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老买买提的军事天地,观点交锋比较激烈。因为此版帖子太多,所以新帖不出现在首页新帖列表,防止首页新帖刷屏太快。
版主: Softfist
-
YouHi楼主
- 论坛元老

YouHi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2616
- 帖子: 36053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2日 22:36
帖子
由 YouHi楼主 »
最近在了解,原来在几十年前,城市人口每人每月只有三两油。这也太少了吧。炒个鸡蛋就要用一两油了。
一个月炒三个鸡蛋吃?
著名网友名单
NC CHINESE AMERICANS FOR TRUMP
你也是
Trump U毕业的吗???
-
总书记(无名)
- 论坛支柱

- 帖子互动: 385
- 帖子: 12242
-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29日 20:51
帖子
由 总书记(无名) »
YouHi 写了: 2022年 12月 15日 14:52
最近在了解,原来在几十年前,城市人口每人每月只有三两油。这也太少了吧。炒个鸡蛋就要用一两油了。
一个月炒三个鸡蛋吃?
不放或者少放,譬如半勺一勺油。城里人还好,好多农村人一年吃不上个鸡蛋。
功成不必在我
-
gousheng(水果王)
- 论坛元老

- 帖子互动: 516
- 帖子: 14669
-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3日 14:18
帖子
由 gousheng(水果王) »
那是七十年代陈锡联主政的辽宁省,老百姓把陈锡联叫做陈三两
YouHi 写了: 2022年 12月 15日 14:52
最近在了解,原来在几十年前,城市人口每人每月只有三两油。这也太少了吧。炒个鸡蛋就要用一两油了。
一个月炒三个鸡蛋吃?
-
直接投降
- 论坛元老

- 帖子互动: 1116
- 帖子: 19704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31日 13:47
帖子
由 直接投降 »
YouHi 写了: 2022年 12月 15日 14:52
最近在了解,原来在几十年前,城市人口每人每月只有三两油。这也太少了吧。炒个鸡蛋就要用一两油了。
一个月炒三个鸡蛋吃?
找个副食店的老婆,多买肥肉
Hard times create strong men. Strong men create good times. Good times create weak men. And, weak men create hard times.
-
zeami(狼VP狈¿为奸)
- 论坛精英

2023年度十大优秀网友
- 帖子互动: 709
- 帖子: 6237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5日 15:51
帖子
由 zeami(狼VP狈¿为奸) »
吃很多猪油。市场上有猪肉卖并且当时的猪是很肥的。粮店的菜油很腥的不好吃,但一个月应该不止三两吧?
-
YouHi楼主
- 论坛元老

YouHi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2616
- 帖子: 36053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2日 22:36
帖子
由 YouHi楼主 »
gousheng 写了: 2022年 12月 15日 14:58
那是七十年代陈锡联主政的辽宁省,老百姓把陈锡联叫做陈三两
查了一下,果真如此。
“那时,城市居民的食油定量是每个人每月5两,而吉林却是4两,辽宁只有3两。这都是陈锡联任辽宁省军管会、革委会主任时搞的,因此,在东北有“陈三两、汪四两、潘半斤”的说法。
北方人有粗粮和细粮之分,细粮就是麦粉,俗称白面,粗粮就是玉米面和其他杂粮了。东北人喜爱的高粱米,根本就很少见,有的只是那种难以下咽并难以出恭的杂交高粱面。大米是盘锦发现油田以后,才有的东北大米。其他的地方,粗粮和细粮都是按粮食定量的比例配给的,最低的比例也是25%的细粮,干部的定量一般是30斤,所以细粮最少的是7.5斤,工人的定量是36~48斤,所以细粮最多的应该是12斤。而辽宁的规定是不论定量多少,每个人每月只有6斤细粮,怪不得他们到了北京就抢购挂面呢。
在一次中央会议上,周总理气愤地说:“我看你陈锡联的牛皮还能吹多久?!”由此可见,陈锡联夸了多少海口,虚报了多少数字?但是,别的方面我没有具体的数据,这里就不说了,不过从这些供应标准就知道辽宁人那些年的生活是多么苦了,就可以理解辽宁人进山海关以后为什么象饿虎那样的眼睛放光了。”
其他省份每月5两也不是很够阿。
著名网友名单
NC CHINESE AMERICANS FOR TRUMP
你也是
Trump U毕业的吗???
-
dazuihou(Dan)
- 知名作家

