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S Liberty事件是指1967年6月8日,在六日战争期间,以色列空军和海军对美国海军技术研究船USS Liberty(一艘情报收集船)发动攻击的事件。以下是关于此事件的详细说明,基于现有信息和历史背景:
事件背景
• 时间与地点:1967年6月8日,USS Liberty在埃及西奈半岛以北约25.5海里(约47.2公里)的国际水域巡航,距离埃及城市阿里什(Arish)约29.3英里。
• 六日战争:1967年6月5日至10日,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约旦等阿拉伯国家爆发激烈冲突。以色列在战争开始时通过先发制人摧毁了埃及空军,控制了空中优势。
• USS Liberty任务:USS Liberty是一艘改装自胜利级商船的信号情报船(AGTR-5),由国家安全局(NSA)指挥,任务是监听阿拉伯国家的无线电通信,但不包括以色列的通信。船上配备数十个天线,携带阿拉伯语和俄语语言专家,但没有希伯来语专家。
• 美国立场:美国公开宣称在战区100英里范围内没有海军舰艇,但USS Liberty被部署到西奈半岛附近,引发后续争议。
事件经过
1. 前期侦察:
• 6月8日清晨,以色列空军一架Nord 2501侦察机于5:58发现USS Liberty,并由以色列海军情报官正确识别为美国船只。然而,这一信息未能有效传递给攻击部队。
• 当天上午,数架以色列侦察机多次飞越USS Liberty,船员报告看到飞机,但未察觉威胁。USS Liberty悬挂美国国旗,船体编号GTR-5清晰可见。
2. 攻击开始:
• 时间:下午3:05(以色列时间),两架以色列幻影战斗机开始对USS Liberty进行扫射,攻击持续约42分钟至数小时(不同记载略有差异)。
• 空中袭击:以色列战机使用30毫米机炮、火箭和凝固汽油弹(napalm)攻击,摧毁了船上的通信天线和四挺0.50口径机枪(用于防御登船者)。9名船员在首次空袭中死亡,60人受伤。
• 通信干扰:USS Liberty的无线电通信遭到严重干扰,船员难以向第六舰队求援。以色列被指控故意干扰美国海军战术频率和国际海事遇险频率。
• 水面攻击:约35分钟后,三艘以色列鱼雷艇(MTB Division 914)高速接近,发射五枚鱼雷,其中一枚击中USS Liberty右舷,造成25人死亡,船体出现39英尺宽的破洞。鱼雷艇还用机枪扫射船体,部分船员报告生命筏被故意攻击(此指控存争议)。
3. 求援与反应:
• USS Liberty最终通过紧急通信与航空母舰USS Saratoga取得联系,12架战斗机和4架加油机奉命前往支援。然而,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下令召回战机,理由至今不明。
• 第六舰队指挥官宣布攻击单位为敌方,派出USS Davis和USS Massey两艘驱逐舰支援USS Liberty。
4. 攻击终止:
• 下午3:30,以色列确认USS Liberty为美国船只,停止攻击。以色列直升机随后接近,试图确认幸存者身份,并发现美国国旗和船体编号GTR-5。
• 以色列向美国表达歉意,并提出提供救援,但因USS Liberty任务敏感,美方拒绝了援助。
伤亡与损失
• 人员伤亡:34名美国船员死亡(包括海军人员、两名海军陆战队员和一名NSA文职人员),171人受伤。
• 舰船损害:USS Liberty严重受损,船体倾斜,通信设备和雷达被摧毁,生命筏几乎全部丢失。舰船在USS Little Rock护送下缓慢驶往马耳他进行临时维修。
• 表彰:舰长威廉·麦戈纳格尔(William L. McGonagle)因在攻击中指挥英勇,获颁国会荣誉勋章。USS Liberty获总统单位嘉奖,36名船员获其他勋章。
官方解释与调查
1. 以色列立场:
