, 浩罕王国就已经实际控制了新疆, 然后满清统治者跟浩罕王国签订条约, 承认新疆归浩罕王国所有, 浩罕王国可以在新疆驻军,收税,开设官府.
ruisseau 写了: 2025年 5月 22日 22:04 不要听那些鞑子遗老遗少在那避重就轻瞎扯淡. 无非就是想说满鞑牛逼, 满鞑对中国有贡献, 不过就是放屁, 实际上都得反着看才是真相.
你去找张地图看看, 西北方向那是个什么情况? 简单的说, 就是一个超级大沙漠, 边缘地方分布着几个小小的绿洲, 勉强能够养活几十万的人口. 这种地方在农耕时代有个鸟的价值? 汉唐是因为要对北方的游牧部落实施战略夹击之势, 所以才经营了西北. 随着后世对北方游牧部落的策略改变, 而且路上丝绸之路也逐渐废弃, 西北方向根本就没有经营的价值. 之后上千年的历史, 有哪个朝代往西北这个方向经营的? 从唐朝时开始, 气候逐渐变化, 不要说西北, 就连关中地区都开始逐渐荒漠化, 武则天时期, 关中地区产的粮食就不够长安城用的, 都得跑到洛阳去就食.
满清用力经营西北, 并不是为了中国的国家利益, 而是因为这些地方涉及到鞑子的核心利益. 满清的统治基础是蒙满联姻, 所以满清统治者才用力经营西北, 清除这些盘踞西北的蒙古割据势力, 维护蒙满联姻, 更好地奴役控制中国.
从战略角度来讲, 中南半岛的战略价值远大于新疆, 满鞑为了一小撮蛮夷统治者的私利, 将整个中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都消耗在西北方向, 根本就是在损害整个中国的利益.
从战术角度来讲, 满鞑经营西北简直就是一塌糊涂, 根本就不及格. 准噶尔的实力远没有些遗老遗少吹嘘得那么牛逼, 大部分时间准噶尔连三万的兵力都抽调不出来, 结果满清居然花了三代人的时间, 消耗了上亿两白银, 这些钱都是汉人百姓出的, 为的却就只是一小撮蒙满统治者的私利. 所谓的兆惠征西北, 实际上大部分时间就是满清跟准噶尔每方出动几十人, 几百人, 上千人, 就是这个规模的菜鸟互啄, 根本就没有多少专业战术素养, 简直就跟黑帮打架一样. 一直到最后准噶尔陷入长期的内乱与瘟疫, 到最后准噶尔的总人口就只剩几万人了, 然后满清统治者还得依靠蒙古骑兵的力量才将准噶尔彻底消灭掉.
乾隆控制新疆以后, 颁布新疆管理律法《回疆则例》, 里面明确规定汉人百姓未获允许不准进入新疆. 很多人都不知道,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的时候, 汉人百姓在新疆的比例都不超过百分之十.
乾隆死后没多久, 浩罕王国就已经实际控制了新疆, 然后满清统治者跟浩罕王国签订条约, 承认新疆归浩罕王国所有, 浩罕王国可以在新疆驻军,收税,开设官府.
傻冒……最初漕运是运到哪里的知道吗?
气候热的时候据说水草丰沛
stjoseph 写了: 2025年 5月 22日 22:10 要的就是大沙漠还有西伯利亚这种荒无人烟的地方,工业化以后都是宝贝。你去占中南半岛当然好但是你倒是占的了啊?宋明连越南都搞不定,当地人一造反马上就缩了。明太祖自己弱还煞笔说什么不征之国,你说的中南半岛都是明朝的不征之国。反观清朝为了灭准噶尔前前后后七十年,把新疆西藏青海都占了,加起来快四百万平方公里土地了。后来新疆反复造反造了两百年的反,清廷再困难都坚决夺回来。台湾也是,康熙皇帝一定要把台湾夺下了,不准台湾循朝鲜越南的先例。明朝但凡有清朝一半的毅力都不至于把越南丢了。后来的新疆西藏台湾都有很多汉臣想丢弃了不要,最后拍板要的反而是是康熙乾隆慈禧这几个。
ruisseau 写了: 2025年 5月 22日 22:46 你们这些鞑子不但屁股太歪, 脑袋也够蠢, 还TM的要的就是这种荒无人烟的地方呢, 苏联当年还用行政命令往西伯利亚迁了很多人口呢, 结果现在全用脚投票跑光了. 就连内东北的人口都用脚投票快要跑光了. 工业化惟一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足够数量的高素质人口.