- 帖子互动: 73
- 帖子: 1089
-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12日 16:53
帖子
由 dazuihou(Dan) »
我们浙江情况好一些,一个月4两油
-
subway4321(塞百胃)
- 论坛点评

- 帖子互动: 45
- 帖子: 2683
- 注册时间: 2022年 10月 22日 09:52
帖子
由 subway4321(塞百胃) »
YouHi 写了: 2022年 12月 15日 14:52
最近在了解,原来在几十年前,城市人口每人每月只有三两油。这也太少了吧。炒个鸡蛋就要用一两油了。
一个月炒三个鸡蛋吃?
你以为买鸡蛋不要票?一个月的副食品票,买鸡蛋,买豆腐,还要精打细算,鸡蛋也不是随便买的。80年代还有旧衣服旧鞋换鸡蛋的,就是因为这样的鸡蛋不需要票
拿钱发帖死全家,李洪志是王八蛋
-
laodongzhe18(组长)
- 论坛元老

- 帖子互动: 1087
- 帖子: 30607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09:36
帖子
由 laodongzhe18(组长) »
阿城的《棋王》,《孩子王》里有描写。
YouHi 写了: 2022年 12月 15日 14:52
最近在了解,原来在几十年前,城市人口每人每月只有三两油。这也太少了吧。炒个鸡蛋就要用一两油了。
一个月炒三个鸡蛋吃?
应运而生 在劫难逃
-
YouHi楼主
- 论坛元老

YouHi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2616
- 帖子: 36053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2日 22:36
帖子
由 YouHi楼主 »
subway4321 写了: 2022年 12月 15日 15:01
你以为买鸡蛋不要票?一个月的副食品票,买鸡蛋,买豆腐,还要精打细算,鸡蛋也不是随便买的。80年代还有旧衣服旧鞋换鸡蛋的,就是因为这样的鸡蛋不需要票
为什么不在阳台上养只老母鸡下蛋吃?养鸡又不是很难。
著名网友名单
NC CHINESE AMERICANS FOR TRUMP
你也是
Trump U毕业的吗???
-
zeami(狼VP狈¿为奸)
- 论坛精英

2023年度十大优秀网友
- 帖子互动: 709
- 帖子: 6237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5日 15:51
帖子
由 zeami(狼VP狈¿为奸) »
subway4321 写了: 2022年 12月 15日 15:01
你以为买鸡蛋不要票?一个月的副食品票,买鸡蛋,买豆腐,还要精打细算,鸡蛋也不是随便买的。80年代还有旧衣服旧鞋换鸡蛋的,就是因为这样的鸡蛋不需要票
八十年代已经有市场了,比有票的贵些就是了
-
总书记(无名)
- 论坛支柱

- 帖子互动: 385
- 帖子: 12242
-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29日 20:51
帖子
由 总书记(无名) »
直接投降 写了: 2022年 12月 15日 14:58
找个副食店的老婆,多买肥肉
那个时候,肥肉比瘦肉受欢迎。跟人熟悉才能切一块肥肉给你。
功成不必在我
-
zeami(狼VP狈¿为奸)
- 论坛精英

2023年度十大优秀网友
- 帖子互动: 709
- 帖子: 6237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5日 15:51
帖子
由 zeami(狼VP狈¿为奸) »
YouHi 写了: 2022年 12月 15日 15:01
为什么不在阳台上养只老母鸡下蛋吃?养鸡又不是很难。
养,不是为了吃蛋,是为了观察有没有鸡瘟,没病的就杀了吃了。。
-
laodongzhe18(组长)
- 论坛元老