• 以色列称攻击是误判,误将USS Liberty认作埃及军舰(如Umm Qusayr)。理由包括:战时混乱、通信失误、船体外形相似、以及美国国旗因无风而下垂难以辨认。
• 以色列在6月10日正式道歉,称攻击是“悲剧性事故”,并支付了330万美元死亡赔偿(1968年)、350万美元伤残赔偿(1969年)和600万美元舰船损失赔偿(1980年)。
2. 美国调查:
• 海军调查:1967年6月在马耳他进行的海军调查委员会(Navy Court of Inquiry)为期7天,得出结论称攻击是误认身份的错误。调查在闭门进行,部分船员认为调查草率,忽视了他们的证词。
• 其他调查:美国进行了11次官方调查,包括中央情报局(CIA)、国家安全局(NSA)、联合参谋本部(JCS)以及国会调查,均认定攻击为意外。CIA于1967年6月13日和6月21日的备忘录指出,攻击并非出于恶意。
• 通信失误:调查发现,美国联合参谋本部曾多次(至少五次)命令USS Liberty撤离战区,但由于通信系统繁忙和人为错误,这些命令未能及时送达。
3. 以色列调查:
• 以色列进行了三次官方调查,结论同样为误判,归咎于海军与空军协调失误、情报传递失败以及对战区内不明船只的攻击命令。
争议与阴谋论
1. 船员证词:
• USS Liberty幸存者(如詹姆斯·恩尼斯、乔·米多斯等)及退役海军中校詹姆斯·恩尼斯(James Ennes)在《Assault on the Liberty》一书中坚称攻击是故意的,理由包括:
• 以色列侦察机多次飞越,理应识别美国国旗和船体编号。
• 攻击持续时间长(约两小时),目标精准(如指挥桥和通信天线)。
• 船员称生命筏被机枪扫射,违反国际法。
• 船员被下达封口令,禁止公开讨论事件。
• USS Liberty退伍军人协会(LVA)认为攻击是蓄意的,并于2005年向国防部提交《战争罪行报告》,指控以色列故意干扰通信、使用无标志飞机等,但国防部未予调查。
2. 阴谋论:
• 一些人提出以色列攻击USS Liberty的动机,包括:
• 掩盖以色列计划攻占叙利亚戈兰高地的情报(次日发生)。
• 阻止美国发现以色列处决埃及战俘的证据(无确凿证据)。
• 制造“False Flag”事件,诱导美国介入战争反对埃及。
• 防止美国发现以色列在迪莫纳(Dimona)核设施的活动。
• 这些理论被A部分学者(如A. Jay Cristol)驳斥,认为缺乏文件支持,且与已知事实不符。
• 事件被反美和反犹太主义者用于宣传,部分阴谋论在X上传播,如指控CIA与以色列摩萨德合谋。
3. 美国政府态度:
• 约翰逊政府被指为避免冷战期间与以色列关系紧张,刻意淡化事件,甚至未追究责任。詹姆斯·斯科特认为美国政府因越南问题分心,优先考虑与以色列的战略关系。
• 部分高级官员(如海军作战部长托马斯·穆勒上将)公开质疑以色列的解释,但官方结论未改变。
4. 信息封锁:
• 事件相关文件被列为最高机密,部分关键证据延迟数十年后才解密(如NSA文件)。这为阴谋论提供了空间。
• 船员被下达封口令,公开讨论事件受到限制,直到1970年代末才逐渐披露更多细节。
后果与遗产
1. 美以关系:
• 尽管事件引发紧张,但未导致美以关系破裂。美国继续视以色列为冷战中的重要盟友。
• 赔偿和道歉缓解了外交危机,但幸存者和部分公众对以色列和美国政府的处理方式不满。
2. 军事改进:
• 事件暴露美国海军通信系统的缺陷,促使美国国会调查并推动通信系统的全面改革。
• 强调了战区内盟友误伤的危险性,促使盟国间协调机制的改进。
3. 公众认知:
• USS Liberty事件在美国公众记忆中逐渐淡化,但在军事史中仍具争议性。幸存者通过退伍军人协会和书籍、纪录片等保持事件关注度。
• 事件常被反以色列团体用作批评美以关系的案例,尤其在X等社交媒体上。
关键人物与文献
• ** 舰长威廉·麦戈纳格尔:因在攻击中指挥英勇获勋,但对事件保持谨慎态度。
• 詹姆斯·恩尼斯:《Assault on the Liberty》(1979年),船员视角的重要记述。
