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工的水平在本板一直是广受鄙视的,但不可否认,水大paper是一绝,水的飞起,版友们悲愤也没有用。因此一公也多次暗示或明示,水平已经是“诺奖级”。还有种说法,没拿诺贝尔奖是因为"没上心"。
但不管上不上心,洋爹不知为啥一直不给他发。这就无奈了。用以前版友红队的话说,他在心底仍旧在绝望等待美国爹的施舍,给一个吧,诺贝尔奖,爹,给一个吧。
另一个大牛小威,离诺奖就近多了,成果实际上已经得奖了,但据说因为之前用了别人的数据还是咋的,报奖的时候把名字刷掉了。
可以合理想象,如果一公和小薇是本土美白,那么很可能已经是诺奖得主。不妨进一步假设,一公和小薇已经得奖,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两个人自身水平并没有变化,你不能说原来是水王,得奖就是伟大科学家了。
假设得奖的一公和小薇,其实就是本土美白这些诺奖:美国是世界科技中心,科研系统里肯定是美国人比例最高。评价权话语权都在美国,什么方向是热门,什么项目最有希望拿奖,都是从这传出去,别人才跟着做,他获奖人多不是天经地义吗?
但这么多获奖,不上网查就不知道是谁,上网查出来也是鸡毛蒜皮。按美国世界科技中心的位置和美白人口基数,难道不该滔滔不绝像报菜名似的说出一长串如雷贯耳毫无争议的名字来?
如果说10个8个牛顿爱因斯坦可能超越了人类能力的上限,按现在未知领域之多,出三五个杨振宁难道不是天经地义吗?
美国科教系统内部肯定是存在自我抑制问题的。
当然,七尾提出来,可能是科技停滞的缘故。但奖每年还都要发,所以降低点要求,凑合得了。这么解释也能说通,但你不能说一公和小薇就是伟大科学家,那些真正做出杰出贡献家喻户晓的伟大科学家就和他们划等号了。这是精神胜利法。你只能说,美国本土出诺奖,但不出伟大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