- 帖子互动: 1087
- 帖子: 30607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09:36
帖子
由 laodongzhe18(组长) »
这是也不是陈锡联的错,他一个丘八大老粗,杀人木问题,养人哪里懂啊。
YouHi 写了: 2022年 12月 15日 14:59
查了一下,果真如此。
“那时,城市居民的食油定量是每个人每月5两,而吉林却是4两,辽宁只有3两。这都是陈锡联任辽宁省军管会、革委会主任时搞的,因此,在东北有“陈三两、汪四两、潘半斤”的说法。
北方人有粗粮和细粮之分,细粮就是麦粉,俗称白面,粗粮就是玉米面和其他杂粮了。东北人喜爱的高粱米,根本就很少见,有的只是那种难以下咽并难以出恭的杂交高粱面。大米是盘锦发现油田以后,才有的东北大米。其他的地方,粗粮和细粮都是按粮食定量的比例配给的,最低的比例也是25%的细粮,干部的定量一般是30斤,所以细粮最少的是7.5斤,工人的定量是36~48斤,所以细粮最多的应该是12斤。而辽宁的规定是不论定量多少,每个人每月只有6斤细粮,怪不得他们到了北京就抢购挂面呢。
在一次中央会议上,周总理气愤地说:“我看你陈锡联的牛皮还能吹多久?!”由此可见,陈锡联夸了多少海口,虚报了多少数字?但是,别的方面我没有具体的数据,这里就不说了,不过从这些供应标准就知道辽宁人那些年的生活是多么苦了,就可以理解辽宁人进山海关以后为什么象饿虎那样的眼睛放光了。”
其他省份每月5两也不是很够阿。
应运而生 在劫难逃
-
zeami(狼VP狈¿为奸)
- 论坛精英

2023年度十大优秀网友
- 帖子互动: 709
- 帖子: 6237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5日 15:51
帖子
由 zeami(狼VP狈¿为奸) »
总书记 写了: 2022年 12月 15日 15:02
那个时候,肥肉比瘦肉受欢迎。跟人熟悉才能切一块肥肉给你。
那是六十年代了吧
-
subway4321(塞百胃)
- 论坛点评

- 帖子互动: 45
- 帖子: 2683
- 注册时间: 2022年 10月 22日 09:52
帖子
由 subway4321(塞百胃) »
YouHi 写了: 2022年 12月 15日 15:01
为什么不在阳台上养只老母鸡下蛋吃?养鸡又不是很难。
养下蛋鸡的我没见过,但是我家的确养过普通吃肉的鸡,因为住一楼,还有个拌棚子,我不知道南方人知不知道这是啥,反正就是个小储藏室,养了几只鸡,很难养,也没空认真照料,也没什么好吃的,长肉也慢,最后杀了吃了,一算,很不划算。
拿钱发帖死全家,李洪志是王八蛋
-
总书记(无名)
- 论坛支柱

- 帖子互动: 385
- 帖子: 12242
-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29日 20:51
帖子
由 总书记(无名) »
zeami 写了: 2022年 12月 15日 15:04
那是六十年代了吧
我们那里到了70年代末还这样。记得最好的是猪的脖头肉,过了几年,流行瘦肉不流行脖头肉了,我还问过我爸爸为啥不一样了。所以印象深刻。
功成不必在我
-
YouHi楼主
- 论坛元老

YouHi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2616
- 帖子: 36053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2日 22:36
帖子
由 YouHi楼主 »
你妈逼,穷成这样子,咋没有人造反呢?估计同期台湾的人均收入是大陆的十倍了吧。
著名网友名单
NC CHINESE AMERICANS FOR TRUMP
你也是
Trump U毕业的吗???
-
总书记(无名)
- 论坛支柱

- 帖子互动: 385
- 帖子: 12242
-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29日 20:51
帖子
由 总书记(无名) »
YouHi 写了: 2022年 12月 15日 15:09
你妈逼,穷成这样子,咋没有人造反呢?估计同期台湾的人均收入是大陆的十倍了吧。
不止10倍。
我们那里80年代有去台湾探亲的,趁机打几个月的工。
有去香港探亲的,说香港那里,裤子破了就扔了,没人穿带补丁的衣服,我们觉着香港人真是浪费,不会过日子。
功成不必在我
-
zeami(狼VP狈¿为奸)
- 论坛精英

2023年度十大优秀网友
- 帖子互动: 709
- 帖子: 6237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5日 15:51
帖子
由 zeami(狼VP狈¿为奸) »
总书记 写了: 2022年 12月 15日 15:08
我们那里到了70年代末还这样。记得最好的是猪的脖头肉,过了几年,流行瘦肉不流行脖头肉了,我还问过我爸爸为啥不一样了。所以印象深刻。
我去买肉是八十年代了,我家是暑假轮流买菜除了我爹伊没有暑假。我买都是买长条的带皮和肥但瘦肉占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