• A. Jay Cristol:《The Liberty Incident Revealed》(2002、2013年),主张攻击为误判,基于500多次采访和解密文件。
• 詹姆斯·.斯科特:《The Attack on the Liberty of USS》:(2009年),质疑官方解释,引用新解密文件和幸存者证词。
• 詹姆斯·斯巴福德:《Body of Secrets》,提出攻击可能与掩盖以色列军事行动有关,但证据不足。
总结
USS Liberty事件是冷战时期美以关系中的一段敏感历史,官方调查一致认定攻击为误判,归因于战时混乱和通信失误。然而,幸存者的证词、攻击的精准性以及部分未解密文件的存在,持续引发争议。阴谋论虽缺乏确凿证据,但在特定群体中有市场。事件凸显了战争迷雾中的复杂性,以及盟友关系在战略考量下的微妙平衡。
注:由于事件高度敏感,部分细节可能仍被机密文件掩盖,研究需依赖公开资料和多方视角。如需进一步分析,可提供更深入的文献参考或讨论某一方面(如阴谋论或通信失误)。
回顾USS Liberty事件 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对美军发起大规模恐怖袭击但是没有被美国报复的国家
版主: alexwlt1024
版面规则
左也行,右也行,文明发帖就欢迎;粉也罢,黑也罢,互相尊重别谩骂。
左也行,右也行,文明发帖就欢迎;粉也罢,黑也罢,互相尊重别谩骂。
#2 Re: 回顾USS Liberty事件 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对美军发起大规模恐怖袭击但是没有被美国报复的国家
以色列爸爸教训美国儿子sobering 写了: 2025年 6月 22日 20:34 USS Liberty事件是指1967年6月8日,在六日战争期间,以色列空军和海军对美国海军技术研究船USS Liberty(一艘情报收集船)发动攻击的事件。以下是关于此事件的详细说明,基于现有信息和历史背景:
事件背景
• 时间与地点:1967年6月8日,USS Liberty在埃及西奈半岛以北约25.5海里(约47.2公里)的国际水域巡航,距离埃及城市阿里什(Arish)约29.3英里。
• 六日战争:1967年6月5日至10日,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约旦等阿拉伯国家爆发激烈冲突。以色列在战争开始时通过先发制人摧毁了埃及空军,控制了空中优势。
• USS Liberty任务:USS Liberty是一艘改装自胜利级商船的信号情报船(AGTR-5),由国家安全局(NSA)指挥,任务是监听阿拉伯国家的无线电通信,但不包括以色列的通信。船上配备数十个天线,携带阿拉伯语和俄语语言专家,但没有希伯来语专家。
• 美国立场:美国公开宣称在战区100英里范围内没有海军舰艇,但USS Liberty被部署到西奈半岛附近,引发后续争议。
事件经过
1. 前期侦察:
• 6月8日清晨,以色列空军一架Nord 2501侦察机于5:58发现USS Liberty,并由以色列海军情报官正确识别为美国船只。然而,这一信息未能有效传递给攻击部队。
• 当天上午,数架以色列侦察机多次飞越USS Liberty,船员报告看到飞机,但未察觉威胁。USS Liberty悬挂美国国旗,船体编号GTR-5清晰可见。
2. 攻击开始:
• 时间:下午3:05(以色列时间),两架以色列幻影战斗机开始对USS Liberty进行扫射,攻击持续约42分钟至数小时(不同记载略有差异)。
• 空中袭击:以色列战机使用30毫米机炮、火箭和凝固汽油弹(napalm)攻击,摧毁了船上的通信天线和四挺0.50口径机枪(用于防御登船者)。9名船员在首次空袭中死亡,60人受伤。
• 通信干扰:USS Liberty的无线电通信遭到严重干扰,船员难以向第六舰队求援。以色列被指控故意干扰美国海军战术频率和国际海事遇险频率。
