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部分)
现存最早的竹简是曾侯乙墓竹简,战国早期的,湖北随州出土,内容是墓中的随葬物品记录。

更有名的是郭店楚简,战国中期的,湖北荆门出土,内容为先秦时期的儒道典籍,包括最早的《老子》版本。现存于荆门博物馆。

其他有名的战国简也大多是楚国的,如慈利楚简(战国中期,湖南张家界出土)、上博楚简(从香港古董市场购入,原始出土地点不详,竹简年份为战国中晚期)、清华简(从香港古董市场购入,原始出土地点不详,竹简年份为战国中晚期,文字为楚系,研究主持人李学勤猜测出自湖北,年代在白起伐楚、即公元前278年之前)等。



又查到一份出土简帛列表,战国简帛共出土45例,较早的40例都来自楚国(最后五例来自战国晚期的秦国);其中35例出土于湖北湖南(其余为河南两例,四川两例,甘肃一例,不明出处五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 ... 7%E8%A1%A8
为什么现存最早的竹简和帛书都出自楚国,大都出土于湖北湖南?因为楚国相对中原地区更偏远,打仗、破坏少一点?可吴越也偏离中原,怎么没有战国简帛?连吴王剑、吴王矛和越王剑都不是吴越出土的,好几把还是湖北荆州挖出来的。从气候来说,两湖地区和江南差不多潮湿,有湖有河,保存古代文物的天然条件也不好啊。
viewtopic.php?t=33171
西周缺锡说明其进口途径断了。挖商人祖坟可能也有熔掉商青铜器(打造武器)的原因。
墨迹能鉴定出年代吗?
话说古人为啥埋空白竹简?
另外,掌握铀矿的哈萨克斯坦的Begazy-Dandybai文化和牛河梁红山文化显然同源。可能是牛河梁文化的亲儿子。就像辽和西辽的关系。