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想起来上次lpz贴的那个老夫少妻的靳尚谊,就是前中央美院院长。央美一向打红色招牌,尽出虚伪之徒……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736551
中国美院和中央美院的校史是怎么样的?
作者:匿名用户
来源:知乎
(一)中央美院初建:1918,北平美术学校
1918年,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于北京成立了“北京美术学校”,中专性质,是中国较早美术学校之一,(中国最早的美术学校是刘海粟建立的上海美专,私立性质)。彼时的蔡元培已经萌生了“以美育代宗教”的理想,这句艺术宣言也成为了此后一百多年间中国艺术教育的滥觞。
该校后来改名“北平美专”,首任校长是郑锦。
“至今仍有人怀念郑锦,虽然他在历史中已经面目模糊。郑锦对北平艺专乃至中央美术学院拥有筚路蓝缕之功。这位出生于广东香山县的寻常人家子弟,因为爱看父亲雕刻祠堂梁柱而爱上美术。13岁随家姐东渡日本,在日本接受教育,中学老师是梁启超。
郑锦中学毕业后,就读于京都市立美术工艺学校和京都市立绘画专门学校,事实证明他在美术上的天分:作品《娉婷》曾入选文部省美术展览会,为当时日本最高的规格的展览。 1918年,北京西城前京畿道一座四合院内,北京美术学校成立。从1917年到1922年,郑锦做了六年校长,是北平艺专历史上最早也是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中国此前并没有一个专业的美术学校,郑锦将日本的经验拿来,借鉴制定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课程设置。由于经费原因,北京美术学校最初只设立了两个科:绘画科和图案科。绘画科偏向艺术创作,图案科偏向工艺设计。
建校之际,北京美术学校在教育规格上是“中等部”,郑锦一直在努力将其转为“高等部”,以培养专门的美术人才。后来,北京美术学校升为“高等部”,分中国画系、西洋画系以及图案系。"

北京美术学校大礼堂
这虽然是中国第一所公立艺术学校,被寄托了很多艺术家们的教育理想,却因为遭遇了北洋政府的无理干涉,校长郑锦愤然出走,留下了一个无人接管的烂摊子。
幸运的是,北平美专最终迎来了新校长林风眠。而这一次交接,也打开了后来中国艺术界的风起云涌。
林风眠童年身世坎坷,早年留法学画,在第戎美院学了不久被老师推荐到了当时世界最高艺术学府巴黎美院。他也是在留法期间结实了蔡元培。彼时蔡元培已经在国民政府大学院任院长(教育部部长),跑去欧洲物色杰出的中国留学生,为民国的大学教育寻求人才。同时期留欧的中国艺术家很多——蔡威廉、常玉、潘玉良、徐悲鸿等等等等,蔡元培唯独看中了留法的林风眠。林风眠彼时已经展露出惊人的现代艺术天赋,加之他早年的中国绘画功底——“融合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这是当时的中国所急需的。

1927年,中华民国大学院中央研究院成立大会合影,前排正中为蔡元培。
蔡元培邀请林风眠回国任教,林风眠除了欣赏蔡元培对艺术的理解,也被蔡元培的诚意所打动,欣然赴任。却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一个岌岌可危的学校,一个濒临溃败的政权。即便如此,他依然积极延揽名师,齐白石也被林风眠纳入麾下成为北平美专的国画教授。

1927年,林风眠离任前在北平艺专合影(前排正中为林风眠)
尽管已经做到最好,但林风眠对北平艺依然专极为失望,他曾对当时的美术教育状况感慨道:
“中国的艺术学校,如今总不能说没有,国立的、私立的到处都是。有这样多的艺术学校,宜可以产生许多新的艺术创造者了!但是,结果下来,一个什么艺术大学的毕业生,往往连张图画都画不成!这也没有别的,艺术教育机关虽然那样多,国立的呢,往往是专门位置失意政客的场所;私立学校,却又在那里向学生同教员逐什一之利。在学校方面,只要学费要到手,学生上课与否可以不管,青年学生,正是好玩的时候,学校既不加督促,乐得逍遥自在,各适其所,艺术如何,管得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