• 水面攻击:约35分钟后,三艘以色列鱼雷艇(MTB Division 914)高速接近,发射五枚鱼雷,其中一枚击中USS Liberty右舷,造成25人死亡,船体出现39英尺宽的破洞。鱼雷艇还用机枪扫射船体,部分船员报告生命筏被故意攻击(此指控存争议)。
3. 求援与反应:
• USS Liberty最终通过紧急通信与航空母舰USS Saratoga取得联系,12架战斗机和4架加油机奉命前往支援。然而,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下令召回战机,理由至今不明。
• 第六舰队指挥官宣布攻击单位为敌方,派出USS Davis和USS Massey两艘驱逐舰支援USS Liberty。
4. 攻击终止:
• 下午3:30,以色列确认USS Liberty为美国船只,停止攻击。以色列直升机随后接近,试图确认幸存者身份,并发现美国国旗和船体编号GTR-5。
• 以色列向美国表达歉意,并提出提供救援,但因USS Liberty任务敏感,美方拒绝了援助。
伤亡与损失
• 人员伤亡:34名美国船员死亡(包括海军人员、两名海军陆战队员和一名NSA文职人员),171人受伤。
• 舰船损害:USS Liberty严重受损,船体倾斜,通信设备和雷达被摧毁,生命筏几乎全部丢失。舰船在USS Little Rock护送下缓慢驶往马耳他进行临时维修。
• 表彰:舰长威廉·麦戈纳格尔(William L. McGonagle)因在攻击中指挥英勇,获颁国会荣誉勋章。USS Liberty获总统单位嘉奖,36名船员获其他勋章。
官方解释与调查
1. 以色列立场:
• 以色列称攻击是误判,误将USS Liberty认作埃及军舰(如Umm Qusayr)。理由包括:战时混乱、通信失误、船体外形相似、以及美国国旗因无风而下垂难以辨认。
• 以色列在6月10日正式道歉,称攻击是“悲剧性事故”,并支付了330万美元死亡赔偿(1968年)、350万美元伤残赔偿(1969年)和600万美元舰船损失赔偿(1980年)。
2. 美国调查:
• 海军调查:1967年6月在马耳他进行的海军调查委员会(Navy Court of Inquiry)为期7天,得出结论称攻击是误认身份的错误。调查在闭门进行,部分船员认为调查草率,忽视了他们的证词。
• 其他调查:美国进行了11次官方调查,包括中央情报局(CIA)、国家安全局(NSA)、联合参谋本部(JCS)以及国会调查,均认定攻击为意外。CIA于1967年6月13日和6月21日的备忘录指出,攻击并非出于恶意。
• 通信失误:调查发现,美国联合参谋本部曾多次(至少五次)命令USS Liberty撤离战区,但由于通信系统繁忙和人为错误,这些命令未能及时送达。
3. 以色列调查:
• 以色列进行了三次官方调查,结论同样为误判,归咎于海军与空军协调失误、情报传递失败以及对战区内不明船只的攻击命令。
争议与阴谋论
1. 船员证词:
• USS Liberty幸存者(如詹姆斯·恩尼斯、乔·米多斯等)及退役海军中校詹姆斯·恩尼斯(James Ennes)在《Assault on the Liberty》一书中坚称攻击是故意的,理由包括:
• 以色列侦察机多次飞越,理应识别美国国旗和船体编号。
• 攻击持续时间长(约两小时),目标精准(如指挥桥和通信天线)。
• 船员称生命筏被机枪扫射,违反国际法。
• 船员被下达封口令,禁止公开讨论事件。
• USS Liberty退伍军人协会(LVA)认为攻击是蓄意的,并于2005年向国防部提交《战争罪行报告》,指控以色列故意干扰通信、使用无标志飞机等,但国防部未予调查。
2. 阴谋论:
• 一些人提出以色列攻击USS Liberty的动机,包括:
• 掩盖以色列计划攻占叙利亚戈兰高地的情报(次日发生)。
• 阻止美国发现以色列处决埃及战俘的证据(无确凿证据)。
• 制造“False Flag”事件,诱导美国介入战争反对埃及。
• 防止美国发现以色列在迪莫纳(Dimona)核设施的活动。
• 这些理论被A部分学者(如A. Jay Cristol)驳斥,认为缺乏文件支持,且与已知事实不符。
