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买和藏了好多书。竞赛拿到津贴就去逛旧书摊。多少本记不清了。只记得初中的时候统计了一下藏书超过1亿字。做的读书笔记过百万字。
由于南方有梅雨。书会像在水里泡过一样。还会长虫子。每年暑假。都要把书拿到阳台上晒太阳。晒得滚烫。可以干燥书本。也可以赶走虫子杀死虫卵。顺便也可以翻翻再读一遍。把书都晒完一个暑假也就过了。
出国以后装箱海运了一部分藏书。跟着辗转漂泊。最终还是扔了不少,因为娃们不会去看这许多旧书。加上新购置的一些英文版中文版书籍。现在在美国大概还有五六百本藏书吧。
版主: kazaawang, wh
小时候买和藏了好多书。竞赛拿到津贴就去逛旧书摊。多少本记不清了。只记得初中的时候统计了一下藏书超过1亿字。做的读书笔记过百万字。
由于南方有梅雨。书会像在水里泡过一样。还会长虫子。每年暑假。都要把书拿到阳台上晒太阳。晒得滚烫。可以干燥书本。也可以赶走虫子杀死虫卵。顺便也可以翻翻再读一遍。把书都晒完一个暑假也就过了。
出国以后装箱海运了一部分藏书。跟着辗转漂泊。最终还是扔了不少,因为娃们不会去看这许多旧书。加上新购置的一些英文版中文版书籍。现在在美国大概还有五六百本藏书吧。
牛河梁 写了: 2025年 9月 13日 23:40小时候买和藏了好多书。竞赛拿到津贴就去逛旧书摊。多少本记不清了。只记得初中的时候统计了一下藏书超过1亿字。做的读书笔记过百万字。
由于南方有梅雨。书会像在水里泡过一样。还会长虫子。每年暑假。都要把书拿到阳台上晒太阳。晒得滚烫。可以干燥书本。也可以赶走虫子杀死虫卵。顺便也可以翻翻再读一遍。把书都晒完一个暑假也就过了。
出国以后装箱海运了一部分藏书。跟着辗转漂泊。最终还是扔了不少,因为娃们不会去看这许多旧书。加上新购置的一些英文版中文版书籍。现在在美国大概还有五六百本藏书吧。
还没见过按字数算藏书的 奔一下书架吧!以前版上奔书架时没见你奔:
站内帖子:周末来奔书架吧……
刚来美国时,周围朋友都让人回国时搞一套金庸全集为荣。那时好像是800人民币一套。我当时是买了张盗版光碟,10块人民币,里面不但有金庸全集,还有好多从建国开始的大家文集。。。。当时就觉得,一碟在手,天下我有的感觉。。。
会被人肉。奔一页雅利安考古书籍吧。
卡拉苏克文化(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800年,商到西周)青铜剑。国际上认为殷商和卡拉苏克穿一条裤子。认为殷商的雅利安战车来自卡拉苏克文化。连细节都“抄”得一模一样。
这把卡拉苏克文化第一页代表文物剑,老牛发现很有意思。好像没人提及过。注意左边的剑柄上是不是有三个古汉字/象形文字。最上面一个像是甲骨文的【戈】。第二个不排除是【用】。
原图就不够清楚。如果有朝一日老牛能贴着看。也许能更好地解读。
老牛小学初中时候搞数学和计算机。老牛地理很好但历史不行。老牛听着那些义和团式历史就觉得不靠谱,也写不出不了那些八股答案。真正接触考古是高中高年级才开始的。那时候去图书馆读大学化学书籍。经过顺便翻了不少自然人文和考古书籍。
喜欢看考古相关的书,不如牛版专业,就是对古生物文物和历史感兴趣,觉得考古队能够天南地北的到处去,去的都是荒无的野郊孤岛,很神秘浪漫。也喜欢看考古背景的电影记录片,比如阿伽莎的不少作品都和考古或者参观古迹相关。逛博物馆是我的最爱。
我家的书不多限于房子小,所以图书馆也是最爱去的。上学的时候钱不多,去书店站着书看很久,美国书店不在乎还放了椅子和咖啡,虽然也是一种营销策略,不过便宜了我这个书虫。
WideAnimals 写了: 2025年 9月 14日 08:03喜欢看考古相关的书,不如牛版专业,就是对古生物文物和历史感兴趣,觉得考古队能够天南地北的到处去,去的都是荒无的野郊孤岛,很神秘浪漫。也喜欢看考古背景的电影记录片,比如阿伽莎的不少作品都和考古或者参观古迹相关。逛博物馆是我的最爱。
我家的书不多限于房子小,所以图书馆也是最爱去的。上学的时候钱不多,去书店站着书看很久,美国书店不在乎还放了椅子和咖啡,虽然也是一种营销策略,不过便宜了我这个书虫。
泡书店和图书馆是一种幸福。有追求和爱好的人尤其幸福。。。
牛河梁 写了: 2025年 9月 13日 23:40小时候买和藏了好多书。竞赛拿到津贴就去逛旧书摊。多少本记不清了。只记得初中的时候统计了一下藏书超过1亿字。做的读书笔记过百万字。
由于南方有梅雨。书会像在水里泡过一样。还会长虫子。每年暑假。都要把书拿到阳台上晒太阳。晒得滚烫。可以干燥书本。也可以赶走虫子杀死虫卵。顺便也可以翻翻再读一遍。把书都晒完一个暑假也就过了。
出国以后装箱海运了一部分藏书。跟着辗转漂泊。最终还是扔了不少,因为娃们不会去看这许多旧书。加上新购置的一些英文版中文版书籍。现在在美国大概还有五六百本藏书吧。
郝隆七月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曰,我晒书。
牛哥,这才是你该有的操作。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信也。
现代的电子书不及一书在手之书。设计,纸质,油墨,和纸页翻动的质感,现代人少有体会了。看到图书馆里-排排的书架那种久违的亲切感会让我自然放松。
书包括有声书和电影看过一遍就基本再无收藏价值。我除了极少数专业书,甚至都没有温习的必要。讲的大致都知道了。实在要究细节网上查一下就行。我的书就是向来阅完即扔。少数有精美图片的除外。温习旧书还不如看点新的。现在都是电子数字,连扔书都省了。喜欢hoarding的,后代处理遗产扔起来也麻烦。
牛河梁 写了: 2025年 9月 13日 23:40小时候买和藏了好多书。竞赛拿到津贴就去逛旧书摊。多少本记不清了。只记得初中的时候统计了一下藏书超过1亿字。做的读书笔记过百万字。
由于南方有梅雨。书会像在水里泡过一样。还会长虫子。每年暑假。都要把书拿到阳台上晒太阳。晒得滚烫。可以干燥书本。也可以赶走虫子杀死虫卵。顺便也可以翻翻再读一遍。把书都晒完一个暑假也就过了。
出国以后装箱海运了一部分藏书。跟着辗转漂泊。最终还是扔了不少,因为娃们不会去看这许多旧书。加上新购置的一些英文版中文版书籍。现在在美国大概还有五六百本藏书吧。
老牛老师也是读书人啊。出国的时候带了一箱子书,现在纸张都成黄色的了。记得大学的时候在图书馆看很老的书也没有这么惨的,难道是美国空气没有国内的漂白作用?
蒙古国有愚豕浮阳外越,便结不通,频下清个痢虚之气。虽屡试开赛露之剂,终无寸效。遂引诣兽医师诊之。医者摩其腹良久,谓主人曰:"咄!此蠢物腹中空若悬磬,纵投万斛通肠开赛之剂,犹决涸泽而求鲋也,岂有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