ruisseau 写了: 2025年 5月 22日 22:04 不要听那些鞑子遗老遗少在那避重就轻瞎扯淡. 无非就是想说满鞑牛逼, 满鞑对中国有贡献, 不过就是放屁, 实际上都得反着看才是真相.
你去找张地图看看, 西北方向那是个什么情况? 简单的说, 就是一个超级大沙漠, 边缘地方分布着几个小小的绿洲, 勉强能够养活几十万的人口. 这种地方在农耕时代有个鸟的价值? 汉唐是因为要对北方的游牧部落实施战略夹击之势, 所以才经营了西北. 随着后世对北方游牧部落的策略改变, 而且路上丝绸之路也逐渐废弃, 西北方向根本就没有经营的价值. 之后上千年的历史, 有哪个朝代往西北这个方向经营的? 从唐朝时开始, 气候逐渐变化, 不要说西北, 就连关中地区都开始逐渐荒漠化, 武则天时期, 关中地区产的粮食就不够长安城用的, 都得跑到洛阳去就食.
满清用力经营西北, 并不是为了中国的国家利益, 而是因为这些地方涉及到鞑子的核心利益. 满清的统治基础是蒙满联姻, 所以满清统治者才用力经营西北, 清除这些盘踞西北的蒙古割据势力, 维护蒙满联姻, 更好地奴役控制中国.
从战略角度来讲, 中南半岛的战略价值远大于新疆, 满鞑为了一小撮蛮夷统治者的私利, 将整个中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都消耗在西北方向, 根本就是在损害整个中国的利益.
从战术角度来讲, 满鞑经营西北简直就是一塌糊涂, 根本就不及格. 准噶尔的实力远没有些遗老遗少吹嘘得那么牛逼, 大部分时间准噶尔连三万的兵力都抽调不出来, 结果满清居然花了三代人的时间, 消耗了上亿两白银, 这些钱都是汉人百姓出的, 为的却就只是一小撮蒙满统治者的私利. 所谓的兆惠征西北, 实际上大部分时间就是满清跟准噶尔每方出动几十人, 几百人, 上千人, 就是这个规模的菜鸟互啄, 根本就没有多少专业战术素养, 简直就跟黑帮打架一样. 一直到最后准噶尔陷入长期的内乱与瘟疫, 到最后准噶尔的总人口就只剩几万人了, 然后满清统治者还得依靠蒙古骑兵的力量才将准噶尔彻底消灭掉.
乾隆控制新疆以后, 颁布新疆管理律法《回疆则例》, 里面明确规定汉人百姓未获允许不准进入新疆. 很多人都不知道,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的时候, 汉人百姓在新疆的比例都不超过百分之十.
乾隆死后没多久, 浩罕王国就已经实际控制了新疆, 然后满清统治者跟浩罕王国签订条约, 承认新疆归浩罕王国所有, 浩罕王国可以在新疆驻军,收税,开设官府.
sunfish 写了: 2025年 5月 23日 00:18 中亚并不是沙漠,油气资源丰富也适合农业。而且这是世界舞台中心,控制这是和中东,欧洲就近了。
当然中南半岛也很有意义,中国只要控制这里或者中亚,那么战略空间就会完全不一样。问题是都没有。
煞笔皮炎蛆狗屁不懂。往长安去的漕运很不稳定,黄河汛期船上不去要停航,冬季又缺水。所以唐朝皇帝经常有半年时间在洛阳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