• 事件被反美和反犹太主义者用于宣传,部分阴谋论在X上传播,如指控CIA与以色列摩萨德合谋。
3. 美国政府态度:
• 约翰逊政府被指为避免冷战期间与以色列关系紧张,刻意淡化事件,甚至未追究责任。詹姆斯·斯科特认为美国政府因越南问题分心,优先考虑与以色列的战略关系。
• 部分高级官员(如海军作战部长托马斯·穆勒上将)公开质疑以色列的解释,但官方结论未改变。
4. 信息封锁:
• 事件相关文件被列为最高机密,部分关键证据延迟数十年后才解密(如NSA文件)。这为阴谋论提供了空间。
• 船员被下达封口令,公开讨论事件受到限制,直到1970年代末才逐渐披露更多细节。
后果与遗产
1. 美以关系:
• 尽管事件引发紧张,但未导致美以关系破裂。美国继续视以色列为冷战中的重要盟友。
• 赔偿和道歉缓解了外交危机,但幸存者和部分公众对以色列和美国政府的处理方式不满。
2. 军事改进:
• 事件暴露美国海军通信系统的缺陷,促使美国国会调查并推动通信系统的全面改革。
• 强调了战区内盟友误伤的危险性,促使盟国间协调机制的改进。
3. 公众认知:
• USS Liberty事件在美国公众记忆中逐渐淡化,但在军事史中仍具争议性。幸存者通过退伍军人协会和书籍、纪录片等保持事件关注度。
• 事件常被反以色列团体用作批评美以关系的案例,尤其在X等社交媒体上。
关键人物与文献
• ** 舰长威廉·麦戈纳格尔:因在攻击中指挥英勇获勋,但对事件保持谨慎态度。
• 詹姆斯·恩尼斯:《Assault on the Liberty》(1979年),船员视角的重要记述。
• A. Jay Cristol:《The Liberty Incident Revealed》(2002、2013年),主张攻击为误判,基于500多次采访和解密文件。
• 詹姆斯·.斯科特:《The Attack on the Liberty of USS》:(2009年),质疑官方解释,引用新解密文件和幸存者证词。
• 詹姆斯·斯巴福德:《Body of Secrets》,提出攻击可能与掩盖以色列军事行动有关,但证据不足。
总结
USS Liberty事件是冷战时期美以关系中的一段敏感历史,官方调查一致认定攻击为误判,归因于战时混乱和通信失误。然而,幸存者的证词、攻击的精准性以及部分未解密文件的存在,持续引发争议。阴谋论虽缺乏确凿证据,但在特定群体中有市场。事件凸显了战争迷雾中的复杂性,以及盟友关系在战略考量下的微妙平衡。
注:由于事件高度敏感,部分细节可能仍被机密文件掩盖,研究需依赖公开资料和多方视角。如需进一步分析,可提供更深入的文献参考或讨论某一方面(如阴谋论或通信失误)。
提交的表单无效,请再提交一次。sever error
#3 Re: 回顾USS Liberty事件 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对美军发起大规模恐怖袭击但是没有被美国报复的国家
小杖受
sobering 写了: 2025年 6月 22日 20:34 USS Liberty事件是指1967年6月8日,在六日战争期间,以色列空军和海军对美国海军技术研究船USS Liberty(一艘情报收集船)发动攻击的事件。以下是关于此事件的详细说明,基于现有信息和历史背景:
事件背景
• 时间与地点:1967年6月8日,USS Liberty在埃及西奈半岛以北约25.5海里(约47.2公里)的国际水域巡航,距离埃及城市阿里什(Arish)约29.3英里。
• 六日战争:1967年6月5日至10日,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约旦等阿拉伯国家爆发激烈冲突。以色列在战争开始时通过先发制人摧毁了埃及空军,控制了空中优势。
• USS Liberty任务:USS Liberty是一艘改装自胜利级商船的信号情报船(AGTR-5),由国家安全局(NSA)指挥,任务是监听阿拉伯国家的无线电通信,但不包括以色列的通信。船上配备数十个天线,携带阿拉伯语和俄语语言专家,但没有希伯来语专家。
• 美国立场:美国公开宣称在战区100英里范围内没有海军舰艇,但USS Liberty被部署到西奈半岛附近,引发后续争议。
事件经过
1. 前期侦察:
• 6月8日清晨,以色列空军一架Nord 2501侦察机于5:58发现USS Liberty,并由以色列海军情报官正确识别为美国船只。然而,这一信息未能有效传递给攻击部队。
• 当天上午,数架以色列侦察机多次飞越USS Liberty,船员报告看到飞机,但未察觉威胁。USS Liberty悬挂美国国旗,船体编号GTR-5清晰可见。
2. 攻击开始:
• 时间:下午3:05(以色列时间),两架以色列幻影战斗机开始对USS Liberty进行扫射,攻击持续约42分钟至数小时(不同记载略有差异)。
• 空中袭击:以色列战机使用30毫米机炮、火箭和凝固汽油弹(napalm)攻击,摧毁了船上的通信天线和四挺0.50口径机枪(用于防御登船者)。9名船员在首次空袭中死亡,60人受伤。
• 通信干扰:USS Liberty的无线电通信遭到严重干扰,船员难以向第六舰队求援。以色列被指控故意干扰美国海军战术频率和国际海事遇险频率。
• 水面攻击:约35分钟后,三艘以色列鱼雷艇(MTB Division 914)高速接近,发射五枚鱼雷,其中一枚击中USS Liberty右舷,造成25人死亡,船体出现39英尺宽的破洞。鱼雷艇还用机枪扫射船体,部分船员报告生命筏被故意攻击(此指控存争议)。
3. 求援与反应:
• USS Liberty最终通过紧急通信与航空母舰USS Saratoga取得联系,12架战斗机和4架加油机奉命前往支援。然而,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下令召回战机,理由至今不明。
• 第六舰队指挥官宣布攻击单位为敌方,派出USS Davis和USS Massey两艘驱逐舰支援USS Liberty。
4. 攻击终止:
• 下午3:30,以色列确认USS Liberty为美国船只,停止攻击。以色列直升机随后接近,试图确认幸存者身份,并发现美国国旗和船体编号GTR-5。
• 以色列向美国表达歉意,并提出提供救援,但因USS Liberty任务敏感,美方拒绝了援助。
伤亡与损失
• 人员伤亡:34名美国船员死亡(包括海军人员、两名海军陆战队员和一名NSA文职人员),171人受伤。
• 舰船损害:USS Liberty严重受损,船体倾斜,通信设备和雷达被摧毁,生命筏几乎全部丢失。舰船在USS Little Rock护送下缓慢驶往马耳他进行临时维修。
• 表彰:舰长威廉·麦戈纳格尔(William L. McGonagle)因在攻击中指挥英勇,获颁国会荣誉勋章。USS Liberty获总统单位嘉奖,36名船员获其他勋章。
官方解释与调查
1. 以色列立场:
• 以色列称攻击是误判,误将USS Liberty认作埃及军舰(如Umm Qusayr)。理由包括:战时混乱、通信失误、船体外形相似、以及美国国旗因无风而下垂难以辨认。
• 以色列在6月10日正式道歉,称攻击是“悲剧性事故”,并支付了330万美元死亡赔偿(1968年)、350万美元伤残赔偿(1969年)和600万美元舰船损失赔偿(1980年)。
2. 美国调查:
• 海军调查:1967年6月在马耳他进行的海军调查委员会(Navy Court of Inquiry)为期7天,得出结论称攻击是误认身份的错误。调查在闭门进行,部分船员认为调查草率,忽视了他们的证词。
• 其他调查:美国进行了11次官方调查,包括中央情报局(CIA)、国家安全局(NSA)、联合参谋本部(JCS)以及国会调查,均认定攻击为意外。CIA于1967年6月13日和6月21日的备忘录指出,攻击并非出于恶意。
• 通信失误:调查发现,美国联合参谋本部曾多次(至少五次)命令USS Liberty撤离战区,但由于通信系统繁忙和人为错误,这些命令未能及时送达。
3. 以色列调查:
• 以色列进行了三次官方调查,结论同样为误判,归咎于海军与空军协调失误、情报传递失败以及对战区内不明船只的攻击命令。
争议与阴谋论
1. 船员证词:
• USS Liberty幸存者(如詹姆斯·恩尼斯、乔·米多斯等)及退役海军中校詹姆斯·恩尼斯(James Ennes)在《Assault on the Liberty》一书中坚称攻击是故意的,理由包括:
• 以色列侦察机多次飞越,理应识别美国国旗和船体编号。
• 攻击持续时间长(约两小时),目标精准(如指挥桥和通信天线)。
• 船员称生命筏被机枪扫射,违反国际法。
• 船员被下达封口令,禁止公开讨论事件。
• USS Liberty退伍军人协会(LVA)认为攻击是蓄意的,并于2005年向国防部提交《战争罪行报告》,指控以色列故意干扰通信、使用无标志飞机等,但国防部未予调查。
2. 阴谋论:
• 一些人提出以色列攻击USS Liberty的动机,包括:
• 掩盖以色列计划攻占叙利亚戈兰高地的情报(次日发生)。
• 阻止美国发现以色列处决埃及战俘的证据(无确凿证据)。
• 制造“False Flag”事件,诱导美国介入战争反对埃及。
• 防止美国发现以色列在迪莫纳(Dimona)核设施的活动。
• 这些理论被A部分学者(如A. Jay Cristol)驳斥,认为缺乏文件支持,且与已知事实不符。
• 事件被反美和反犹太主义者用于宣传,部分阴谋论在X上传播,如指控CIA与以色列摩萨德合谋。
3. 美国政府态度:
• 约翰逊政府被指为避免冷战期间与以色列关系紧张,刻意淡化事件,甚至未追究责任。詹姆斯·斯科特认为美国政府因越南问题分心,优先考虑与以色列的战略关系。
• 部分高级官员(如海军作战部长托马斯·穆勒上将)公开质疑以色列的解释,但官方结论未改变。
4. 信息封锁:
• 事件相关文件被列为最高机密,部分关键证据延迟数十年后才解密(如NSA文件)。这为阴谋论提供了空间。
• 船员被下达封口令,公开讨论事件受到限制,直到1970年代末才逐渐披露更多细节。
后果与遗产
1. 美以关系:
• 尽管事件引发紧张,但未导致美以关系破裂。美国继续视以色列为冷战中的重要盟友。
• 赔偿和道歉缓解了外交危机,但幸存者和部分公众对以色列和美国政府的处理方式不满。
2. 军事改进:
• 事件暴露美国海军通信系统的缺陷,促使美国国会调查并推动通信系统的全面改革。
• 强调了战区内盟友误伤的危险性,促使盟国间协调机制的改进。
3. 公众认知:
• USS Liberty事件在美国公众记忆中逐渐淡化,但在军事史中仍具争议性。幸存者通过退伍军人协会和书籍、纪录片等保持事件关注度。
• 事件常被反以色列团体用作批评美以关系的案例,尤其在X等社交媒体上。
关键人物与文献
• ** 舰长威廉·麦戈纳格尔:因在攻击中指挥英勇获勋,但对事件保持谨慎态度。
• 詹姆斯·恩尼斯:《Assault on the Liberty》(1979年),船员视角的重要记述。
• A. Jay Cristol:《The Liberty Incident Revealed》(2002、2013年),主张攻击为误判,基于500多次采访和解密文件。
• 詹姆斯·.斯科特:《The Attack on the Liberty of USS》:(2009年),质疑官方解释,引用新解密文件和幸存者证词。
• 詹姆斯·斯巴福德:《Body of Secrets》,提出攻击可能与掩盖以色列军事行动有关,但证据不足。
总结
USS Liberty事件是冷战时期美以关系中的一段敏感历史,官方调查一致认定攻击为误判,归因于战时混乱和通信失误。然而,幸存者的证词、攻击的精准性以及部分未解密文件的存在,持续引发争议。阴谋论虽缺乏确凿证据,但在特定群体中有市场。事件凸显了战争迷雾中的复杂性,以及盟友关系在战略考量下的微妙平衡。
注:由于事件高度敏感,部分细节可能仍被机密文件掩盖,研究需依赖公开资料和多方视角。如需进一步分析,可提供更深入的文献参考或讨论某一方面(如阴谋论或通信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